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间美术与当代中国画的结合论文

2024-07-26 10:04:51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蕴含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目前,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持续交流融合,这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东北地区因独特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独特的民间美术。对此,文章以东北民间美术为切入点,探讨东北民间美术与当代中国画的融合。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中国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蕴含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目前,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持续交流融合,这给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东北地区因独特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独特的民间美术。对此,文章以东北民间美术为切入点,探讨东北民间美术与当代中国画的融合。
一、东北民间美术的特征
(一)造型丰富
在对东北民间美术的风格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索时发现,具有丰富的造型是其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在东北民间美术民间艺人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会更多地对自身所具有的独特设计理念、独特审美情趣、独特视觉感知与独特创作技法进行运用,从而在艺术创作中呈现出一个更加完善,但是又有着造型方面差异的艺术结构体系。
东北民间美术的创作多会从多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角度切入,然后使得最终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能够对集体的表象思维类型特征进行反馈呈现,包括但不限于象征性造型、随意性造型、完美性造型、概括性造型等多个方面。
(二)构图独特性
在我国东北民间美术中,其构图特征呈现了明显的透视法表现形式,这与西方文化中所采用的焦点透视法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西方所流行的焦点透视法同我国古代的散点透视法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该种方法发展和使用中,更多地要求外观的创作能够服从内在的创作。不过,在东北民间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刻意强调一些所谓的规律,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了画面的关系上,强调画面关系方面的融洽感受。同时,在进行东北民间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创作人员也会更加关注自然方面的感受,一般不会过于重视时空层面的限制,这也使得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加特殊的内涵,因此在东北民间美术中展现了更加独特的构图特征。
(三)色彩意象性
色彩意象性特征也是东北民间美术特征的主要表现。在分析西方色彩学时不难发现,西方的色彩学理论更多的是建立在牛顿所提出的七色光基础上,以此为前提进行研究,而这样一种色彩理念的认知和形成,同样与艺术模仿起源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关系。
对比西方的色彩价值观,在东方艺术中,色彩价值观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意象文化,呈现了明显的象征文化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东北民间美术中所使用的色彩,一方面是对真实世界所进行的仿照,另一方面也能够面对大众的内心深处,从而针对大众的情感体验进行把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人们的情感抒发。因此,东北民间美术创造在实际使用色彩元素时,也能够避免色彩使用的循规蹈矩,而是将物象条件色彩、固有色彩等放在关键位置。同时,也不会在东北民间美术创作期间对完成设定的色彩方案进行事前考量,而是结合创作人员的心情进行更随性的色彩运用。
在艺术创作色彩运用中,不同色彩的组合是一项关键内容。而在进行不同色彩的组合时,会受到艺术创作人员主观体验和主观意识的影响,这就表现了东北民间美术在创作色彩运用中的意象性特征。具体来看,我国东北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运用多体现为传统的五色观念,在此基础上,作为东北民间美术的创作人员,便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意愿来面向不同的色彩,对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与组合,从而在最终的东北民间美术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带给人们更加独特的审美体验,以更好地展现东北民间美术的风格特征。
二、东北民间美术与当代中国画的融合路径
中国艺术有着丰富的组成与深厚的内涵,包括万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众多文化中,中国画与民间美术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建立起的艺术体系结构,充分展现了民族特色,对民族风采进行宣传,对民族意志进行继承。当代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进行融合,不仅有着深远的历史发展联系,也是对我国艺术文化内涵进行传承的重要表现。在中国画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了极为独特的思维模式,展现了极为丰富的绘画形式。在当代中国画发展中,做好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是时代的选择,也是艺术的选择。因此,文章从东北民间美术的角度切入,探讨东北民间美术与当代中国画的巧妙融合。
(一)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融合的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是艺术领域的重要内容,在很久以前有关雅俗的问题便已经有了分化显现。目前,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社会阶级的不断划分以及人们在精神文明需求层面的不断增加,有关雅俗的审美理念也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差别,并且在后续社会层次的发展与变化中呈现不同的变化。
