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1

2024-01-23 10:36:41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研究生阶段是提高学生科研素养的关键时期,英语科技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对研究生完成学业和今后自主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故提高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多所高校为作物学学科研究生开设了《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旨在提升学生阅读撰写英文科技论文能力,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研究生《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进行教改探讨迫在眉睫。文章将从《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摘要:研究生阶段是提高学生科研素养的关键时期,英语科技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对研究生完成学业和今后自主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故提高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多所高校为作物学学科研究生开设了《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旨在提升学生阅读撰写英文科技论文能力,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研究生《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进行教改探讨迫在眉睫。文章将从《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和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postgraduate stage is the vital period to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publication in E nglis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letion of graduate studies and their aca⁃demic career in the future.Therefore,it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writing ability of scientific papers in E nglish for graduate students.At present,numerous of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the course of Crop Academic English and Writing for crop science graduate students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read and write E nglish scientific papers.However,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did not reach the desired aims.Thus,it is imperativ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In this paper,the necessity and function,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of Crop Academic English and Writing will be discuss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writing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scientific papers in E nglish.

  Key words:C rop science;Academic E nglish and writing;Teaching reform

  一、引言

  科技论文是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多种思维逻辑手段,分析、阐明和揭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或其规律性,并按照一定的形式表述出来。使用全球通用性的英语表述,既是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衡量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1]。同时,科技论文是从业人员了解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交流科研成果的直接工具。因此,科技论文写作是从业人员必备的综合业务能力之一。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专业科研人才的主要形式,是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重要基石。同时,研究生阶段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而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对研究生完成学业和今后开展科研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物学是海南大学重点学科,主要包括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和农业生物技术等3个专业。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作物学科由传统的应用研究逐渐转变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代表性学科,且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发展[2]。国内外学术交流,尤其是国际学术领域各学科的期刊论文、会议报告等研究成果均以英语形式公开发表,因此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已经成为培养方案中必备的关键部分。文章将从《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的意义、现存问题、改革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培养和提升研究生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提供参考[3]。

  二、开设《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的重要性

  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生源主要来源农学类、生物类等与作物学相近的本科专业考生,也有少量专业相关较小的专业学生报考,如土木工程类、语言类、计算机类等专业。本校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还需具备总结归纳写作能力。而科技论文写作是训练研究生总结归纳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发表科技论文至关重要,但是由于部分研究生是第一次着手撰写和投稿科技论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不明确

  科技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是论文的精髓所在,也是体现研究价值的主要形式,更是审稿被关注的焦点。而对初次接触课题的研究生来说,由于知识面较窄,无法进行全面的实验设计。据了解,目前大部分研究生的课题是导师设计,学生只需按照拟定好的研究方案着手实验,对该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知之甚少,难以全面了解整个实验的创新点所在[1]。因此,在科技论文撰写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的“一面之词”进行撰写,以至于论文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缺乏亮点。

  (二)结果描述不规范,主次不分明

  科技论文的结果部分是重点向读者展示文章的创新点,从表面直观数据中提炼出规律,并以严谨的语言表述。而部分学生未掌握科技论文每部分写作要点,只将所得结果进行罗列、没有主次之分[3]。同时,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细致,甚至只罗列实验原始图表而不加任何“加工修饰”,如数据方差分析、图表清晰度、美化图表、图注和标注说明。一般来说,对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是:图表自明,即读者可以不看正文,只看图表或图注,基本能够了解实验结果和说明的问题。因此,不仅在图表中要给出说明,同时在正文中同样要进行详细和具体的描述。此外,还要做到主次有别。对辅助说明的结果,可放在附图,对该论文的主线、创新点等放在主图中,以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亮点所在。

444.gif

  (三)内容重点不新颖,缺乏创新性

  科技论文是对某一科学问题探究结果和进展的总结,是用于填补相应研究领域空白。因此,科技论文需具备明确的研究内容,进而充分体现论文的首创性。但是,目前本校大部分研究生仍处于“推着走”状态,不积极主动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研究领域前沿,少部分学生虽能发现、分析和解决一定问题,但写作未能突出研究内容的精华,在讨论部分中不能阐明清楚与前人结果不同的原因,未能突出文章亮点,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使得文章重点不突出,缺乏创新性。

  (四)内容杂乱无条理,语言表达不规范

  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言简意赅、逻辑清晰,但大多数研究生不能准确地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相应的基本写作要求、特点以及每个部分要表达的核心点,因此,在撰写时研究生会套用结构和内容相似的模板,将实验结果进行简单描述,未进行归纳总结,以至于论文重点不突出、内容杂乱无条理、无逻辑[4]、图表自明度差等问题。科技论文本应该是研究生利用专业、科学、准确的语言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升华。部分研究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书面语不规范、专业术语混乱使用等情况。

  三、《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现存问题

  《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能够培养研究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要求学生了解作物学专业英语的文体特征和文献阅读方法,对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大部分有作物学学科的高校开设了《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但教学成效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主观能动性差、课堂参与度低

