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三角测量法的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基于三角测量法的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6

2023-03-03 09:43:14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 要: 提高大学英语水平和四、六级过级率一直是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之 一 。本研究从生态给养的理论视角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结合混合式学习环境“引导”“管理”和 “监督”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产生“感知”“解读”“行动”的积极生态给养循环,从而加大学生的 有效学习参与度,提升英语水平 。为检验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文章采取三角测量法进行研究,利用准实验研 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 180 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实施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研究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经实 验前

  摘要:提高大学英语水平和四、六级过级率一直是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本研究从生态给养的理论视角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结合混合式学习环境“引导”“管理”和“监督”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产生“感知”“解读”“行动”的积极生态给养循环,从而加大学生的有效学习参与度,提升英语水平。为检验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文章采取三角测量法进行研究,利用准实验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18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实施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研究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经实验前、后测试得分的对比数据证实了实验组比对照组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显著提高;对大学生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状况调查问卷的量性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实验,实验组学生拥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从对180名学生访谈的质性研究数据得知,89%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11%学生认为不适应该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式学习;生态给养

  一、研究背景

  《大学英语》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高校大部分学生而言却是一门较难学科。由于这部分大学生进校高考英语平均成绩未达到及格水平,加上每周面授课时量减少至2节,这就给以提升英语水平为主要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加大了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构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培养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能力十分关键;此外,混合式学习环境为生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基于生态给养理论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以及对其有效性的检验成为本研究的核心。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

  1.了解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效果。

  2.调查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3.探索大学生对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看法。

  (二)研究问题

  1.通过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英语水平是否显著提高。

  2.通过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

  3.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有何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论(一)参与者

  本研究以凯里学院非英语专业180名大一新生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高考英语进校成绩分为优秀(120~150分)、中等(90~120分)和不及格(90分以下),将学生分布在四个班级中,其中两个班级为实验组(实验组1和实验组2),另外两个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在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中,实验组按照申姝婧等人[2]的混合式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进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比组则按照普通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完成教学实践。此外,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均需参与实验前、后测试。两个实验组参与了问卷调查。另外,按照优秀、中等、不及格的英语成绩共抽取18名学生参与访谈。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利用三角测量法(Triangulated Methodology,也称为多元结合法)之中的准实验研究法(教学实验和实验前、后测试),量化研究法(调查问卷)以及质性研究法(访谈)开展研究[1]。

  实验前、后测试主要用于回答研究问题1,经数据对比得知,学生英语水平是否能通过该教学模式提高;问卷调查法的数据分析和结果主要用于回答研究问题2,探索该研究参与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另外,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访谈的质性数据主要用于回答研究问题3,以及对问卷调查中所不能通过量性数据得知的内容经行补充回答。

  (三)研究工具

  1.测试

  该研究工具分为“前测”和“后测”。若“后测”与“前测”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和提高,则证明该研究的有效性。在实验开始前,该研究者使用四级考试真题对研究参与者进行“前测”,为了该研究的公平性,经过对测试分数的数据对比和分析,将学生按照得分配比进一步调整到实验组1和实验组2以及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相应班级当中。在完成16周教学实验之后,利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真题对学生进行了“后测”。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首先将得到的“前测”和“后测”成绩数据的四级总分为710分折合成百分制做了数据处理。百分制的CET4得分能够更好地体现大学生英语水平,将两者进行量化数据对比是有效了解大学生英语水平是否提高的主要方法。

  2.问卷

  问卷调查法所涉及的“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改编自徐锦芬[2]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和刘宇婷[3]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共计30个设问,包括: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堂要求,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以及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五项内容。该问卷使用“问卷网”进行网上自主在线设计、发放和回收。数据量化方式采用Likert 5级反应模式积分法(将“完全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记为1分至5分)。为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水平,在进行正式问卷调查之前做了预调查。预调查的样本为45份问卷,效度监测KMO值为0.904,Sig.值为0,信度监测α值为0.923,指示该需求分析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较高,适合用于该研究。

  3.访谈

  访谈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弥补问卷所不能调查出的定性研究数据。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该访谈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统一设问,并追加提问的方式进行。就访谈问题的效度而言,本研究团队和专家对该访谈设问的研究相关性进行了讨论(IAS项目分析法及IOC检测)和修改,而经专家再次审核和认可,最终确定了该访谈问题;此外,该访谈提问所得出的答案可作为回答本研究问题3以及补充回答研究问题2的定性研究数据。

