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应用和农残造成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论文

2024-05-16 10:23:39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格 外强调推行绿色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模式。农机研发 和使用会对农业大环境产生影响和污染,所以无论是 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之中, 农业机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 响。有鉴于此,在设计与生产农机的过程中,应将相 关的环保技术与节能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在提倡绿色 环保的社会中,为了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推广和 应用农机时必须最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和提倡绿色环保 理念,严格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有关规定,推动农业 可持续发展。
摘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农药以及地膜的应用都会对环境和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有鉴于此,本文分析 了农机使用、地膜覆盖以及农药残留等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农业生产向 环保、绿色和低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地膜,农药残留,土壤污染
1. 农业机械使用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格 外强调推行绿色环保理念和低碳生活模式。农机研发 和使用会对农业大环境产生影响和污染,所以无论是 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之中, 农业机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 响。有鉴于此,在设计与生产农机的过程中,应将相 关的环保技术与节能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在提倡绿色 环保的社会中,为了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推广和 应用农机时必须最大程度上节约能源和提倡绿色环保 理念,严格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有关规定,推动农业 可持续发展。
2. 地膜污染情况及防治措施
2.1 地膜污染情况
地膜作为一种常用的农业覆盖材料,在不当使用 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传统不可降 解地膜使用后常被随意丢弃或埋入土壤中,无法降解, 导致土壤通透性下降、微生物活动受阻,进而影响土 壤生态平衡。部分地区农民将使用过的地膜集中焚烧处理,释 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造成威胁。
2.2 防治措施
2.2.1 推广可降解地膜
在推广可降解地膜方面,政府可制定补贴政策和税收激励措施,降低农民购买成本。同时,加大科研 和技术支持力度,提高可降解地膜的品质和适用性, 以满足不同农业需求。培训农民正确选择和使用可降 解地膜,促进其广泛应用。推广可降解地膜不仅有利 于减少土壤污染,还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
2.2.2 建立地膜回收体系
为建立地膜回收体系,需要设立回收站点,并提 供必要设施和服务,如清洗、分类等。同时,通过奖 励措施激励农民回收地膜,提高回收率。建立完善的 回收体系不仅能减少地膜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实现资 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2.3 宣传教育和技术支持
在宣传教育方面,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如宣 传册、宣传视频和宣讲会,向农民普及可降解地膜的 意义和重要性。同时,开展培训课程,传授地膜处理 与再利用的技术知识,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宣传教 育和技术支持可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 农业发展。
2.2.4 监管与执法
建立监管机制是防治地膜污染的关键之一。建立 健全的地膜管理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和执法权限,加 强对地膜使用和处理行为的监督检查。同时,对违法 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和处罚,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整体 健康。加强监管与执法能有效遏制不当地膜处理行为, 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3. 农药残留污染情况及防治措施
3.1 农药残留污染情况
农药残留对土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 影响,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治农药残留污染。 农药残留污染是当代农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农药 残留主要来源于农民在农机作业中使用的杀虫剂、除 草剂和杀菌剂等农药。这些农药在施用后会残留在土 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累,对土壤生物、微生 物和植物造成危害。农药残留会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失 衡,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数量,降低土壤 肥力,破坏土壤生态功能。此外,农药残留还可能通 过土壤 - 植物 - 动物链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 胁,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和防治农机使用 中的农药残留污染。
3.2 防治措施
3.2.1 推广绿色农药及生物防治方法
在推广绿色农药方面,政府可以提供补贴以降低 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强对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 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可以通 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途径,开展 示范和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生物防治技术。
3.2.2 科学施药管理
科学施药管理包括研究制定农药使用标准、建立 施药记录和监测系统等措施,以确保农药使用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农民可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学习科学施药 的方法,掌握适宜的施药时机和用量,避免农药的滥用。
3.2.3 合理管理农田
农田轮作的实施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激励措 施,鼓励农民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减少单一作物种植 带来的土壤耗竭和农药残留。有机肥料的替代需要建 立有机肥料生产和供应体系,提高有机肥料的使用率。
3.2.4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需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根据土壤环境和农药类型进行选择,同时要进行长期 监测和评估效果。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土 壤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对目标农药具有高降解能力的 微生物菌种,通过合理施用和生物活性研究,提高土 壤中农药的降解效率。
3.2.5 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监测体系需要政府、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的 合作,制定监测标准和方法,建立农产品和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数据库,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风险 评估需要结合监测数据和环境因素,评估土壤和农产 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为 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2.6 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农民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农药残留的危害、绿色农 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科学施药管理等方面,通过举 办讲座、展示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政府和农业部 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并提供相应 的奖励,促进农民意识的提高和行动的落实。
4. 农机使用引起的土壤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
4.1 农业废弃包装物和农机作业对土壤的污染情况
农业作业中广泛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物资常常以塑料袋、瓶罐等形式包装,这些包装物在使 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农民常常将这些废弃包 装物随意丢弃在田间地头或者直接埋在土壤中,导致 土壤环境受到污染。这些废弃包装物如果未得到妥善 处理,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释放出有害物质,污染 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另外,农业机械在田间的行驶作业会造成土壤结 构的板结,严重时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造成土壤的透 气性和保水能力下降。
4.2 防治措施
4.2.1 建立废弃包装物回收体系
建立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体系,设立包装物回收 站点,定期组织回收活动,鼓励农民主动将废弃包装 物送到指定地点回收。政府可提供回收补贴或奖励, 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同时,加强回收网络建设,确保 回收渠道的畅通和便利性。
4.2.2 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
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政府可以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可降解包装材料,并对 使用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农产品给予奖励或认证,推动 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可降解材料的市场推广和宣传, 提高农民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4.2.3 加强宣传教育
开展农业废弃包装物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 农民对废弃包装物处理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 处理和回收包装物。借助多种媒体渠道,普及环保知 识,培养环保意识。建立农民废弃物分类处理的意识,促进绿色生产理念的深入人心。
4.2.4 推动农机行业绿色发展
推动农机行业绿色发展,鼓励研发生产环保型农 机设备,减少农机使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农业废弃 物产生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广环保型农机设备 的应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农机生产企业的 环保管理和监督,推动农机行业朝着更环保、更可持 续的方向发展。
5. 结束语
在农业生产中应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研发出更 加环保节能的新型农机,在降低能源损耗的同时,还能保持水土和净化空气。因此,使用农机的人员应遵 循相关规定来运行农机,在节约能源的前提条件下加 强种植者的环保理念,让种植者了解到保护自然环境 的重要意义。积极应用相关的保护措施来维持生态平 衡。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农机研发可持续发展,还能取 得极为良好的生态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产立 . 绿色农机发展概述及未来趋势 [J]. 河北农机 ,2023(15):31-33.
[2] 盛文亮 . 农业机械环境污染现象及控制对策分析 [J]. 中国农机监 理 ,2022(08):41-44.
[3] 赵景宽 . 我国农业机械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J]. 农业开发与 装备 ,2022(01):3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