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翻译策略探讨论文

2024-06-03 13:43:41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语用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高校英语翻译中,语用翻译技巧更是一项必备的能力。语用翻译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交流与理解以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遵循上下文依赖性原则、信息准确性原则和客观中立原则等优化尺度,运用语境把握、言语行为和意义表达等教育拓展策略,可以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摘要]语用翻译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高校英语翻译中,语用翻译技巧更是一项必备的能力。语用翻译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交流与理解以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遵循上下文依赖性原则、信息准确性原则和客观中立原则等优化尺度,运用语境把握、言语行为和意义表达等教育拓展策略,可以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校英语;语用翻译;教学优化;语境把握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英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高校英语翻译中,语用问题常常成为翻译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语用翻译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语用翻译策略不仅涉及语言形式的转化,还需要考虑到翻译信息的交际功能,包括言辞风格、隐含意义和上下文等因素。因此,探讨高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翻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实行意义:高校语用翻译教学优化的价值意蕴
1.1提升语用翻译教学质量
语用翻译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优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的使用背景、意图,从而提高他们的语用翻译水平。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帮助学生在语用翻译领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1.2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
语用意识是指对语言使用情境和目的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在语用翻译中,译者应了解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准确传达信息的意图和效果。教师应优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语境和语言使用目的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捕捉和传达语用信息,提高他们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准确率。优秀的语用翻译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要能够理解和传达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意图,准确把握信息传递效果(鲍威威等,2021)。
1.3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优化高校语用翻译教学,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引入实际案例和真实场景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让他们面对真实的挑战和需求。此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2优化尺度:高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翻译原则
2.1上下文依赖性原则
上下文依赖性原则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上下文来确定最合适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时,译者不仅要关注被翻译的句子本身,还要关注上下文及相关
背景信息。这是因为上下文提供了重要的语境和线索,有助于译者准确理解原文的意图和含义。实际上,同一句子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解释和表达方式。因此,通过仔细研读上下文和深入分析语境,译者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上下文依赖性原则的应用涵盖多个方面。首先,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包括原文中的隐含信息和暗示。译者只有在理解了原文的情境和语言特点后,才能准确地将其含义传达出来。其次,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适当的等效表达,对于不同的上下文,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词汇、短语和句式,以保持翻译的流畅性和自然度。通过结合上下文信息,译者可以更好地适应原文的风格和用语习惯(张忠喜,2019)。
2.2信息准确性原则
信息准确性原则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源语言信息的准确性,并尽可能传达全部信息和细节。译者需要仔细分析原文的语言结构和用词,确保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和目的。译者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要特别关注原文隐含的意思和上下文的暗示。
信息准确性原则要求译者运用适当的词汇、短语和句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避免增加、删除或改变原文中的信息。译者应尽量保持翻译结果与原文在内容和语义上的一致性。信息准确性原则还要求译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对于特定的主题领域,译者应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概念,以便准确地翻译相关内容。
2.3客观中立原则
客观中立原则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并尽量避免在译文中加入个人观点或情感色彩。客观中立原则强调在翻译中避免加入个人观点、情感色彩或偏见,译者应尽量将原文的意义传达给读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看法引入翻译结果(王莹,2017)。客观中立原则的应用有助于防止翻译结果出现失真或偏颇的情况,特别是在涉及敏感或有争议的主题时,译者应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个人倾向或其他主观色彩,以便为读者提供客观、中立的信息。实现客观中立翻译的关键是理解原文的意图和目的,尊重原文的作者和读者,译者应致力于在翻译中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并采用中性的表达方式。
3教育拓展:高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翻译策略高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翻译策略如图1所示。
3.1语用翻译的语境把握策略
语用翻译的语境把握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原文的语境信息,以确保译文在目标语言中传达相同的信息和意义。语境把握包括上下文分析、联想及推测、语用推断等多个方面,对翻译的准确性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3.1.1上下文分析
上下文分析要求译者通过仔细分析原文的上下文,包括前文和后文,以获得更准确的理解,并在译文中传达相同的信息。在翻译时,译者需要注意原文所在的篇章背景和上下文信息,包括句子的语法结构、主题、前后关系以及段落的逻辑顺序等。通过分析上下文,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图。例如,在翻译一篇科技文章时,译者发现原文中提到了某个专业术语,通过查找上下文,译者发现在前文中有详细解释该术语的句子。通过理解和分析前文,译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该术语的准确含义,并在译文中作出相应的翻译。
