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指导下Arctic Homelands中的英语长句翻译论文

2023-12-12 10:07:03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英语句子在形式上追求完美,结构繁多复杂,以长句占主体。而在翻译实践中,英语长句的翻译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研究英语长句有助于更好地理清主从关系和逻辑关系,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长句进行翻译,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拟从变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增、减、编、改四种变通手段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变译理论及其变通手段;其次,阐述了变译理论对英语长句翻译的适应性。最后,以文章Arctic Homelands中的部分长句为例,探究变通手段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对英语学习者在翻
摘要:英语句子在形式上追求完美,结构繁多复杂,以长句占主体。而在翻译实践中,英语长句的翻译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研究英语长句有助于更好地理清主从关系和逻辑关系,提高译者的翻译水平,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长句进行翻译,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拟从变译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增、减、编、改四种变通手段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变译理论及其变通手段;其次,阐述了变译理论对英语长句翻译的适应性。最后,以文章Arctic Homelands中的部分长句为例,探究变通手段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对英语学习者在翻译英语长句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译理论;变通手段;长句翻译
Abstract:E nglish sentences are perfect in form,complex in structure and dominated by long sentences.Th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in text translation.The study of English long sen⁃tences helps to better clarify the master-slave relationship and logical relationship,and improve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level.Therefore,how to effectively translate long sentences is a problem the translator must consid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amplification,omission,compilation and reform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English sentences.First,it introduces the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nd variation methods.Secondly,it elaborates the adaptability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Eng⁃lish sentences.Finally,it takes some long sentences in Arctic Homelands as exampl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var⁃iation method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ong English sentences,which is aimed to offer help to E nglish learners in transla⁃ting long English sentences.
Key words: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Variation M ethods;Long Sentence Translation
一、变译理论
就传统翻译来说,其研究的是不变之译,也可被称为“全译”,与之相对应的变义、变形、变味的翻译,则被称为“变译”(黄忠廉,2002)[2]。黄忠廉提出的变译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有别于以全译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译论的翻译理论。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变译就是变通和翻译。
早期古罗马时代的诗人维吉尔在创作中就使用了仿译、编译的翻译方法,根据欧洲中世纪的观点,仿译既是一种模仿,又是一种大胆的革新(刘军平2009)[3]。西塞罗和贺拉斯就对口译人员的翻译活动界定了两种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种是逐词逐字地再现原作,忠实于字词的翻译;另一种是更加自由的,也就是变译原作。瓦尼和达贝尔内特在《法英比较修辞》一书中认为,变译是许多翻译技术手段中的一种,当目标语文化与原文本文化相矛盾时,可以使用变译还原对等的背景知识。以上这些观点就是对翻译中的“变”进行的传统思考,由此可见,“变”在翻译理论中早已存在。虽然全译是一切变译的起点,但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不能一味地只采取全译的翻译方法,也要考虑变译的运用。这里变译所指的变,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变,它取什么,舍什么,也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要考虑原作与读者等诸多因素。变译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在全译的基础上而变,是为了克服翻译中遇到的困境。“变”是为了“不变”的效果在目标语中重生,“变”就是为了“不变”。
