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认知视角下科技英语中的隐喻翻译论文

认知视角下科技英语中的隐喻翻译论文

12

2023-11-12 13:48:1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科技英语翻译活动中,必须对其中出现的大量隐喻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科技译文的准确性、完整性。而作为有效的修辞手法,隐喻也是人类认知不可或缺的方式,是人类认知进化中的重要表现,其重点表现为对其他知识的运用,可以对某一问题做出正确表述。借助隐喻的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简单,让人们可以对抽象物体或特定学科中的知识,产生更为正确的理解。文章就科技英语中基于认知视角的隐喻内涵展开研究,并对科技英语的隐喻阅读方式,及其基于隐喻形式和上下文环境的科技英语翻译方式展开研究与探索,使原文隐喻阅读得以达到译文阅读的再理

  摘要:在科技英语翻译活动中,必须对其中出现的大量隐喻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科技译文的准确性、完整性。而作为有效的修辞手法,隐喻也是人类认知不可或缺的方式,是人类认知进化中的重要表现,其重点表现为对其他知识的运用,可以对某一问题做出正确表述。借助隐喻的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变得更加简单,让人们可以对抽象物体或特定学科中的知识,产生更为正确的理解。文章就科技英语中基于认知视角的隐喻内涵展开研究,并对科技英语的隐喻阅读方式,及其基于隐喻形式和上下文环境的科技英语翻译方式展开研究与探索,使原文隐喻阅读得以达到译文阅读的再理解。

  关键词:认知模式;隐喻;科技英语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nglish translation,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the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metaphors in it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integrity of translation.As an important rhetorical de-vice,metaphor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mode of cognition an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development.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bility to accurately express one concept through the borrowing of other concepts,and through the use of metaphors,the language expression can be more concise.Therefore,people can form a more accurate cognition of ab-stract things or concepts in certain fields related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metaphors in scientific English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I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in scientific English,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scientific English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meta-phors and contexts,so as to facilitate target readers'recognition of the metaphors in the original texts through transla-tion.

  Key words:cognitive mode;metaphor;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nglish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新的概念需要命名和定义,可借助隐喻,对现有词汇的含义进行延伸,或是赋予新的含义,并且因频繁出现的新词所造成的难以记忆、繁杂等问题得以有效缓解。在此基础上,需要从认知角度,对科技英语中的隐喻类型及翻译策略加大研究力度,使隐喻的促进认知发展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二、认知视角下隐喻内涵概述

  目前,部分学者认为隐喻是人类大脑对世界进行认识的方式及思维过程,同时从认知角度开始对隐喻加大了研究力度。隐喻作为认知活动形式,主要是指人们利用具体、熟悉、有形的旧事物,结合事物之间的本质特征或相似性,对抽象或陌生新事物进行认识的过程[1]。

  首先,在科技英语中,大量科技术语都来自隐喻。由于隐喻能够将两种处于不同领域中的事物进行有效联系,科技英语通过隐喻的方式,能够将已经熟知事物的性质、形状、结构、动作、范围、功能、方式等向其他事物转移,或将某一旧领域中的术语应用于其他新的领域,进而形成新的词义。同时,科技英语还可以通过隐喻对其原本内涵加以延伸和扩充,从而在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教育和文学等领域中广泛运用。

  其次,与日常用语和文学语言相比较之下,科技英语有着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能够通过科技话语对科学技术问题、科技活动进行说明,同时也是人们对社会认识的客观表达。在科技英语中,隐喻认知的能力也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科普类英文文章中。随着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因新事件、新问题和新理论不断出现,人们往往借助隐喻的形式对新知识加以说明和命名,同时,隐喻还可以用于说明和理解抽象概念,利用具体的、人们熟悉的事件或形式,对未知的知识或事物进行认识和理解。

  当隐喻运用于某些不同方面时,可以通过事件对比分解的方法,把两者的类同之点加以说明,从而引导人们利用所掌握的活动,对新事物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利用windows视窗、menu菜单的隐喻,也就是利用人们日常生活或其他行业中的知识,将我们自身的知识加以比喻,从而使得在软件行业中的新概念定义得到逐步形成与完善。

  最后,科技语言中的大量隐喻的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形象作用,促进人们对抽象事物进行认识与了解,同时也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化,并对事物做出了更生动、更具个体性的说明,从而使科学语言中形成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和内涵,有利于借助具体的形象意义概念对抽象难懂的知识和概念进行说明,同时也能够折射与宣泄人类的喜怒哀乐[2]。

  如:This scale is perfectly adapted to the“of-on”pulses of electricity,so it is widely used in electronic computers;because of its simplicity it is often called“the lazy schoolboy's dream”!

