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论文

2023-11-24 14:57:4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智慧课堂的构建对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现状,探索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以期深化大学英语智慧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的深度融合。
摘要:作为智慧教育的核心,智慧课堂的构建对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意义重大。本研究基于大学英语课堂现状,探索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以期深化大学英语智慧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大学英语;智慧课堂
Abstract:As the core of smart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effects.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English smart classroom,with hope to deepen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llege English smart learning.
Key words: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llege English;smart classroom
一、引言
智慧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战略之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1]。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大学英语教与学改革的集中体现,智慧课堂的构建对大学英语智慧化改革尤为重要。文章将从大学英语课堂现状入手,基于交互决定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探讨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智慧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大学英语课堂现状
(一)教学内容同一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通识必修课之一,大学英语具有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应用技能的“工具性”和拓展学生跨文化视野、树立良好价值观的“人文性”双重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制于大纲要求和学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往往集中于教材中语言点、语法点、四六级考点等重点内容的讲解,缺乏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无法同时满足不同语言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整体教学内容重工具性,文化教学内容单薄,人文魅力不足。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虽然各高校在近年来尝试通过教学改革、变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大学英语课堂仍为主流,且信息技术不能有效与教学融合。教学过程中,教材教学为主,相关信息化软硬件利用率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交互、生生互动机会较少。学生在此过程中虽然被动接受了不少陈述性知识,但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且无法自主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转化为产出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和日常交际。
(三)教学评价统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过程中一些非正式测试和单元测验,终结性评价主要指期末考试。此种评价方式虽标准统一、操作简单,但耗时长、效果不一,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成长,无法个性化向学生反馈学习信息,对教师即时调整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辅助意义同样不明显。
三、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理论依据
(一)交互决定理论
作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吸取了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精华,提出行为、人和环境实际上相互联系、彼此交互、相互决定,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而行为则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2]。交互决定理论超越了认知心理学中传统的“单向决定论”,在个人、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架起一座互动桥梁。
根据交互决定理论,环境和个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互相作用,从而产生了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也会相应地对个体认知和环境施加影响。由此可见,创设一个良好的智慧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对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智慧课堂中,依托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可以实现人机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高效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协作、探究和意义建构[3],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智慧生成。例如,利用雨课堂,教师可设计如小组讨论、抢答、随机选人、弹幕提问、上传音频视频、在线答疑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依托各类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出能力。此外,根据学者的研究,参与师生交互程度较深的学习者,学习效果会更佳[3]。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环境,智慧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线上线下交互途径,学习者的发言、展示会获得教师和同伴更多回应,学习者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升,进而改善其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二)多元智能理论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能是一种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并能以多种方式进行创作的能力。基于对智能的定义,加德纳提出了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组能力,而非单一能力,它们以复杂的方式统整运作在一起,主要包含八种形式,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1)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智能;(2)多元智能是可描述、可测量的;(3)智力作为一种生物潜能,是可以发展和提升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相互配合以相互激发潜能;(4)教育的目的即挖掘学习者个性化潜能,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4]。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智力发展特点,帮助其实现有效学习。
智慧课堂教学的核心观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灵活进行教学设计,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发展途径,实现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人数多、英语水平不一、学习需求不同。智慧课堂的构建,可以逐渐转变我国大学英语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及“重分数,轻实践”的单一考核方式,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此外,多元智能理论还强调学习者对自我智力特点的发现,了解自身智力的强弱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工具和服务开展学习,这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课堂中,混合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学习者需在完成各项线上线下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综合利用现代信息及技术和学习平台开展学习分析,针对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制定学习方案。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自我分析、自我指导、自我完善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进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一)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提供有效外部支持
