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艺术论文 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造型语言与文创表现形式论文

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造型语言与文创表现形式论文

9

2024-07-11 11:00:1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全球文化大视野下,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出现了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党的***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即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有不少企业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文化创意成为时代热词,视觉设计领域中出现了大量以汉字为元素的设计作品,如标志设计、汉字的形体设计等。国内许多设计师围绕汉字字体展开设计,使汉字成为文化创意产品中兼具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形式语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文化大视野下,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出现了传统文化意识的回归。党的***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即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有不少企业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文化创意成为时代热词,视觉设计领域中出现了大量以汉字为元素的设计作品,如标志设计、汉字的形体设计等。国内许多设计师围绕汉字字体展开设计,使汉字成为文化创意产品中兼具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形式语言。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汉字作为记录华夏五千年历史与文明的语言符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别具一格的东方美学内涵,是我国设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汉字视觉造型语言与设计手法的再研究,探索汉字字体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不同表现思路,有利于在当今文化与设计多元化的视野下开拓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

  本课题着眼于汉字字体设计中的视觉造型语言、编排规律等相关理论研究,并且通过分析汉字在文化创意设计案例中所呈现出的多元表现形式,重新认识汉字的美学特征与汉字字体设计在现代文化创意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更丰富的设计思路。

  三、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造型语言

  (一)图形语言

  汉字既可以被看作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识别符号,又可以被认为是经过高度抽象化和艺术化处理的图形。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自身的形态能够承载更加丰富的内容,有效地传播信息。在进行汉字字体设计时,需要保留汉字原本的识别度,而不是生硬地将图形植入字形中。例如中英文字体设计大赛中文组获奖作品《清泉》(图1),作者用抽象图形构成了节奏感十足的字面,更显清新脱俗、趣味闲适。除了对系列文字赋予同一图形特征,针对同一汉字使用不同图形语言进行表达,也会使其所传递的情绪和视觉效果发生改变。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二)形貌修辞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形貌修辞,主要是指以汉字形貌作为创作元素,通过对汉字字形、笔画、部首等可变元素进行一定的图形化处理与创意设计,追求“以形示意”“以意传神”的视觉效果。“不管某种形貌修辞手段所负载的语言信息是多还是少,它们首先都有一个视觉效果问题。”形貌修辞在语言信息与视觉感知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视觉效果的塑造,语言能够更好地触及人们的感官,引发观者对信息更加深刻的认知与体验。

  汉字形貌修辞的方法主要有9种,即拆字、并字、增笔、减笔、合形、联边、借形、倒字、变形等。前6种主要是通过调整汉字结构来实现修辞效果,而后面3种方法则主要通过改变汉字整体外观来达成修辞目的。如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系列海报作品《印象贵州》中,较为直观地体现了汉字形貌修辞中的合形手法,贵州酸汤鱼的“酸”中,汉字的偏旁和部首都与“鱼”相融合。再如“谭木匠”2016年推出的高级组合木梳“牛郎织女”组合梳,设计师将两个字整合在一个文字中,两把木梳合并时,将两个“又”字合并为“双”字,构成了象征着美好姻缘的“爱”字,是对并字手法的完美诠释。从以上案例来看,对汉字的形貌修辞进行合理地运用,能够使观者通过汉字具象的“形”理解抽象的“义”,体会作者的“意”。

  (三)编排规律

  由于汉字本身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不同单个汉字的组合能够连词成句,达到语言传达的目的,于是便产生了汉字的编排规律。包括字形在内的各种排版造型中,存在着时代的感性、历史的记忆等非语言信息。文本被这些非语言信息赋予“形状”后,就能发挥出其作为视觉语言的功能。

  汉字的编排规律有鲜明的本土性特征,如在传统书法字体的编排中,最重要的是毛笔的运笔走势和排列方式要一致,一般采用竖排,保留“笔断意连”的效果。同时,设计师在进行汉字的编排时还应考虑其文化传承的意义,在版面设计中尊重汉字传统的美学风格,以传递更丰富的文化信息。如《司马温公神道碑》中书法字体编排(图2),画面采用黑白配色搭配竖排文字,显得传统古朴,减淡的字符作为画面中的底纹存在。汉字文化既属于民族文化,又属于世界文化,汉字字体的编排同时也是跨文化交流和设计创新的载体。设计师可以通过将现代版式设计与传统汉字字体设计结合,创造出基于本土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魅力的作品。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除了基本的横排和竖排,汉字还可以利用字符构成与作品主题相关的图形。在必要时,汉字甚至能通过零散的笔画进行叙事。如书籍设计师朱赢椿自作诗集《设计诗》,在诗歌《“非”非虫》(图3左侧)里,作者用字号不一的“非”字组成爬虫形,用汉字的编排将《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非’非虫”转化为“‘非非非非……’形为虫”的玩笑。在诗歌《刹那花开》(图3右侧)中,作者以拆散的“花”字笔画表达花朵生命周期的结束。因此,无论是通过文字的布局排列,还是汉字笔画的处理,都能为作品注入更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设计者若恰当地利用汉字结构和笔画进行图形化的编排,则能够为升华作品主旨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四、汉字字体设计的文创表现形式

  (一)以字为“点”的形式

  点是所有视觉元素中最简洁的,也是最小的视觉元素单位。点的面积虽小,但是它的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经过编排设计后都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诸多方面的变化。在文创产品的信息表现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单个汉字可以作为点,而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汉字也起到“点”的视觉效果。在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它就是视觉中心,引起人们的注意。若是版面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点时,在视觉上会产生连线,起到装饰的作用。

  当汉字作为“点”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时,会在版面上形成以其为中心的对称空间,视觉张力均等,显得庄重、严肃,但使用不当时会显得较为呆板。在靳埭强为2007年当代香港水墨大展所设计的宣传海报中,画面标题汉字和展览的主要信息的字号虽小,却因其巧妙的位置在整个画面中扮演着引导视线的角色。以点为形态的汉字居于画面中上方,产生一种均衡、干练而轻盈的美感。在编排过程中,还可以特意将表示点的文字进行左、右、上、下位置的变化。并且,当汉字作为点元素出现在整体的文字编排中,可以提高文字跳跃率,给观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使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二)以字为“线”的形式

  单个汉字通过一定方向的轨迹运动就形成了线,线是汉字段落用于编排的基本方式之一。线形的段落文字既能够表达文创产品的重要信息,也可以通过交织勾勒图形的轮廓。从平面视觉上讲,线具有类型、位置、粗细、浓淡等性质,能做出各种视觉表现。不同类型的线的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如水平线简洁平稳、无限延伸,通常用来代表安定严肃和柔和;曲线是被施加压力改变了方向的直线,具有圆润、弹性、饱满等特点;折线则能够表现紧张、活跃的情绪。线的位置在编排设计中能发挥引导、连接、韵律等功能。

  五、结语

  笔者通过对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造型语言和文创表现形式的探讨,系统地了解了汉字字体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多样性。在图形语言方面,汉字字体设计能够展现独属东方语系文字的视觉效果。在文创中,汉字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书写与阅读,还可通过不同的平面构成形式创新性呈现。这些表现形式在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设计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能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

  总的来说,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造型语言与其文创表现形式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视觉多样性使其在当今文化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期望今后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相关从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字体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