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翻译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2022-10-07 12:51:43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高质量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翻译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翻译实践教学不足以提升学生的翻译应用和实践能力,亟待改革。翻译实践教学的范围应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忻州师范学院翻译实践教学的若干改革建议旨在寻求适合校情的翻译实践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承担国家和本地化语言服务重任。
摘要:高质量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翻译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翻译实践教学不足以提升学生的翻译应用和实践能力,亟待改革。翻译实践教学的范围应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忻州师范学院翻译实践教学的若干改革建议旨在寻求适合校情的翻译实践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承担国家和本地化语言服务重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翻译实践;教学改革
Abstract:The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ranslation talent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 teaching.Traditional translation practice teaching is not enough to improve students'translation ap⁃plic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and it is in urgent need of reform.Transl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be extended from classroom to the second classroom in terms of time and from campus to off-campus in terms of space.Some sug⁃gestions given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are aimed at finding suitabletransl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the university,improving students'translation practice ability,cultivatingexcellent applied translation talents,and undertaking the task of national and localized language service.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translation practice;teaching reform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社会发展浪潮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地方性应用型高校主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地方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忻州师范学院作为山西省的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其翻译专业以培养服务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应用型翻译人才为目标,有责任承担起本地化翻译任务。文章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翻译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二、翻译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实践教学同样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增长学生的实际才干。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实践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应用型高校科研的助力器、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强化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校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其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和鲜明。翻译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只有翻译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与相应的实际翻译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知识、获取更多信息、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三、翻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学院多年的翻译教学来看,学生普遍存在翻译功底不扎实、理论实际脱节、翻译效率低下、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单纯考虑实践教学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翻译实践课占比远远低于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较明显;二是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仅体现在实践课时缺乏,还包括实践条件有限、实践内容单一。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理论讲解上,学生在课堂内外均不能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教学硬件、软件的建设和使用,不足以为学生的翻译实践提供足够的保障。学生翻译任务多为文学翻译,文本类型较为单一,翻译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上种种都已经成为制约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翻译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四、对翻译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课堂翻译实践教学
首先,课堂翻译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容个性化的翻译体验。译文优劣没有唯一标准,很多学生在翻译初期愿意尝试不同的风格,也有些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习惯,教师可在原则范围内予以宽容和鼓励,允许学生有丰富的翻译体验,以增其信心,长久保持对翻译的浓厚兴趣。
其次,翻译选用语料要及时更新。教师不应受教科书的束缚和制约,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泛发掘可用语料,扩大语料资源,关注语料的丰富性、时代性、地域性,可适当选取一些热点、难点、焦点材料,让学生尝试实践,展开以内容为依托的实
践教学模式。以忻州师范学院的翻译实践课为例,教师可选取的地方特色语料就非常丰富,如关于五台山、忻州古城等周边景点的旅游文化介绍材料,或者关于当地文化、民间故事等的介绍文本,或者关于忻州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语料都可拿来让学生翻译,不仅有助于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为地方文化的外宣做贡献。
再者,教师可根据讲授内容的特点设置仿真场景,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模拟场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充分交互,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更流畅,并且能充分体现角色职能。学生通过这种训练掌握并熟知基本的翻译操作流程和翻译技能,有助于形成熟练的符合业务活动规范的职业译员行为能力。此外,让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走进课
堂。计算机辅助翻译已成为当今合格职业译员必须掌握的工具,未来的翻译市场必定是“人机共存、人机互补”。把现代翻译技术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与传统翻译教学适宜整合,走计算机辅助翻译人才的培养之路,是信息时代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因此,让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走进课堂、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操作迫在眉睫。就忻州师范学院翻译专业而言,教师要充分利用LASCAT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增加开设CAT实践课程,增强学生对现代翻译技术的认知,了解机器翻译、机辅翻译、语料库相关知识,培养熟悉现代翻译技术、翻译效率高、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接地气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二)课外翻译实践教学
第一,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在校内成立翻译社团、翻译工作坊等,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翻译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翻译氛围,吸引英语系乃至全院的翻译爱好者加入,大家交流切磋,共同进步;鼓励学生自发形成翻译小组,分工协作,模拟翻译项目实施,共同完成翻译任务,体验翻译过程中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大胆试用翻译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或实践项目,在实践中让学生提前体验和了解翻译实践的流程;每年定期举行口译和笔译竞赛,鼓励学生参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同时发现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暴露的不足和短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帮助学生有的放矢改进翻译学习方法,促进教师教研讨论,及时调整翻译教学策略。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组织、带领、指导学生开展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比如对山西省内、忻州市内如五台山和忻州古城等旅游景点的英文标识或宣传资料中的英文表达进行调查,看是否存在误译、漏译等影响游客正确理解文本的现象,要求学生在调查中客观真实做好记录,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严谨考量,必要时请教相关领域专家,最后给出满意的译文,撰写翔实的翻译实践报告;学生还可以加入社会团体做语言服务志愿者,在各景点、五台山机场等地做志愿翻译工作,将课上所学的翻译理论付诸实践,积累翻译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就业储备必要的职业能力。
第三,加强实践技能训练。新媒体时代,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渠道。翻译实践非一日之功,需要点滴积累、持续练习。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数个月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翻译实践技能的训练。例如院系可大力宣传、积极鼓励学生报名参加“译国译民”与学校合作的免费线上培训实践,安排指导教师全程跟踪辅导、提供帮助,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课程的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并提交作业。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跟随领域内的专家学习实践,还能开阔视野、了解前沿动态,明确今后自我的提升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认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翻译实践能力。
(三)校内外翻译实践并举
从空间维度来说,翻译实践教学的改革要重视校内外翻译实践齐头并进。就校内而言,翻译专业的学生除课堂学习以外,还必须要做到:一年级进行大量广泛的双语阅读,博览群书,以扎实自己的双语功底;二年级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身兴趣、翻译能力等选定合适语料,开启长达两年多持续不断的翻译实践,指导教师跟踪监督进度、学生定期总结汇报翻译实践心得,以确保功夫落到实处;在四年级时务必完成规定字数量且较高质量的文本翻译,并结合自身翻译实践经验在毕业前完成例证
丰富、论证科学且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翻译实践报告。此外,系部还要充分利用院系LSCAT实训基地优势,适当增加CAT实训课时,课余时间全面开放,让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实践,加强训练。
校外方面,首先要重视实习期。学生在外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辅导员要做好跟踪了解,随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实习心得,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要争取资源,加强与翻译网站、翻译公司、企业、文化、旅游、宣传等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影响重大。因此,基于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现实需求,必须对传统的翻译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学校不仅要将课堂翻译实践教学延伸到课外,还要将校内翻译实践教学延伸到校外。只有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式,理论实践并举、突出学生主体、更新翻译语料、融入CAT(机辅翻译)、语料库等前沿知识、加强多方位实践实训、努力寻求适应时代和市场发展的有效翻译实践教学策略、探索一条适合本校和本专业发展的特色道路,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的语言服务、经济发展、文化外宣等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向梅梅,刘明贵.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刘明贵.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2):6-9.
[4]胡伶俐.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1):144-145.
[5]胡开宝,李翼.机器翻译特征及其与人工翻译关系的研究[J].中国翻译,2016,37(5):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