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等理论在美剧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绝望的主妇》为例论文

2023-09-26 15:32:15 来源: 作者:yeyuankang
摘要:文章以动态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经典美剧《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对该理论的运用。研究发现该剧字幕翻译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都符合动态对等理论的要求。
摘要:文章以动态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经典美剧《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对该理论的运用。研究发现该剧字幕翻译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都符合动态对等理论的要求。
关键词:动态对等;字幕翻译;《绝望的主妇》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n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American TV Series Desperate Housewives.It is found that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this drama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phonetics,vocabulary and syntax.
Key words:dynamic equivalence;subtitle translation;Desperate Housewives
一、动态对等理论概述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是当代翻译理论和语言学领域的先驱,他对翻译理论显著的贡献是动态对等理论,也被称为功能对等理论。这一理论的雏形首先在奈达的论文《对应原则》中得到了阐述。奈达在论文中强调:“没有两种语言是完全相通的,无论是在对应符号的意义上,还是在短语和句子中符号的排列方式上,语言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对应。因此,不可能有完全准确的翻译。”虽然译文的含义可能与原文相近,但在细节上却不可能有相同之处。所以奈达强调在翻译时必须找到“最接近的自然对等物”。在《走向翻译科学》一书中,奈达首先提出了动态对等原则,他将其定义为“译语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应与源语体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1]根据这一原则,奈达所定义的“动态对等”就是“在译语中再现源语信息最接近自然的对等”。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源语与译入语虽然在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篇方面不同,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动态。[2]这一理论是最早引入中国的翻译理论,对中国近40年的翻译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尽管中国翻译界已经学习和借鉴了许多其他翻译理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得到了翻译界学者的广泛赞誉和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本的翻译实践中。
二、美剧《绝望的主妇》
《绝望的主妇》(Desperate Housewives)是一部美国电视喜剧——推理剧。该剧的主要故事背景是美国一个虚构的小镇——美景镇,通过一位在第一集就自杀的主妇玛丽·爱丽丝·杨的口吻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群体女性的生活。该剧一共八季,描绘了几位主妇经历的家庭斗争和家庭生活,以及隐藏在看似完美的社区背后的秘密、犯罪和神秘。该剧上映后受到了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曾多次获得美国黄金时段艾美奖、金球奖和美国演员工会奖。
该剧引入中国后,凭借其发音纯正,表达高级,人物、场景丰富,口语生活化的特点迅速占据了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众多英语爱好者的学习资源。而一部好的作品与好的翻译是相辅相成的,字幕对观众理解情节、促进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字幕在引进翻译时,译者往往要从跨文化性、大众性、瞬时性与空间限制性等角度去思考翻译,所以字幕翻译也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注意遵循口语化、意译、增译减译、文化归化与异化等策略,以便更好地为观众所接受。
三、动态对等理论下美剧《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研究
文章认为,根据美剧字幕的特征以及结合动态对等理论,字幕翻译可以在语音、词汇、句子三个层面实现动态对等。下面以《绝望的主妇》为例,分别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动态对等情况分析。
(一)语音层面的动态对等
《绝望的主妇》作为一部贴近生活的情景剧,在台词中使用了大量修辞格。而头韵(alliteration)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音修辞格,在该剧中出现多次。[3]头韵通常指的是在连续或邻近的几个词中,其开头的音节有同样的字母或声音,这种修辞格包含语言的音律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英语和汉语在形、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头韵在译文中很难体现,所以译者往往采取意译法来完成该语音修辞的翻译。而在进行意译时,往往会从语音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补偿,以期达到动态对等的目的。
例1:Lynette:Asked and answered.
