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在地国际化”视角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在地国际化”视角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12

2023-02-25 10:29:32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实现国际化教学和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措施,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 重要的作用 。 当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立足本土特色,主动适应社会环境 新变化 。文章根据“在地国际化”办学理念,以湖北工业大学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探 讨了学院从英语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实践,旨在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学 科建设,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实现国际化教学和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有效措施,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需要立足本土特色,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新变化。文章根据“在地国际化”办学理念,以湖北工业大学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探讨了学院从英语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实践,旨在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英语学科建设,提升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估

  一、引言

  2020年发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明确指出,“将支持高校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引导高校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1]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人民日益追求更加国际化的教育[2]。合作办学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提高我国教育国际水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高效利用国内教学资源,创造国际教学环境,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的语言服务人才是合作办学的重要目标。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合作创建的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4+0”中美合作办学机构。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美方英语语言专业课程学习,力图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院在英语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二、在地国际化

  “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IAH)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理念,最早是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Bengt Nilsson)提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3]。尼尔森将在校学生除了跨国际流动之外参与国际事务的相关学习活动称为“在地国际化”,该概念主张,“学生可以通过与国际学生的互动,学习一些国际课程以及体验新的教学方法来获得国际教育经验”[4]。“在地国际化”最初作为传统国际教育的替代方案被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国际教育过于看重跨境人员流动的问题。“在地国际化”这一理念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通过师生互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等路径实现本土国际化的内涵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素养的高水平人才[5]。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笔者所在院校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合作开展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工科“4+0”中美合作办学。工科,指开设的四个专业均为工科,是两所学校的优势专业。“4+0”,指引进美式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4+0”培养模式,学生四年可以不出国门,在国内享受留学。学院办学思路充分体现了“在地国家化”的办学理念,旨在加强国际国内融合发展,促进本土国际化能力提升。三、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格雷夫斯(Graves,K)提出,外语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系统,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估三大环节[6]。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的英语课程是学院开展全英文专业教学的基础,是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准备出国留学、走向世界的重要依托。学院引进美方先进教育理念,采用国际工程教育标准,重视英语教学,在英语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改革与创新。

  (一)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在本科阶段主要还是重在基础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要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以适应合作办学对英语能力的高要求。结合底特律“4+0”中美合作办学特点,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性的实际问题,学院采用分段式教学,第一年主要是英语基础课程教学,以综合英语、雅思英语、学术英语、专业用途英语为主要内容来展开全方位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见图1)。

搜狗截图23年02月25日1024_2.png

  综合英语和英美文化与时事课程为普通用途英语(EGP),旨在盘活学生高中英语知识体、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扩大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雅思英语课程(English for IELTS)旨在提升学生全英文教学所需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语言技能。通用学术英语和学术英语视听说课程(EAP),旨在帮助学生从传统的通用英语学习过渡到学术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意识,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听说与公众演讲能力。同时,每门课程的大纲都按照工程认证标准要求来编写,并提前做好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

  (二)课程教学实施

  英语是学院全英文教学的基础,为使学生通过语言关,学院在第一年集中强化英语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中教和外教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全面实施各类英语课程,形成课程特色活动,构建沉浸式英语学习氛围。(见图2)

搜狗截图23年02月25日1024_3.png

  1.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可能,对课程的国际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一学期学校聘请的教授《英美文化与时事》的外教主要通过线上平台进行教学,但学院要求学生在安排的固定教室里进行集中学习,并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教学助理,辅助班级顺利完成线上教学。其余在校的外教除了按照教学管理安排的《学术英语视听说》课程外,还专门安排了Office hour的答疑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语言课程学习的个性化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全英文的语言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学院从学生录取到学生报到的一个月时间内,开展外教线上“Let's Speak”开口说英语活动。每次活动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将相关资料通过QQ群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准备,以便能更好地和外教做好线上互动。

