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论文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论文

73

2024-09-18 14:47:29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兴国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兴国山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对于加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

  兴国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兴国山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对于加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深入挖掘兴国山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出其创新策略和传承路径,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一、兴国山歌的历史起源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通常是人们在山野田间劳作或表达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兴国山歌起源于江西省兴国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最早始于秦末时期,后与南迁的客家人带来的民谣相结合,经过代代相融相传,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进入两宋时期后,闽西地区一种名为“跳觋”的客家民间民俗活动与兴国山歌相结合,使得兴国山歌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多元,并深入到庙会、婚嫁、建房、祝寿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并发展至今。因此关于兴国山歌有“唐时起,宋时兴,唐宋流传至今”的说法。

image.png

  20世纪初期,兴国山歌成为有力的战地宣传武器,在支持、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1933年,为响应党*央的“扩红”号召,兴国人民搭起唱台,将宣传“扩红”的兴国山歌连唱几天几夜,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仅在一周内,便组建起了兴国模范师、工人师、少共国际师,从而创造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兴国山歌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特色。

  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的传承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现代化,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对于推进这一伟大进程至关重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之一。自*的**大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不断提升传承水平,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力提升和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兴国山歌也逐渐演变出新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其艺术形式,同时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意义。

  *的**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传承红色基因将直接影响到关乎未来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形成,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兴国山歌作为在红色土地上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光辉的革命历史,承载着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深入研究兴国山歌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传播苏区红色文化的精髓,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让红色血脉世代相传。

  此外,兴国山歌也是珍贵的客家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实践的结晶和体现,承载了客家人的生活、劳动和习俗等方方面面,凝聚着浓厚的客家文化内涵。兴国山歌也是客家人的精神纽带,记录了客家人的历史沿革,承载着客家人的情感寄托,是客家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兴国山歌中表达的乡音乡情凝聚了客家人对家园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兴国山歌作为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遗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

  农业经济的变革,兴国山歌面临着自然消亡的威胁,其中主要问题在于传承方式单一、传承人断代与缺失、缺乏专业管理团队以及资金短缺等。

  (一)传承方式单一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兴国山歌的传承往往依赖“口传心授”,然而,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会带来诸多限制。第一,“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得山歌的传承范围相对狭窄,难以实现广泛传播。第二,信息失真的风险较高,山歌内容在传递中可能产生变异或遗漏。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大众传媒的崛起为兴国山歌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音频、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方式能够丰富兴国山歌的传承手段。

  (二)传承人断代与缺失

  兴国山歌的传承深植于个体之间的“口传心授”,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传承面临着重重挑战。老一代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年轻一代参与传承的意愿日渐式微,快节奏的生活与价值取向的转变使得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导致文化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冲击。同时,现代教育体系对兴国山歌等非遗文化的传承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导致人才储备不足。种种因素叠加,使得兴国山歌的传承前景堪忧。

  (三)缺乏专业的非遗文化管理团队支持

  兴国山歌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非遗文化管理团队支持是一个显著问题。传统上,兴国山歌以宗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较少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团队。传承人多为爱好者、个体经营者,或者是自发组织的兴国山歌传承团队,虽然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但缺乏对非遗文化管理、保护和传承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使得他们在兴国山歌的宣传、团队运营和经济收益方面面临困境,也间接导致传承工作的不稳定性,甚至面临着传承链条中断的风险。

  (四)资金短缺

  兴国山歌的传承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以确保其顺利进行并取得持续发展。由于传承过程中需要的场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较大,仅仅依靠政府资助很难满足传承的需要。同时,当前互联网等媒介发展迅速,兴国山歌要想融入现代社会,必须进行改造、宣传和运营,但这又需要额外的资金投入。因此,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使兴国山歌的传承焕发新的活力。

  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传承与创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兴国山歌的保护体系,积极推进其实践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自信和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兴国山歌发展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兴国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同样需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因此,培养优秀的兴国山歌传承人成为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传承人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兴国山歌的发展水平。对此,我们应建立健全培养机制,通过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传承人的专业素养。同时,我们应加强兴国传承人与其他地区传承人的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

  此外,地方政府对传承人也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和扶持措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资助和奖励,确保传承人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兴国山歌的传承事业中。同时,我们要广泛宣传兴国山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组织相关比赛、展览和演出等活动,提升兴国山歌的艺术形象和社会认可度,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光彩。

  (二)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兴国山歌创新体系

  兴国山歌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兴国山歌在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减弱。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我们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传承与创新体系,推动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

image.png

  传统兴国山歌在庙会、婚嫁等民俗活动中熠熠生辉,因此我们应重视其实际应用价值,巧妙地将其融入现代生活场景中,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与审美。同时,我们需创新保护传承方式,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通过大众传媒将兴国山歌进行广泛推广,打造现代化的舞台剧、音乐会等,让兴国山歌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更重要的是,保护并传承兴国山歌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应建立有序的开发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中来,激发人们对兴国山歌的兴趣与认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助推“以科技为驱动”的兴国山歌与科技融合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助推兴国山歌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兴国山歌。

  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兴国山歌的传播力。我们可以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各类兴国山歌内容,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其魅力;或借助搜索引擎进行社交媒体推广,使兴国山歌在互联网上愈发引人注目,持续扩大其影响力。

  同时,我们可以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兴国山歌项目展示带来全新体验。VR技术能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兴国山歌的魅力,而AR技术则通过添加信息和动画为人们带来沉浸式体验,激发人们的浓厚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具有兴国山歌特色的AI模拟演唱系统,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演唱。我们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精准推送个性化服务,收集、分析用户数据,推动兴国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四)建立“以产业为抓手”的兴国山歌融合体系

  兴国山歌作为我国一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既可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

  兴国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而兴国山歌具有鲜明的革命印记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同时具备观赏性和艺术性,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点。通过充分挖掘兴国山歌的特色和历史价值,我们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欣赏,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兴国山歌作为素材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中,打造出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的产品,如音乐唱片、书籍、手工艺品等,在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能作为纪念品或礼品进行推广销售,实现其商业价值。

  此外,地方政府也要在兴国山歌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发挥作用。政府应加大投资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积极举办山歌大赛、音乐节等活动,并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提升兴国山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推动兴国山歌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局面,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兴国山歌是历经百年而不衰的文化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音乐风格和艺术表达,同时通过歌曲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抒发传递着丰富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然而,兴国山歌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着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化,推动兴国山歌的创新发展和国际交流,让兴国山歌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