融媒体时代下我国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论文

2024-11-01 16:23:0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它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底蕴。2022年,xxx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成为当下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长处,集纪实性、艺术性、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广阔文化市场价值的纪录片为中医药文化的输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探讨中医药题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它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底蕴。2022年,xxx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成为当下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也正是纪录片的长处,集纪实性、艺术性、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广阔文化市场价值的纪录片为中医药文化的输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探讨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现状,剖析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前景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医药纪录片发展现状及时代价值
(一)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现状
中医药题材纪录片主要是以中医药为主体创作的一类纪录片,由于其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拥有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逐渐成为我国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国电视节目诞生初期,以中医药为题材的新闻纪录片就登台亮相,基于相关资料的搜索和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医药纪录片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萌芽期(1958—1977年),该时期主要是以新闻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宏大的叙事体系和科教风格为中医药的宣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第二个是初创期(1978—1999年),出现了以传播中医药文化为核心的纪录片,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第三个是发展期(2000—2015年),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和“xxx”倡议的提出,该时期作品更多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宏大叙事,开始以创新拓展情感价值的塑造。第四个是繁荣期(2016年至今),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命题下,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挖掘出多种多样的叙事选题和叙事策略,包括以古代中医药传奇故事为叙事线索讲述中医药的文化价值、以古代制药局为叙事背景论述中医药的文化历史、以历代中医药名医为叙事对象讲述其医学成就等,独特的叙事元素通过纪录片艺术化的表达塑造,让中医药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题材通过视听享受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故事化的叙事体系和立体化的叙事人物增强了中医药文化的可视性,得到当代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二)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医药”这一题材的独特性,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纪录片作为载体,不仅停留在中医药体系塑造方面,更是“以小见大”,将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相融作为创作过程的重中之重。现如今,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创作者仍在不断积累专业经验为中医药文化价值传播持续贡献力量。在近几年的中医药题材纪录片中,创作者积极构建中医药蕴含的文化认同、聚焦中医药背后的工匠精神、彰显中医药蕴藏的时代精神,促使中医药纪录片塑造出与众不同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中医药题材纪录片面临的发展困境
当前,中医药题材纪录片正值创作巅峰期,但投入市场后,在浩如烟海的纪录片体系内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中医药题材纪录片面临的发展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技术性薄弱
从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内容层次来看,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专业性强,中草药材的成长过程冗长、采摘技术复杂,导致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拍摄难度和后期制作难度极高,未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仅以单一故事的线性叙事、简易的图画讲述等传统纪实形式来展现中医药文化,节目的呈现效果不尽如人意,没能拉近中医药文化与大众的距离。部分纪录片弱化了电视节目的艺术审美和意境塑造,不能很好地带领观众进入情境,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医药题材纪录片想要深入人心,就需要新的技术赋能,为中医药纪录片的创作注入新鲜的元素,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赋予创新精神。
(二)长尾效应不佳
在网络媒体上搜索中医药题材纪录片时会发现,大部分的中医药纪录片只能搜索到相关的简介和宣传海报,部分纪录片可以搜索到网民自制的推荐视频和几集内容,只有少部分的中医药题材纪录片能够搜索到完整的片源。大多的中医药题材纪录片仍只依靠地方电视台播放,并未与网络媒体合作或合作过程中因资金、制作、审核等问题耽搁,没有发挥融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导致现今的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存活率低、片源保存效果不好,纪录片在市场上难以发挥长尾效应。
(三)传播范围窄
中医药题材纪录片承载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但由于中医药文化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中医药题材纪录片想要打造海外市场有一定难度。当下,纪录片创作者想要让中医药题材以传统文化特色“走出去”,却缺乏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意识,部分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制作和放映过程中没有考虑国外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限制了中医药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三、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题材纪录片是中医药文化的真实记录者和文化传播者,承载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为此,中医药题材创作者应当去粗取精、谋求创新,创作方面以技术创新推动影视画面的融合升级,传播层面大力发挥融媒体时代的多元媒介优势,打造多维立体的传播矩阵,以中医药文化这一强大内核为底色,打开跨文化国际市场,真正以文化自信实现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最终目标。
(一)技术赋能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广播电视领域的视听表达形态提供了创新趋势。第三十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围绕“广电视听更美好”展开,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长徐进指出,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应通过先进技术赋能影视行业,推进影视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赋予影视行业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需要适应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转变,利用新技术来构建视听表达新形态,自觉淘汰简单重复、耗时耗力的传统创作模式,逐步探索AR、VR、AI等新技术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创造和使用的能动主体。
(二)媒介联合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受众接收媒介信息的方式有所转变,传统电视平台的收视情况大不如前,而网络媒体却迅速兴起,这一新兴媒体形态逐步形成规模化、平台化的传播体系。“中国网络视频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风雨历程,作为一种独立的媒介形式实现了由小众参与向大众参与的本质转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需要纪录片作为重要传播载体,而纪录片也需要多平台的立体传播矩阵来扩大收视面,传统电视平台与网络视频平台双管齐下的传播渠道正是当下创作者不容忽视的重大命题。未来,各大主流平台的媒介融合情况也间接地决定了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前景,中医药文化所承载的重要使命能否有效发挥,离不开各大媒体的联合传播。
(三)跨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文化交流成为我国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环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我国文化魅力的彰显,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国际舞台的文化话语权。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必须积极承载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开启国际跨文化交流路径,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消除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误差。
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的阐释活动,创作者将内容意见置于对话语境中,通过“他者”意见对话的不断融合,对影像文本进行编码,使影像文本跨越文化间性的隔膜,实现本土文化向世界传输。因此,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在进行国际版本的制作时,要注重以人类情感及其公共空间文化语境的共性找到契合点,进而按照各国的接受偏好来推广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
四、结语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媒体时代下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在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社会价值过程中,要自觉站在异质文化视角共塑国际版本纪录片,通过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找到国内观众和国际观众对异域文化接受的契合点,满足审美期待,缩短心理距离,创作出海内外受众容易感知、欣然接受的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样式,实现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