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因材施教原则下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基于因材施教原则下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10

2022-11-20 16:29:21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传统的大规模、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在过去很多年其实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承载了“快速扫盲”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快速流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尤其是作为语言类的英语学科,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需要由传统的规模化教育转变为多样化的分层式教育,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如今在教育已经具备普适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新方式

  摘要:传统的大规模、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在过去很多年其实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承载了“快速扫盲”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快速流动。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尤其是作为语言类的英语学科,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需要由传统的规模化教育转变为多样化的分层式教育,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如今在教育已经具备普适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新方式。文章将详细地阐述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以及进行分层教学的意义,并且给出具体可行的分层教学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分层;模式分析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large-scale,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teaching mode has actuall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st years.On the one hand,it has carried the education work of“quick literacy”.On the other hand,it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rapid flow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However,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the way of education also needs to be changed,especially as a language subject,English learning in college needs to be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large-scale education to diversified hierarchical education,so as to better ensure the fu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English level.Nowadays,on the basis of universal education,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aptitude,stratified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should be of-fered,which will set different goals and adopt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for students.This paper will elaborate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and give a concrete and feasible hierarchical teaching plan.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Teaching stratification;modal analysis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区别于其他阶段的英语教学,在大学开启英语的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语感能力以及个人领域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分化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术业有专攻,真正实现教学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因此,文章首先将详细阐述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在大学英语教育实行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最后对大学英语分层教育模式进行剖析。

基于因材施教原则下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目前部分大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注重进行传道授业,而对学生个性化的解惑没有充分完成。学生人数众多,教育资源无法进行充分的覆盖,再加上中学阶段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让大学教育也进入大课堂式统一化教学的模式中。但在大学教育阶段,在一个需要充分挖掘学生专长和潜力的教育阶段,显然这种模式会带来以下显著的问题:

  (一)大课堂式统一化教育造成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场景普遍采取大课堂模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多数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吸收,由于课程安排紧凑,大课堂式场景教学缺乏互动性。同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教授的重点应该放置在实用性上,通过频繁的互动来实现外语的实践应用,而非单纯地进行基础的语言理论研究。所以针对大学英语教育应该进行分层管理,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继续班次的分级,比如基础英语、高级英语等。同时根据英语教育的类别,比如商务英语、工程英语等,在水平级别分层中进行类别的分类。因此,分层式教学不是平面的,而是多维度的。倘若不进行分层,统一将知识混杂地讲授给学生,那么知识基础差的学生无法跟上班级的进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而学生也会对多样化的内容感到无法接受,造成什么都会一点,但是什么都不专业的现象。这样一来,极大地消耗了大学的教育资源,而这些教育资源的付出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产出。

  (二)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目前大规模的统一化教育淹没了部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些学生擅长英语口语,有些学生则精于翻译。没有分层的教育模式,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趋同的,难以满足社会对不同专长人才的需求,造成了人才与社会供需不匹配的现象。因此,大学英语教育需要开发出更多的英语实际运用场景,在立体化的教学场景中不断发掘学生在某个方面特有的英语优势。

  三、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应用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分析

  基于上述问题,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分层教学具有其优势和可行性,文章将讨论分层教学模式被实际应用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及其必要性分析

  大学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不同专业人才,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阶段,通过中学教育的严格选拔,进入大学,学校需要履行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分层式教学,可以把不同教育基础的学生,不同专长的学生分层分班,根据现状以及未来教育方向制定相应的班级教育目标,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充分地投入合适的学生中,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成长,充分地调动了大学教育资源的良性分配,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是合理且必要的。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分类众多,并且有相对应的教师队伍以及教育资源,如高级翻译、工程英语等,因此,这些众多的教育资源使得分层教学变得理所当然。同时集合大学教育的特点,充分地鼓励学生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没有了中学阶段分数的压力,学生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欢的专业中。无论从学校的教育资源的储备度,还是学生自身实际的环境宽容度,在大学进行英语的分层教学是具备现实土壤的,因此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具备合理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因此文章将详细探讨大学教育阶段如何对教育对象进行分层教学管理工作。

  (一)大学英语教育分层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分层分类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需要遵循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教师需要充分地发掘其中的闪光点,对知识基础以及领域能力相对落后的群体,教师需要在了解其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后,开展以提高为目的的针对性教学策略,而基础知识、技能掌握较好,但存在明显短板的学生需要从学生的短板开展教学,弥补自身不足;那些知识和技能良好掌握的学生,教师则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沿着某一方向进行深度探索,发挥出分层教学的真正意义。

