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设计探究论文

2024-10-14 14:07:4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期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商业体验,并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
一、体验式商业空间概述
(一)体验式商业空间概念
体验式商业空间是体验经济的空间载体之一,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它将顾客的购物体验置于核心位置,通过营造独特的消费环境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情感化的需求。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发现,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更在于他们在整个购物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参与。
(二)体验式商业空间设计特征
在设计上,体验式商业空间强调情境的营造和多感官的互动。它利用色彩、音乐、光线和装饰等元素,打造具有故事性和主题性的空间,让顾客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之中。此外,通过举办各种互动活动和体验工作坊,可进一步增强顾客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这种设计策略不仅提升了顾客的购物体验,也有助于延长他们在商业空间内的停留时间,增加消费机会。
(三)体验式商业空间目标客群
体验式商业空间的成功实施需要对目标顾客群体有深刻的洞察。它要求商业运营者深入理解顾客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并据此设计出能够引起共鸣的空间和活动。随着消费者对体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体验式商业空间正逐渐成为零售行业的新趋势。
二、传统村落商业空间特征
传统村落中的商业空间有其鲜明特征,以江苏苏州、无锡、常州(以下简称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为例,其中的商业空间因为村落定位不同,其现状特征也各不相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
(一)功能定位
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中有部分村落的发展方向为旅游业,村落本身商贸环境良好,既有原始存在的商贸街巷,如无锡的严家桥村以及礼社村。还有部分传统村落以村民居住为主,如苏州的植里村、翁巷村等,其更新目的也是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这种村落中的商业建筑较少。商业空间的体验式更新是基于旅游体验以及游客体验的,文旅转型中的村落进行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体验感营造
苏锡常传统村落中的商业空间建造年代久远,在进行商业空间设计时没有考虑“体验感”的营造。以无锡严家桥村为例,首先,村落中的商业空间缺乏独特的主题和个性化设计,导致空间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消费者在这些空间中的体验往往是单一和重复的,缺少新鲜感和探索的乐趣。其次,部分商业空间布局由于建筑体量的限制可能过于拥挤或混乱,缺乏合理的流线规划和休息区域,给消费者的行动和体验带来不便。最后,一些商业空间在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上的设计也较为欠缺,无法有效赋予消费者感官体验和引发其情感共鸣。
三、传统村落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原则
(一)主题性原则
在进行传统村落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时要紧抓住传统村落的地域特征以及商业空间所在村落的旅游品牌特性,从内到外地进行整体设计。例如,无锡地区惠山古镇的历史商业街区在进行更新设计时,采用了“这是无锡”的设计主题,打造沉浸式国潮街区,整个街区在街巷空间设置国潮摊位、商业空间建筑外观统一设计、商业空间功能定位为特色美食,从内到外融合了国潮街区的概念,强化了空间体验以及品牌概念。
(二)互动性原则
在互联网经济冲击线下经济的当下,线下商业空间进行体验式更新已成为必由之路。而体验式空间在明确主题性之后还应该遵循互动性原则。在商业空间的设计和运营中,创造和增强顾客与商业环境、商品、服务以及其他顾客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括物理空间上的互动,还涵盖了情感、信息交流以及社交活动等多个层面。互动性原则的目的是通过提升顾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激发商业空间的活力,发挥其商业价值。
(三)地域性原则
在进行商业空间更新时要注重地域文化的引入,例如,在无锡的荡口古镇,商业空间可以设立以“江南手工艺”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区。顾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制作惠山泥人、学习江南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通过这些互动体验,强化顾客与地域文化的连接。
在材料选择中考虑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如竹子、木材等,打造生态友好型的商业环境。同时,商业空间的运营可以采用节能减排的措施,如使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这既保护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又有利于商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四、传统村落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策略
(一)空间流线叙事化更新
体验式更新设计即在原有的空间功能中增强消费者体验,而消费者的体验则由空间流线决定,强化空间流线设计中的叙事性,可以让消费者一步步地融入设计者营造的空间故事以及空间情境当中。
