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的创作背景及演唱技巧论文

2024-05-31 09:58:2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 《越人歌》为民歌文学体裁,是春秋时期的作品,与楚国时期的其他民间诗歌共同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此作体现了春秋时期各民族间的和睦共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抒发。如今,我国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诗词歌曲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文化宝藏,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以刘青作曲,邓垚、白栋梁编配的《越人歌》为例,对《越人歌》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特点、诗词特点进行解读,通过演唱情感与技巧对《越人歌》的演唱实践进行分析。
《越人歌》为民歌文学体裁,是春秋时期的作品,与楚国时期的其他民间诗歌共同成为《楚辞》的艺术源头,是中国最早的翻译作品,此作体现了春秋时期各民族间的和睦共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抒发。如今,我国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诗词歌曲是我国特有的艺术文化宝藏,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以刘青作曲,邓垚、白栋梁编配的《越人歌》为例,对《越人歌》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结构特点、诗词特点进行解读,通过演唱情感与技巧对《越人歌》的演唱实践进行分析。
我国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古代的许多诗词都是通过歌曲表现出来的,但因为历史原因并没有保存下来,如今我们看到的都是诗,并没有同歌曲联系起来,但古代音乐对古诗词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将古诗词融入音乐,可以生动描绘出诗词里想表达的情感,配上旋律更好地让听众感同身受。古诗词与音乐是相辅相成的,既能让古诗词在歌曲的氛围下充分发挥歌曲含义,同时又能通过音乐将古诗词的美展现出来,使听众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楚辞《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的创作背景
《越人歌》在我国古诗词作品中的影响很大,是我国早期翻译出来的古诗词作品之一。《越人歌》的故事版本有很多,其中以刘向《说苑》中所记载的流传最广泛。原文表达的内容如下:“鄂君子皙是楚国人,榜枻越人是越国人。子皙是王子,当他到达封地时,去了当地泛舟游玩。为他划船的船夫是一位越国人,他倾慕欣赏子皙,于是这位越国人随着器乐声音,一边划船一边用越语唱起这首歌来,可惜的是子皙听不懂越人的语言,连忙让自己身边跟随的人翻译成了楚国的语言。现在我们听到的歌词由当代文学家翻译成了白话文。
《越人歌》歌词的含义
歌词大意就是:“今天夜里会是什么样呢,我划着小船在湖上行走。今日是何等吉日能够和尊贵的王子一同泛舟游玩。王子能够看得起我,我深感荣幸,不会因为我是个船夫而羞辱我,耻笑我,嫌弃我。因为遇到了王子,我的内心十分凌乱。山上有树而树木上有树枝,我的心中爱慕着你,你却什么也不知道。”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生动描绘了这一天夜里,这位船夫十分幸运能与王子同舟共游。两句“今夕何夕兮”将船夫见到王子后百感交集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生动,表达了船夫遇见王子时激动的心情。“搴舟中流”中的“舟”字原为“洲”,意思是在湖面上泛舟,这里运用了通假字。接下来“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船夫的情绪由激动转为担心。他知道王子的身份,而他的身份与王子是天壤之别,但王子并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看不起船夫,反而虚怀若谷,但是他们之间阶级不同身份不同终究不能在一起。最后两句是船夫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山有木兮木有枝”这句用“山有木”对应“心悦君”,“木有枝”又对应“君不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两句话上下呼应,“枝”字比喻“知”,这里运用了通假字,船夫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王子的爱慕之情。
《越人歌》歌曲的曲式结构
由刘青作曲的《越人歌》作品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再现了副歌部分,采用的是G宫五声民族调式,4/4拍。全曲由伴奏和两个乐段构成,伴奏又分为前奏(引子)、间奏、尾声。歌曲的前奏(引子)有8个小节,从琶音开始将人们带到泛舟的境界中,接着通过由低到高的上行音,好似流水潺潺流过,描绘了水波荡漾,一位越人船夫夜晚在船上泛舟的景象,使演唱者在演唱之前更好地身临其境。A段共有26个小节,前两个乐句都是8个小节,分别是a和a,这两句的旋律是同头异尾的并列二段式。a句叙述旋律比较平缓,讲述了今天遇到了王子,这段旋律以分解和弦为主构成了这一部分的伴奏音型,结尾处运用了半终止,让听众感受到与王子初见时的美好。a是在a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重复,细腻描绘了越人船夫的心理变化,由初见王子的欢欣到知道两人身份相差很大的忧愁。这段旋律运用了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相结合的伴奏音型,最后一小节通过八度级进将情绪推向了高潮。与a的叙述相比a'的情感更强烈。A段后两个乐句由4个小节和6个小节组成与前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段旋律运用了大量琶音和柱式和弦,b句的旋律整体上扬,表达了越人对王子激情澎湃的爱慕,而b'句又重复了一遍b句,后两个小节的旋律有所改变,表现了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越人的那种无奈,最后的音落到了主音上,像是无声的叹息。间奏过后乐曲重复了b和b'段,加深了越人对王子的爱慕之情,同时对这段感情的无奈之举。最后从主和弦到属和弦又回到主和弦结束了全曲。整首曲子有动有静,a段和b段有明显的情绪对比,使整首曲子有层次感,此作品是非常优秀的一部中国古诗词声乐作品。