智慧教育时代,各类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学习环境发生深刻改变。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技术、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信息技术的优势,综合不同特点的智慧学习平台(如U校园、FiF口语平台、“云班课”App等)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技术的便捷、高效、智能,开展大学英语智慧学习[5]。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模态呈现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实现课堂即时交流与个性化反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陈述性、碎片化知识的应试教育模式。课下自主学习中,师生可结合课程目标及教材内容,综合利用国内外慕课平台、精品课程资源、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直播平台、校园网自主学习平台等数字资源,对课上内容进行补充或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内化、获取、管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英语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室还可引入支持语言学习的智能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手写文字识别、语音智能分析等,软硬件建设联动,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情境,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学习效果。
(二)采用产出导向法(POA),创新教学方法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其前身是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POA历经十多年发展、完善,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外语教学理论之一。POA提出“学习中心”“学用一体”“文化交流”“关键能力”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学必须要实现教学目标和有效学习。教学过程中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以评促学”等教学假设为指导,按照“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核心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将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补充和产出能力培养有机融为一体[6]。POA本质上是以应用为导向,体现了职场中运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智慧课堂中,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例如撰写简历、模拟面试、虚拟会议、商务电话、撰写会议纪要、复述新闻、传述报告、写产品说明、主题辩论、个人或小组演讲等智慧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及信息搜索、捕捉、整理、类比、批判、分析、评论等思维能力[7],充分利用各类智慧资源进行混合翻转教学,着重对学生实用英语的培养,更好地促成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真正学以致用,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三)转变英语学习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
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终结性评价往往以期末考试形式进行,考点集中于英语语言知识,缺乏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评价过程中,教师掌握评价主权,同伴互评、自我评价占比较低。整体评价中总结性评价居多,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性评价。智慧课堂环境下,学习评价的内涵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大学英语学习评价也应转变传统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即时反馈。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评价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通过大数据技术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考试测验数据、学习平台数据等,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及指导,促进学习者根据学习分析进行反思和总结,实现学习评价和学习过程交叉相融[3];另一方面,师生评价、生生互评与自我评价有机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师评价的唯一视角,从多个角度客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投入度、参与度、合作度、完成度作出客观评价,并基于评价综合给出发展方案,助力学生不断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实现深度学习。
(四)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智慧学习能力
21世纪见证了信息通信技术在提高效率、决策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教师信息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与使用效果。如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恰当地使用各种技术资源与工具,充分发挥外语智慧学习平台和系统的支撑服务作用,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根据国内学者相关调查,外语教师的整体信息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对信息获取、评价、处理、管理、整合、研究等能力发展不平衡[8]。因此,根据新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的要求,应不断提高校外语教师信息意识,增强其利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重视培训需求分析,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培训个性化、针对性、持续性;强化外语教学中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如语料库建设、数据统计分析、翻译技术等;创新外语智慧教学模式,结合学生能力结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利用多样化学习任务提升学生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其利用技术进行知识收集、挖掘、分析、统计、理解、关联、批判,从而自主完成知识探索和生产的过程[9]。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巨大动力,智慧课堂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模式,智慧课堂具有个性化、智能化、高效率等综合优势。高校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逐步构建智慧课堂,不断完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体系,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正朝着信息化、智慧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的运用,能够大大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是当今社会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趋势,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智慧课堂能够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教学资源,直观形象地进行知识讲解,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拓宽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该为智慧课堂的构建创造条件,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智慧课堂,努力满足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和学生应该认识到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意义,结合学生情况和实际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在教学中实现现代科技的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何莲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J].外语界,2020(4):13-18.
[2]Bandura A.The self-system in reciprocal de-terminism[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8,33(4):344.
[3]杨现民,晋欣泉.智慧学习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21.
[4]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York:Basic Books,1993.
[5]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3-11.
[6]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18,32(3):387-400.
[7]钟富强.智慧外语教学改革的路径与系统构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1):85-91+14.
[8]李继燕.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河北、山东两省的调查[J].中国成人教育,2017(7):64-69.
[9]苏红,王银泉.数字人文时代高校智慧型外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2(2):55-63,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