  可翻译为:将此进位制应用于发电的“开-关”脉冲,并且在电子计算器中加以应用,因其简单便捷,故也时常称作“懒惰学生的理想”。短句中通过“懒惰学生的理想”对二进制的便捷性进行了暗喻,也使作家对科学概念的情感态度更加充分地表现。

  三、在认知视野下的英语隐喻翻译的问题研究

  首先根据隐喻认知特征,对科技英语翻译过程加强分析,其需要将某种语言文化中所表达的知识方式通过为目的语的有效转换,实现目的语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从认知语言学层面上可以看出,隐喻方法所传达的含义有着特定的知识基础,是人类社会心智运作机理中,由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转换而形成的结构映射结果。在人类工作、生产过程中,通过隐喻方法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趣味性,同时也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活动。目前,在科技英语中,隐喻翻译已得到广泛应用,通常科技人员可借助所熟悉事物的特性、功能、形态、过程和状态等,对陌生、新鲜的事件进行反映,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事件,同时科技英语中的隐喻翻译水平也直接影响其所翻译语句的生动性、观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所以在科技英语的隐喻翻译中,必须对喻体形象传达的准确性、隐喻保全、修辞格式表现、喻义保留等方面问题进行充分考虑。

  目前科技英语中常见的隐语翻译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直译

  针对客观世界,由于人们的意识感受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人们可利用同样的隐喻表达形式对多个概念域加以反映。而针对这些隐喻也可以通过直译的方式加以翻译,译者利用此映射方法,结合由隐喻所形成的心智运作机理,让读者在查阅翻译资料时可以得到与原文阅读相似的感知反映。具体表现在,翻译中对原文的喻体形式、隐喻修辞手法和喻义加以保留。

  如:The image demon is charged with the task of convening stimuli received from the sensory systems—sight,hearing,touch,taste,smell into images.可翻译为:图像处理任务,是把人类视觉、听力、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受信息系统所接受到的影响整合到影像中。其中由于汉、英两种语种中,在相关隐喻概念表达时,所使用的目的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翻译人员可以通过隐喻概念域的对等映射,在形态、含义等方面,将原文和目的语言进行合理衔接,以便于让译者与原著读者之间能够实现一致的反映和理解。

  (二)意译

  在科技语言隐喻译文过程中,如不能使原文中的即喻词体在原目的语中完整保存,则翻译人员应保证译文语言的通畅性,必须利用原目的语的文学知识模式,对原词历史上的文学知识模式进行合理替代,确保所使用的形象化词汇能够与原文形式相契合。

  如:The latest findings will fuel the debate over the environment safety of those crops by giving both sides more ammunition.可翻译为:最新的研究结果给双方提供了更多的证据,使这些作物环境安全的有关争论变得更加激烈。译文中将“ammunition”的原有概念,运用意译的方式翻译为“证据”。

  运用这种隐喻翻译方式,就必须保证源语隐喻始发定义域的具体含义都能与原目的语社会生活特征相符合,采用归化映射模式的翻译方式,对源语隐喻中的抽象观念加以正确反映,从而使源语的隐喻形式、含义都可以在翻译中得到正确反映,以便使翻译者与原著读者都可以得到一致的反映[3]。

  (三)喻体形象舍弃、喻义翻译

  由于语言是文学媒介,其与文学意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而话语中又蕴含深存的文学含义,因此翻译者在进行阅读过程中,必须接受某种带有自身文学含义的语言隐喻方式,即在同一目的语文化中,并没有同样的认识域映射或同样的隐喻方式,而在该语言隐喻中所包含的知识域也没有在同一目的语文化中得到对等的认识域映射方式,同样也就难以在同一目的语的认识区域中进行归化反映。在做此类的喻体翻译工作时,应将喻体意象舍弃,并转移隐喻意象的区域映射,只对喻义进行翻译的方式。

  如:Today,it can be said that wheels run America,the four rubber tires of The automobile move America,through work and play.可翻译为:在今天,我们可以说美利坚人是靠汽车的四条橡皮轮毂,带动了整个国家的事业与体育。原句中“wheels run America”的可翻译为“轮子使美国转动”,其喻义是指在美国政府的汽车制造业中占据了主要支配地位,因此翻译人员采用此翻译方法,直接将其隐喻含义进行呈现。

  另外,通过移植概念域映射折方式,在可以对原文中蕴含特定文学含义的隐喻词加以翻译的同时,还可以在原目的语中,通过对源词文化的移植,使原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法丰富多彩。

81d1da7e1ba142629967fea196c73e0e.jpg

  四、科技英语中隐喻认知及隐喻翻译类型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的喻体存在相似的心理基础、相同生理构造以及客观的生活环境时,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时,人们也会产生相似的概念,喻体也具有极大的认同性。同时,人为主观因素对科技文本翻译影响较小,并且极少因生活环境或社会历史背景存在差异而发生改变,因此在科技文本中具有显著的认同性[4]。

  科技文本隐喻翻译作为认知世界的方式,使翻译人员和读者能够对原隐喻目的进行认识。其中根据隐喻种类差异、上下文语篇差异、翻译目的差异,在译文处理过程中,采取不同的隐喻处理方法。其次,隐喻翻译和隐喻类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对不同的隐喻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针对原文中隐喻的意义与功能,选择了不同的译文策略,如针对隐喻只具备形象认知作用,则在翻译中应对原来意象加以替换,而根据原文隐喻所存在的形象审美作用,则在翻译中对原有意象加以保留。另外,需要针对原翻译人员的语言能力及其翻译目的,对原译文策略加以选择,同时通过隐喻翻译过程,对译文内容进行认知重塑。

