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研究论文

48

2024-07-22 09:53:53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接收需求,需要通过创新与改变,努力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交互性、广泛性。新媒体作为全球性信息传播的重要介质,在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也开始呈现出交互式、人性化的发展特点。文章分析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方向,总结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改变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基本认知,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形态和设计载体,实现视觉传达的虚拟化、多维化。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信息接收需求,需要通过创新与改变,努力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交互性、广泛性。新媒体作为全球性信息传播的重要介质,在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也开始呈现出交互式、人性化的发展特点。文章分析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方向,总结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改变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基本认知,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形态和设计载体,实现视觉传达的虚拟化、多维化。

  关键词: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研究

  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融合性高的发展特点,人们通过网络途径能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得丰富的娱乐体验,短视频、云空间等多种新媒体形式的兴起,实现对海量传播介质的充分利用,促进现代艺术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发展,打破了传统视觉传达的局限性。视觉传达设计核心在于特定事物的主动传播,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商品广告、商品包装、商品展示等多个层面,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让信息呈现的方式变得多元化、人性化,进一步拓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方向,有助于推动视觉传达设计的良性发展。

  一、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一)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场景

  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与现代化电子信息进行有机结合,VR技术能够自动化模拟出虚拟现实场景,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场景,为用户带来新颖的情感体验。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围绕现实生活场景中存在的事务进行虚拟场景创设,打造出视觉传达效果极佳的情感画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广大用户带来强烈的震撼。在技术人员的操作下,将现代人们无法做到的虚拟想法,通过虚拟世界进行充分呈现,视觉传达设计中虚拟技术的应用要注重为人们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为了保证虚拟场景的感染力,可以通过VR设备工具的辅助作用,让用户在体验阶段获得视觉、听觉、感官等多种交互式共鸣,确保各项信息的精准传达。

  (二)创造出更加全面的文化语境

  想要创造出全面生动的文化语境,需要合理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是以虚拟信息为基础,与现代化世界真实场景的有机融合,AR技术能够让用户在现实世界中充分感知到虚拟物体的作用和效果,间接的产生交互式体验,全面增强品牌形象。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到的实时影像,在特定的数据平台上推出产品包装、展示等信息的模拟宣传,人们可以借助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观看虚拟图层,深入了解信息中包含的各类生活服务以及宣传推广的建筑景观,让宣传主题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增强现实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为人们的信息接收提供便利,广受欢迎的元宇宙概念改变了人们的社交生活圈,为人们带来真实便捷的视觉传达作品,快速地完成信息传播的义务。通过与广大用户之间的实时交互,第一时间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有助于视觉传达设计的改良与升级。[1]

image.png

  二、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方向

  (一)设计形式的转型

  设计形式的转型主要体现在真实向虚拟的个性化转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数字化环境下虚拟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能够从多元化途径获取灵感,采取的设计工具和设计手段变得多样化,将天马行空的想法逐渐变为现实。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主要为报纸和杂志等媒介,而现代化传播是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打破传统传播方式的束缚,新媒体传播让传播信息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要合理应用动态化元素,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为人们营造一个虚拟化的互动场景,为人们想象力的实现提供空间,让视觉信息的传达更为精准。

  (二)设计载体的转型

  设计载体的转型主要体现在有纸向无纸化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生了改变,根据当前广大群众的行为特征和思想观念,在视觉传达设计阶段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实践场景,为人们创造便捷的消费环境。视觉传达设计的改良与创新,需要改变传统的设计载体,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满足人们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需求,传统的视觉设计载体有待创新。新科技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与传统设计载体相比,新科技的应用能够增强信息的视觉吸引力,通过网站页面、无线电视等平台,促进视听语言的艺术化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有了更多的语言形式。

  例如:在快餐店营销的过程中,通常会推出不同金额的消费券来吸引客户,但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在付款时通常采用网络付款的方式,用APP程序将优惠券下载到手机中,不仅方便使用而且方便携带和储存。消费媒介的改变让视觉传达技术的设计方向也发生改变,传播技术的创新涌现出了全新的社会文化形态,但新媒体环境下并不代表着完全取缔传统媒体,而是促进传统媒体的演进与发展。在视觉传达设计阶段保留传统媒体的宣传优势,适当的借鉴与融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征,让视觉传达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貌。[2]

  (三)设计领域的转型

  设计领域的转型主要体现在单一向复合的开放式转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的知识信息十分丰富,包括社会潮流发展形势、社会文化宣传形式、社会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提高视觉传达的市场适用性,需要模拟分析不同设计元素应用营造的视觉呈现差异。将视觉传达设计理念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交融,对视觉传达形式和传达内容进行创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分析消费者当前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念。负责视觉传达设计的工作人员在完成设计创新的同时,不断地丰富个人的专业技能,利用扎实的知识储备,解决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设计领域的拓展体现出各学科之间的交融性,视觉传达设计人员需要掌握网站设计的专业技能,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交互性场景体验元素,现代化网络存在功能多样的设计程序,要求设计人员熟练运用编辑程序有针对性地进行色彩搭配和视觉传达。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基本知识概念,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促进单一化的设计形式向复合型设计理念转型。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打破传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备多维化的发展特点,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功能,融入多样化的设计思维,让视觉传达的信息变得更加丰富、简单。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信息获取,促进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转型与升级,提高视觉传达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四)设计范围的转型

