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赋权增能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

2023-12-12 10:26:21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张文忠教授(2016)提出“赋权增能”理论,主要包括“角(色)权(利)责(任)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文章以“赋权增能”为理论基础,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赋权”学生,完成一系列“做学用合一”的任务,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能力内生”。最后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问题进而改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摘要: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张文忠教授(2016)提出“赋权增能”理论,主要包括“角(色)权(利)责(任)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文章以“赋权增能”为理论基础,设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通过“赋权”学生,完成一系列“做学用合一”的任务,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能力内生”。最后通过教学反思,发现教学问题进而改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关键词:赋权增能;大学生;英语教学;应用
Abstract:In the new era of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ultivate students'comprehensive E 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P rofessor Zhang Wenzhong(2016)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E mpowerment”,which mainly includes“Unity of students'roles,rights and responsibility,doing-learning-using integrated and endogenous ability”.Based on the theory of Empowerment,this paper tries to“empower”students to accomplish some“doing-learning-using integrated”tasks through the design of College E nglish teaching,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com⁃prehensive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their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and cultural exchange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which then can achieve their“endogenous ability”.Finally,the teacher can improv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learning efficiency through the teaching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problems,and can promot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empowerment;college students;E nglish teaching;application
一、引言
人本主义运动代表人物罗杰斯(C.Rogers)认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只有当学习者主动参与和学习者相关的内容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20)中对教学模式提出了要求:“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2]。”但在实际的课堂上依旧采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英语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引起社会普遍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改革研究。张文忠(2016)提出了“赋权增能”(Right empower Approach)理论,主要包括“角(色)权(利)责(任)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希望通过“赋权”给学生,通过一系列“做学用合一”的任务,使他们能够“增能”[3]。文章在此理念下探索大学英语的赋权增能教学设计与应用,增加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最终实现个性化全人发展。
二、赋权增能理念
赋权增能(Empowerment)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社会学、政治学领域,后来著名心理学家齐默尔曼(Zimmerman)认为,赋权增能与社会参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理论自诞生起就开始影响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走向,开始慢慢改变社会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教师赋权增能的研究成为热点,逐渐成为美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其后,美国学者Spady强调教学改革就应该是为学生赋权增能[4]。
受国外思潮的影响,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开始也是对教师的赋权增能。作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者的张文忠教授,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教情与学情,提出了要对学生赋能的“赋权增能”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其内容为“角权责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
“角权责统一”,“角”指角色,是学生被临时赋予担当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权”指权利,是学生在承担任务或担当角色中所享有的相应权利;“责”指责任,是学生负责所承担的临时任务。“做学用合一”,“做”是做事,也是实践;“学”是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用”是应用,指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传统意义上的“习”。“能力内生”:通过实施做学用合一任务,在投身实践、获得新知、增长才干、发展思想和展示结果过程中生成或增强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多维能力,同时发展自身特色,走向个性化全人发展[5]。
由此得出,“赋权增能”的理念比较契合现在的高校教育教学,适合以此为指导设计大学英语赋权增能教学。
三、大学英语赋权增能教学设计与应用
本课程属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所用教材在“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以“外语是学会的”作为终极目标。其指导思想是让学习者“学得更有效”“在做中学,在练中学”。
教学对象为笔者所教授的2021级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学前教育和音乐表演(合班)四个专业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文章以“角权责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的赋权增能理念为主导,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过程来实施张文忠教授“角权责统一,做学用合一,能力内生”的赋权增能理念[6]。
(一)课前
在本学期初,将他们以宿舍为单位分为一组,在以后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重组。以第四单元Money Works“Unit Task”为例,分为五个任务,重点在于开淘宝店所涉及的程序和业务,并依次进行实践,课前通过线上发布任务,使大家熟悉教材上开设淘宝店的流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的淘宝店铺英文版,最后上传至学习通。评价方式为综合评价,具体为教师评价20%+组内互评30%+组间互评30%+自评20%。
根据张文忠教授(2019)对“角权责”的分类,学生被赋予了“学习者”“研究者”“共建者”“展示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拥有相应的内容选择权、个性化学习权,研究权,小组共建权、课程共建权,展示权以及评价权的权利。此外,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学习自己的产品设计,借鉴别人的优点;熟悉了解自己的产品;根据所选择的小组完成小组活动,创建自己的小组文化与教师共建赋权增能课堂;规定时间内上传自己作品;对自己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由此可见,课前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角权责”统一于“做学用”的任务中,因实施“做学用”的任务而担任角色,因担任角色而享有相应权利,因享受权利而担当评价之责;通过实施做学用合一任务,他们的语言表达、小组合作、思政学习等能力得到增强,起到了育人成效。