传统理念认为,俗套的艺术形式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很难被更多人所欣赏,只能够流传在民间,在大众之间带来喜悦的情绪。同时,中国画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淡雅孤傲的意境,而东北民间美术则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质朴的美感,关注的是烟火气息,这也在东北民间美术和中国画之间产生了强烈的雅俗对比。
不过,如果从实际角度来对雅俗进行分析,二者之间也并非存在着天然分野,这是因为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精神联通。在东北民间美术与中国画融合的过程中,作为艺术的创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进行中国画创作的过程中,针对东北民间美术所体现的雅俗共赏进行呈现,促进雅俗之间的彼此流通,一方面使俗的文化能够进入雅的文化的范围中,另一方面通过在俗的文化中引入雅的文化,展现更加突出的烟火气息,使更多民众能够接触到雅的文化,产生对雅的文化的欣赏。由此可见,雅俗共赏正是东北民间美术与中国画融合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能够对人们进行引导,实现人们艺术修养的提升,审美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在追求雅文化的过程中,提供新的渠道和方式。
(二)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融合的精妙艺术
从中国画的角度来看,在创作者对中国画艺术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往往很少受到世俗因素的影响,很多创作者将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关注点放在了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自我追求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作者在中国画创作中有关精神层次方面的更高追求,呈现了创作者在中国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拥有的精妙神韵。从民间艺人的角度来看,在进行艺术创作期间,同样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在面对自身的情感、思想时能够进行更加随心所欲的表达,能够建立起更加契合人们喜好的各类形象。如此一来,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创作中的单一感官描绘,同时使得民间艺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会对单一的自然和质朴物象进行呈现。
通过对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进行比对,可以发现二者在进行艺术表达时有着一定的共性,都能够摆脱单一性的外在相似特征,将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概括、取舍、传达等方面,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追求中呈现一种超越生活临界点的效果。不过,这也并不表示东北民间艺术和中国画不在乎物象的形式,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了似与不似的精妙艺术中,使其能够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对坦然、随心的感受进行展示。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在深入思考的指导下,对自身所具备的精湛创作技巧进行展示,并在把握好自身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后,对其进行转化,使其能够以一种更加具体的形式进行表达,能够针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呈现,使更多的人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可真正体会到艺术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情感内容。另外,在中国画与东北民间艺术二者之间也有着本质层面上的区别。例如,在中国画创作中更多的是对创作者的个人情感进行表达,在东北民间艺术创作中更多的是将关注点放在群体的共同意愿场景方面。
(三)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融合的时代风貌
在东北民间美术与当代中国画融合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从时代视角切入,尝试针对中国画的创作进行革新。但是,也需要认识到无论是东北民间美术还是中国画,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非现代化进程中所体现出的革新,而是一种历史的延续。
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思考,在对中国画艺术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同时涉及主观与客观层面的传承与创新,在彼此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从古人中国画创作来看,更多地是将关注点放在了中国画创作的技法方面,而在后人对古人中国画创作技法进行学习时,则很难真正把握古人在中国画创作中的技法精髓,也不能针对当前的中国画进行有效创新。不过,在面对这样一种现象时,并不能对其一概而论,其仅仅是一种未能够结合当前环境和创作背景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创新缺失。因此,在当前东北民间美术与中国画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时代发展所呈现的环境转变进行把握和遵循。其中,作为中国画的创作人员,需要真正建立起自身更加敏锐的洞察能力,切实把握好在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之间的融合创新。而对二者进行融合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针对中国画的特点进行呈现与展示,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证东北民间美术元素应用的恰到好处。在此基础上,方能使东北民间美术与中国画的融合创新达到更理想的效果,以及对当前时代的画作特色进行展示。
三、结语
东北民间美术是我国美术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区域文化魅力。在当代中国画发展中,需要认识东北民间美术的价值,切实做好当代中国画与东北民间美术的巧妙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