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 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2022-09-21 17:01:19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工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产生了各种新业 态,为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如何将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 机融合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文章论述了商务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目标、教 学方式和创新课堂等多角度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工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产生了各种新业态,为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如何将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商务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创新课堂等多角度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立德树人;商务英语;实践探索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Internet with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uch as industry,commerce and financial services has produced a variety of new forms of business,which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eaching.How to in-tegrate value shaping,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new er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with the educa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and makes a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era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methods and inno-vative classes.
Key words:“Internet+”;educa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Business English;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新时代创新的推动下,互联网与工业、商业、金融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动力。在经济、社会领域出现了跨境电商、直播、智能化、自媒体、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创新业态和形态。“互联网+”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创新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空。以跨境电商为例,近年来,跨境电商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发展迅猛,成为稳定外贸的重要力量[1]。在教育方面,一方面“互联网+”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途径。2020年初,“互联网+教育”确保了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人是自媒体海量信息和视频的接受者,同时,每个人也可以是自媒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络大量的分享信息未经严格审核,良莠不齐,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存在。这些有价值偏差信息容易干扰大学生的判断力,影响其思想和言行,甚至使他们成为这些信息的传播者或网络不当行为的实施者。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这一表述清晰地阐明了高等学校育人工作中价值、知识、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要与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如何将立德树人教育有机地融入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中,是每位科任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三、商务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是培养线上线下外贸人才的应用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既有英语语言文化课程,也有商务知识技能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时,长期接触西方报纸杂志、影视作品、商务报道等,容易受西方不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从而滋生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及利益至上等价值思想偏差。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潜在的负面影响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涉及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潜在后果更严重。
因此,有必要将立德树人教育与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激发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商务英语课程作为该专业一门核心课程,融合了商务和英语技能训练,同时也是一门培养商务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以初级剑桥商务英语为例,教学内容涵盖了工作领域、工程进展、商务沟通、职业选择、商务旅行、公司简介、生产过程、未来发展、职业发展、健康与安全、劳务市场等12个商务话题,以及各个商务场景下的商务技能训练,比如,日程安排、商务沟通、订单与合同、组织会议、报告事故情况、求职等。每个商务话题和每项商务技能的学习和训练都渗透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中。
在商务课堂上单纯地开展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远远不能满足育人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尤其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的通识课程在价值塑造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3]。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任务,就要将价值引导渗透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结合商务场景进行商务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讲解;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引导,这一点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和商务英语教学要有机结合,协同进行,共同完成育人目标。
四、商务英语课堂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开展课程思政要立足专业特色,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2]。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角度开展价值引导。
首先,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的,融入价值塑造内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高尚的品德、人文与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敬业与合作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等[3]。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把价值引领要素及内涵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以Career development的教学内容为例,在学习关于职场教育的阅读材料时,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和价值引导:如These days,employers understand that employees who are given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re more motivated and contribute more to the company.(如今,雇主们都明白,给予培训和发展机会的员工更有动力,对公司的贡献也更大。)
They are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develop employees'skills,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help busi-ness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profitability.(课程是专门设计来发展员工的技能,同时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结合语言句子的学习,教师引出企业与员工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思政元素,以及建立合作共进、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的价值导向。公司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以人为本”的企业依靠员工,重视员工的发展。受重视的员工工作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强。员工与公司休戚与共,员工的发展决定了公司的发展。这样一来,思政元素紧密联系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点睛之笔,也是建立在知识点基础上的思想升华。
其次,通过课题讨论、思维拓展等教学方式,合理地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商务英语课程是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相融合的课程,其教学内容跟贸易、商务等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上要从供应链、客户、产品、物流、国家、国际、文化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Dingtalk_20220921165909.jpg
教学案例2:
以Personalizing your product with 3D printing(3D打印使产品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为例,在拓展环节,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代入不同角色,从消费者或生产者的不同需求出发,对新兴行业和产品卖点的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商业创新创业思维。
教师提问:Do you like 3D printing?As a consumer or a producer?(你喜欢3D打印吗?消费者角度还是生产商角度?)同样一件产品,消费者和生产商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消费者看重的是产品价值,生产商可能更关注产品的市场前景。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审视自己观点的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师提问:Why do/don't you like this way of pro-ducing?Who are your customers?(为什么喜欢/不喜欢这种生产方式?谁是你的客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产品的优势劣势、生产成本、客户定位、市场前景等问题,培养辩证思维和创业思维。
教师提问:Do you lik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Why or why not?(你喜欢传统的制造业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消费者和生产商角度,讨论传统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培养辩证思维。
教师提问:Which one do you prefer,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or 3D printing?Why?As a consumer or a producer?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角度思考讨论3D打印和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并讲述原因。
教师提问:How can we benefit from the 3D print-ing?(如何从3D打印中收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创新创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培养创新创业思维。
教学案例3:
在学习Lean production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了解历史时代背景,理解行业和市场运行逻辑。
教师提问:In seller's market,how can a manu-facturer make more profits?(在卖方市场,制造商如何获得更多利润?)
