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事名城”背景下的口译课与体育英语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以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论文

2024-01-15 14:21:4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随着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设的逐步落地,建设“赛事名城”的任务也成为打造城市名片的重点工 作,作为市属高校的成都大学更应为成都市建设给予支持 。
摘 要:随着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设的逐步落地,建设“赛事名城”的任务也成为打造城市名片的重点工 作,作为市属高校的成都大学更应为成都市建设给予支持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021 级人才培养方 案包含交替传译 1、2 和专题口译三门口译课程,这三门口译课程完全可以作为体育赛事语言服务的先期阶段 的培养课程来进行 。而以体育英语的内容为依托,通过体育英语的讲授和 口译课程的融合来培养,同时具备 跨学科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 赛事名城”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提供语言服务,也成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赛事名城,内容依托教学,专题口译,体育英语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Three Cities and Three C apitals ”in Cheng⁃du , the task of building a“ Famous Sports Event City ”has also become a key task in creating a city name card. As a municipal university , Chengdu University should give sup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 In the 2021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the E nglish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three oral interpretation courses are included , namely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1 , 2 and Topic Interpretation. These three courses can be taken as training cours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language services for sports events. Therefore ,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sports E nglish ,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E nglish teaching and interpretation course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p⁃ plication-oriented compound talents with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wareness , to provide language service for maj or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s in the“ Famous Sports Event City ”has also become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subject.
Key words: Famous Sports Event City; CBI teaching; Topic Interpretation; sports E nglish
一、背景
自《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 费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 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发布以来,全国 体育赛事呈现井喷式发展,体育赛事对提升城市形 象和推动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地关注。 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等相继提出创建 国际体育名城、国际赛事名城的产业发展目标 。成 都为创建国际赛事名城,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 件 。2018 年 2 月,成都发布《成都创建国际赛事名 城行动计划》,提出争取到 2035 年将成都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赛事名城”。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成都创建国际“赛事名 城”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2022 年 9 月,成都 将举办世乒赛;2023 年 7 月,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运 动会即将在成都举办,这是中国大陆继北京、深圳 后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 部第一 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共设篮球、排 球、田径、游泳等 18 个体育项目 。届时将有来自约 17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 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 加 。成都大学作为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大运 村所在地,即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运动员和媒体工 作人员 。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以此为机会,分 批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语言服务工作,学生的翻译 能力,协作能力,职业意识和对体育赛事的了解程 度都大大提升 。主要负责此次大运会的翻译公司、 机构也与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建立了联系,具有提 供口译实践机会的可行性 。至此,无论是外部环境 还是内部教学实践,都已基本搭建好为学生进行翻译实践的平台。
二、大学“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
(一)“ 内容依托”教学的定义
“ 内容依托”(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 , CBI) 教 学实际上就是专业知识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相结合。 具体说来就是要实现语言类知识和学科类知识的 教授、习得的同步,换言之就是语言教学应围绕学 生需要的专业知识而开展,有的放矢[1] 。这样的教学法既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最终学会并使用目的语 。在学习者以往积累的语言 知识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语境而非通过一些零散 的单词或句子来正确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 。学生 能够通过接触有效、有意义的语言来为自己第二语言学习创造条件。