  海南大学作物学《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安排在新生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学生刚开始研究生生涯,接触导师和课题,对动手操作好奇,并误认为认真做实验,完成课题实验内容才是主要任务,甚至觉得撰写科技论文与己无关,或认为获得奖学金和荣誉是撰写科技论文的动力[5,6]。经历四年的本科学习后,部分学生已经厌倦理论课程,导致到课率低;到课堂的部分学生也是“人在心不在”或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因此,结课后学生根本没有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特点,在写作时仍然感到迷茫,论文重复率高、逻辑性与规范性差,对英语科技论文的撰写更是“两眼摸黑”,语法错误连篇,无法直视。

  (二)学生对论文的总体框架认识不足、规范意识淡薄

  学生在申请学士学位时虽然经历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但时间短、要求低、缺少“规范式”训练等因素,再加上近几年网上线上交流的便捷,致使导师和学生之间当面修改论文变得奢侈,逐渐转为线上修改,对教师修改过的地方不加以推敲思考,仅简单点击“接收对文档的所有修改”,极大地降低了论文修改效果。只有极少数学生撰写并发表过自然学科科技论文,对规范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就难上加难。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快速查找相关科技论文,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规范要求等认识不足。同时,多数学生学习不认真,出现基本单位、标点符号不统一、图表格式等基本格式问题,在撰写时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自由发挥,论文逻辑性差、可阅读性不强。

333.jpeg

       (三)教学方式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该课程授课方式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即通过多媒体PPT进行展示,授课教师提前准备好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被动接收造成师生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有些学生发现问题不愿提出,教师因此未能及时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学生的知识点理解和听课质量。另外,研究生的多数课程属于开放式课程,并没有指定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也不例外。授课教师多数都是讲授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导致课程内容单一、知识面窄,使得学生缺乏对该课程的全面认识,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四、研究生《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树立学生对《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的正确认识

  首先,正确认知《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应用较强的专业课程,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旨在培养学生在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间的均衡发展。为了端正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在第一堂课应重新认真解读作物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要求部分,让学生意识到科技论文撰写对获取学位的重要性。其次,通过举实例讲解学术道德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如实撰写科技论文的必要性。最后,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解在撰写、投稿和发表科技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和小技巧。并邀请发表过科技论文的学生结合自身文献查阅、试验方案设计、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科技论文撰写、投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学生角度进行分享交流。通过以上方式,明确该课程在研究生生涯的重要性,端正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的改变

  该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主要内容包括:科技论文的概述、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及写作步骤、各部分的写作技巧、英语科技论文的撰写及投稿、科技论文的审稿等5个章节,与当前学生“动手做实验”结合不紧密,学生兴趣不大。因此,应调整课程内容,增加该学科的最新研究热点和结合科技论文的严谨度穿插讲解实验设计问题(如对照组、重复组如何设置等),理论和实践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在课程设置中,以作物学为主线,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专题,如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文献阅读技巧(根据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针对性地查阅不同类型文献或文献的不同部分),数据整理和图表制作(常用数据整理、图制作的软件使用介绍)、科技论文的基本格式(以国际重要SCI期刊为例)、科技论文的撰写方法(写作方法、写作顺序、语法、专业术语等)参考文献和附件格式、C over letter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科技论文的投稿流程(现场演示本学科主流SCI期刊投稿过程)、审稿意见的回复及技巧、回复校对稿的语言特点、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等[7]。以上几个部分的内容要充实、丰富和新颖,如在文献检索方面,实时演示如何在CNKI和NCBI等数据库快速准确下载相关文献;在科技论文的撰写方面,注重讲解每个部分的语言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软件整理图片、图片的整体布局、颜色搭配的基本要求与技巧等,增加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该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对该课程的认知度。同时,该课程应邀请多位教师结合自身的专长进行专题授课,达到“精细”教学。

  (三)教践结合,学以致用

  科技论文写作是“写出来”,不是“听出来”。因此,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合适,需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结合,需要教师与学生实时互动,在讨论中学习。在教改方面,教师拿实验数据实时操作,现场制作图表,学生跟随教师操作以加深印象。另外,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可用实验数据,通过专业软件制作规范、美观的图表,并进行讲解和互问环节,增加学生间的“竞争压力”,激发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授课效率,巩固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表达和发现问题能力。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查阅资料文献制作PPT向全班学生展示本组制作的图表,并要求其余学生进行问题提问和完善补充。教师要进行总结评论,以便学生了解本组有待完善的地方。同时,课后可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如建立课程QQ群、微信群增加师生与学生间的实时互动,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作物学是多数高校的“双一流”学科,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明确指出的“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中的“一流学科”就是作物学,也是海南大学的优势学科。《作物学专业英语及写作》是海南大学作物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期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严谨的研究思维和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为其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双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许杰,杨基和.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之实践导向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93-95.

  [2]姜良宇.作物学学科《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学刊,2021(13):148-151.

  [3]于万锁.工科博士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J].外语界,2014(3):55-62.

  [4]王沛,杨润强,顾振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77-78.

  [5]赵帅,詹洁,吴神怡.生物学专业“科技论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2(3):9-12.

  [6]任雅玲.基于网络的大学写作教改[J].写作(上旬刊),2009(19):19-21.

  [7]王永岗,王来军,王连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