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比较法”的大学英语教改内涵与创新发展路径

2024-01-25 15:15:37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在教育体系里教学模式是高校课堂整体走向的关键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教 师对教学模式的全局看法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摘 要:在教育体系里教学模式是高校课堂整体走向的关键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教 师对教学模式的全局看法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为了体现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综 合素质发展能力,“ 比较法”模式教学在学科知识上体现为:能够帮助学生从对比的角度发现异同,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目标教学质量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英语学科人 才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促进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此,通过阐述“ 比较法”基础概念,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 比较法 ” 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意义,整理并归纳在“ 比较法”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改的优化与转向策略。
关键词:比较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化
Abstract: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 the teaching mode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college class⁃ room ,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learning state and efficiency of students. Teachers' overall view and choice of the teaching mode is crucial , and the classroom mode is the basi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ompre⁃ hensive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of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parative method ”is reflected in the subject knowledge as follows: it can help students fi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 in order to form their own knowledge system and achieve the target teaching quality. At the present stage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 the so⁃ cial goal of English talents have become much more demanding. Therefore ,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methods need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modes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 ment of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is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comparative method , analy⁃ 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comparative method ”in E ng⁃ lish teaching ,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optimization and turning strategies of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reform un⁃ der the teaching mode of“comparative method”.
Key words: C omparative method; C 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reform; optimization
一、引言
“ 比较法”是一种应用性广泛的教学方法,有比 较才会有鉴别,文章中所指的对比法是指通过选择 适合的对比对象,引导学生对英语学科从多角度出 发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 学生明确知识与知识体系之间的共同属性和各自 特性,能够培养和发散学生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整理能力,在 许多学科都有大量的运用案例 。对于教师和教学 改革而言,选择一个高效且适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 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但不能完全套用和单一地 使用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地将教学模式运用到教育 教学中,使教学模式更好地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 动,实现教学改革,从而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当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 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 生发展现状,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育 教学创新改革 。但是,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 究对“ 比较法”的运用还十分粗浅,难以挖掘英语教 学在中英文差异上的特性 。因此,文章基于“ 比较 法”理论基础,分析其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内涵,提 出相应的创新发展路径,对大学英语的当代发展和未来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二、研究背景
(一)“ 比较法”教学基础理论
“ 比较法”是一种高校常用的教学方式,其过程 是将互相有联系、本质上有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 个整体环境内进行对比教学 。通过深入探究二者 之间的异同,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 现代系统论等方式,使得单一 的教学内容实现跨文 化的教学发散,帮助学生形成比较逻辑思维和辩证 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由传统的单一教学转变为分流 式和多边化的教学 。一方面,可以延伸知识点、构 建知识网络体系;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 的交流对话,形成互动教学 。语言和文化是语言教 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必须统筹考虑 。然而,在传统 的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理论和应用技能一直占据着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1] 。
(二)对比学习是英语学科思维的核心
英语学科是一 门特殊的语言学科,随着对外交 流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英语学科蕴含的学科核心素 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核心素养的构建和培养也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教育教学 过程中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教育是社会发展 的辅助 。现如今的教育教学需要国际化、创新化, 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由此,我国大力推 行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目标,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实 施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目标 。因此,当代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具体、科学地实施方案,要求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和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本民族语言的基础知识进 行英汉对比,对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具有重要的 意义 。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讲授一些 依据比喻的形象思维所构成的新词[2] 。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是求同存异,因此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模 式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目前部分高 校在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容易出现片面化现象,出 现过分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全盘西方化等教学 现象,忽视了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运用 对比法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
三、“ 比较法”在大 学英语教 学 中 的应用价值 与意义
中英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上,如时间观念、 数字范围、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等,由此造成了大 学英语教学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因此,大学英语教 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词汇掌握能力,还应 当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作为教师,在英 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中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 更要注意语言障碍造成的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一 些比较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 具体的、明确的、普遍的和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手 段之一 。要随时揭示两种语言教育的客观特点,找 出异同的原因和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抵制母语的负迁移,根据外语的特点自觉掌握正确的外语技巧,同时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 比较法”加深知识记忆
