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 高级生态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论文

“ 高级生态学”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论文

2

2024-01-15 14:13:0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研究生全英文课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语言障碍、教学内容泛化、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

  摘 要:研究生全英文课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语言障碍、教学内容泛化、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文章以“ 高级生态学”研究生课程为例,结合备受关 注的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开展了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梳理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提出了疏通语言 障碍、理清教学主线、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生态学,气候变化,全英文教学

  Abstract: E nglish Course for P ostgraduat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 there are com⁃monly-encountered problems such as language barriers , generalized teaching content , and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Taking the“ Advanced Ecology ”postgraduate course as an example , combined with the highly concerned issue of cli⁃ mate change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 ,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E nglish teaching mode , identifi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and propo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learing language barriers , streamlining teaching content , and promoting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Key words: Ecology; climate change; English course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 载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对推动国 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教育国际 化进程的加速,研究生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 战,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更需具备 国际化视野,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国 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1] 。全英文教学是 提高研究生英语水平和培养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 途径,能够帮助研究生掌握国际前沿进展,开阔视 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2] 。因 此,加强研究生全英文课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满足研究生专业英语的运用需求,提高研究生的英语 水平和专业能力,也有助于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 化进程,为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事 业 的 发 展 注 入 新 的 活力。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和实践研究生全 英文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 果,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特别是,授课教师 的全英文教学经验不足,导致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 之间的平衡较难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 知识过于深奥而语言表达过于简单的问题,加之学 生英语能力参差不齐,无法适应专业性强、难度较 高课程的全英文教学[3] 。此外,当前全英文教学资源和教材的匮乏导致教学内容泛化、教学计划落空、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研究生全英文教学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亟需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全英文课程教学模式,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 养 具 有 全 球 视 野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高 素 质人才。

  笔者以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开设的“高级生态学”专业基础课为例,结合当前备受关注的气候变化危机与应对,开展了该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全英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4493D73-2D29-4f9d-9B69-1DA297AD8BA9.png

  二、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开设现状

  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生态学已升级为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并列,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自然观,生态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高级生态学”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课程设计上,从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学问题出发,通过丰富的论文阅读、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将学生引入到生态学研究前沿领域,使其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同时深入探究所涉及的各种专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等,使得研究生能够掌握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高级生态学”相关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对生态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如“植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修复生态学”“可持续生态学”。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近期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人类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事件( 如热浪、干旱、洪涝等)频繁发生 。气候变化正严重威胁全球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危及人 类健康和地球健康,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全球性 问题 。2015 年 9 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 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议程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呼吁各国共同携 手实现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目标 13 明确提 出“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 指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在此严 峻背景下,国内相关高校陆续开设了气候变化相关 课程[4] , 如“全球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 人类社会”“海洋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等课程,然 而涉及生态学内容的课程较少,使得很多研究生对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全面认知 。复旦 大学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所开设的“气候变化的 生态学效应”微课[5] , 虽然仅 13 分钟,但却浓缩了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经典案例,取得了较好 的教学效果 。因此,随着气候危机的愈演愈烈,亟 需创新育人思路,推进课程改革,通过在相关生态 学课程中增设“气候变化”专题,开展全英文教学, 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学人才,为气候变 化应对提供“ 中国方案”。

  (二)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国内外相关课程设计,笔者在“高级生态 学”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多重 矛盾”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 合、多方位英文考核等方式,开展了全英文教学的 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气 候变化”专题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将“气候变化”专题分为事实、影响、适应等三 个章节 。在前导课程中,用备受关注的三个实例, 如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灾害等,使学生认清 气候变化事实,采用“ 翻转课堂”教学法,将更多时 间用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 引导学生以英语展示所了解的气候变化现象,并与 其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同时在互动中适当提高语 速,使其逐渐适应英语教学环境 。课后及时了解教 学效果,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及时调整,以便更好 地提高教学效果 。为进 一 步提高学生参与度,在 “ 影响”章节,让学生自主选题和自由分组,根据研究方向,汇报气候变化对不同类型生物及其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并设置互动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在迅速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进展的同时,不断接触、应用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在难度较高的“适应”章节,面向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在课前提供相关教学资料,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课中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和交流,加强英语的输入和输出训练,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分组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全英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笔者所教授的研究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专业,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知识储备,而分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导方法,有利于个性化教学 。分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专业和兴趣开展分组教学,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分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法,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

  此外,笔者在全英文教学中深刻感受到,授课要“ 以学生为本”,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实施分类管理,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例如,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着重开展课前和课后个性化辅导,而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多地采取互动交流方式,从而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考核环节,让研究生基于自身研究方向,按照科技论文写作方式撰写一篇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课程论文。

