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培养探究论文

2023-12-15 09:27:25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所以对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本专业内的中国故事、把“四史”教育融入英语演讲等方式,重点探讨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路径。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所以对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本专业内的中国故事、把“四史”教育融入英语演讲等方式,重点探讨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world influence,China has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rehensive English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The Guid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2020)clearly proposes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play main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Chinese culture and serving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Therefore,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English.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ability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English,and that's digging deeply Chinese culture elements in English textbooks,train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majors to tell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their own majors,integrating“Four histories”education into English speech.
Key words:new era;college students;telling Chinese stories well in English;ability cultivation
一、引言
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而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存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成见,但他们又牢牢掌握着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这就加剧了这种国际舆论偏见,从而导致部分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不解乃至误读。[1]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真实的声音传播出去,以满足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强调:“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概念。“四史”学习就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中国人的故事、中国文化的故事以及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党和国家提出这些方针和政策之后,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而关于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只有个别的有关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诠释中国的典故故事”[4]“艺体生专业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5]等,但都没有把高校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单独提出来作为讲故事的主体研究,而培养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研究也少之又少。
关于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要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出的。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仅在“更高要求”下提出“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6],并没有对中国文化等的教学列出具体的要求。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各高校可根据需要开设不同级别的跨文化交际课程。”[7]而2020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则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8]并从国家的战略出发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性质:“有助于培养和储备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人才,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及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资源。”[8]通过对比几个版本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可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把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以及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全球治理,服务全人类作为课程学习的要求,可见高校英语课程在对高校学生跨文化传播和对中国文化阐释能力培养方面要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就需要培养大批既通晓中国实际,又了解世界大势,同时还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就能及时传播中国声音,消除一些国家对我们的误解和偏见。在此背景下,做好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大学英语》课程为平台,以课后网络辅导为辅助,探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二、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
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探讨引导大学生在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进课堂,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精华。通过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发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成就,培养学生以世界的眼光和国际视野来看待中国和中国文化,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流的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国家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各个区域发展的繁荣盛景,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中国奇迹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讲得清楚。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话语自觉、话语自信,把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9]因此,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挖掘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理念,树立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如在英语写作课上有一篇范文:“Why They Excel?”是用一个越南姑娘的故事引出亚裔学生成绩优秀的现象,然后解释亚裔学生成绩突出的原因。[10]这是一篇原因性作文的范文,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这篇文章的结构,以及原因性作文的写法之外,我们重点挖掘文章里的思想内容,即亚裔学生成绩优秀的原因(自己用功、光宗耀祖、家长尽心)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亚洲人对努力工作的信仰源于儒家思想,即孔子哲学,孔子教导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完善自己。亚洲人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一个向心的家庭,让人们为家庭的荣誉而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他们自己,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儒家伦理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纽带这是亚裔学生成绩优秀的第三个原因。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儒家思想的了解,让学生知道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题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此树立学生的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孔子所倡导的“和而不同”(harmony but not sameness)、“仁者爱人”(The benevolent loves others)、“为政以德”(to run a country through morality/governing on the basis of virtues)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如今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我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就是用恰当的方法解决诸多矛盾。在国家发展问题上,提出了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历史主题。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我国最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来处理国际间的争端,今天又提出“以邻为伴、以邻为善”(Building friendship and partnership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等都是对和而不同的创造。因此,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不会对他国构成潜在或实在的威胁。相反,中国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将使人类间的文明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的模式和借鉴。
三、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本专业内中国故事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方向。指导不同专业的学生编排或搜集英语版的中国故事和用英语编排与他们专业领域有关的中国故事,把中国故事融入学生的专业中去,让他们所学的就是很好地向外传播交流的故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京剧、民乐、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人的重要途径。”[11]所以,在课外可以给不同专业的学生布置不同内容的中国故事,把中国故事融入专业中去。比如:影视传播专业学生可以根据影视专业的优势,制作一些有关中国故事的影像,包括发生在身边的与中国发展息息相关的感人和动人的故事以及中国发展成就,并用最普通的且让人能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出来。例如有的学生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papermaking)、印刷术(printing techniques)、火药(gunpowder)和指南针(compass)和新时期的中国四大发明———高铁(High Railway)、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共享单车(Bicycle-Sharing)和网购(Online Shopping)进行对比,制成短视频,配上英文介绍,通过对比,让人们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不仅在过去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新时代,我们仍然继续努力,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发挥自媒体的优势,把这些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的视频发布在网上让更多的人知道,不仅中国人能看到,世界各国的人们都能看到,这无不是一种很好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而对地理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结合地理知识,介绍中国的大好河山和文化古迹等。在编排的过程中,与英语版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中英文自然切换的习惯和能力。而中文专业学生更是可以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等,然后通过一些学习平台如腾讯课堂、雨课堂等展示出来,或发挥自媒体的优势,拍成短视频发布出去。这样,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四、把“四史”教育融入英语演讲
通过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演讲活动,并把“四史”教育贯穿高校学生的日常英语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讲述有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生动感人故事。“四史”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四个自信”,人人参与,使学生养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习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新生的课程和训练就有这方面的设计,经过四年的培养,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而且增强了国家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养成了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习惯。如,结合国家大事和重要的节日举行一些生动的英语演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给青年学生一个弘扬中华文化、与世界交流的机会,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演讲比赛,其中一个就是让大家阅读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学习,围绕这部作品,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发掘作品的内涵和读后的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激励每一位大学生珍惜当下的盛世年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学习,奋力前行。
五、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既是我们国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的一份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成就和中国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认同,而且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为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从而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郝亚林.讲好中国故事[J].传媒,2012(3):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4]赵春梅.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诠释中国典故故事的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65-66.
[5]缪惠莲.艺体专业大学生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26):84-85.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指南[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8]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
[9]蒋建国.不断增强中国话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J].对外传播,2015(7):4-5.
[10]蔡基刚.大学英语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7-108.
[11]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