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对谭盾音乐创作的影响论文

2024-09-07 14:44:2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代表了一种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自信,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在全球高速发展的时代,拥有民族文化自信能够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能够使其更好地屹立于世界的舞台。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代表了一种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自信,体现了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自觉。在全球高速发展的时代,拥有民族文化自信能够推动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能够使其更好地屹立于世界的舞台。
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优秀代表。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印刻着中华民族的时代印记,同时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文明是多元文化的结合。
谭盾创作了很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敦煌·慈悲颂》,有机音乐《水乐》《纸乐》《垚乐》及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多媒体协奏曲《女书》《地图》,网络交响曲《英雄》,歌剧《秦始皇》《马可波罗》《茶》《九歌》《Water Passion:马太受难曲》,武侠电影音乐三部曲《卧虎藏龙》《英雄》《夜宴》,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协奏曲和民乐等一百多部音乐作品。
谭盾还受邀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中国世博会、2016年上海迪士尼开幕创作音乐,并在全球转播,获得了六千五百万的点击量和收视率,刷新了世界音乐会转播记录;2019年他应邀成为贝多芬250周年全球庆典音乐大使;2020年,他创作的《Prayer and Blessing:武汉十二锣》,以武汉、上海、纽约三地5G在线直播形式完成“云首演”。
谭盾的音乐创作依托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的先进创作技法与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同时进行传承与创新,让大众深切感受到音乐与众不同的魅力。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作曲家,谭盾的音乐创作非常有个性,创作手法大胆,他将中西文化结合,对中国当代音乐在全世界的发展以及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谭盾前卫、通俗化的音乐呈现方式让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欣赏者惊讶与震撼,他将中国元素,如作品中的道具,与音响元素以及国际化的表现手段完美融合。他曾经说过,音乐离不开国家、文化、民族,他的所有创作都背靠着中国这棵大树,每部作品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他希望通过音乐的传播保护好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音乐走出国门,拥抱世界。
纵观谭盾的作品,其创作形式与题材多样,主要分为多媒体音乐、电影音乐、交响乐、歌剧等。探究文化自信对谭盾音乐创作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谭盾音乐创作的基础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其悠久历史中蕴藏着中华文化世代传承的文明基因,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积淀。经过岁月的积淀,不同文化在互动传播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交流、和合共生的基本特点,使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独树一帜。中华文明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多元一体的文化品格,是在中华大地上孕育与发展的。所有的这些因素是文化自信的根脉,是谭盾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铸就文化自信的根基
作为享誉国际的音乐家,谭盾的内心始终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将祖辈传下来的乡音与各种乐器运用于创作中,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谭盾在去敦煌采风时,通过梳理敦煌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将优良与独特的民族品格用音乐作为媒介展现出来,促进了敦煌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他创作的《王者荣耀·敦煌五乐神》《敦煌·慈悲颂》运用传统古乐器,使人们深刻领悟到音乐文化包容的强大力量,深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使人们增强了历史自觉,坚定了民族自信。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厚植文化自信的信念
谭盾早年创作的作品《离骚》《风雅颂》《九歌》将中华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当作创作的重要内容。《交响曲1997:天·地·人》《卧虎藏龙》《武汉十二锣》用音乐凝聚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向世界展示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修齐治平的人生观、厚德载物的价值观。
二、生活阅历成为谭盾展现文化自信的源泉
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获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巴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荣誉艺术指导。从他的生活经历与受中西方文化教育经历可以看出,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对其音乐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谭盾主要致力于推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以使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被更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一)民俗文化在谭盾音乐创作中的展现
楚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谭盾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巫楚的祭祀文化,如他早期创作的《道极》《地图》。这些作品的音乐和表演形式都受楚文化影响,其场景和表演方式都是楚地民族文化在舞台上的真实再现,表达了作曲家对楚文化的特殊情感。
(二)湖湘音乐文化在谭盾音乐创作中的运用
