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促学评价理论下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促学评价理论下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5

2023-12-10 20:33:0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高等教育范围内致力于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优化评价尤为重要。对创新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来说,优化评价手段方法,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让语法教学摆脱学用分离的困境,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法知识,具有推动意义。本研究以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语法实际教学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构建与实施,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以此探索语法教学新思路。

  摘要:高等教育范围内致力于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优化评价尤为重要。对创新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来说,优化评价手段方法,探索有效的评价方式,让语法教学摆脱学用分离的困境,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语法知识,具有推动意义。本研究以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语法实际教学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评价构建与实施,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以此探索语法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促学评价;语法教学;教学改革

  Abstract:Within the scope of higher education,we are committed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system,among which the assessment optimiz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For the innovation of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explore effective assessment methods,so that the dilemma of study and use separating can be get rid of,and students can master and apply Eng-lish grammar knowledge effectively.Aiming a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grammar in universit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this study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assessment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effectively combining“teaching,learning and assessment”,and exploring new ideas of grammar teaching.

  Key words:assessment for learning;grammar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一、引言

  近十年,中国的教育评价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2014年起教育部陆续启动中小学、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等各学段课程标准的修订,并颁布了首个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各项标准对评价促进学习均提出了要求。促学是促进学习过程的改善和优化,在进行促学导向的教学评价设计时,既要关注教学目标,又要关注怎样的学习过程可以达成目标,这样才更有可能实现促学评价和教、学、评真正的“一体”[1]。而《2021英语测评与教学年度报告》就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目前的评价发展趋势为: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破“五唯”,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定位体系性、诊断性、集成性、发展性。破五唯:开展多元、多维、多主体评价;突出质量、服务和贡献;优化评价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1]。

  二、促学评价

  布鲁姆将形成性评价从课程和教材开发领域引入学生学习领域,将其作为掌握性学习的基石,提倡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的测试,以诊断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纠正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2]。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功能改善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自此,形成性评价进入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更频繁的测验,旨在通过频繁测验发现学生学习的漏洞和问题。第二是更有效地管理评估信息,即认为形成性评估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搜集了多少信息和证据,而在于教师如何管理和使用它。第三是发展为“学习性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学习性评价的首要目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信息。

  促学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教与学的核心。为了提供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教师必须知道学生理解什么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位置。教师收集的信息用于调整教学,帮助学生进步。英国评价改革小组(The Assessment reform Group,ARP,UK)2002年3月定义促学评价为学习者和教师寻找和解读评价结果,以认清“学习者目前在哪里”“学习者要往哪里去”和“如何进步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该小组奠定了促学评价理论的基础,并归纳了十条促学评价的原则[3]。

  周季鸣(2021)定义促学评价为“在设计、实施和结果使用时,始终以促进学生学习为首要任务”。她认为“以促学为中心的特征使其区别于其他以筛选、认证、评教、排位的步伐为目标的评价”,代表了教育评价范式的一种转变[4]。金艳(2021)在界定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评价的要求,构建了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的指导框架,从评价的原则、设计、方法、使用和保障五个维度提出了14个评价要素,以期为教师的评价实践明确目标[5]。

  三、民族地区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改革

  (一)改革的目的

  教育评价的意义不仅是指挥,而更应是推进,是否能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对核心素养的切实培养至关重要。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是指高等教育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建立的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内容、过程、方式、方法、手段及其管理等环节方面实现多样化。建立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因材施教发展和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发展的需要,因此,多元化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语法教学中运用促学评价,充分发掘线上线下的有效教学途径,使教学与评价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可以综合构建学生的评价机制。合理的促学评价框架的建立有助于对学生英语语法线上线下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动态的监控,在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的同时,也利于培养地区高校学生英语语法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期末的终结性评价提供有效支持,最终让授课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综合成绩,增加终结性评价的信效度。

  (二)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环境下构建的促学评价不同于传统语法课堂的形成性评价,所以本研究在结合语法课堂教学评价的同时,参考国内外多项研究的促学评价实践模型,充分整合英语语法在线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语法教学、交流、测试等平台进行的教学活动,构建综合性学习为导向评价的实践模型。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民族性和实际能力,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形成真正有效的学习导向评价的设置和环节。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构建线下英语语法课堂层面的促学评价

  积极思考如何摆脱线下英语语法课堂传统的易枯燥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地区高校学生语法学习的困难原因,遵循语法教学的系统性、交际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西方的文化语言对比、中西格言、俗语的语法结构辩证思考来解决英汉之间差异造成的语法学习困难。在目前国内英语专家推出的“呈现语法点—师生讨论—归纳总结—巩固操练—综合运用”的新型语法教学模式上构建学习导向评价。思考如何生成“交互”从而促进学习和如何获取“交互”的证据,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对未来学习的积极影响,并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2.构建技术支持下的促学评价的实践框架并运用于实际教学

  积极构建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导向评价的实践框架。根据地区高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掘和利用适合英语语法教学的线上技术支持平台,如在线教学平台、在线交流平台、在线自学平台和在线自测平台等。在上述在线平台的学习活动构建的基础之上进行资源整合并形成完整的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学生根据教师、同伴和自己的反馈调整下一个学习目标、方法和态度。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在线反馈进一步调整他们的线上教学活动。在实际操作中,丰富完善该框架,使得促学评价模式能充分延展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时间至课堂外,大大增强其语法学习的实际效果。