《越人歌》的演唱
情感处理。《越人歌》是一首新型的古诗创作歌曲,既有古曲的风格同时又具备现代的审美取向。演唱过程要将歌词的大意充分理解,在演唱到这句时头脑里要呈现画面,身临其境一样想象自身就是那个泛舟的越人,这样才能让听众更好地欣赏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的感情处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第一阶段就是歌曲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表达了与王子同舟的喜悦之情。在演唱第一句时要想象面前有一道潺潺流水的小河,你划着船在水中荡漾。接着第二句,情绪需要一点起伏,王子登上了你的船要与你同舟共济,内心要表现得非常开心。第二阶段是歌曲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表达了越人得知王子的身份与自己有很大差距,内心的复杂情绪,在演唱时要从情绪激动转为忧愁。最后一段也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话“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心意,但到结尾时又慢慢平静了下来,这句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演唱时要将全部感情爆发出来,迫切要让王子感知我心悦于你,最后重复这一句,要唱出遗憾或许王子永远都不会知道我的心意。最后高潮部分反复,最后一句“心悦君兮君不知”要表现出惆怅惋惜且美好。
演唱这首歌曲时,因为这是一首中文古诗词歌曲,我们要讲究字正腔圆,如何正确咬字也非常重要,要将咬字与我们的气息相连接,将歌曲唱得更饱满。“今夕何夕兮”第一个字“今”是开头的第一个字,不能咬得太死,需要松一点往“i”上带一下,唱到“何”这个字因为刚从高音下来,不能用力往下压,需要让气息下沉带一点语气,唱到“兮”这个字时,这个字古诗词里一般翻译成“啊”,是个语气词,是感慨的意思,所以不要给太多力气唱响这个字,整句话要像说话一样流畅起来,要表现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呀。“搴舟中流”第一个“搴”正常说话时就会有一点容易咬死,唱时不要僵住,往“an”上靠,唱“中”时,有一个旋律线条,所以我们要将口腔内部打开,不要让声音死掉,最后一个“流”音高偏低尽量给气息往真声上带,表现出我划着小船游来游去。“今日何日兮”从“今日”开始也一样不要用力唱响音,到“何日”是一个旋律上行,需要我们口腔内部逐渐张大,到“兮”时要保持口腔状态,不可以僵住,表现出再一次感叹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得与王子同舟”第一个“得”字要唱得带一点感叹因为碰到了王子,“同”这个字对应了三个音,不需要每个音符唱得特别清楚,不要出现顿音,要表现出见到王子的高兴之情。“蒙羞被好兮”第一个“蒙”字不要唱得太死板,可以加一个小倚音,“羞”这个字对应两个音,不能唱一样从高音到低音滑下来,最后一个“兮”也是感叹词,不能唱得太死,这句话整体要表现出有一点害羞的感觉。“不訾诟耻”前面两个“不訾”气息要沉下去,接着“诟”这个字对应四个下行音高,从高音往下滑,不可以一个音一个音唱出来,不能断,要保持在同一位置,这里要表现出王子并没有觉得我与他的地位相差甚远而感动。“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前三个字“心几烦”要带一点难过,“绝”这个字对应两个音,不能唱成一样的音量,第二个音要从第一个音滑上来,最后一句话要唱得带一点遗憾和惋惜。“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话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并且重复了两遍,所以第一遍时我们的情绪不要给得太满,第一个字“山”是一个高音,但是不要突然唱一下,字头不要咬得太死,要让人听起来很流畅,“心悦君兮君不知”这一句第一遍是高位置的旋律,演唱时要强烈地表现出我喜欢你但是你不知道那种惋惜之情,第二遍时旋律音为低音,要唱出满满的遗憾感。最后全曲渐弱渐慢转为平静。
要想演绎一首好的声乐作品,除了感情和演唱技巧,钢琴伴奏也不可缺少,好的钢琴伴奏不仅可以带动演唱者的情绪,而且也能让听众更好地体会到作品的完整度。《越人歌》这首声乐作品编配的伴奏是邓垚和白栋梁。歌曲的前奏以小附点开始推进了歌曲的发展,前奏还运用了许多琶音,让人们迅速进入整首歌曲的意境中,悠扬而又缓慢,引导演唱者进入状态。接着节奏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为主,进一步描绘了这首歌曲的环境氛围,以及越人船夫的心理活动,钢琴旋律以伴奏为主,速度渐慢力度渐弱衬托演唱者的情绪,将演唱者带到第一次见到王子的情景中。最后进入副歌部分,节奏以十六分音符的连续琶音为主,将整首歌曲的旋律推向高潮,演唱者的情绪也逐渐爆发,将越人想要抒发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钢琴速度减慢减弱又回归到了琶音,逐渐平静了下来,平静之中又带有一丝的期待和美好,演唱者在无奈和不舍中结束全曲。
《越人歌》这首曲目时常被选为音乐会曲目,在舞台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要了解歌曲的演唱风格及创作背景,按照歌曲大意表现歌曲情感,不同的演唱者对情感的把握有些区别,要自己通过内心感受这部作品;要对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曲式结构,将各个部分都用心设计一下,看哪些地方需要处理;还要多观看借鉴其他演唱家的舞台实践,吸取他人的长处丰富自己的表演,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
我国古诗词歌曲逐渐被大家熟知和喜爱,一首又一首优秀的作品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首由刘青作曲的《越人歌》更是将古诗词的魅力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是当代古诗词声乐作品的典范。在演唱这首作品时,我们不仅要了解这个作品的故事背景,懂得歌词大意,以及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同时需要有足够的演唱技巧、情感处理等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将作品完美展现出来。在这个发展飞速的时代,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作品不只是古代诗人的成果,同时也离不开现代作曲家的努力。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不断努力和探索,为中国的古诗词与音乐作品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