  2.中教和外教相结合

  学院外教资源丰富,除了美方底特律大学派遣的专业外教外,也在全球聘请优秀师资教授英语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院的中教均有海外留学、工作或访学经历,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强,在省、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微课比赛中斩获殊荣,并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演讲比赛、词汇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奖。考虑到学院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某些课程我们采取了中教和外教合作授课的方式,比如《学术英语视听说》这门课程,中外教师合作教学,中方教师以听力策略讲解为主,外方教师以口语交流为主,充分发挥了中教和外教的教学优势。

  3、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充分运用课内所学,也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7]。学院结合英语课程的具体特点,积极开展与第一课堂相关的读书报告、最美读书笔记、角色扮演、主题口头展示、海报展示等课外实践活动。同时,学院充分利用外教优势,开展“Let's Speak”“Free Talk”“Academic Communication Hour”等实践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国内也能充分置身于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

  (三)课程评估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课程教学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大部分英语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还是侧重对学生语言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8]。为了检测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学习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学院通过学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iTest平台(英语测试与训练系统)进行每月一测,并对每次成绩进行分析统计,以便随时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状况。同时,学院也鼓励学生通过参加雅思、托福、各类竞赛等方式对部分英语课程进行免修。另外,每门课程根据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支撑都制定了非常详尽的课程达成目标,注重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结合。以《学术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课堂学习(课堂表现5%+课堂展示10%+课堂分组讨论5%)、平时作业(15%)、课外主题活动(主题口头展示15%)以及期终考试(50%),具体达成评价方式见下表:

搜狗截图23年02月25日1024_4.png

  四、取得的成绩

  虽然学院学生个体差异大,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但通过参加各类英语课程的学习以及学院精心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级学生在2021年6月份的四级考试中一次性通过率为80%。六位同学入选新加坡国立大学奖学金项目资助名单,两位同学获联合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奖学金项目资助。同时,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并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个性化辅导。学生在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8名;在第六届全国学术英语词汇比赛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学院对学生英语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和学生高考英语成绩相比,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学院对学生就英语课程安排、英语教学活动等进行了问卷调查,总体来说,近90%的同学对学院开展的英语课程学习以及各类英语活动表示满意。

  五、结语

  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开展,国际化的概念也深入英语语言教学理念中,高校中外合办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举措。尤其当前处于后疫情时代,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化合作教学是中外合作办学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9]。而“在地国际化”与中外合作办学理念较高的契合度使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有了理论依据,能够有效地解决中外合办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但“在地国际化”视角下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贯穿国际教学理念。将国际化理念深入贯穿到课程教学中,摆脱中国式思维模式,使语言学习具备国际化环境、国际化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体验国际化理念,利用国际化教学培养国际化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国际素养,成为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应对国际市场需求。

  (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中教要加强和外教的合作学习,以应对国际化教学理念的需求。“在地国际化”视角下的课程教学中深入贯穿着国际化的理念,这对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养,具备国际化课堂教学水平,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国际化知识。

  (3)精选课程教学材料。教材的选择和设计需要紧跟国际化水平。教学材料是教和学的中介,教学材料的设计对教学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学材料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教学对象以及可行性,使教学材料更好地满足国际化需求,同时最大化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06/18/content_5520244.htm.2020-06-28.

  [2]赵敏.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463.

  [3]付松聚.新闻传播教育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20(15):106-107.

  [4]Harrison N.Practice,Problems and Power in“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Critical Reflections on Recent Research Evidence[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5(20):412-430.

  [5]徐琳,蔡永莲.留学教育之变:后疫情时期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思考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1(5):50-55.

  [6]Graves K.The Language Curriculum:A social Contextual Perspective[J].Language Teaching,2008(2).

  [7]杨柳群,侯俊霞.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创新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6(2):19-21.

  [8]李丽华.大学与英语课程国际化初探[J].海外英语,2020,42(9):8-13.

  [9]王英杰.后疫情时代教育国际化三题[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