  设计范围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二维向多维度拓展,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单一的图像和文字为主,设计条件约束在二维空间,新媒体时代信息科技的应用让视觉传达设计的维度有所拓展,三维设计让视觉传达从平面传达转向为立体,人们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数据反馈,为广大群众带来直观的视觉体验。群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有效的信息,AR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是视觉传达设计从二维向多维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AR技术和VR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将虚拟的数据信息真实的投映到现代场景中,生成虚拟的物体人物和形象,采用信息叠加的方式融入真实场景,为人们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美好的视觉效果。新媒体时代AR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消费者在商品选购的过程中进入到虚拟试衣间,通过摄像头试戴喜欢的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获得方便快捷的产品体验。扫描特定的标识信息,发现商品背后隐藏的视频和说明文件,新媒体为产品的宣传与推广服务,为人们创造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查阅方式,在保留传统媒体宣传方式的同时,为人们带来特殊的三维体验,增强宣传效果。

  三、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践行人性化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人们信息获取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接收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提高信息传播效果,需要践行人性化设计理念,结合多元化的视觉元素,创新传统的设计方式,明确视觉传达内容的形象与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节调整,遵循主次分明的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化新媒体时代的审美主流,创造出大众容易接受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凭借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强大表现力,实现网络技术与数字媒体之间的有效融合。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体现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促进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和表现功能的多元化发展。[3]

  包装设计不再局限于包装材料和新颖的造型,还需要改善包装信息的宣传推广方式,在充分体现产品特点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对产品的基本认知。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提取出颜色、图案等基本要素,运用数字技术不断进行细节修改,从根本上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保证产品的艺术宣传效果。适当地运用数码手绘、图片动态化生成等技术手段,大胆地进行色调和亮度调整,营造出冷暖、明暗等元素的对比效果,让整个画面充满视觉张力,能够快速地引导消费者进入到特定的情感场景中,产生购买欲望。

  (二)丰富顾客的实践体验

  新媒体技术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发展特点,能够让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与广大受众产生直接交互,激发广大受众对作品信息的认同感,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提高个人的技术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行作品创新,还需要在内容选择和设计形式调整上,注重产品能够为人们带来的互动体验。通过视觉传达加强作品与受众之间的高层次情感交流,结合当下受众的需求与心理进行内容调整,充分发挥作品的宣传价值,通过新媒体让用户和观众主动参与到信息体验和信息传递中。通过数字化平台和VR设备为广大用户创建沉浸式互动场景,在旅游宣传过程中凭借VR技术虚拟复原古代历史遗迹,让一些经过历史长期发展产生褪色的建筑,完好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人们带来深刻的视觉化体验,实现参与者与历史遗迹之间的超时空对话,丰富消费者的实践体验。

  在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为了打破传统静态化宣传推广的局限性,可以融入互动式设计理念,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广告信息宣传中,提高广告内容的社会影响力,交互式的广告设计需要进入到高流量的新媒体平台,包括微信小程序、抖音短视频平台等等。通过对多元化广告信息的充分整合,潜移默化地进行宣传渗透,一部分商家主动与微信小程序合作,通过广告植入的方式提高群众的接受度,可以将广告标识融入小程序游戏内部,用户在游戏体验阶段遇到广告标语时进行点击,将会获得额外的游戏奖励。广告植入方式不会引发用户的反感,还会让用户对广告标识的出现产生期待,在游戏的阶段完成交互设计的基本要求,让用户对品牌标语有一个充分认知,提升用户对品牌宣传信息的认可程度。[4]

  (三)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人的知觉、身体和整个世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类对社会的认知源自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人的本身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思维意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身体产生深刻的感知,获得丰富的认知体验,在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深化作品的主题表达,为广大群众带来沉浸式的情感体验,通过视觉张力、视觉平衡、视觉惯性、视觉节奏等一系列元素的变化条件,为人们带来真实有效的场景体验。通过全景化投影仪、立体影院等大规模的沉浸式场景创造,带领广大受众充分进入到沉浸式的全方位虚拟场景中,VR体验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通过VR技术获得真实有效的情感体验,采用面部识别、智能互动等多种技术形式,营造视觉、触觉、味觉等多维度的场景空间。根据体验需求引导广大受众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尽情地感受过去、体验未来,让人民群众进入到身临其境的时代情景中。

image.png

  (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需要融入后现代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思维定式的制约,注重视觉传达设计能够引发的情感体验,了解广大受众的情感诉求,在视觉传达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融入人性化、趣味性的设计内容,与广大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利用信息平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和前提,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对物体和产品有一个清晰的属性认知。结合现实生活中材质、纹理等特殊维度为人们带来的感官享受,通过VR虚拟场景调整人们的情感传递途径,赋予群众视觉、触觉等情感体验。

  例如:真实的毛绒材质产品为人们带来温暖舒适的感官体验,砖块、大理石等坚硬物体为人们带来刚强冰冷的感官体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引发人们舒适、放松、清醒、疼痛等不同的思维感受。通过间接化的情感传递与人们真实的情感发生关联,将商品的形态和特征长期储存在人们的深刻记忆中,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激发饱含情感的记忆,让视觉传达设计深入人心。[5]

  四、总结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场景,创造出更加全面的文化语境,促进媒体的演变与发展,实现设计范围、设计领域、设计载体、设计形式的转型升级。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新需要关注顾客的实践体验,践行人性化设计理念,营造沉浸式宣传场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通过适当的结构调整,整合形式多样的视觉要素,以不同符号的形式进行信息传达。

  参考文献:

  [1]黄诗璇.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与发展[J].东西南北,2023(3):88-90.

  [2]陈卓.新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J].动漫先锋,2023(3):40-42.

  [3]张丽莉.互联网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新特点与设计思考[J].品牌研究,2023(6):45-48.

  [4]刘寒.《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艺术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23(1):后插1.

  [5]陈佳屹.新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的设计方法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94-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