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要点论文

2024-05-16 11:12:56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前的机具检查和维护对保证播 种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检查和调整播种机具能够精 确控制相关参数,提升播种质量,若机具有磨损或损 坏,在播种过程中可能会使种子或块茎被污染,增加 病虫害发生几率 [1] 。保持播种机具清洁有助于减少病 虫害的扩散。通过清洁和维护,可以有效减少这种风 险,确保种薯健康成长。
摘要:马铃薯是临夏州的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种减损,提高马铃薯产 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阐述了马铃薯机械化播种的准备工作、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 点,以期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马铃薯,机械化,技术要点
1.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准备工作
1.1 机具检查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前的机具检查和维护对保证播 种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检查和调整播种机具能够精 确控制相关参数,提升播种质量,若机具有磨损或损 坏,在播种过程中可能会使种子或块茎被污染,增加 病虫害发生几率 [1] 。保持播种机具清洁有助于减少病 虫害的扩散。通过清洁和维护,可以有效减少这种风险,确保种薯健康成长。
1.2 茬口选择
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麦、油菜为宜。这些作物与 马铃薯的种植周期和土壤要求相匹配,能够为马铃薯 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环境基础。
1.3 播前整地
深耕作业可以使土壤变得更加松散,增强其透气 性,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一般深耕的深度 应保持在 25~30cm 之间。
为了确保马铃薯的生长环境达到最佳,土壤改良 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涉及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进行调整,以满足马铃薯生长的特定需求。这可能包 括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因为土壤的 pH 值对马铃薯的 发芽和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土壤过于酸性,可 以通过添加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来中和;相反,如果 土壤过于碱性,则可以使用酸性肥料或硫磺等物质来 降低 pH 值 [2]。此外,如果土壤的结构不利于根系扩 展和水分保持,可以通过掺入沙土、有机肥料等改良 剂来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其通气性和渗透性,从而促进马铃薯根系的深入发展和养分的有效吸收。
2. 品种选择及种薯处理
在临夏州,适宜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包括陇薯 7 号、陇薯 10 号和临薯 18 号等。
在播种前 15-20 天开始种薯处理。首先,从贮藏 窖中取出种薯,淘汰病、烂、损伤的薯块。然后,用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洒种薯,按照 200kg/L 的比例,之后将薯块摊放在 15℃左右的室内 晾晒 10-15 天,直至芽眼长出 1.0mm 左右的新芽。 切块前,用 0.5% 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切刀,切块后用 29% 精甲嘧菌酯悬浮剂 1:200 倍液喷雾处理,晾晒 2-3 天后装入网袋待种。切块时,及时筛除病、烂薯,若 切刀接触病薯或烂薯,需用高锰酸钾浸泡 2-3 分钟。
3. 播种时间
临夏州通常在4月中下旬或者5月上旬进行播种[3]。
4. 播种机械
机械化播种是提高种植效率的重要手段,它利用 了一系列专业的农业机械设备来完成播种过程,从而 实现了播种速度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降低。马铃薯 机械化播种的常用设备包括能够自动将马铃薯块茎植 入土壤的马铃薯种植机、用于种植后覆盖土壤的覆土 机、用于播种前或播种时施入肥料的施肥机、用于喷 洒农药的喷雾机、自动挖掘和收集成熟块茎的土豆收 获机。
5. 播种方法
临夏州主要以马铃薯黑膜高垄覆土栽培技术为 主。通过机械化点播技术,包括开沟、施肥、播种、 起垄、覆膜和压土等。该技术的标准参数规定播种深 度应在 10~15cm 之间,垄底宽度为 70~90cm, 垄顶 宽度为 40~60cm,垄与垄之间的距离为 60cm,垄的 高度应为 20~25cm。 种子行距应设定在 22~28cm 范 围内,株距为 20~35cm,而种植的马铃薯应呈三角形 分布。所使用的地膜厚度需达到或超过 0.01mm。在 进行起垄和覆膜的时候,还需同时施用除草药剂进行 喷施处理。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培土与除草
在马铃薯发芽期间,对于那些未能破除地膜的幼 苗,需进行人工辅助破膜,保证 95% 以上的幼苗能 正常生长。此外,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特别是在 马铃薯现蕾之前,需要进行一次中耕和培土,同时再 次清理杂草。由于后续长出的杂草通常会被马铃薯植 株覆盖,难以成熟,因此通常不需要再进行杂草清理。 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6.2 病虫害防治
6.2.1 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影响块茎、叶片、 花蕾和浆果,表现特点包括叶片上出现初期的小圆形 或不规则绿色水渍斑点,随后变为暗绿色并边缘坏死, 湿度大时斑边缘会长出白色或灰色霉层,茎部会出现 水浸斑并快速形成环绕的褐色坏死带,严重时可能导 致茎干折断。块茎上也会出现暗褐色油浸状斑点,内 部可能干腐。
为有效防治晚疫病,需在病害发生前采取预防措 施,适时喷洒苦参碱、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 保护性药剂。根据当地的降雨量和空气湿度情况,决 定喷药的频率,一般每隔 7 至 10 天喷施一次药剂。
在选择治疗药剂时,应轮流使用丁子香酚、烯酰吗啉 或氟菌 · 霜霉威等不同种类的药剂,以防止病原菌对 单一药剂产生抗性。请务必遵守这一轮换使用的原则,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
6.2.2 蚜虫病
马铃薯蚜虫病,由吸食植株汁液的蚜虫引起,表 现为叶片卷曲、皱缩并逐渐变黄,影响生长,同时植 株整体生长受到显著影响,变得矮小且生机减弱,进 而导致产量下降,因为蚜虫的危害阻碍了植株的光合 作用,影响了块茎的正常形成与生长。蚜虫防治通常 在7月中旬开始,每隔 16天喷洒啶虫脒乳液,共喷4次。
7. 收获
在马铃薯收获前,首先要把茎叶彻底割除并摊放在田地上晾晒,通常需要 2 到 3 天,直到地表水分半 干时再进行收获。在收获时,要仔细挑出有病害、腐 烂或损伤的土豆,并在田地中晾晒 2 到 3 小时,之后 装入袋子。装好的袋子要露天堆放,让土豆进行大约 4 小时的“发汗”晾晒后,才能放入地窖储存。
8. 结束语
分析了临夏州的地理条件和马铃薯产业的当前 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马铃薯的高效种植技术,旨 在提升临夏州的马铃薯种植效益和产量,促进马铃 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不 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国平 , 任佐录 , 刘小琅 , 王玲琼 , 李海娇 , 夏正林 , 王慧莉 , 张 志伟 , 丁国文 , 何小琴 , 朱琳花 . 甘肃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 对策 [J]. 南方农机 ,2023.54(04):9-11.
[2] 张雪梅 . 甘肃省临夏州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示范与推广 [J]. 农业机械 ,2021.(04):67-69.
[3] 张瑛 . 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在临夏州的应用 [J]. 农业机械 ,2020.(02):9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