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探究论文

2024-05-16 10:48:1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大学英语是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及文化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阵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密不可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 教学既符合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然而, 目前的大 学英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基于 此,本文探究了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旨在提升教学效率,培 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摘 要]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及文化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 阵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密不可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 教学既符合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然而, 目前的大 学英语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教师不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基于 此,本文探究了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旨在提升教学效率,培 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关键词] 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研究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 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对解决人类问 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Xia,2022)。大学英 语是高校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工具性和 人文性两种性质,其任务之一就是开展跨文化 教育。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着弘扬中华传 统文化的重要任务,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华传 统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诠释中国特色的使命。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能 够借助互联网接触到更多元、更丰富的文化信 息,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但在 多种文化的冲击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 着一定的挑战。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 入大学英语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大学 英语翻转课堂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 教学的情况不太乐观,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任务 繁重、教学课时紧张以及课文篇幅过长,教师 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的语句和语法讲解上, 对课文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拓展较少。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受到大学英语 课程、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影响。大学英语课程 注重通识教育,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相对较 少,因此很难引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关注。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 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部分教师不重视传统文 化的融入,不知道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 入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也 比较单一,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不佳。另外,学生的学习主动 性不太高,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 影响,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盲目崇拜 西方文化的情况,甚至出现“中华传统文化失 语”的现象,这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 面存在不足,无法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曾倩,2023 )。
3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习**( 2017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 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报告指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 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 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因此, 我们应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弘扬并继 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 来,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 力量。我们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 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能更好地 了解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可以更好 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4 翻转课堂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还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前期教学资源的准备、课前知识的传递与 学习、课中知识的导入与组织、课后教学的反 思与总结(武晓燕 等,2023 )。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占据 中心地位,扮演着知识输出者的角色,学生则 扮演着知识接收者的角色。然而,教师的教学 方式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 知识吸收效率。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和学 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 导的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翻转课堂为学生 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张金磊 等, 2012)。翻转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参 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翻转课堂中,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 阶段的教学活动被重新安排和整合。课前,教 师会在课前挑选学习材料并录制视频发给学生 学习,视频和学习材料中的内容主要是课本中 的重难点。课中,教师会就学生在课前学习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讲解与讨论。课后,教师 会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和课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实 践。此外,翻转课堂还引入了互评机制,教师 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这不仅有助于教师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还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5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翻转课 堂的教学实践
笔者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1》 第3单元为例,展示如何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新版大 学高阶英语综合教程1》是笔者所在学校非英 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大学英语课本。这本书以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引领,以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为导向,寓价 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能够帮 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3单元的主题是Romance,其中Text A 部分讲述了一位美国人的爱情故事,Language Sense Enhancement版块为学生介绍了一首外国 诗歌。基于此,教师可以从《诗经》中挑选有 关爱情并且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诗歌介 绍给学生,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方的爱情 表达,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 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帮助 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爱情观。
为了探究翻转课堂模式下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情况,笔者选取了 大学一年级计算机专业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对 象。该班班级共有66名学生,被分成了11个小 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小组长,其职责是根据 组内成员的优势分配任务,协助教师实现个性 化教学目标。除此以外,每个小组在每次课堂 上都必须有一个发言人,小组内发言人这个角 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小组内部轮流的, 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发言。
这个班级的基本情况是:男生居多,英 语水平偏中下水平,部分男生上课不积极;女 生较少,英语水平较高,但在课上不太愿意主 动回答问题。鉴于此,笔者在给学生分组时, 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把一些英语水平不错但 是不活跃的女生和一些英语水平不好但很活跃 的男生分到了一组,以期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 生们的共同进步。
5.1 课前
课前,教师提前录制了时长在15分钟左 右的短视频,还挑选好了相关学习材料并发给 学生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搜索有关爱情 的中国诗歌以及查阅有关中国七夕节的信息, 了解牛郎和织女、梁祝等中国爱情故事,并 尝试用英文简单介绍这些诗歌和爱情故事。这 一活动旨在深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增强学生 的自主学习意识(陆丹路,2021 )。值得注意 的是,教师应确保短视频和学习材料的内容与 这一单元的重难点知识密切相关。对于短视频 的录制,教师应全面掌握这个单元中的重点内 容,挖掘其中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的元 素,并对其进行整理。
第3单元的主题是Romance,重点内容是 Text A“A Valentine Story”,这篇课文讲述了 一位美国人在二战期间的爱情故事。为了培养 学生的文化观和文化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 文化自信,教师在构思和整理重点内容的时采 用了联想和中西文化对比的思路(陆丹路, 2021)。例如,“AValentine Story”这篇课文 讲的是John Blanchard与Hollis Maynell在二战 期间通过书信维系爱情的故事,教师可自然而 然地引出周**和邓**的传奇爱情故事。这 两个故事都展示了爱情的美好与纯粹,通过对 比这两个故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 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念。
当讲到重点词汇Valentine (情人)和 Valentine’s Day (情人节)时,教师可以顺势 介绍中国的七夕节(Qixi Festival),然后将 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进行对比。西方 的情人节起源于基督教,是西方的一个传统节 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也 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的日 子,人们会在这一天的晚上寻找牛郎星和织女 星。教师通过对比介绍这两个节日,使学生感 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加深学生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5.2 课中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是翻转课堂的特点 之一。教师可以根据之前的分组,安排同组的 学生坐一起,以方便他们进行讨论,这也更有 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 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与解决。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汇总给教师,然后教师挑选一些重点 问题和共性问题在班级里进行讨论与讲解。以 第3单元为例,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遇到 了一些困难和疑问,如《诗经》中的“执子之 手,与子偕老”如何翻译比较好,以及西方的 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节有什么区别等。针对这 些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分享 自己的想法,在学生们发表完想法后进行补充 说明和总结。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小组内 部一起分享并讨论课前查阅的有关中国七夕节 的信息,如牛郎和织女、梁祝等的爱情故事, 以及有关爱情的中国诗歌。随后,每个小组 的发言人用英语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爱情故事 或者朗读有关爱情的中国诗歌。这不仅展示了 学生的学习成果,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 力。教师将英语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 融合,能够很好地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理解,也能同时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 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达到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5.3 课后
课后评价是翻转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应坚持发展性和多元性原则,包括课堂教 学评价和课程评价(孟庆娟,2023)。在翻转 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视 频学习、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中的参与度和表 现;课程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素质,不再将考试 成绩视作唯一的评价标准。
课后 ,教师可 以组织学生撰写反思 日 记,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将反 思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 学计划,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问 卷调查或访谈法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学 习需求。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配音或演讲等活 动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这个单元 主题是Romance,教师可以开展以Romance为 主题的演讲或视频配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 结语
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能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深 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与传 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能够极大地激发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互动,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率。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根据 学生的水平因材施教,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为大学英语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XIA B G.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 Belt and Road”[J].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22.5(18):107-111.
[2] 陆丹路.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路径研 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5) : 160-162.
[3] 孟庆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学路径 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9):188-190.
[4] 武晓燕,施洋,金国臣.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大 学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J]. 林区教学,2023(2):87-90.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11):33-52.
[6] 曾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路径 研究[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1):45-49.
[7]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