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任务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任务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9

2024-01-11 09:11:03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社会对外语类、外贸类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相较于传统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可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文章主要对大学英语课程中任务导向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弥补传统英语课的不足,促使教学成果的有效提高。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社会对外语类、外贸类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相较于传统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可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学习效率会大幅提升。文章主要对大学英语课程中任务导向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弥补传统英语课的不足,促使教学成果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任务导向法;语言表达;大学英语课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hina is constantly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and the society has a higher demand for foreign language and foreign trade talents.C ollege E nglish teaching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 of English knowledge.C 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the task oriented method can give students mor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which is no longer a state of teachers,and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oriented method in college E nglish course,aiming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nglish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task-oriented method;language performance;C ollege E nglish

  一、引言

  现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该阶段极为重要的内容。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大学教育的重心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其中包含了课程设置、教法、教学内容的改革,特别是教法与模式,要求应将教、学、做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1]。因而,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且某些模式通过实践获得极为不错的效果,已经受到高度认可,并在各学段中获得广泛应用。任务导向法是现有教学法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的是“在做中学”,是基于交际教学法形成的新教法,在语言教育界广受认可。

  二、任务导向法概念

  任务导向法是将从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方法,转变成以完成任务、解决学习难题为主的互动型、交流型的教学法,让知识灌输变成自主探究,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状态,表述出对共同探究问题的理解,并提出个人特有的看法,继而保证任务的顺利达成。也就是说,任务导向法是依据教学要求布置相应的任务,再将总任务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将教学内容穿插每个任务中,在教学引导或者学生自行探究之下,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2]。任务导向法的原则是层层递进,首先是创设情境,接着设置任务,继而完成任务,最后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价,每一层次的任务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不可缺少[3]。与此同时,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协作沟通,从而实现交流能力的提升。从教师角度分析,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自身感到疲惫与烦恼,不仅要耗时耗力,也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教师在应用新方法时,自身也会觉得具有挑战性,此时教师会更加专注地融入这一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尝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

  三、任务导向法的基本要素

  任务导向法在具体实施时,若要确保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以下基本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一是设置的任务必须有目的性。该方法设计的教学任务旨在促进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对教学目的多加关注。二是任务内容需有实质性。也就是明确应当做什么,在课堂中任务内容的表现则是需开展的具体活动。三是完成任务具体步骤。是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的操作方法及步骤,也就是怎么做,具体包含任务所处位置、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等。四是进行任务输入材料的整合。输入材料有旅游指南、天气预报、新闻报道等语言材料,也有图表、照片、交通地图等非语言材料。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输入材料进行逻辑安排和内容梳理,围绕课堂教学主题设计具有操作性的教学任务。五是教师角色。教师是课堂任务的设计者,在任务具体实施时,教师还是引导者、参与者,可配合学生一同完成任务。六是情景。情景要素指的是包含语言交际语境、任务组织形式等在内的任务产生的背景与执行环境。任务情景应尽可能真实,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语言与语境的关系。

image.png

  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中教师是主体,学生角色过于被动,基本都在忙碌地抄写教师的板书、PPT整合的内容,记录讲解的语言知识,整个课堂师生缺乏互动,氛围非常沉闷,学生大多英语学习兴趣不足,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此种教学模式若不调整,必然会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得到提升。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划分为演示、操练、成果三个阶段,也就是3P教学法。在演示阶段,教师会挑出本课内容的重点单词、句型、语法等来讲解,学生则会边听教师讲解边记录笔记。在操练阶段,学生会大量练习所学的知识,不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印象。在成果阶段,教师会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与写作来表达所学的语言知识。尽管教师在此传统教法应用过程中,可对课堂进行很好的管控,但学生在此模式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完全按照教师引导进行学习而缺少自主练习,影响了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长期在满堂灌的模式下进行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将会失去,英语学习兴趣也会逐渐减弱。加之3P教学法过于强调训练语言形式,对语言交际功能并不在意,英语学习时没有真实的语境,语言也将变为无意义的符号。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学习变成了“哑巴英语”,尽管对单词十分熟悉,却无法将之进行语义精准串联,不利于理解能力的提升。此外,传统模式教师注重评估语言形式,很少会评估其交际功能,使得所学语言的真正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出来[4]。

  五、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任务导向法需注意的问题

  在对任务导向法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需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并引导学生独立或共同完成此任务。学生在此种活动中,能够各司其职,整个课堂氛围良好,且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任务基本都可出色完成,掌握的内容或语言表达都符合预设目标。任务导向法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才可趋利避害,将此方法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一)教师需尽可能创设真实情境

  任务导向法的实施,创设情境是第一步,基于此前提之下,教师开始设置教学任务,进而引导学生开始一步步完成任务。因而真实情境创设这个步骤,是尤为重要的,可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而要创设真实情境,要求教师应对培养目标有清晰认知,并进入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在未来工作中学生需完成的典型任务。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既可真正地实现学有所用,还可提升职业能力,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二)教师提出的任务要确保具有可行性

