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后播种小麦技术探究论文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后播种小麦技术探究论文

2

2024-05-16 10:44:11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水稻秸秆是农田重要的肥力来源,水稻收获之后, 对水稻秸秆进行机械化还田操作,不仅能够使秸秆资 源利用更加高效更加合理,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大面 积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水稻秸秆还 田应用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微生物发酵与化学物质进 行有效反应,能够为下一茬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 重要的肥料来源。

  摘要: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是稻麦种植地区,水稻收获之后种植小麦能够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 全。但水稻收获之后由于大田土壤含水率较高,不利于后续阶段的小麦播种和出苗。通过开展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一方 面能够更好地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培肥地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缓解土壤墒情过大对小麦植株生长造成的不良影 响,改善土壤结构,提升下茬作物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小麦,播种技术

  水稻秸秆是农田重要的肥力来源,水稻收获之后, 对水稻秸秆进行机械化还田操作,不仅能够使秸秆资 源利用更加高效更加合理,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大面 积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水稻秸秆还 田应用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微生物发酵与化学物质进 行有效反应,能够为下一茬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 重要的肥料来源。

  1.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后种植小麦技术的应用价值

  1.1 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将收获后的水稻秸秆 通过机械设备打碎、均匀分布并翻入土壤中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 含量,因为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将这些物质 还田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小麦 的生长提供更加丰富的养分 [1]。小麦种植前秸秆的加入 可以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有利 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呼吸,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1.2 有利于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秸秆焚 烧现象,从而降低环境污染。金湖县水稻种植面积广 泛,收获后的水稻秸秆量也相应较大。焚烧水稻秸秆 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害 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水稻秸秆机械 化还田技术,可以将秸秆直接还田,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减少了 环境污染。此外还田后的秸秆可以作为土壤覆盖物, 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同时,秸秆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 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为小麦的生 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image.png

  2.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后播种小麦技术

  2.1 大田准备

  水稻收割阶段推荐采用不启动切割设备的联合收 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并保证联合收割机收割效率 的前提下,水稻的留茬高度控制在 30cm 以内。水稻 收获之后及时选择使用秸秆粉碎机,在大田进行秸秆 粉碎作业,否则水稻秸秆经风吹日晒变软之后将不能 够进行有效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秸秆粉碎作业过 程中行走速度一般控制在每分钟 50-60m。在正式机 械化秸秆还田之前,每亩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500-600kg, 或者使用 45% 的 复合肥(15-15-15) 20-25kg,这样能够作为氮源,弥补秸秆在腐熟发酵 过程中的氮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2.2 机械化秸秆还田播种

  在进行正式机械化作业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水 稻秸秆粉碎还田小麦条播机进行分阶段作业。首先利 用机械设备进行埋草作业,当水稻大田的土壤含水率 不足 30% 时,选择使用 80 马力的大型拖拉机搭配 4-5辆的犁车或者秸秆还田机进行翻草操作,土壤翻耕深 度控制在 22cm,埋草深度要达到 18cm 以上 [3] 。如果 土壤含水量不足 20% 可以搭配使用 80 马力以上的大 型拖拉机配合旋耕机进行整地作业,旋耕深度控制在 12-15cm。在进行旋耕作业之后,选择使用小麦条播 机开展机械化条播作业,行距控制在 15-20cm,播种 深度控制在 2-4cm,要做到均匀播种,确保种子播种 的均匀性,不存在重复播种和漏播的现象。另外,在 进行秸秆还田操作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水稻秸秆粉碎 还田后小麦条播复式作业。当土壤的含水量不足 30% 选择使用 80 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搭配使用秸秆还 田机进行土壤深翻埋草作业,耕作深度达到 18cm。 当土壤含水量不足 20% 时可以选择使用 90 马力的大 型拖拉机搭配使用播种机、犁地机等设备一次性进行 施肥、整地、播种、开沟、镇压等诸多工作 [4] 。机械 化播种行距控制在 15-20cm,播种深度控制在 2-3cm, 播种深度不大于 4cm。在播种机械设备行进过程中, 一定要确保机械设备行进的平稳,不存在漏播和重复 播种以及种子外漏的现象。江苏淮安市金湖县小麦播 种日期一般选择在霜降之前进行,每亩播种量控制在 10-12kg,晚播的小麦田每推迟播种 5 天就需要提高 播种量 1-1.5kg。

  2.3 应用注意事项

  在进行机械化秸秆还田和小麦播种过程中,一定 要确保所选择的收割机属于带切割分散装置的半喂入 式收割机,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水稻秸秆散开之后晾 晒两天,这样能够减少翻耕之后与土壤的空隙,增加 土壤密实度,促进秸秆更好地腐蚀。旋耕机械设备在 下地作业之前必须做好检查和保养工作,并正确地安 装刀具,大田转弯时要将灭茬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设 备提取,避免损害农机设备的连接机构,避免播种机 械设备出现堆土的现象,避免影响到播种质量。在翻 耕操作过程中最好选择带正压轮的机械设备,这样能 够压制土缝,否则在机械化播种过程中,很容易造成 稻草裸露松散,导致小麦植株发芽之后,出现掉空苗, 影响到秧苗的正常生长,导致大量秧苗死亡。对于秸 秆还田量相对较大,或者小麦播种过程中镇压效果不 好的,播种结束之后可以再次进行人工镇压。天气干 旱时对于没有进行镇压或者镇压效果相对较差的小麦 田可以灌溉一次跑马水,通过田间灌水能够密实土壤, 保障土壤和秸秆更好地接触。