Lynette:明白了。
这句台词通过重复三个连续的元音字母[a]来达成修辞的使用,英文台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清晰,但是若直译成“你问了我也回答了”显然是不符合原文要表达的、简洁的目的。而译文处理成了“知道了”,符合语境且简单易懂,通过对原句进行结构补偿,达到了动态对等理论的要求。例2:Danielle's decision was devastating.丹尼尔的决定残酷不堪。
这句台词通过三个以辅音字母[d]开头的单词实现了头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译者也通过四字词语“残酷不堪”的翻译尽量保持原文中动听的语言,对原文进行了语音补偿,达到了动态对等理论的要求。
例3:Gaby:And then it's gonna be the start of our slow slide from gowns and galas to flip-flops and keggers.Gaby:然后我们就将从礼服聚会滑落到啤酒派对。
原文台词读起来语气强烈、一气呵成,将Gaby从上流社会跌落到下流社会的无奈调侃、难过失望的情绪生动地呈现出来,原因就在于其连续使用了三个头韵,分别对辅音字母[s][g][f]进行了单词的重复,达到了音律美的效果。而译文虽然不能将三层头韵美都体现出来,但译者使用“聚会”和“派对”进行押韵,实现了语音补偿,使得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语音层面实现了动态对等。
例4:Orson:Things will be a little strange at first.So,please,be on your best behavior.
Orson:刚开始会有点奇怪,所以,拜托,好好表现。
后半句五个单词“be on your best behavior”中就有三个辅音字母<b>开头的单词连用,实现了头韵修辞的使用,读起来简洁明快、语气流畅。而译文难以找到汉语对应的头韵词语表达对应含义,所以这里进行了直译,通过舍弃原修辞效果进行结构补偿,达成动态对等。
头韵作为英语语音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在翻译时要尽可能地予以保留其音律美和节奏美。而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结合上文提到的例子,译者在翻译时可以从语音和结构两方面进行翻译补偿,传递出英汉翻译之美。
(二)词汇层面的动态对等
英汉词汇若要实现动态对等,可以采取直译和意译的方法。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译入语感情色彩以及英汉语言表达差异等采取诸如词性转换、增减词、使用四字成语等译法。[4]
例1:Gabrielle:You know,Carlos,I didn't marry so I could have dinner by myself 6 nights a week.
Gabrielle:你知道,卡洛斯,我嫁给你不是为了一周有六天我都独自吃晚饭。
该句采取了直译的方法,通过直译数字“一周有六天”强调了说话人的孤独,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如若这句话意译成“我嫁给你不是自找孤独来了”,那就显得很直白,传达不出源语的抱怨情绪。所以这里直译实现了动态对等,更好地体会剧情的感染力。
例2:And suddenly,there he was,like a phoenix rising from the ashes.
突然,他出现了,就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该句中rising from the ashes本意为“从灰烬里升起”,而与其前面的phoenix(凤凰)搭配起来就会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里直译成四字成语“浴火重生”很巧妙地体现了中西方对凤凰文化的共通之处,四字成语的翻译也体现了汉语简洁生动、富有节奏和韵律美的特点,提高读者观赏体验。
然而,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性,直译有时候并不能满足动态对等需要,所以意译法在字幕翻译中也经常使用。
例3:Everyone has a little dirty laundr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结合语境内容,本句中dirty laundry并不是字面“脏衣服”的意思,而是“秘密”的意思,因为脏衣服就像秘密一样具有私密性,不能为外人所见。这句话也是一句英语惯用语,由此可见在特定语境中就要采取意译方法来实现动态对等。
例4:Ben:What's the damage?An arm and a leg?Just an arm?
Ben:我该付你多少钱?价格非常昂贵吗?还是不太贵?
该句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需要意译的句子,因为这里面涉及两个俚语,如果直译的话就成为“损失是什么?一只胳膊一条腿?”显然这不符合原文含义,因为该句话的情景是Ben请水管修理工Mike来修理厨房下水道,完成之后Ben就问Mike:“So what's the damage?An arm and a leg?”所以不可能是涉及胳膊和腿的损失。而俚语What's the damage?的含义是“我该付多少钱?”,“An arm and a leg”含义是“价格非常昂贵”,译者为恰当传达原文含义,舍弃原句的夸张修辞并进行意译,达到了动态对等目的。
(三)句子层面的动态对等
由于美剧的影视性质,字幕翻译主要是翻译其每一句台词、每个句子,要做到既能够表达源语含义又要符合大众接受程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字幕翻译在句子层面的动态对等:
1.调语序
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也不同,所以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或观点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译者在翻译字幕时,往往需要根据汉语的逻辑表达习惯重新调整语序。
例1:Death is inevitable.It's a promise made to each of us at birth.