  第二,需要遵循群体合作原则。分层教学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专长来衡量学生能力,避免掺入一些非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在其中。在分层教学中,除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不同之外,不同班级不同层面的学生之间应保持密切的交流,有较多共同学习、讨论、竞赛的机会,学生之间能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避免分层教学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矛盾,消除各层级学生之间的隔阂,教师应设置各层级之间的上升、流动渠道,避免层级固化,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第三,需要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这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极为不利,学生很有可能将分层教学认为是区别对待,从而出现消极情绪和对抗情绪。教师应主动发挥引导能力,优化课堂设计,增加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努力调动学生的自驱动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不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重视,从而激发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掌握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需要遵循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是学校和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无论是哪个层级的学生,学校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各个层级的学生应享受同等的教学资源,这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时间、教师资源。教师则要以同样的态度实施教学,不能因为学生基础较差、学习速度慢而不耐烦,也不能因为部分学生成绩好、领悟能力强而将精力全部放在这部分学生身上。

  第五,需要遵循动态化、全面化教学原则。分层并不意味着只看小群体的教育目标,而是需要进行动态化的阶段目标调整以及全面化的培养兼顾。首先动态化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学习的进度,来合理地设置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或者根据现有的学习知识熟练程度来调整下一阶段其他学习内容的占比分配情况,保证学生每天都有提高,每天都有收获。而全面化要求教师不要顾此失彼,虽说术业有专攻,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层次学习内容的差异,就可能造成部分学生的“偏科”过于严重的问题。因此,分层教学不是摒弃一部分内容,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自身特质,合理地调整不同知识之间的占比情况,着重讲解那些容易激发学生专业能力的内容,同时其他的学习内容也需要进行传输,现在社会其实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需要同步锻炼和提高,仅一方面专精难以支撑学生在各场合的灵活应用,更难支撑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分层的框架搭建

  教学分层也需遵循以下逻辑及技巧。首先是学生分层。学生分层需要按照学校教学模式实施不同的分层方法,不同高校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不同,其中大多采取单个班级开展教学的方法,部分采取同一专业数个班级的大班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学生分层都可以采取同一方法,那就是开展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将英语水平相同的学生结成一个小组,分层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传统的测录方法以摸底考试为主,但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试卷成绩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特点,如口语能力、语言文化了解程度就无法从考试中得出,英语教师在开学初期组织相当多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要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且要能反映出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特点,然后进行层级划分。除此之外,分层方式还可以更加灵活,例如,让学生填写英语学习目标,根据学生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层,不用层级的学生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式也不同。

  其次是针对考试进行分层设置。考试是检验一个学生日常学习水平的方法,按照教学分层的常规方式,考试时需要根据学生所处层级、能力特点拟出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试题,但由于大学英语是公共必修课,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均需要参与考试,这种分层考试方式难以实施。因此需要学校调整教学评价机制,将大学英语科目的成绩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中所有学生的题目难度相同,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为基准,这一部分的分值可以设置为40分;还有一部分属于平时表现分,即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到课率、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内容的打分,这一部分分值设置为30分;最后一部分则是专项测试,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考核,检测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部分的分值为30分。

  (三)支架法教学助力分层针对性教学

  在分层后,教师可以运用支架法的教育思维。这样将更加符合大学英语教育的初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架法教学本身就是针对不同分层的学生群体中,教育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的传输知识,做到给学生解惑不如传授给让学生自己解惑的方法。这个概念的提出强调了后天教学对一个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表明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能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的,因此也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引领学生能力的提升。而对学生进行了上述的班级分层,教育目标分层之后,需要教师注意到分层教育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在学生的“第一发展区”附近不断地给学生灌输书面的知识,而是需要引领学生从“第一发展区”不断地向着更高阶段的发展区前进,进而从根本上使学生能够解决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支架法教学在分层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支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习者本身为发展对象,包含“建构学习主义”的思想内涵,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它的教育境界会更加广阔,不仅仅局限于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为关键的是其强调教师需要通过支架式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外界知识的能力。

  五、结语

  文章首先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造成了学生趋同化的现状。因此,文章着重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继续分层策略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模式。通过分析,让英语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发掘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不同学生的专长,让不同专长的学生可以在其优势领域内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王红.人本主义理论下对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中“分层”问题的思考[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64.

  [2]王锡娟.艺术院校大学英语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讨: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J].校园英语,2020(33):61-62.

  [3]方梅香,战健.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提高班教学策略探析:以四川传媒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104-105.

  [4]冯彤.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教育研究[J].女报时尚版,2020(2):348.

  [5]樊静华.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