  (四)教学实施和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1.教学实验

  该教学实验开始于2021年6月初,结束于2021年12月初,包括暑假共计6个月。作为该教学实验的主要参与者,对照组按照普通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实验组则按照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学习[4]。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普通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有异同之处,其相同点在于: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和内容,同属同一位教师进行教学,以及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环境;其不同点在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方式的不同。图1是教师在实验组实施教学实验中指导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和课外的生态化教学指导和策略。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教学更侧重于与混合式教学环境相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以便于与学生课外学习相融合,实现引导、管理、监督学生学习。此外,强调专家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学习者)的辅助管理和监督能够促使学生增加学习参与度且相互学习。另外,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集体和单独指导学生学习策略、强化学习动机并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是有效指导学生的教学策略。

搜狗截图23年03月03日0935_6.png

  2.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

  图2为数据收集的时间线和流程图。在教学实验之前,收集“前测”数据;在实验之后收集“后测”数据和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最后收集访谈数据。教学实验前后收集的两份测试成绩数据用于探究学生英语水平,经SPSS录入并使用其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和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s t-Test)的方法来分析和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分。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被导入SPSS之后,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而得出结论。访谈数据是以文本为基础的质性数据,该研究者将学生对访谈问题的回答进行统计和分类,再进行整合和总结。

  四、数据分析和结论

  (一)“前测”和“后测”数据分析和结论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四级真题测试成绩被折合成百分比,经SPSS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总结至表1和表2当中。

  表1的研究数据表明,对照组1在学习一学期的大学英语之后成绩没有提高反而总体下降,然而实验组1在是实验前、后的成绩对比上来看有显著差异,成绩提高明显。另外,实验组1与对照组1数据相比也有显著差异,均说明实验组1成绩显著提高。

  表2的数据结果表明,对照组2在一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成绩没有提高反而总体下降,然而实验组2的成绩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与对照组2相比,实验组2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没有与对照组2形成显著差异、成绩提高不够明显。

搜狗截图23年03月03日0935_10.png

  两表所归纳的测试数据结果均证明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

  (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结论

  经发放和回收大学生网络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状况调查问卷之后,本研究者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之后,实验组1和实验组2学生的大学英语混合式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如图3所示)。但是在理解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堂要求方面,学生一般很难做到超前学习,这说明老师应该经常提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词汇和背景知识文化的准备,并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短时间和长时间的目标计划,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学会有计划地学习和做事。另外,在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学生不太会主动找老师来鼓励自己坚持学习,这说明虽然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但是教师应该多具备亲和力,帮助学生一起克服心理上和学习上的困难。总之,半年的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很自主性地运用互联网进行大学英语学习。

  (三)访谈数据和分析

  根据收集的访谈数据,经分类、归纳及整理,将18位访谈参与者对生态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如下:

  1.支持(89%)

  其中,有7位(38.9%)的受访学生认为基于智能手机的网络一体化教学平台和App有许多优势,比如,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而且学习内容丰富性且有一定的趣味性;4位(22.2%)学生比较喜欢协作式的学习氛围,他们建立自己的小组聊天群,一起探讨学习,相互之间学会了很多方法和知识,提高了学习成绩;3位(17%)学生说自己能在网上找到独自学习的空间,比如自己打卡学习、写博客、记笔记等;2位(11%)学生觉得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交际和团队协作能力。

  2.反对(11%)

  在受访的18位学生中,其中有两位(11%)在教学实验后成绩没有显著提高的学生认为自己觉得这样的教学模式压力太大,不适合自己。其中有一位学生感言自己英语基础太差,背单词十分耗时,甚至超过了本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力不从心。

  3.建议

  18位受访学生建议:希望继续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老师能够在平时抽查背单词和句子的时候不要太严厉(82%);在课堂上多讲解一些语法知识(6%);此外,在课后和课外时间和学生更多地进行一对一交流(6%);另外,把学生英语获奖纳入过程性考核的积分当中(6%)。

  五、结语

  (一)教学启示

  基于本研究对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的检验,实验组大学生英语水平有显著提高,且在教学实验后调查得知,学生拥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习得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因此,该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尽管该教学模式有一定成效并且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肯定,但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英语水平对该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也需要考虑过程性考核积分的灵活性。

  (二)局限性分析及研究建议

  由于贵州省地方本科高校的特殊性,大学生进校英语成绩优秀者较少,考虑到各个专业课程教学的便利性,却又无法按照分层抽样法将学生按进校成绩的高、中、低平均分班进行教学实验,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虽同属地方高等本科院校,凯里学院不一定代表所有贵州地方本科高校,因此,该生态化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建议该教学模式需进一步实践到其他班级以及其他贵州地方本科院校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孙进.作为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的“三角测量法”———国际研究回顾与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22-128.

  [2]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64-68.

  [3]刘宇婷.移动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

  [4]申姝婧.混合式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8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