(二)课中
按照课程进度,第五、六课时讲授Text B Why People Struggle to Build Wealth and Make Money?,笔者认为TextB的题目跟文章内容有出入,选择围绕money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因此,在第六课时结束前向大家布置任务,第七课时进行题目为CanMoneyBuyHappiness?的辩论赛。笔者“赋权”给学生,学生自由组合,分为主持组、评委组、辩论正方和辩论反方。
在辩论之前,主持组成员先向大家介绍现场人员角色,评委组成员宣布辩论规则和流程,每位辩手的时间限制,并且设定举牌人员,最后宣布辩论正式开始。首先由双方一辩做陈词发言,正方一辩的观点为:“Moneyisnoteverything,butwithoutmoney,youcandonothing.”反方一辩的观点为:“Moneycanimprovethelevelofhappiness,butcan'tbuyit.”作为“学习者”的笔者觉得双方选取的观点角度合适,彼此先肯定对方观点然后再给予反驳。第二阶段的辩论主要集中“financialorspiritual”的辩论,正方从几个方面来论述“money”的作用,如钱可以带来物质上的享受,让人们的幸福指数增加;可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钱可以买来健康;可以给孩子带来受教育的机会。
在自由辩论环节,话题围绕“Whatwealthyparentswillbringtotheirchildren?”“Left-behindchildrenandparents'accompany”,课堂上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辩论结束时评委组评出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并就双方辩手从语言和思想等的表现给出了陈词,至此辩论结束。笔者最后进行了总结,在肯定双方闪光点基础之上,给出相应的建议,如议题要围绕“金钱和幸福”,不能偏题,运用实例说明观点而非一直强调观点。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角色在“展示者”“学习者”“共建者”“评价者”和“研究者”之间相互转换,主持组的学生甚至有了“导者、评者、研者”的新角色。辩手在陈述观点或者反驳观点时承担的是“展示者”的角色,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拥有了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在听取对方观点时拥有了“学习者”“研究者”和“评价者”的角色,通过学习和研究从而确定自己可以进行反驳的点来进行语言重组,并且对自己和对方的论点进行评价,从而再次进行反驳;在跟小组成员间相互商量如何反驳对方或者提出新观点时就成了“共建者”,有责任和权利进行小组讨论,为自己小组努力。
学生因为“角权责”统一于“做学用”中,通过实施“做学用”任务而投身辩论、获得新知、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辩论能力、发展辩证性思维、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多维能力,同时发展个人特色,最终实现世界观的正确塑造和全人化的育人成长。
(三)课后
辩论赛之后,学生对“money”有了重新的思考,基于他们情感上容易波动但不长久的特点,需要在课下继续加以强化,布置课后的任务:每个小组至少采访10位不同年龄段的成员,可以是自己的家庭成员,钱对他们的意义,然后以“WhatMoneyMeanstoMe”为题,写一篇150~180个单词的调查报告,每个小组一篇,最后以文本的形式上传至学习通。笔者在学习通的平台上上传了几个跟主题相关的视频,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分配任务,被赋予了多重角色,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在访谈中,他们发现金钱对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他们这个年龄段而言要慢慢拥有能够赚钱的能力,也就是各种知识的学习以及自己能力的锻炼,这是一种对自我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有的甚至表明自己将来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会拿出一部分帮助别人,不能只顾小家,要有“大家”意识。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用中学”“做学用”相统一,因“角权责”而统一于“做学用”中,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和实践得到了培养,在活动准备、组织和实施中运用英语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到了很好的正向引导,能充分意识到自己肩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建设和谐、美好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7]。
四、大学英语赋权增能教学反思
在赋权增能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只有明确自身的“角权责”定位,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在“做学用”的任务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为自己“增能”。
(一)完善个性化教学设计
赋权增能的教学旨在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追求个性化发展,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从多方面考虑学生情况,特别是专业的不同,任务的设计上要有所区别。教师要不断地对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并加以实践,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做学用”的任务,使得他们能在课堂中施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培养自己的学习爱好,最终实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增能”效果[8]。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部分学生仍习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说明他们不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没有自主学习能力。赋权增能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只有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认识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才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从实现自我学习到自我纠错再到自我进步,才能体现出赋权增能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个人素养、才干增长、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各种“增能”[9]。
(三)增强学生自信心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到赋权增能的教学模式中,他们难免会不适应,同时他们正处于学习能力的增长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但同时心理脆弱。教师要注意协调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克服各种消极方面的心理影响,避免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能够努力坚持下去。对赋权增能学习更是如此,要给予学生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对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逐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增强了“主人翁”地位,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做学用”的任务中,从而实现能力内生。
[1]毕菁森.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高中英语课堂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刘和海,潘阳.“以学习者为中心”:赋权理论视角下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18(8):100-106.
[4]刘兰英.赋权增能评价:内涵、实施步骤、局限性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4):15-19.
[5]张文忠,邵艳.《国标》视域下“做学用合一”的平台型课程创设理念[J].外语教学,2017,38(6):47-51.
[6]陈宜各.赋权增能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启示[J].考试与评价,2020(7):151.
[7]潘丽鹏,鲁团花,李潇.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校园英语,2017(29):15-16.
[8]姚桂招.基于教师赋权增能理论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干预新途径[J].海外英语,2011(13):10-11.
[9]齐好丽.赋权增能理论对改善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倦怠状况的启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2):159-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