81d1da7e1ba142629967fea196c73e0e.jpg

  3.合理构建期末语法课程测试

  林立(2019)明确指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所教的语法项目需要进行测试,以便了解教的效果和程度。尤其在高校阶段,教师也需要对学生一个学科的学习给予最终的评定成绩。所以在学习导向评价的基础之上,合理构建期末语法课程的测试也尤为重要[6]。鉴于目前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学习者的语法运用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语法知识来培养语法能力,并且在测试中也贯穿该理念,融入以学习为导向评价的思想。在改革中,教师应做到:(1)语法单项知识点测试题在整个测试题中的比例不宜过大。(2)测试中可以利用语篇语境测试语法。(3)测试中尽量减少设计学生可以猜测出答案的题型,借此增加语法测试的效度。

  (三)改革的实施

  1.完整构建线上评价体系

  选择超星学习通应用程序和中国大学生慕课网为线上语法课程学习平台,选中平台上的精品课程为线上语法课程学习内容,并设置线上课程学习的打卡、作业、讨论和章节考试等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实施与体现,发挥评价主体作用。在课程构建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应注重将线上学习情况和线下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线下教学应与线上课程内容融合,形成学习—解惑—评价—运用的闭环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每一位学生有效的档案袋建设。

  2.丰富线下评价方式

  (1)重视学生的语法课程学习笔记

  充分发挥学生语法课程学习笔记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指导学生通过语法笔记的记录和梳理,理清英语语法的基础层次,汇总错题漏题、等级考试真题,最终巩固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因长期记录的笔记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在课程学习结束时,其既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书,又是教师对学生语法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落实认真指导学生正确的笔记记录方式,细化笔记评级指标的工作。

  (2)丰富语法思维导图的构建

  要求学生在语法章节学习小结阶段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分散繁复的语法知识点提炼在一个平面上,以此培养自己的语法概念全局观和树立完整的英语语法结构意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自主地练习和同伴作业的展示交流也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抓语法重点,梳理语法脉络的能力。最后教师再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将学习反思、单元总结和思维导图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学习—思考—运用的递进学习。

  (3)加入语法知识点讲解小视频作业

  在作业方面,学生学习小组自主确定本小组的语法讲解主题,通过分析自己喜欢的电影对白或小说、新闻稿、演讲等材料讨论语法主题,录制成完整的视频后发布于QQ班级语法群和B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并接受教师、同学乃至社会的评价,最终形成综合作业得分。在信息化视角下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潜在优势在于:第一,完全自主选择学习重点和材料的作业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完成也充分检验了学生的相关信息化技术和课件制作能力。第二,学生更具有主动作业完成意识,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分析语法现象及分析其中的中英差异。第三,作业的网络传播性和社会反馈会给学生带来正向反拨效应,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此项作业的评价,学生的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之间会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老师的分数和学生的评分均呈正态分布,这证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作业的评价更高,自我评分虽可能会稍微影响评价的客观性,但因占比低可以被忽略;教师的评分高于学生的评分,尤其是同伴评分,说明同伴对彼此的要求更严格,更关注彼此的不足之处;而教师更注重作业的优点和评价对学生形成的鼓励性意义。与此同时,所有学生都肯定了评价的作用,认为自己在此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完成度,而完成作业后不久同伴和老师的反馈对第二次修改或更深层次的思考作业也非常有帮助。当然,同学们也注意到具体困难和问题,如团队合作、时间安排等,这给接下来的建设带来思考。

  (四)改革的启示

  本研究以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专业语法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开展多样性评价方式为思路,探讨了基于教师、同伴、学生自己评价三个连锁评价主体构建的多元促学型评价框架的具体实施及教学效果。对地方高校语法教学进行新理念的探索,旨在打造一个学习效果更实际的语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理解、学习、运用语法。

  建设多元化促学评价体系有利于英语语法教学状态的调整,旨在鼓励学生学会使用语法而不是在考试中成为考试机器,语法学习沦为学用分离。在多元化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与评价、内容、反馈有机地联系起来,所得到的评价既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让教师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与此同时,促学型多元化评价的建设也遇到了许多障碍和困难,如学生前面提到的网络问题、小组协作、讨论时间等,这无疑是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后续的研究在理论的基础上应构建可能更多的形式或方案,重视评价主体的作用及实际的反馈,加大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与监控,完善学习档案袋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弱,制定科学的评价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促学型多元化评价贯穿整个语法教学的过程,力求改变语法教学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和学生畏学的尴尬局面,做到“以教促评,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

  四、结语

  将促学评价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相结合,使教学与评价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从而为学生构建一个全面的评价机制,真正打破传统枯燥的语法学习模式,达到学而用之的目的。建立有技术支持的以学习为导向的评价框架,有利于对学生线上线下英语语法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动态监控。它不仅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而且有助于培养地方高校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英语语法的能力。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考核的重点是否得到了恰当的体现,并应注意学生对作业或考试的及时参与态度,真正实现各方面对学习导向的考核要求。


参考文献:

  [1]2021英语测评与教学年度报告(fltrp.com).https:∥www.fltrp.com/ebook/yfzx/yycpyjx_bg_2021/.

  [2]Allal L,Lopez L M.Formative Assessment of Learning[M]∥;OECD.Formative Assessment:Im-proving Learning in Secondary Classroom.France:OECD Publishing,2005:241.

  [3]The Assessment reform Group,ARP,UK.http:∥www.assessment-reform-group.org.uk.

  [4]周季鸣.英语课堂的促学评价:大学师生的认识和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6-16.

  [5]金艳.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理念与实践[J].中国外语,2021,18(3):4-10.

  [6]林立.英语语法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