  任务导向法是依据任务开展教学工作的,因而在任务设计时,教师必须非常慎重,尤其是难易程度需有效把控。若是任务过于简单,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故而难以提升兴趣。若是任务过于复杂,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则会出现挫败感。无论是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都会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布置任务过程中,教师还需将学生知识掌握状况考虑在内,需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可让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基于现有英语知识与累积知识的应用经验之上,通过自身的智慧解决任务中的重点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获得新知识,还可将知识进行融通,综合能力获得提升,实现了一举多得。

  (三)教师需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导向法的具体实施应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引领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知识都是依靠教师进行传授,而不是通过自身的自主探究。任务导向法是让学生通过努力来完成设定的任务目标,在此过程中也对学生探索、创新能力进行了有效培养。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管在校内或校外,课上或课下,学生都需自主学习,持续提升自我,才可在社会实践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5]。

  (四)教师需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

  教师在实践中必须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完成任务的阶段,更应发挥主导作用,不可布置完任务就不理会学生。教师在此阶段,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提供网络让学生查询所需的信息,鼓励学生加强协作、为学生答疑解惑等。与此同时,任务布置前还需做好铺垫,提供必要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在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策划者、实施者、管理者、裁判员等多重角色,因而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做好宏观把握,还需注重细节。任务导向法的实施并未减轻教师的任务,而是让教师在学生实践中进行多方位引导。但具体实施时教师应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不可有过多干涉,否则探究的意义也会丧失。总之,教师应放手,但也需要适度干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

  (五)必须实施全方位评价

  效果评价是任务导向法的最后一环,教师在此环节应客观、公正地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该方式本就强调目标性,因而全方位评价结果是有必然性的,但对完成过程的评价也不容忽视。此处体现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特别是后者,已有无数实践验证了,只有团结一心,才可克服重重困难。教师不仅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对其多加鼓励与督促,让学生保持积极性,在任务评价环节,也需引导学生让其对评价的重要性有清晰认知,并树立团队意识,在日后养成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image.png

  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任务导向法的具体应用

  (一)明晰任务导向法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契合点

  任务导向模式之下,任务是获得知识与技能需要开展的基础训练项目,任务导向也是围绕学生学情与需求,以完成任务作为目标开展的教学活动。这对实践训练有着较高的要求,即在教学各环节穿插实践与技能目标。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时将任务导向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需注重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把握大学英语课程的核心目标,即对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方面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在教学中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把控好教学质量。二是每堂课都需设计一个新目标,设置新问题,掌握新技能,让学生任务完成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展开实施,设计主题演讲、辩论赛等活动,以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强化课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促进基本技能训练

  完成教学任务目标,是任务导向法教学效果顺利发挥的基础。对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依据任务导向法的要求,培养这些基本能力,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英语基本技能自主训练的意识。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纲要,对学习步骤进行科学规划,创造适当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另外,还可结合学生学情,增加口语实训课程,促进学生提升英语基本技能。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依据教学任务的实际要求,匹配基本技能训练规律,引领学生合理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三)加强和实际应用的联系,逐步实现共同提升的目标

  任务导向法有明显的目标性、实践性要求,因而在具体教学时,需加强和实际应用的联系,逐步实现共同提升的目标。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局限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需要将知识点和实际应用进行结合,实现各能力的共同提升。比如,设计“知识巩固+实践练习”学习任务,通过预习和课堂讲解、提问、讨论,学生对新闻英语采访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布置小组作业:拍摄主题为“Whattypeoffamilydoyouwanttohaveinthefuture?”的英语新闻采访视频,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其初步实践应用能力的目标,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语言技能与实践技能结合,学习效果将显著提升。

  (四)注重教师的引导效用,优化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任务导向法需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作为任务设计者,学生的引导者,其引导效用得以强化,能够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设定的目标也可完成。英语授课教师在教学各环节都应积极参与,并落实好教学评价与检查工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以便设定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对授课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并做好考察工作,摆脱以往只为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的弊端,需结合课程实况进行综合考评,构建一种既包含学生平时表现,又包含期末成绩的考核体系,并将平时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合理提升。同时,需对平时考核进行细化,由知识、能力、素质共同入手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的覆盖面更广,得出的结果也将更加科学。此外,在考核过程中,还应纳入课堂学习准备、课堂合作情况、任务完成状况等内容,确保考核的全面性。七、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教学内容,对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要提升教学成效,就必须要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引入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保持英语课程学习积极性。任务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可获得更好的训练,继而为学生日常运用提供更好的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训练,逐步完善检验机制,也可使大学英语教学水平获得有效提升。文章通过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任务导向法的具体应用,在一定程度验证了该做法的可行性,但仍然具有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但是通过这次研究,可以发现任务导向法同样适用于文科类的语言教学,只要找准任务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建兰.基于职业情境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1,35(5):89-91.

  [2]巫静.任务导向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20,20(15):30-35.

  [3]杨琪.论教学改革视角下教材选题的开发策略—以新型艺术类大学英语教材的策划与出版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0(5):36-37,42.

  [4]任玲玲.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3):212.

  [5]王琳.任务导向型英语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