1.空间流线情节化
传统村落中的商业空间可能会忽略流动线的设计,消费者在空间中行进的流线具有随机性。最主要的设计目的是引导消费者按照设计者的空间编排在空间中进行行动,进而能完整地体验空间特色。这一类的流线设计与展示空间的流线设计类似,更多地采用环形流线的设计方式,消费者在空间中不会产生往复的流动,是单一路径的流动,从入口到出口的每一个环节都处在设计者讲述的故事中。
2.空间尺度节奏化
如果说好的商业空间是一串珍珠项链,那么空间流线就是串起珍珠的绳子,绳子上的珍珠就是不同的空间功能,而不同的空间功能只有通过不同的空间尺度才能得以实现。空间尺度的变化对空间情境的营造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在进行商业空间更新设计时,需要明确在流动线上的哪一个环节是整个空间的主题打造的重点,这类空间在空间尺度的把控上需要结合空间设置的体验功能进行尺度的选择。
(二)空间功能复合化更新
功能业态复合化是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的主要方式。在空间功能的设计上使用“空间+”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方法也是实现空间体验化的主要途径。如南京先锋书店,书店是空间主要功能,但并不是商业的主要盈利部分,空间的消费行为更多发生在文创产品、咖啡饮品的售卖,主题沙龙的举办等。
这种“空间+”的设计模式成功地营造了空间情境,却很容易使空间设计陷入千篇一律的困境当中。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很多商业品牌采用了“一城一店”的设计理念,结合地域文化打造独特的空间视觉感受。例如,先锋书店在很多乡村开设了很多书局,在这些村落的书局设计当中,根据地域文化特色,进行书籍的选择以及空间活动的设计,让这些独特的商业空间和品牌效应针对性地吸引消费人群,拉动地方经济,提升地域知名度。
在苏锡常传统村落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设计当中,则可以根据商业空间业态功能进行对应的更新。
1.餐饮零售类商业空间
餐饮空间是当前商业空间当中受互联网经济冲击最小的类别,甚至得福于互联网的传播,很多地域性的网红商业空间几乎都是餐饮类空间。而餐饮类空间也是苏锡常传统村落中数量较多的空间类别。是商业街区用以吸引客流的最主要手段。这类空间进行复合业态更新时可以基于餐饮的细分品类叠加对应的体验功能,也可以从新零售的视角,增加人工智能的服务体验。
2.休闲娱乐类商业空间
休闲娱乐类的商业空间是增加商业空间多样性以及使空间特殊化的主要功能。休闲娱乐类商业空间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一代,也正是体验经济的发展主体。传统村落中的休闲娱乐类商业空间主要是茶馆、咖啡馆、书店、文创产品店等,这类商业空间本身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的设计原则,在进行体验式更新时则需要考虑复合一些亲子、儿童等拓展消费群体的空间功能。
3.生活服务类商业空间
在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的商业空间类型中可以考虑增加部分生活服务类商业空间,因为传统村落除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对在地村民的需求也需要进行考虑,而生活服务类的商业空间功能在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可以为顾客提供便利。还可以根据当地村落的发展方向置入一些类似摄影、教育、医疗类的空间功能。例如,无锡一些镇中就有旅拍摄像馆、服装租赁店这类属于服务类的店铺形式。
(三)体验模式多维化更新
主题性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商业空间设计的热门话题,而传统村落商业空间的体验式更新也可以从主题层面入手。主题可以为商业空间创造热度,形成传播话题,赋予空间独特性,引导消费者进行体验,让体验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围绕主题进行的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1.文化艺术主题
文化艺术主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多维化更新,首先是空间的艺术性层面,传统村落中的商业空间可以根据地域特色置入一些艺术家作品或者艺术品牌,增加空间调性。例如,无锡荡口古镇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祖籍所在地,在商业街区的设计中使用了华君武漫画中的部分形象作为街区装置,将华君武祖宅作为展陈空间设计,增加了当地商业空间的艺术属性。
还可以从在地文化角度进行更新,例如,长沙著名商业空间超级文和友,将商业空间打造成复古市井空间,还原了当地的历史风貌,将历史记忆和时代情感融入空间设计中。
2.生态景观主题
传统村落中的商业空间是传统村落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村落远离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点则是打造逃离城市的度假理念。可以借助这一理念在进行商业空间体验式更新时融入生态景观的概念。借助室外空间或者庭院空间,置入在地文化,营造一种“曲水流觞”“围炉煮茶”等景观场景体验。
3.娱乐休闲主题
娱乐休闲类的商业空间受众多为年轻人,在进行空间更新时可以置入一些热门主题,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打造IP化商业空间。这类商业空间情境的营造可以增强商业空间辨识度以及认同度。例如,安徽黄山古村落中就拥有一家“可口可乐”主题商业空间,无锡南长街商业古街也有“可达鸭”主题的商业空间。
五、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体验式商业空间的概念阐释、设计特征分析以及传统村落商业空间特征的梳理,提出了主题性、互动性与地域性三大更新原则,并结合具体策略,为传统村落商业空间的转型与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期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创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商业体验,并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