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文史论文 山河依旧,家已散:《山河故人》中恋母情结探析

山河依旧,家已散:《山河故人》中恋母情结探析

404

2019-01-09 09:38:16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贾柯章导演拍摄的电影《山河故人》自2015年10月上映以来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他们分别从后殖民,符号审美特征以及叙事空间等角度进行了解析。但《山河故人》中的恋母情结却无人涉及。本文拟探讨影片中主人公张道乐的恋母情结。

一 母爱的缺失

  恋母情结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因即是在幼儿或儿童成长期母爱的缺失。幼年时母爱的缺失会导致成年后对母爱怀有强烈的渴望以及对年长女性的依恋。电影《山河故人》中的主人公张道乐的缺失体验十分突出,尤其是母爱缺失。影片描述了张道乐的父亲张晋生与母亲涛在其尚且年幼时离婚。母亲为了他能有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便交其父亲抚养。自此张道乐便跟其父亲在上海生活。与母亲的最后一次见面是涛父亲去世时,张道乐回家给其哭丧。回到家乡的张道乐对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对自己的母亲。当在机场见到母亲的那一刻,他眼中透出的是淡漠,跟母亲的交流也是寥寥数语。短暂的交流中张道乐也使用上海话。从一系列的镜头描绘中可以看出张道乐已经与家乡的环境格格不入。在与母亲短暂的相处中,可以看出他的无所适从。从小与母亲分离的张道乐已经不知道如何与母亲相处。影片中张道乐的母亲涛对他说:“人生是孤独的,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也许每个人的在某一阶段都是孤独的,但在张道乐的成长过程中,缺失母爱的孤独一直困扰着他。这对一个处于成长期的的孩子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张道乐跟父亲定居国外后陷入了莫大地痛苦。虽然有着黄色的皮肤却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他对自己出生的故乡一无所知,对母亲毫无印象。他不懂汉语,跟父亲的交流只能靠谷歌翻译,此时的他与父亲的关系只剩空壳。

二 母爱的追寻与获得

  影片中的张道乐无论是由于自小母爱缺失还是与父亲的关系的恶劣,都对爱尤其是母爱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他不断地寻求依赖与寄托。当他遇到可以说一口流利汉语的老师时,便被其吸引,最终爱上了这位汉语老师。这种爱更多的是对汉语老师身上的母性气息的迷恋。张道乐爱上汉语老师是必然的。当一个人自小缺失母爱,又生活在专制的父权下时,就会尽最大努力寻找爱。张道乐对母爱的追寻一直没有停止。他渴望得到母亲般的关爱。所以当汉语老师出现时,他便被深深地吸引,不可自拔的爱上了汉语老师。在汉语老师身上,他得到了母亲般的关怀与呵护。汉语老师拥有民主开放的思想,他可以与汉语老师平等的交谈。一些人观影后对这对“母子”恋嗤之以鼻,认为违背道德伦理。但这就是年幼时张道乐缺失母爱的结果,汉语老师满足了张道乐对母亲的美好想象。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道乐的恋母情结是由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即对爱的需求。张道乐自小与母亲分离,移居国外后与父亲关系恶劣。他对爱的渴望特别强烈,所以当母亲般的汉语老师出现时,便被深深的吸引。当今社会中,许多家长为了打拼自己的事业而与子女分离,这就会或多或少的给子女留下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