学生头脑风暴:produce more products;develop new products;expand the market into foreign country;sell online and offline;extend the product line...(生产更多产品;开发新产品;向国外拓展市场;线上线下销售;扩大产品系列)教师引导学生从卖方市场特点出发,思考生产商获得更多盈利的渠道和方法,提出平台、流量、跨界等互联网思维。
教师提问:In buyer's market,how can a manu-facturer make more profits?(在买方市场,制造商如何获得更多利润?)
学生头脑风暴:improve quality,cut costs,elimi-nate waste...(提高质量;减低成本;消除浪费)教师引导学生从买方市场特点出发,引出极致思维、简约思维,精益生产。
第三,开展创新授课形式,在沙龙讨论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商务英语课每月开展一次讨论课,以沙龙的轻松形式,以每月商业观察为主题,每次由一组学生用中英文分享本月从线上线下或身边的商业现象、事件或新闻,大家一起分析事件、分享观点。通过沙龙讨论课,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训练英语口语、开阔视野、碰撞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通过沙龙发现问题,及时开展价值塑造和强化。
教学案例4:
商业观察:网红奶茶店买一送一,是什么原因?学生观点一:这是店铺推出新产品,促销引流。
学生观点二:这是资本介入,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促销,挤压和打击同行。
学生观点三:平台竞争手段。
价值塑造和强化:教师可以引入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商业思维,同时强调竞争合规、守法经营的法治原则。
五、实施立德树人教育融入商英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和建议
首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主要的建设者。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科知识、宽厚的仁爱之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在课堂教学上,要有机地把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塑造和引导的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其次,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当好引路人。大学生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不断融合,新生业态的变化日新月异。因此,商英教师不能单纯基于过去的认知来引导学生,而是要紧跟大趋势的变化,保持开阔的视野,与时俱进,学习和了解行业变化背后的逻辑,才能有足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以达到学生亲其师、敬其行、听其言、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在场所上,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运用互联共享的跨界思维,创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渠道和平台。教师可利用网上的真实案例,可以通过直播、视频会议、雨课堂等多种渠道开展立德教育和专业教学,避免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最后,在学法指导上,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自我发现、独立思考、乐于分享的习惯,对商业上或日常学习、生活上的思想道德问题要勤于反思和讨论。教师要创设思维碰撞的时空和可控的试错机会,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
六、结语
“互联网+”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思维,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新发展。挑战与机遇同在。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认识深刻,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更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使命[5]。高校的立德树人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5]。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课堂教学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融合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价值塑造和引导,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https:/www.chinanews.com.中国新闻网,2021年3月22日.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5月.
[3]彭刚.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N].中国青年报,2020-06-18.
[4]张茜茜,亚晗,刘月骑.“互联网+”时代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方法与途径[J].科教导刊,2019(25):3-4.
[5]郭献明.“互联网+”视域下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67-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