多年来,我国的翻译译论对国外的翻译译论都有所依赖,而变译理论从我国翻译界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抽象理论思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而且21世纪信息量剧增的现象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变译,在信息化时代,读者对内容简洁明了的翻译作品的阅读量远大于长篇译作,全译的出版周期较长,对人力、财力的耗费较大,再一味追求全译已不现实。所以,降低翻译成本,提高翻译利用效率也成为翻译研究的对象,这也是变译研究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变通手段
变通的手段主要有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黄忠廉,2002)[4],笔者结合文本需求,选取了其中增、减、编、改这四种变通手段进行运用。
黄忠廉在《变译理论》中对“增”的解释为“增”是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可以分为“释”“评”“写”三种。而笔者主要选取的就是“释”这种方法,“释”即阐释,可以是解释术语或专有名词,也可以是阐述句子内部的深层含义,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原文想传达的主旨、内容和信息清晰明白地传达给不同层次的读者,保证每位读者都能够理解。
减是对原文信息的删减,从而达到以少见多的目的。减一般而言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重复信息的删减,如果一个信息在文中被反复提到,则译文中只保留一处即可;二是对不重要的信息的删减,即去掉原作中的残枝败叶,有时是挤掉多余的水分,减会让重要的信息得以凸显出来,增强信息传播的高效性。
翻译的核心是传达信息,但它往往受制于原文的形式。为了处理信息与形式之间的矛盾,改编就是一种方法。编是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译者可以从目的、原因、顺序等逻辑入手,让各个部分的逻辑表达更为清晰,增强内容的表达力,从而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
改,即改变,使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的甚至会改变原作的写作风格。而笔者选择的主要是对原文形式的改变,这也是改译当中最常见的变动之一。
三、变译理论对英语长句翻译的适应性
不同学者对英语长句都有自己的见解,钟书能认为“根据英汉两种语言句型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英语长句时,必须抓住英语句型特点,先找其语法主干,理清各个语法成分间包含的逻辑关系,弄清长句结构及其表达的主要信息,然后按照汉语的句型习惯,按其流水式的逻辑关系,善用短句排列,少用被动形式等特点翻译”(钟书能,2012)[5];何江波在其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中提出“在翻译长句时,译者首先要弄清英语原文的句法结构,然后分析各种修饰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真正理解长句的结构和所要表达的信息,再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正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何江波,2010)[6]。由此可知,英语长句虽然成分繁多、结构复杂,但逻辑关系表达清楚,且句子内部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较一般文本严密。而变译理论是建立在变译实践的基础之上,经过变译实践验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体系。这与英语长句所具有的特点不谋而合,因此,以变译理论为指导,进行英语长句汉译研究具有可行性。
四、变通手段在英语长句翻译中的应用
(一)增
例1:The highest proportions of indigenous communities in the Arctic are found in Greenland(around 85%~90%),C anada(around 50%),and Alaska(20%).
译文:北极地区土著社区占比最高的是格陵兰岛(土著居民约占格陵兰岛总人口的85%~90%)、加拿大(土著居民约占加拿大总人口的50%)和阿拉斯加(土著居民约占阿拉斯加总人口的20%)。
分析:这句话的长度虽然在20字以上,但是语法结构简单,而且译文也好理解,其难点在于括号里内容的翻译,如果直译的话会让译文读者分不清到底是占哪里的比例,如果是占总人口的比例的话,所有的比例加起来就超过了百分之百,就会让读者产生困惑,这就需要对括号里的译文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也就是增译中所提到的“释”,最终使译文更易理解,以此减少译文读者产生的困惑。
例2:In Fennoscandia,the political experiences of indigenous peoples are varied yet again,Sámi parliament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Norway,Sweden,and Finland.
译文:在芬诺斯坎底亚(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的总称),土著人民的政治经历又一次发生了变化。挪威、瑞典和芬兰都设立了萨米议会。
分析:原句中的“Fennoscandia”被译为“芬诺斯坎底亚”,但是这个名词对译文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除非读者本身具有一些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否则很难理解原句想要传达的信息。笔者查阅资料得知“芬诺斯坎底亚”是芬兰、挪威、瑞典、丹麦这四个国家的总称,所以在翻译时运用增译这种变通手段,增加了对这个术语的解释,目的是让读者对原作有更深的了解。
(二)减
例3:In 2018,Olsvig announced she was leaving Greenlandic politics and blamed an enduring“poor po⁃litical climate”that“hampers and ob structs the political process”for her decision to quit.