  (三)课程思政设计

  生态学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更是党和国家对生态学课程建设的新要求、新期盼 。在“气候变化”专题,围绕“大食物观”理念,笔者设计了“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讨论环节,系统探讨了全球气候快速变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使学生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重要意义,进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 。同时围绕 “ 大食物观”理念,就如何深入践行生态文明、食物 安全、乡村振兴、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展开了讨论, 增强了研究生“家国情怀”的思想认同。

F1FFEF50-DC30-49d6-9140-B11C61405863.png

  三、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在专题授课结束后,及时搜集学生的听课感受 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帮助任课 教师了解学生对全英文授课中各环节的评价和反 馈,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笔者以 调查问卷的方式搜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问题涵盖 了课程总体印象、课程难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学习体验、建议和意见等七个方面问题, 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根据课程反馈,大部分学 生认为全英文教学在提高英语水平、扩展国际视 野、掌握学科前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 氛围和互动效果也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 些问题,通过以下措施有望改进提高。

  (一)加强课前预习、课中引导、课后复习,疏通 语言障碍

  在全英文教学中,专业知识和语言表达之间的 失衡是制约教学效果的瓶颈,导致学生在听、说、 读、写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仅影响听 课效果和学习兴趣,严重时甚至造成自卑心理,影 响心理健康 。笔者在“气候变化”专题授课前,组织 学生提前预习主要内容,掌握专业词汇,有效避免 了学生难以快速适应新教学内容的问题,减轻了听 课压力 。在课中,使用“ 翻转课堂”教学法,鼓励学 生参与互动,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加强课后复习,帮助学生 巩固和强化课程内容,适当布置作业,通过英语写 作、拓展阅读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 。总之,解决语言障碍需要多措并举,才能 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

  (二)优化教学内容,理清核心主线

  优化教学内容是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理清核心主线是优化教学内容的重要步骤,只有核 心概念在课堂上得到充分阐释,才可以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气候变化危机是政府、学 界、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新闻热点,开展问题导向式教学,才能够较好地 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对气候变化的认知 。在探讨 气候变化的生态学效应时,往往很难兼顾其“全球 性”和“ 区域性”,以偏概全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很多 答案尚存争议 。因此,只有理清核心主线,引入经 典案例,激发学生思考,才可以达 到 探 索 求 实 的 目的。

  (三)整合教学资源,推动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由于研究生课程的前沿性和专业性,往往没有 设定教材,因此亟需加快教学资源建设 。由秦大河 院士主编的《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是国内第一部针 对气候变化科学课程的教材[6] 。该书详细介绍了 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且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关联,还涉及了国内外的政策法 规等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气候变化知 识 。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气候变化 的现状和趋势,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促进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问 题的认识和应对行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 会( IPCC) 定期发布的评估报告,以气候变化领域的 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全面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现 状、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 认知和应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 oursera 是一个 全球性的在线教育平台,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 和机构提供的上千门课程,其中就包括大量与气候 变化有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涵盖了气候变化的科 学、政策和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全 球变暖、温室气体排放、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 等专题 。这些在线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外自 主学习和深入探究气候变化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 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理解 。在 Coursera 上,学生可 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并通过视频讲解、课堂 笔记、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学习 。这些课程往往由 全球知名高校的专家和学者授课,为学生提供了最 前沿的气候变化知识和科研成果 。此外,C oursera 还提供了在线讨论和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专家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气候变 化的相关问题 。这种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学习和交 流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灵活、多元化的学 习体验。

  四、结语

  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 措 。通过全英文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 水平、扩展专业视野、了解学科进展,提高国际交流 能力,培养既掌握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 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在“高级生态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中,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增强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 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国际化交流和 合作 。只有通过这样的综合性措施,才能真正推动 高级生态学全英文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 育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小路,张艺龄,徐立军.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施情况分析 [ J ] . 教 育 教 学 论 坛,2022 ( 11 ) :1-4.

  [2] 任友群.“ 双 一 流”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 J] . 中国高等教育,2016(5) : 15- 17.

  [3] 邱小雷,姚霞,曹强,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全英文课程建设探索[ J] .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1) : 128- 131 .

  [4] 廖晓琳,王维枫,朱将伟,等.“ 全球气候变化概论”全英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2022(5) :74-77.

  [5] 赵斌.“ 气 候 变 化 的 生 态 学 效 应”微 课 教案[ J] . 高等生物学教学研究,2019(6) : 3-5.

  [6] 秦大河.气候变化科学概论[ M] . 北京:科学 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