湖南戏曲种类丰富,可分为地方大戏与民间小戏十九个剧种。此外,湖南还有丰富的民俗民歌,谭盾的钢琴组曲《忆》就是由湖南民间歌谣创作而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作品《山歌》亦取材于湖南湘西少数民族民歌;而作品《女书》则是世世代代母亲唱给女儿的歌。谭盾运用多元的音乐元素将湖南江永县浓厚的原生态民族气息用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到世界,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注入了东方色彩。
三、文化自信在谭盾音乐创作中的表现
(一)创作手法的融合与创新
在早期的作品中,谭盾将多种作曲技法相互融合,对传统曲式结构进行了解构与重组。在作品《道极》中,谭盾尝试用吟唱的表现手法,将古典时期与浪漫时期从未有过的音响效果与音乐元素加以创造性创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媒体技术与音乐创作相结合成为谭盾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谭盾对多媒体音乐、电影音乐、歌剧等音乐体裁进行创新性创作,在熟练的作曲技法与前卫的创作手段的基础上,追求内心世界的表达,这与当代人们的艺术审美更接近。
(二)传统文化成为音乐创作的内核
谭盾从小受道教、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启发,这使他的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从而确立了其独特的个人语言风格。在艺术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谭盾用多元的文化形式、多元的音乐元素和多元的声音进行音乐创作,将民间音乐元素与现实题材结合,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多媒体协奏曲《地图》以景观音乐与现场交响乐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湘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在歌剧创作中,谭盾不拘泥于将声乐当作唯一的主角,而是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将传统戏曲中的唱腔与歌剧中的宣叙调融合。同时,谭盾注重提升中国民间乐器在歌剧中的地位,重视发展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民间乐器,让观众产生前所未有的听觉体验。在歌剧的取材上,谭盾将音乐与美术融合,创新性地将音乐与敦煌的壁画结合。谭盾创作的《敦煌·慈悲颂》全新诠释了敦煌千年回响,开辟了一条全世界都听得见的“丝绸之路”。谭盾用音乐将中国的佛教艺术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进行演绎,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中西合璧与极富个性的音乐表达
谭盾是最早一批远赴海外留学的音乐生。生长环境以及丰富的成长经历使谭盾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谭盾独特的音乐创作风格与其所具备的文化自信密不可分。中西方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拓展了谭盾的音乐创作思路。谭盾在创作初期注重作曲技法,将巫文化和湖湘文化融入作品中,后来,受西方音乐创作理念及寻根文化的影响,其作品在创作体裁、技术手法与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以约翰·凯奇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和有机音乐理论,以及日本的现代音乐作曲家、电影配乐大师武满彻的创作风格都深刻地影响着谭盾的音乐创作。他认为武满彻的音乐跨越了自然与时空、灵魂与内心,充满热情地连接了东方与西方。武满彻和他的音乐为我们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有形的桥梁。武满彻的创作理论拓展了谭盾的音乐创作思维,使其不再拘泥于传统管弦乐队的音响,而是打开思路塑造声音的自然属性,创造自然的音响世界。谭盾的音乐创作中既有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理念,又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多元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创造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音乐世界。
四、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国音乐文化
谭盾说过,音乐是人类的和平大使,是人类的灵魂大使,全世界的人无论你说什么样的语言,无论你来自怎样的文化背景,都可以通过音乐把心连接起来。他携手长沙交响乐团共同奏响“长沙晚报之夜”——2023谭盾&长沙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谭盾在此次音乐会上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演奏了近年新创作的《王者荣耀·敦煌五乐神》,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年轻人喜欢上国乐。在这场音乐会上,人们可以感受到谭盾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
作为享誉国际的音乐家,谭盾内心始终对国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说过,每次过年,除了爆竹声,最让他难忘的就是家乡的土乐器、老调儿,就是这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乡音,能让他牢牢铭记家的样子。人类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那些乐器,像一条声音的河流,带着它的声音从遥远的时代一直流到我们脚下。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条祖先用乐器传承的音乐之河不能断,如果它断了,家就断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也就断了。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敦煌的文化瑰宝进入了谭盾的视野。除了多次赴敦煌采风外,谭盾还到伦敦、巴黎、东京、波士顿等地的博物馆里寻找敦煌手稿,其中不乏古乐谱。他试图将中国历史著作中的人物用音乐呈现给观众,把这些失去的音乐、乐器和音色找回来。在作品中,谭盾用五种传统古乐器表现《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以奚琴的沧桑表现赵云的“仁”,以尺八的空灵表现关羽的“义”,以筚篥的高亢表现张飞的“勇”,以笙的柔和表现黄忠的“忠”,以琵琶的节奏感表现马超的“威”,以此希望年轻人喜欢上国乐。这五个乐器像风林火山雷,像仁义威忠勇,是一个深邃宽阔的世界,是跨越千年的实践。
谭盾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家乡,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华大地人杰地灵,中华文化为自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与艺术灵感,因此他希望把更多国际艺术文化创意、资源、人才引进中国,为国家的发展添彩。谭盾的音乐创作凭借其坚定的文化自信,跨越了流派与文化,拓宽了音乐的意义,找到了东西方音乐之间的呼应与联系,为中西方的文化研究与交流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纵观古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推动着中华文化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积极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理论成果,开创了中华文化开放包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新气象。以谭盾为代表的中国音乐家们在国际舞台上依托文化自信,向世界表达中国故事,进一步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