  另外,针对不同文体,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尤其是隐喻翻译是科技英语中最为特殊的翻译问题,隐喻语言甚至在科技英语中占了四分之三,同时部分隐喻已逐渐与人们的认知相融合。现阶段,对隐喻的探讨重点主要是从隐喻映射的目标域、源域和二者间形成映射的相似特征方面入手,对原文和译文之间对应的映射关系进行明确。按照相关的隐喻翻译特点可以将其区分为如下四类,而针对不同类别的隐喻,在翻译时也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翻译对策,并依据隐喻特点及在文本中的实际作用对翻译策略进行选择。

  (一)标准隐喻

  这种隐喻形式在科技英语中大量出现,主要是指针对一些新观点、新事件,或作者所产生的情感表达和形式认知。在采用此类隐喻时,翻译人员应适当变通,对原始意象加以保留的同时,也可以放弃原始意象,只对隐喻本身加以翻译,同时要求翻译人员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翻译策略进行确定。

  例1:Cognitive psych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可翻译为:认知心理学仍处在发展初期阶段。还可以翻译为:认知心理学,还处在新生阶段。

  例2:Everyone has heard the phrase“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Video conferencing provides that picture,bringing decision makers together for face-to-face meetings regardless of their location.译文中“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可译为“百闻不如一见”,但结合上下文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一画值千字”,能够使翻译更加生动,使原语形象得以保留。

  例3:At first,both were very small,much less than a pin point in size.We might say that the first plants or animals were bodies living in one-roomed homes,too small for man's eye to see.可翻译为:在最初,不管动物或者植物都十分细小,比大头针的针尖还小得多。也可翻译为,第一批植被或者动物都是生存于单细菌的身体中,小到可能肉眼不见。如果在翻译上将“one-roomed homes”翻译为“房屋”,会比“单细菌”这样直白的语言翻译方式更为生动与形象,也有助于把原著主人公对现实世界理解的本意与情感态度进一步的表达。

  (二)亡隐喻

  此隐喻类型往往与人体组织、时空概念、人体语言、生态学特征等发生联系,在研究用语时大多进行说明与概念阐明,但隐喻概念也已完全丢失,一般可以使用直译的方式翻译,也可以参照具体语境,结合其他翻译方式加以适当利用。如“menu”通常直接翻译为“菜单”。

  (三)新鲜隐喻

  此类隐喻为科技英语中新近产生的隐喻类型,已越来越被人所认可,其翻译策略也更加灵活多样,人们可依据翻译目的或上下文语境等,对翻译策略做出合理抉择[5]。如“Walkman”可翻译为“随身听”。

  例4:Man can harness the energy present in the tiny particles that make up matter.可翻译为:人们能够使用构成物体的微细粒子所产生的力量。(需解释哪个为新鲜隐喻)

  (四)原创隐喻

  此类隐喻主要是指原文作者所独创的,能够对表达内容的核心及作者个性予以体现。此类隐喻通常采用原文隐喻形象保留的直译方法,同时此类隐喻翻译也是促进译文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翻译时,需要对语篇整体特征进行充分考虑,根据语篇中隐喻的实际地位和作用,采用更为灵活的翻译策略。

  如:Not solid,not liquid,not gas—plasmas are a kind of electronic“jelly”composed of equal numbers of negatively charged electrons and positively charged ions held together by their own long-range electrical forces.可翻译为:非固体、非液体、非气体等离子体是一种电子“冻”,由等量的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量的离子所构成,并且通过自身的远程电力而融合在一起。其中“jelly”翻译为“冻”能够对运用隐喻的方式,将原文以最生动形式进行保留。

  例5:Just remember,that light can also mean pleasure as,for instance,when the sun shines again,after a series of dull,grey or rainy days!可翻译为:只要记住,光也可能具有清新愉悦的感受,比如说,在长时间阴沉灰暗或阴雨绵绵的气候过后,太阳会再次照耀!在译文中对原隐喻所传送的感觉予以保留,“光”给人“清新愉快的感觉”这种隐喻翻译方法,能够实现隐喻再认知的目的。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英语中必须对隐喻翻译加以关注,隐喻在成为语言现象的同时,也是人类对新事件、新概念、新范畴及其抽象范畴概念进行理解的主要手段,同时由于隐喻的广泛使用,能够使科学语言更具感染力,更加形象化。在科技英语隐喻翻译时,应根据隐喻自身特点和类型,并与上下文语境及翻译目的相结合,对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读者能够通过原文隐喻的译文实现再认知。

 参考文献:

  [1]杨志亭.认知隐喻论的视野下,科技翻译中“去隐喻化”的问题分析[J].东方翻译,2021(3):31-36.

  [2]马霜.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隐喻翻译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23):86-87.

  [3]彭修洁.从认知视角谈通俗科技英文中隐喻的翻译重点解析[J].智库时代,2018(43):173,175.

  [4]陈倩,庄奔月.从认知视角论隐喻的翻译原则与方法[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2):77-80.

  [5]兰琪.认知隐喻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现代语言学,2022,10(8):15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