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论文

2024-06-27 11:11:01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对于传统的中式家具而言,朴实的构造与单一的原料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现代中式家具应运而生,它体现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传统家具只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重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焕发新的生命。
对于传统的中式家具而言,朴实的构造与单一的原料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现代中式家具应运而生,它体现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传统家具只有紧扣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重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焕发新的生命。
一、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与现状
(一)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
现代中式家具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中式家具而言的。现代中式家具是由当代设计师,以明式家具的文化元素为设计主体,辅以其他时期家具的优秀表现形式,结合当代的审美理念与科学技术而设计生产出的新一代中式家具。现代中式家具既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又适应工业流水线生产,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合的特征。
近代以来,中国的家具行业发展略显颓势,尤其在20世纪中叶,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先进的加工工艺被引入国内,传统中式家具逐渐被主流市场抛弃,沦为边缘产品,而结构简洁、材料新颖的西方现代化家具被广泛应用。近几年,面对现代家具中西方现代美学的冲击,一些设计师与企业开始探索我国古典造物文化与精髓并将其合理运用在产品中,坚守住了传统文化的根。在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一体化的前提下,现代中式家具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与精髓的深度挖掘,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了属于中国的现代家具风格。
(二)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现状
历经多年发展,由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与现代设计技术、思想结合而成的现代中式家具设计已成为家具行业内的主流,从家具款式造型来看,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
首先是一味复古。为在家具造型上体现传统韵味,照搬传统家具的样式,保留过多传统元素,在色彩与材质的选择上单一,缺乏创新,少有出彩作品。其次是盲目简化。当前家具市场上所出现的仿古家具,由于其厚重的外形与过于古朴的质感不被消费者所接受,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删改简化是必要措施。最后是设计风格不统一。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师对中式家具缺乏灵感而不知从何入手,便模仿市面上销量好的家具造型,甚至直接抄袭,在现代家具甚至板式家具上增加一两个传统符号,摇身一变成为原创作品推向市场,使得现代家具出现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现象。
二、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研究中存在的误区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不当
作为一种新风格的家具,现代中式家具相对明式家具或宋式家具而言,新在采用当代科学技术、多样化材料以及现代审美思想。但在传统美学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中,还存在设计结合尺度模糊不清的问题。
在设计中,设计师与企业常常忽略传统家具文化中的内涵,不重视设计元素语义的表达,在产品外观的设计中只是简单选用造型元素,形成流于表面的中式印象。此外,现代中式家具在设计思维上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局限,出现了造型单一、难以突破等现象,即使生产出来的家具有自己的设计思想,也是以模仿传统家具为主。出现这些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设计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能理解透彻,不理解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内涵,只是一味地将明式家具的设计符号元素与西方家具的结构外形进行堆砌。认为只要在产品上增加一个或两个传统图案元素,加些植物纹样或是使用风景题材就是现代中式家具,这样的设计理念既无法展现中国传统家具文化内涵,也无法与现代一般的家具进行区分。
(二)缺少统一的风格特征
风格是多样的,它与地域、历史、生活方式、人文等元素息息相关,每个国家、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风格也就大相径庭。代入家具设计中,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例如,中国传统家具的明式家具,不同地域制作的家具在风格上也有差异:长江中下游的苏作,线条简单、流畅,结构科学、合理;京作用料讲究,结构宽大,气势浑厚,装饰纹样多为古青铜器纹样和龙凤纹,有象征意义;而广作家具受西方文化影响,装饰感较强,装饰纹样多带有西方元素。由此可得,一种成熟的家具风格,必定具有独特性、传承性和稳定性。独特性作为家具风格的核心,没有它,传承性与稳定性也不复存在。
(三)过于重文化理念而轻产品