  3. 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3.1 品种选择

  金湖县作为小麦主产区之一,选择优质小麦品种 时需要考虑选择具有较强的抗寒、抗倒伏、抗病和抗 逆能力。在金湖县推广应用较好的高产小麦品种,主 要有宁麦 13、扬麦 15、苏麦 12、镇麦 10 号等几种。

  3.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 10 天左右,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摊 放在苇席或防水布上,厚度以 5-7cm 为宜,连续晒 2-3 天,每天翻动 1-2 次,晒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势,促进种子后熟,杀菌灭虫。晒种结束之后要 做好种子精选,选择适当的药物拌种,可以调控小麦 生长,防控病虫害,常用的药剂有调节剂、杀虫剂和 杀菌剂等。调节剂可以选用多效唑、矮壮素、矮苗壮、 壮丰安等药剂拌种,促根增蘖,出叶快、叶色深,加 强麦苗的抗逆性,降低株高,缩短、增粗基部节间, 提高充实度,一般按照种子用量的 0.1%-0.2% 进行 填充。常用的杀虫剂有吡虫啉、噻虫嗪、氟虫腈等, 可以有效防治蚜虫、飞虱、叶蝉等害虫。常用的杀菌 剂有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可以有效防治 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上述几种拌 种药物的添加剂量为种子用量的 0.3%。在拌种操作 过程中,应该将药物与 100-150mL 的水混合,搅拌 均匀,形成药液,然后将种子倒入药液中,搅拌均匀, 使药液充分被种子吸收。将拌种后的种子捞出,放在 阴凉处,进行阴干处理,待种子表面无水分后,即可 进行播种。

  3.3 封闭除草

  在稻麦种植模式下,小麦出苗前大田封闭除草是 关键,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和掌握详细的使用方法,可 以有效防止杂草滋生,保证小麦的生长。在大田封闭 除草过程中,常见的除草剂主要有异丙隆、氟乐灵、 乙草胺,上述几种除草剂通常对看麦娘、狗尾草、野 燕麦、稗草、马唐、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藜、蓼、 苋等阔叶杂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播种到出苗前, 上述几种除草剂的使用剂量通常为每亩 30-40g、10- 15mL、100-150g,兑水 30-40kg, 均匀喷施于土壤 表面。除草剂在使用之前要严格阅读使用说明书,避 免药剂过量使用,影响小麦生长。在使用除草剂时, 应选择无风天气,避免药剂飘散,影响环境,尽量选 择在播种后 3-5 天使用除草剂,使药剂有足够的时间渗透土壤,杀死杂草种子。

  3.4 大田管理

  秸秆还田种植模式下小麦大田管理主要注重做好 苗期阶段、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施肥管理工作。因农田 秸秆腐烂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氮元素,因此在小麦出 苗生长到 2-3 叶期时要及时追施提苗肥,一般每亩追 施尿素 12-15kg。稻麦种植模式之下,由于大田土壤 墒情充足,因此在入冬之前通常不需要进行冬灌处理。 在小麦拔节初期和孕穗期,根据田间长势情况,每亩 分别追施 45% 的复合肥 15-20kg 或者尿素 8-10kg。

  3.5 病虫害防治

  小麦在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主要包括了白粉 病、纹枯病,小麦蚜虫等几种,针对上述几种病虫害 当达到田间防治标准之后,应该第一时间采取药物进 行针对性的防范,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的 不良影响。小麦白粉病可以选择使用 12.5% 禾果利可 湿性粉剂 20-30g/666.7m2、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50-100g/666.7m2.加水 45-75kg 常量喷雾,间隔 7-10 天喷一次,连防 2-3 次。小麦纹枯病可以应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100g/666.7m2 、70% 甲基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 80-120g/666.7m2 ,加水 45-55kg 常量 喷雾,间隔 7-10 天喷一次,连防 2-3 次。小麦蚜虫 推荐使用 3% 啶虫脒乳油 30-50mL/666.7m2 、10% 吡 虫啉可湿性粉剂 20-30g/666.7m2.兑水 35-45kg 喷雾, 间隔 10-14 天天喷一次,连防 1-2 次。

image.png

  4. 结束语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下由于未采取合理的秸秆还 田方式,造成了土地养分没有得到科学补给,有机质 含量逐渐下降,农田耕作层逐渐变薄,农作物生产一 直处于种多于养,生产多于投入的掠夺性生产状态。 稻麦种植地区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之下,通过积极推广 应用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利用秸秆资源,进一步 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更好地缓解传统种植模式 下的土壤板结,土壤养分不足和土壤病虫害过多的问 题。秸秆机械化还田效率更高,生产出来的小麦品质 更加优良,能够满足后续阶段的农业需求,同时秸秆 还田能够减轻秸秆田间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为此, 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和小麦 播种技术的推广深度应用,充分发挥该种植技术的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凌萌 , 曾春花 , 龚芒梅 . 着力推广水稻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9):30-30.

  [2] 徐枫林 , 孙超然 , 颜瑾昱 , 邓彬 , 李军政 . 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 术应用研究进展 [J]. 湖南农业科学 ,2022(5):101-106.

  [3] 赵惠 .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探讨 [J]. 农 机使用与维修 ,2021(12):161-162.

  [4] 高义海 , 刘明国 , 李国韬 . 辽宁水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示范与 应用 [J]. 农机科技推广 ,202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