译文:2018年,奥尔斯维格宣布她将离开格陵兰的政坛,并将她的辞职归咎于长期的“恶劣的政治环境”,这“阻碍了政治进程”。
分析:在本例的译文中,译者省去了对“ob structs”的翻译,因为译者觉得“hampers”和“ob structs”这两个词的意思有相似之处,如果都翻译出来的话,会造成译文的重复和冗余,所以参照变译理论中“减”这一变通方法对译文进行了删减,只翻译出了句中的“hampers”,因为毕竟减的目的是使译文更加简洁凝练,以节省译语读者的阅读时间。
例4:When we speak of Arctic homelands,we draw attention again to the fact tha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he North are varied.
译文:谈到北极家园,我们必须再次强调一点,即北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多样的。
分析:因为英语重形合,所以主语在英语句子中很常见,但是汉语比较重意合,其表达习惯多为无主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流水句。所以当英文句子中出现多余的主语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译文进行减译,原句中的“we”作为主语如果都译出来,不符合中文简练的表达习惯,应该使用变译理论中减译的手段进行翻译。
(三)编
例5:Indigenous peoples living in the North continue to be disproportionately vulnerable to poor health and often live in inadequate housing without access to safe water,which clearl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life-chances.
译文:生活在北部的土著居民因为长期居住在条件不好的环境中,没有干净的水,所以特别容易身体不好,这显然对生存下去的机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析:原句的语言表达非常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英文句式讲究先交代最后结果,然后再用原因来修饰这个结果。但相比而言,汉语习惯于把原因放在前面,先说事情发生的背景,再说最后结果,因此,在翻译时,译者从整体上将译文的顺序做了调整,使译文符合汉语的逻辑表达方式,以便易于读者的理解,同时也符合变译理论中调序的编译方法。
例6:The Arctic,if defined by land and sea(and ice)lying north of the Arctic Circle,is home to 4 mil⁃lion people.
译文:如果将北极的范围界定为北极圈以北的陆地和海洋(和冰层)的话,那么北极地区的总人口达四百万。
分析:原句中“if defined by land and sea(and ice)lying north of the Arctic Circle”是一个插入语,并不是主要信息,如果顺译的话,这句话将会被译为“北极,如果用北极圈以北的陆地和海洋(和冰层)来界定的话,那么它是400万人口的家园。”译文则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因为汉语对信息的排列则是先次后主。所以,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编排信息的前后顺序,以符合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也符合了编译方法中所提到的编排,即按一定的顺序将原作内容重新排列先后。
(四)改
例7:Indigenous peoples have a rich and extensive repertoire of stories,mythologies,and beliefs pertaining to the Arctic and beyond—about humans,animals,land,water,ice,air,wind,the sky,and the atmosphere.
译文:土著民族的故事、神话和信仰应有尽有,包罗万象,涵盖北极乃至全球的人类、动物、土地、水、冰、空气、风、天空和大气层。
分析:原句中“about humans,animals,land,water,ice,air,wind,the sky,and the atmosphere”是作为一个插入语,用来介绍故事、神话和信仰的主题。但是为了译文的连贯,笔者在翻译时对句子结构进行了改变,选择删除破折号,并用逗号分隔句子。除此之外,句子的另外一个难点就是对“rich and extensive repertoire”的处理,如果直译的话,就会译为“丰富而广泛的曲目”,这会造成译文读者的困惑,不利于其理解原文,所以笔者将两个形容词翻译成两个四字格成语,即“应有尽有”和“包罗万象”。这样的改译不仅表达了汉语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优美,而且还易于译文读者的理解。
五、结语
综上所述,长句的翻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英语长句翻译的主要原因在于长句是英语语言特有的思维和表达习惯,与汉语语言存在很大差异,并且英语的句法复杂、句式多样,给翻译造成了特别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译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翻译方法,将文本的意义传递给译文读者,而不是一味地“忠实”,照搬原文形式。变译理论可以用来指导英语长句的翻译,在翻译英语长句时,译者可灵活运用增、减、编、改这四种变通手段,提高翻译质量,从而促进原文信息在译语读者中的有效传播,并最大化地凸显原文价值。
[1]罗志文.剖析英汉语言对比,探索英语长句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4):71-72.
[2]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1):93-96.
[5]钟书能.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6]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