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数字化教学视阈下区域特色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数字化教学视阈下区域特色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3

2022-11-26 18:41:02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与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高校口译教学必须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地区生源英语语言技能及百科知识的不足;第二,学生实践活动机会少、层次低;第三,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贴合本地区需求。然而,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和手段已无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本研究依据本地区情况设计教学材料和构建课程教学,并整合移动微课、翻转课堂、口译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探索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本科口译教学模式。

  摘要:与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高校口译教学必须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地区生源英语语言技能及百科知识的不足;第二,学生实践活动机会少、层次低;第三,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贴合本地区需求。然而,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和手段已无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本研究依据本地区情况设计教学材料和构建课程教学,并整合移动微课、翻转课堂、口译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技术,探索一种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本科口译教学模式。

  关键词:口译教学;区域特色;数字化教学

  Abstract:Different from their counterparts in economically and educationally developed regions,Guangxi uni-versities must consider the following respects for their interpretation teaching:firstly,inadequat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encyclopedic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secondly,less opportunities and low profile of practice for the students;and thirdly,objectives of interpreting training that are tailored to local needs.However,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and methods of interpretation cannot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W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an efficient undergraduate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model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his study de-sign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constructs teaching based on the regional situation,and integrates mobile microlearning,flipped classroom,interpretatio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and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Teaching of Interpretation;Reginal Characteristics;Digital Teaching

  一、引言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国内三所高校开始试办翻译本科专业,截至2021年8月,全国有293所高校开设本科翻译专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人才规模培养最大的国家。在这些高校中,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等代表国内外语教育领域最高水平的院校(文章称为第一梯队院校)。这一梯队院校翻译专业教学的各方面无疑代表了国内翻译教学的先进水平,然而其经验却不能被照搬,因其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学资源和实习实践机会等其他院校无法比肩,机械模仿的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基于此,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本校的口译教学道路,是广大非第一梯队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翻译专业口译教学必须考虑以下三点:①本校生源语言知识技能及百科知识与第一梯队差距较大;②学生实践活动层次相对较低、机会相对较少;③口译人才培养应更好地服务本地需求。文章将针对这几点逐一详解并介绍笔者所在院校采取的做法。

数字化教学视阈下区域特色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二、双语能力和百科知识

  根据仲伟合提出的译员知识结构公式,优秀口译员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板块组成,即KI=KL+EK+S(P+AP)。其中KI=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KL=Knowledge for Language(双语知识),EK=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知识),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职业口译技能)[1]。“学生的素质是口译教学中最具关键性因素,无论语文能力、人格特质、认知能力、分析能力都与教学的成败息息相关。”[2]广西地处西南边疆,区内少数民族人数众多,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相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偏低,生源质量也相对较差,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双语能力和百科知识两方面。具体而言:第一,第一梯队院校学生虽然存在双语能力无法满足口译学习的情况,广西高校此问题则更为突出,因此必须重点加强对他们的双语能力培养,且母语和外语都应给予同等重视。正如Peter Newmark所说:“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翻译障碍的往往是译者的母语。”[3]第二,“除语言外,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是完成理解和表达的先决条件,这种共识构成不同层次口译培训的原则和基础”[4]。在百科知识储备方面,广西高校学生相比发达地区学生亦更为欠缺,尤其需要加以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制订了以下学生课外自学要求,并配以教师抽查和学生互查机制:①中英文新闻阅读及课堂分享;②选用优秀的英文文章,首先精读原文,然后以同样主题写一篇作文,最后与原作进行对比;③每日英语听力练习;④时事双语平行文本分析;⑤双语跟读并录音,纠正发音。这些措施对提升广西高校学生的相关能力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实践活动机会较少和层次较低

  口译的本质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交际技能都无法仅依靠书面学习掌握,实践是口译培训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除部分院校外,广西区内高校学生口译实践机会普遍偏少、层次普遍偏低。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研究生口译实习实践超过半数为陪同口译,小半为交替传译,此外偶有机会承担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后疫情时代多为海外高校线上课堂口译。而本科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就更不乐观,仅限于少数陪同口译。实践机会少、层次低,高仿真度实训在口译教学中的意义因此更为重大。口译交流场景的逼真性对营造真实的氛围,增强任务的挑战性,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提高口译训练效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5]。

  Daniel Gile也认为在课堂创造逼真的口译情景非常重要[6]。为此,学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利用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探索其在提高口译实训仿真度方面的使用[7],并开发个性化的静态和动态背景,如旅游景点、民俗文化、商务活动等;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和模拟,包括联络陪同口译(模拟谈判、游览、参观),交替传译(模拟国际会议、产品发布会、访谈),视译(视频配音、模拟国际会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创、区内独家的英日韩多语种联合模拟国际会议。会议包含讲稿发言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主题兼顾当下热点和学生的兴趣点。口译模拟活动中的外语讲者原则上应由母语者担任,但国内部分院校并无此条件,外语讲者仍然由中国人担任,其对译文的反映不够真实,无法为译员的表现提供有效反馈。而多语种联合实训中译员、讲者及现场观众均只能听懂自己的语对,从而营造出接近真实的口译现场效果。