死亡无法逃避,那是上帝在我们一出生时就许下的诺言。
这句话是旁白部分对死亡的阐释,如果直接按照原句语序翻译,完全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译者在这里进行语序调整,将时间状语at birth前置翻译,然后翻译修饰核心名词的后置定语,最后翻译核心名词,调整语序后的翻译符合汉语中定语在前、名词在后的习惯,实现了动态对等。
例2:Mrs Huber:What kind of Christian would I be if I denied shelter to a friend in need?
译:如果我不帮助困境中的朋友,那我还算什么基督教徒呢?
本句是一个反问句,原句本是从句在后,主句在前。而译者采取了调语序的方法,先翻译if引导的条件从句,将条件阐述出来再翻译反问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符合动态对等理论要求。
2.增减词
在不增减原文含义的前提下,为了使译文能忠实地传达原文内容和风格且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翻译时常采取增译或省译的方法,即通过增词或减词翻译来取得动态对等的效果。
例3:Renee:Oh,Doug screw up a lot,but his a-pologies are always the 4th of July.
Renee:道格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他的道歉就像美国国庆节那么让人心花怒放。
译者没有直接将the 4th of July译为“7月4日”,而是使用了意译中的增词法,通过增加词汇补充上了原句没有写出但却有其含义的词,以求最大化保留原意。如果直译成“他的道歉是7月4日”,那么译文就会令观众疑惑:为什么是这一天?这一天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所以译者结合剧情,增译出“像美国国庆节那么让人心花怒放”,使得非本地观众能够理解道格通过买各种昂贵礼物道歉来讨女人开心的手段使得女人开心的内涵,同时完成动态对等的要求。
例4:There is a reason people can't wait for
Christmas,and it has little to do with family reunions.
译:人们等不及过圣诞节的理由和家人团聚没有任何关系。
英语中有冠词,汉语没有冠词,因此英译汉时冠词常省略不译。本句中reason是可数名词,所以根据英语语法,可数名词表达单数含义前面必须要加冠词修饰。而译文将冠词a省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丝毫不影响原意的表达,所以略去不译,符合动态对等的要求。
3.转换
转换法是翻译中常用的技巧,翻译过程中为了实现动态对等,译者往往需要对原文的词性、句型、语态、时态等进行转换。[5]
例5:Family—there is nothing more important.译:家人,这世上最珍贵的风景。
这句话本身含有否定词nothing,而译文没有直译,采用正说反译法,将“没有比它更珍贵的”含义反译成“最珍贵的”,使得译入语表达得更加地道,让观众印象深刻,实现了动态对等。
例6:Carlos:The lawn hasn't been mowed.I've had it;we're getting a real gradener.
译:他今天没有除草,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园丁。
该例句中,前一句台词是被动句,主语是the lawn,这是英文中常见的物作主语的情况,这样写体现出英文强调的客观情况。而汉语与英语不同,汉语多用人作主语,多主动句。所以译文不能翻译成“草没有被除”,而是翻译成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主动句,并且增加主语“他”,使得这句台词通过语态转换实现了英汉字幕翻译的动态对等。
四、结语
文章从动态对等理论角度对美剧《绝望的主妇》的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发现该部美剧的字幕翻译从语音、词汇、句法几个方面都是符合奈达的理论要求。而该部美剧作为一部英语学习经典作品也值得英语学习爱好者进行更多深层次的研究学习,仔细研究台词和译文,提高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2]赵冬梅,康春杰.浅析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美剧《越狱》中文化词句的翻译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146-149.
[3]王婧婷.浅析《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J].农家参谋,2017(6):282.
[4]罗育.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经济学人》汉译研究[J].英语教师,2022,22(5).
[5]王燕.关联理论指导下美剧字幕的翻译研究:以《绝望的主妇》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