英语作为 一 门外语语言学科,从改革开放初 期,以一种引入式的方式进入我国高校教学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单一地对书本上的内 容进行记忆,无法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导致部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记忆、死记硬背 等现象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对比法”进行学 习,能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通过对比法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英语和 汉语中语音、语素等发音区别 。 由此可以发现,英 语和汉语的发音之间存在异同和联系,能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清知识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产 生联想,从而掌握知识内容,加深学习印象 。经过 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词汇教学中运用比 较、联想和语境学习词汇,可以使学生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具体运用能力[3] 。
(二)“ 比较法”教学利于促进文化内涵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 平,需要适当提高教学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不仅 要教会学生英语学科的基础语法和词汇等知识,还 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等知 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能 力 。文化意识等深层次文化内容的学习不能只通 过传输和讲授的方式教学,需要学生结合本国文 化,通过对比的方式区分异同,对本国文化进行理 解的同时,自觉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同时学会尊重 和包容外来文化,在文化差异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全面学习水平,展现教育教学综合能力。
(三)“ 比较法”有利于训练英语思维
英语和汉语属于在形式和本质上都有着诸多 不同的两种语系,在语言、语法、词汇和句式的使用 上存在不同,在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也很 明显 。国内的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之 一便是英语文化的背景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差 异 [4-5] ,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最深的母语的干扰,会出现词汇使用语境错误、翻译顺序出错等问题,但通过“ 比较法”能更好发现二者之 间的不同之处 。例如,教师在词汇方面的教学中, 要使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分英汉表达,学生要 主动发现问题、分析异同,辩证地看待问题 。总之, “ 比较法”能够帮助学生有意识地在翻译或书写过 程中避免英语词义混淆、语序表述的中式化等现 象,引导学生发现英语与中文的不同,明辨英语词 汇的细微差别,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思考方 式 。在锻炼了大脑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拓 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的同时,还锻炼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
四、“ 比较法”在英语教改中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大学英语教学中要适当地结合实际,培养语言 交际能力的同时,在阅读和写作上也需要不断提高 教学水平,贯彻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 流本科课程 建设的实施意见》,优化教学模式 。在培养英语读 写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元 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 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一 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英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 法,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 比较法”教学,使学生 在准确辩证思维下、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二)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环境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下,不同学科教学要求 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 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以“ 比较法”为基 础,整合单元材料,形成学习系统上的前后比较,拓 展教学内容,形成传统与当代学习内容上的内外比 较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对比,通过开展 多种多样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以开放的文化话题 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 。此外,教师应加快校本英语 课程教材的研发,坚持正确的课程理念,采取更多 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将核心素养渗透课前课堂教学 过程中 。认识中英词汇之间存在的共用和互借现 象,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避 免负迁移的消极影响,这对大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大 有裨益 。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看待不同文化之 间的差异,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 示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 格,使学生在学习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能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注重课程评价中的“对比法”运用
课程评价过程中不能单一地从学业成绩角度 做出判断[6-8] ,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需要从多个方 面入手[9- 10] , 在教学和教学质量评价上应该适当建 立多维评价环节 。例如,从情感态度、基础技能、判 断能力等多角度出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 “ 比较法”的运用测评,将评价的重心转变到学生的 辩证能力和学生意识形态等方面,基于教育部门人 才培养的新要求,借助“对比法”和其他创新教学方 法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让大学英语教学在创新 教育模式之下实现全面发展,构建大学英语多元教育教学体系。
五、结语
随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 教学需要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之上进行不断创新,充 分挖掘已有方法的教学潜力,弥补传统学科动力不 足的缺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改革的不断深化, 能使英语学科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 比较 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应用需要建立在 思维的基础上 。 比较方法在英语学科的应用需要 从多层次和多角度入手,在使用对比法时要注意辩 证思维的基础构建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比较方 法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面的作用和课堂效果。 通过深入分析,在以“ 比较法”为基础的高校英语课 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成为“ 比较法”应用的主体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比较法”之下英语教育改革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教师应对“ 比 较法”的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教学设计应以学生 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 。先进教学的标志是学生 的认知发展,而不是教学内容和进度 。教学实施时 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 教学,对学生的英语运用做出及时评价、纠正以及加强。
参考文献:
[1] 刘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外文化对比研 究—评《新大学英语文化对比阅读》[ J] . 安阳学院,2019(7) : 135.
[2 ] 王 广 荪.英 汉 对 比 在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意义—英语教学札记之二[ J] . 天津教育,1980( 5) :41 -42.
[3] 郭振鹏.运用比较、联想、语境教学英语词 汇[ J] .甘肃科技纵横,2007(1) : 146.
[4] 谢锦.多元文化影响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J] . 高教学刊,2022 , 8(24) : 128- 131 .
[5] 刘悦.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中的文化 意识培养行动研究[ D] .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
[6] 金艳,何莲珍.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价与多样 化 测 试 体 系:依 据 与 思 路 [ J ] . 中 国 外 语,2015 , 12(3) :4- 13.
[7] 金艳.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J] . 山东外语教学,2013 , 34(5) :56-62.
[8] 邹慧民,蔡植瑜.实行形成性评价,改革现存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J]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1) : 114- 118.
[9] 蒙岚.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 J] .社会科学家,2017(5) : 119- 123.
[10] 殷安生,袁周敏.面向过程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综合评估模型研究[ J]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67-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