  四、明确市场定位和服务本地需求(一)明确市场定位

  广西地处中国对东盟经贸合作的腹地,广西师范大学所在的桂林市又是国家级旅游胜地。然而,最高层次的会议口译任务承担者基本为三类人群:外省市高级口译人才、本省高校教师、广西区政府译员,该校毕业生只有极少数进入区级外事机构从而能接触此类口译任务。本地区市场需求最大的是商务口译、市级经贸交流、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旅游陪同口译,我们应该培养的是满足这类口译任务要求的译员,并基于此选择训练材料的内容和难度。当前主流口译教材中国内外政府领导人讲话、高级别国际会议讲话等占绝大部分,大多不适合非第一梯队院校翻译专业学生,原因是难度较大、训练效果不佳,且脱离实际需求。因此,口译训练材料不能一味地照搬主流口译教材,应考虑内容和难度的适配性。但训练材料难度降低并不意味着口译教学质量的降低。“适当降低讲话内容的难度同样可以实现口译教学目标,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他们熟悉主题、没有过多语言障碍的讲话。”[7]相反,适宜的材料难度,即学生“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难度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服务本地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中国—东盟博览会自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广西是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在此背景下,广西的翻译人才培养,必须着眼于为“走出去”服务,且应在内容上体现区域特色。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自贸区出现前,本地区的对外经贸文化往来早已广泛存在于更为基层的层面,常见的有合资合作、进出口贸易、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而且广西历史悠久,关于广西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广西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每年从年初到年末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活动。广西还有着秀丽壮观的自然风光,比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资源丹霞地貌等。向世界推广广西旅游资源、介绍广西民俗文化不仅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广西需要大量了解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政策的双语人才,大多形式为难度相对较低的陪同口译,少部分为交替传译。正如前文所述,当前主流口译教材在内容和难度方面与本地区口译教学需求错位,仅有的几本地区相关口译教材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语口译实务》[8]《广西口译实务》[9]《中国—东盟商务英汉口译阅读教程》[10]等均存在以下问题:①时效性较差。最新的一本出版于2012年,最早的出版于2006年;②仅限于东盟相关内容,未全面覆盖“一带一路”倡议主题。而有关广西旅游历史文化主题的教材为空白。

  此外,任何教材都无法完全满足时效性、多样性和数量的要求,正如Daniel Gile所说:“如果仅靠教材来上一门口译课,就太受局限了。”[11]为此,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做法是师生共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口译语料库,同时建设百科知识资源库,两者共同构成口译资源库。口译资源库放置在学院口译教学平台,可通过互联网接入。口译语料库收录东盟相关语料、其他经贸活动语料、广西旅游民俗文化语料、其他口译语料等几类材料,来源为师生自行收集的资料、师生实践材料、教学中使用的材料等。百科知识资源库收录上述主题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及师生在实践、教学中收集的百科知识和背景知识材料。资源共建、资源共享,满足学院口译教学和训练的需要,为培养符合本地市场定位、服务本地需求的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五、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口译训练以个人训练为主,课上练习充其量

  只能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课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人训练。”[12]传统口译教学模式存在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实训实践严重不足,学习资源更新缓慢且内容及难度不贴合需求,无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较好支持等问题。后疫情时代,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教学平台呈井喷式爆发,国内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和研究发展一日千里[13]。着眼于自身条件和情况,学院采取了自主制作移动微课与口译网络教学平台结合的做法。移动微课方便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且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口译网络教学平台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接入,其开放式资源库、口译技能训练模式、使用监控等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显著增加学生的课外有效实训量,进一步保障翻转课堂的实施[14]。移动微课与口译网络教学平台结合使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课前、课中、课后无缝衔接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15],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六、结语

  本模式自2018年开始规划和建设并分阶段推进,2020年起在翻译专业中高年级全面推行。教师反馈课堂效率高,学生双语技能更为扎实,百科知识广度和深度均有较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后自主训练积极性提高。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反馈所学内容更有意思、更实用,自主训练获得更多反馈,资源库很有帮助,实训活动尤其受到欢迎。

  然而,由于受资金技术及其他一些因素的限制,本模式尚有诸多不足之处,只能说是迈出了探索的一步。希望通过这个尝试,探索欠发达地区高校口译教学如何定位,课程目标如何确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创造条件、整合资源,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7):63-65.

  [2]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邓军涛,仲伟合.信息技术与口译教学整合:层次、机制与趋势[J].中国翻译,2019(6):88-95.

  [6]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7]Braun S.“Evaluating the Education of Inter-preters and Their Clients through Virtual.Learning Ac-tivities(EVIVA)”.Final Report.Public Part[R].Brussel:EACEA,2015.

  [8]杨棣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英语口译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9]杨棣华.广西口译实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10]韦汉,马霞.中国—东盟商务英汉口译阅读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1]雷中华.吉尔谈口译与教学[J].中国翻译,2018(6):61-65.

  [12]蔡小红.论口译教学训练评估[J].中国翻译,2007(6):58-61.

  [13]任文.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的口译教学:基于教师视角的案例分析与反思[J].中国翻译,2020(6):69-74.

  [14]王洪林,钟守满.口译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及其多维视角分析[J].外语学刊,2017(4):79-83.

  [15]Bergmann J,Sams A.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