(二)附加式语言教学
“ 内容依托”教学法分为三种具体教学模式, 即:主题式语言教学、保护式语言教学和附加式语 言教学[2] 。其中,主题式语言教学多用于语言基础 阶段或没有特殊需要的群体 。而保护式内容教学 中,是由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用第二语言教授学生内 容,而不是由语言教师来承担 。附加式语言教学则 是特别设计的语言课程和正常专业学科教学结合 起来 。附加式语言教学是由专业教师负责学科内 容教学,由外语教师负责语言方面的教学,二者侧 重点各有不同:学科教师以讲解概念等学科知识为 主;语言教师以学科内容为背景,为语言教学提供 语境,同时也向学生提供学习策略[3] [4] 。学科教师 和语言教师需要紧密地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推 进课程 。语言教师要熟悉学科内容,随堂听专业教 师的课,根据授课内容做出自己课程的调整工作。
三、教学实践实施过程
(一)现状
我国英语专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规定,语言技能课程占总课时的 67% , 专业知识课 程占 15% , 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占 18% 。从中可以看 出,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 的英语语言技能 。然而,由于课程多以语言技能为 主,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窄、人文基础 较差、跨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这并不符合培养应 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5] 。从体育英语入手的 口译课程教学实际上亦存在语言课教师在体育专 业领域知识不牢固的问题,如何将体育专业知识能 够融会贯通地融入口译课程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6] 。
目前,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需 求主要分为三类 。笔译服务、口译服务以及机动语言服务[7] 。其中,笔译服务泛指各类书面文件的笔译服务;口译服务主要包括各类相关会议口译与新 闻发布会,如为筹办比赛各国间开展的会议、赛前 赛后新闻发布会等 。另外,比赛的海外转播、领队、 教练和运动员的陪同口译、比赛期间的国际社交平 台服务等也都属于口译服务的范畴;机动语言服务 是指除事先就已经准备妥当的语言服务岗位,根据 实际情况及时作适宜变动的岗位 。因此,机动语言 服务既包含笔译服务,也包含口译 。结合成都大学 2021 级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应具备较 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能为跨文化 领域提供服务 。因此,从口译这类课程目标的角度 来看,可以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口译技能为国际赛事提供体育翻译口译方面的语言服务能力。
根据成都大学 2021 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英 语专业在第五、第六学期开设交替传译 1、交替传译 2 和专题口译三门课 。根据课程大纲,交替传译 1、 交替传译 2 两门课程主要为综合性课程,课程通过 介绍口译相关技巧、采用口译技巧与实践相结合的 课内训练及讨论的方法,结合课内外口译实践,使 学生掌握口译基本技巧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跨文 化交际的能力和英汉两种语言口译互译的能力,并 能承担一般性质的口译工作 。而现有的专题口译 则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专题或专业口译的相关知识 和相关技能 。课程采用纵向延伸与横向铺展相结 合的教学模式,教授内容涵盖国际政治、经济、体 育、外交、商务、金融、科技、环境等领域及议题 。从 教学目的来看,三门课程均包含口译实践,并且实践内容涵盖面有一定相似之处和重合之处。
(二)口译课程改革实施
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重合之处,凸显专业知识 + 口译技能的特点,从专题口译的教学目标来看,在 培养学生口译基本技巧和相关口译知识的同时应 培养学生具备专题或专业口译的相关知识和相关 技能 。因此,交替传译 1、交替传译 2 可以在国际政 治、教育、商贸、体育、外交、科技、环境等领域及议 题上对学生进行口译实践指导,而专题口译课程则可以向服务于体育赛事翻译方向的口译课程转向。
要让学生实现既要懂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附加式语言教学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课程以双师制为主要授课形式,即前面的体 育英语的专业知识部分的讲解由成都大学体育学 院专职教师讲授,口译实践部分的课程由成都大学 外国语学院教师负责讲授 。前期的体育英语课程 部分,专业教师通过事先向学生提出的问卷调查结 果及成都近几年承办或即将承办的重大赛事,选取 了乒乓球、篮球、足球、田径、滑雪等五项运动,并对 这些项目展开结合 PPT、短视频等不同的媒体方式 的专业双语讲解介绍,以此让学生基本了解这些体 育项目的相关知识和专业词汇;其后,英语专业教 师根据前期授课内容,从口译技巧、口译场合、口译 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讲授和实践练习,让学 生既掌握巩固相关体育知识,又练习专业的口译技能。
《专题口译》行课时间为第六学期,共 32 课时, 每学时 45 分钟 。该学期的专题口译内容将分为体 育英语讲解与体育英语口译实践、中外文化对比、 机场、酒店、运动员等联络口译 。从形式而言,口译 内容包括会话口译、访谈口译、礼仪性口译和联络 口译 。教授方式则选择双教师联合教学的形式。 体育英语的讲解由成都大学体育学院专职教师来 进行,口译实践及剩下围绕赛事英语的口译主题内容的教授和实践均由外国语学院专职教师进行。
项目分为五个部分,即教学计划介绍、体育英 语讲解、体育赛事英语口译实践、中国文化外译、礼 仪性口译 。具体的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如表 1 :
(三)附加式语言教学框架下具体采取的教学方法
1 . 双师协作式教学
在体育英语专业教师授课时,语言专业的教师 也在旁听课程,对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有更直观的了 解,同时整理出适合五个体育项目的词汇表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
2. 视听说式
根据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 PPT、短视频 和自由演讲等形式将体育英语理论知识更直观地 传授给学生,这也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探究式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上有意识 地多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翻译方式,师生可以共同 讨论,根据真实情景的需求,探讨出最适合的翻译 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多次探讨好的翻译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4. 自主式
根据教学的进度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两位教师 整理出大量阅读、视听材料,学生根据课程进度和 自己需求,选择他们的学习材料,并进行课前和课 后的阅读、试听练习 。教师在系统平台上进行监 督 。同时,每次课后都有交替传译的线上作业,学 生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提交作业,提交作业前可以 经过数次加工修改,以最满意的一次翻译录音来提 交 。教师在下次课前对学生的录音作业进行了评判,并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