传统家具的设计思想与哲学理念如“尚质尚用”“中庸”等被许多研究者所肯定,并被使用在现代中式家具研究中。但这些研究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对产品的表现形式做出佐证,使得这类言论显得空洞,让设计师对家具设计无从下手。还有一些人,为使中式家具更显文化内涵,强行将古代出现过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式家具的设计理念;更有甚者,在一些研究中,新中式家具风格成为古今中外设计艺术的集大成者,恨不得将所有传统与现代,甚至将来的理念与特点都在一种风格中得到完美体现。对家具设计而言,不是选择更多的设计元素,而是要选择适合的设计元素、风格加以融合,这样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
三、现代中式家具设计的突破点
(一)选择合适的传统家具文化作为继承主体
吸收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运用于新产品中,既是弘扬民族文化、民族自信的重要措施,也是顺势而为推出属于新时代中国家具新风格、新特色的重要手段。中式家具作为我国近代以来少有的极具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具产品类别,对新中式家居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谈到中国传统家具,明式家具是不可逾越的一座大山,它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在世界也享有很高的地位。北欧后现代家具设计师汉斯·瓦格纳就以明式家具为范本,创造出“中国椅”系列。他将明椅的曲木造型、简约神韵与现代椅的造型风格进行巧妙结合,创造出“中国椅”“Y椅”“圈椅”等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符合现代理念、科技材料的座椅。可以这么说,传统明椅在瓦格纳手中绽放出另一种属于现代设计的光芒。现代中式家具可借鉴汉斯·瓦格纳创作方法为蓝本,以明式家具作为文化理念的设计主体。
(二)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创新
1.设计理念的创新
有专家学者对西方家具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发现越是成功的设计,就越能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产品的功能方面能做到最大程度的完善,在材料选择与加工技术方面能做出最利于环境的选择。将西方现代家具设计思想与中国近20年来家具设计制作的经验进行综合,和谐化设计值得被现代中式家具借鉴。
和谐化设计是指在家具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人性化、人文化、绿色化等设计理念,和谐处理人、自然、环境以及设计作品之间的关系,以此建立起一个有机协调的统一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和谐化设计倡导绿色与生态;在处理人与家具产品之间的关系时,其强调以人为本和文化回归;而在处理产品内部结构之时,和谐化设计则要求和谐统一与整体协调。
2.设计结构的创新
产品结构是指产品内各部件的构成关系,是产品功能性的决定因素,也是产品外观设计的基础。家具的产品结构相较于其他电子类产品更为简洁,只需将若干零部件按照三视图的要求进行整合组装。考虑到家具产品的使用频率,其结构组装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该家具的使用寿命、舒适度、稳定程度等其他功能、外观因素。以明式家具为例,家具部件连接常选用榫卯结构,这种连接方式极为精巧,不用胶、不用钉,即可将两段木材牢牢固定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较大的承重能力。这种相互支撑、相互借力的结构成了传统中式建筑与家具的基本构成模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大批量生产的模式也被运用于家具设计中,精巧的手工榫卯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人们在产品的构成方面创新。
3.设计装饰纹样的创新
装饰作为产品外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给人以该产品最直观的感受,是体现产品设计风格特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传统中式家具设计常用金件装饰、镶嵌装饰、雕刻装饰以及髹漆装饰。与榫卯结构退出工业化生产时代的原因相似,这些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精致装饰技术已不再适合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要尽可能简化装饰工艺,同时要精确提炼传统文化符号的精髓,不可全盘照搬,对装饰图案、装饰纹样进行抽象化与符号化改造,使之既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
(三)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科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对人文的重视,设计一向将使用者的功能需求置于第一位,但这种纯粹的功能主义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又有细微的隔阂。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的设计师率先考虑了人机工程这一设计理念,汉斯·瓦格纳提出,人的躯体并不能静止,而能够使人在座椅上自由调节姿势的椅子,才是好的设计。笔者认为人机工程是现代中式家具设计师设计构思的基础。
在满足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后,个人的欲望和需求、人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关联性是目前产品设计的侧重点。样式古板、色彩单调、功能单一的家具用品,不但与家居环境无法构成正向联系,也无法给使用者提供积极情感导向,造成消极、负面情绪。因此在设计新中式家具时,不仅要考虑产品最基础的功能、结构等因素,也要充分考虑该产品的环境适应度如何,是否能达到与大环境融合恰当。最后也要考虑环保因素,大力提倡绿色家具。
四、结语
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不仅要传承传统家具造物智慧,更需要面向时代新需求,合理利用新思维、新理念与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设计作为动态的创作过程,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既要重视功能价值,也要展现文化传承,从而提升家具设计品质,提高家具产品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