3.1.2联想及推测
联想及推测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信息和自身知识,运用联想和推测的能力来填补原文中的语言空缺,并在译文中传达相同的信息。在翻译时,译者可能会遇到信息不完整的情况,这时候他们需要通过联想和推测来理解原文的意思。译者可以考虑上下文的线索、句子的语法结构等因素,联想和推测可能的含义,并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例如,原文中提到某个人的“家里有四个孩子”,但没有给出具体信息。译者可以通过推测,联想到有关家庭的常见情境,比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成员的分工等,在译文中使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如four children in the family。
3.1.3语用推断
语用推断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信息,包括语言和社交因素,推断并翻译原文中的隐含意义和语用效果。在翻译时,译者可能会面临一些隐含信息和含蓄表达,这时候他们需要通过对上下文的深入分析和理解来推断原文的语用意图。例如,原文中提到某个人表达了“谢谢”,但后文又提到了这个人的“不悦的表情”。译者通过对上下文的分析和对语境的推断,可以推断原文中的“谢谢”可能是一种表面客套,而实际上并不表示真正的感激。在译文中,译者可以使用thanks来传达这种表面客套的意思。
3.2语用翻译的言语行为策略
语用翻译的言语行为策略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礼貌和交际效果,并注意指代和概括的处理方式。同时,译者还要理解和运用修辞和修正的手法,以保持译文的恰当性、简洁性和表现力。
3.2.1礼貌和交际
在高校英语翻译中,礼貌和交际策略是一种重要的语用翻译策略,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和社会背景,以保持译文的礼貌和恰当性。在翻译时,译者应该根据文本的上下文和语气来判断源语言中的礼貌程度,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同时,译者还需要注意源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与目标语言社交习惯之间的差异。
3.2.2指代和概括
指代和概括策略是高校英语翻译中常用的语用翻译策略,它涉及对源语言中的指代和概括手法进行理解和转换。指代手法包括代词、名词短语、指示词等的使用。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理解指代词所代表的对象,并在目标语言中使用相应的指代词或名词短语来传达相同的意思。概括手法则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来减少冗余信息,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中的概括手法,并在译文中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以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2.3修辞和修正
修辞和修正策略是高校英语翻译中另一个重要的语用翻译策略,它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源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和修正形式,并在目标语言中寻找相应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隐喻、夸张、排比等,译者需要理解其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并在目标语言中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以保持译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修正形式涉及源语言表达中的修正、强调或修饰,译者应该理解修正形式所产生的效果,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3.3语用翻译的意义表达策略
语用翻译的意义表达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即原文所表达的言外之意、隐含信息、情感色彩等,以保持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层面的一致性。
3.3.1目的和信息传递
在高校英语翻译中,目的和信息传递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的目的和信息,确保译文达到和原文相同的交际效果。在翻译时,译者需要理解源语言文本的意图和目的,并选择适当的目标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意思,译者需要对两种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有深入的了解和敏感度。信息传递策略还涉及表达和组织信息的方式,译者需要合理地调整原文的句式结构、词汇选择和段落组织,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连贯性和流畅性。
3.3.2语气和语态
语气和语态策略涉及对源语言文本中的语气和语态进行准确和恰当的翻译。语气策略要求译者理解和传达原文中的语气和情感色彩。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气,例如正式、非正式、幽默或严肃,选择适当的目标语言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情感效果。例如,在翻译信件时,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气选择适当的目标语言词汇和语言风格,以确保译文能够传达作者所期望的感情和语气。而语态策略涉及源语言文本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译者需要理解主动和被动语态所传递的信息重点和语境,然后选择相应的目标语言语态来传达相同的意思。
3.3.3主观与客观表达
主观与客观表达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准确传达原文的主观态度和客观描述。在翻译时,译者需要识别和理解原文中的主观描述和客观陈述,并通过选择适当的目标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例如,在翻译新闻报道时,译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中的客观事实和数据,同时注意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看法。译者需要选择客观而中立的表达方式,确保译文不带有自己的个人观点。译者要理解修辞手法所传达的主观情感或客观描述,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3.4语用翻译的文体转换策略
3.4.1正式与非正式文体转换
正式与非正式文体转换涉及将原文中的正式或非正式文体转换为符合目标语言背景和读者期望的文体。在进行正式与非正式文体转换时,译者需要根据目标文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式和语气。对于正式文体,译者应该使用正式的词汇和句式,使翻译结果更贴合正式场合的语言要求;而对于非正式文体,译者可以使用更口语化的词汇和句式,使翻译结果更贴合非正式场合的语言风格。
3.4.2口语与书面文体转换
口语与书面文体转换涉及将原文中的口语风格转换为书面表达风格,或将书面风格转换为更接近口语的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翻译需求和语言环境。在进行口语与书面文体转换时,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读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词汇、句式和语气。对于口语转书面,译者应该使用更正式、规范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头化的表达方式;对于书面转口语,译者可以使用更口头化、直接的表达方式,使翻译结果更贴合口语交流的需求。
4结语
高校英语翻译中的语用问题常常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社会背景、语言风格和语境等。译者应该灵活运用各种语用翻译策略,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提高高校英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相信在语用翻译策略的指导下,高校英语翻译将逐渐趋于规范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鲍威威,章木林.翻译转换及语用翻译理论在医学英语中的应用探析[J].英语广场,2021(16):42-44.
[2]王莹.谈旅游语用翻译与文化语境差异[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4):93+103.
[3]张忠喜.英语课堂互动和语用翻译实践的教学探索——评《新编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