5. 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入了丹尼尔吉尔的交替传译精力分配模式的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指导学生的 语言实践,帮助学生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精 力,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笔记、脑记和表达过程中的 实际问题 。除了课上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 学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多做口译练习,在练习中巩固理论知识。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结束后,笔者就课程效果的反馈对学生进 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全班 37 人中,91 .9% 的学生认 为在本次课程中对体育专业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 认识和了解;86.5% 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比较自如 地在普通的口译场合( 如联络口译)运用所学到的 体育英语专业知识;64.9% 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经过 比较充分的准备后可以胜任赛前赛后发布会等场 合更为专业的口译 。同时,在给本课程依然存在且 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投票时,得票最多的分别是: (1) 跨专业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2) 专业词汇较 多;(3) 课堂的实践和真实情况依然有区别,不知如 何调整现场翻译时的心态,如何更好地应对现场出 现的突发状况;(4) 课程评价:如何检测学生专业知识和口译知识掌握情况。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对口译教学改革进 行了反思,对以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性地给出解决对策。
首先,根据“ 内容依托”教学方式中的附加式语 言教学的原则,本课程是由体育英语专业教师和英 语专业教师共同承担 。体育英语专业教师可以根 据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课堂难度,选择适合英语 专业学生水平,难度适中,词汇量适中的教材[8] 。 体育英语专业教师和英语专业教师互相听课,深度 了解对方课程的进度和涉及的知识点,并合作编写 出针对本课程内容的专业词汇表,作为辅助训练的 资料 。增强学生对体育英语专业词汇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课前查询并记忆相关的体育英语的词汇,通 过课堂口译实践和课下口译作业练习,巩固增强对专业词汇的掌握[9] 。
其次,本课程共 32 课时,与体育英语口译相关的实践均为课堂实践,根据课程的安排,所有的口译实践均是在最后 20 课时中进行 。 口译实践的语 料虽然 为 真 实 语 料,但 训 练 形 式 却 是 以 播 放 语 料—翻译的形式进行,缺少现场的真实感 。 因 此,可以开展一些专题的口译模拟活动,结合口译 课程涉及的内容,模拟会议真实场景,甚至可以制 造一些突发情况,从翻译技巧和临场应变能力上对学生进行锻炼。
最后,目前还没有对口译(交替传译)的过程性 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口译、练习口译以及最后 的口译考试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目前对口译的 评价属于主观性评价较多[10] 。因此,鉴于此,笔者 认为不应只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口译进行评价,还应 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 。将学生分组,每组中学生承 担不同的口译任务,学生完成口译任务并聆听组员 的口译,对组员在口译过程中的准确度、流畅度,在 口译实践过程中的临场应变、职业道德的体现等都需要做出评价。
五、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定位的显现, 成都想要成为世界“赛事名城”是必须要得到本地 高校的精准扶持 。以体育英语内容为依托的口译 教学的初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不但可以学 到有效的口译技能,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也 能随着体育英语专业教师的授课对竞技运动的学 科知识获得更深入的认识,更能有信心应用语言技 能承担更多体育赛事的语言服务工作,同时增强了 他们持续学习英语的动机 。文章从“ 内容依托”教 学下的附加式语言教学着手,对笔者所在院系的 《专题口译》进行了改革实践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 调查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收集分析问题成因, 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尽管整个过程中依然 有些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仍希望本研究能对口译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 :24-30.
[2] 蔡 基 刚. CBI 理 论 框 架 下 的 分 科 英 语 教学[ J] . 外语教学,2011(5) : 35-38.
[3] 常俊跃,刘莉.“ 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对大学双语教学的启示[ J] . 江苏高教,2009(1) : 81-83.
[4] Kasper L F. C ontent-Based C ollege ESL In⁃struction [ M ] . Mahwah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5] 田学礼,李在辉.外语院校培养体育翻译人才模 式 探 析 [ J ] .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学 报,2013 ( 7 ) :54-57.
[6] 张欢.体育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探讨—问题与对策 [ J ] .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6) : 116- 117.
[7] 盛蒙蒙.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 译人 才 培 养 路 径 研 究 [ D ] . 湘 潭:湖 南 科 技 大学,2019.
[8] 李 在 辉.体 育 翻 译 后 备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研究—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 J]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 : 87-90.
[9] Dupuy B C. C 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 an it Help Easethe Transition from B 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 J ] .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 , 33(2) :205-223.
[10] 水祎舟.跨文化视角下体育英语口译的基本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以足球运动的口译 工作 实 践 为 例 [ C ] ∥ Proceedings of 2017 7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Sports Edu ⁃ cation ( ESE 2017) V76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