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大豆高效优质机械化种植技术论文

大豆高效优质机械化种植技术论文

4

2024-05-15 15:21:3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在大豆播种过程中,对农机的使用提出了全新要 求。从实践角度来看,大豆种植需要实现机械化,同 时要根据大豆的种植模式对农机进行科学的选择。在 农机生产过程中,农机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农机的研发 和实验,做好农机改造和农机配套保障工作。大豆高 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种植体系存 在的问题,对大豆种植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以提升大 豆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摘 要:在大豆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合理利用高效优质机械化种植技术,才能满足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有关要求,保证大豆种植 的高产和高效。针对大豆高效优质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综合实践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大豆生产,机械化,种植技术

  在大豆播种过程中,对农机的使用提出了全新要 求。从实践角度来看,大豆种植需要实现机械化,同 时要根据大豆的种植模式对农机进行科学的选择。在 农机生产过程中,农机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农机的研发 和实验,做好农机改造和农机配套保障工作。大豆高 效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特点是改变传统种植体系存 在的问题,对大豆种植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以提升大 豆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大豆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优势 明显,应大范围推广。在大豆种植模式改革中,需要 发挥机械化种植生产技术的核心作用。

  1.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1.1 地膜覆盖

  为了保证大豆生产的稳定性,在优质高效机械化 种植生产中,需要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缩短大豆的生 长期,同时也能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在覆盖地膜 的时候,要保证地膜和土壤表面完全接触,避免受到 刮风天气的影响,保证地膜覆盖地面的可靠性。在机 械化覆膜作业过程中,要保证地膜覆盖满足大豆基本 种植要求,提升地膜的应用效率 [1]。

image.png

  1.2 大豆播种

  在传统大豆种植模式中,为了提升大豆产量,必 然会增加大豆种植的投入。在大豆复合型种植模式中, 对农机使用提出了全新挑战,需要了解农机的各项参 数。在大豆种植工作开展时,大豆播种是最基础的环 节,从实践角度来看,大豆播种深度需要保持在 3-5 厘米之间,控制种植间距超过 20 厘米,才能满足基本发展要求。为了实现规模化种植,需要采用机械化 播种方式提高大豆的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

  1.3 土地处理

  种植大豆的土壤最好是排水比较好的平坦地块, 为了防止病虫害应避免连作。在实际生产中,以小麦 茬地和玉米茬地为宜,适时进行深松和整地,深翻环 节的深度要控制在 18-20cm,以保证大豆的生长需要。 垄作地块需要及时镇压,确保垄形平整,为大豆生长 提供支持土壤条件。另外,需要关注肥料处理现状, 对田间土壤的养分进行测定,同时对肥料进行配制, 使用播种施肥机完成化肥定量施用,避免出现肥料用 量超标等情况,预防出现烧苗等问题。在大豆生长过 程中,需要选择微肥和化肥,通过大型机械设备进行 统一施肥,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 [2]。

  2. 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的重要性

  2.1 提高大豆种植管理质量

  只有在实际生产中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才能确 保大豆的生产质量。如果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会受 到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当降水不足时,大豆会出 现减产的问题 [3] 。通过应用高效机械化种植方法,可 以实现提升作业效率的目的,还能解决大豆生长中面 临的问题。例如,在大豆种植中,若是缺水,可以通 过灌溉设备进行灌溉。在机械化生产技术使用中,可 以避免在大豆种植中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推动大豆 种植行业稳定发展。

  2.2 降低人力成本

  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解决好农 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合理应用 各种农机,可以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随着 农业的发展,对大豆栽培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大豆中 的根瘤菌能够促进其他作物的生长,但也需要有一个 良好的管理制度。通过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 能够实现对各种植步骤的精确控制,精确地计算出播 种参数,减少劳动力消耗,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3. 大豆高效优质机械化种植关键技术

  3.1 选地与整地技术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整地工作,对土地 的养分进行调查,每公顷施有机肥 15 吨左右。在土 地深翻环节,需要保证深翻深度统一,在此项工作完 成后及时耙地,对土块进行粉碎,为大豆种植提供良 好土壤条件,满足机械化作业的基本要求。在选地和 整地过程中,需要对种植区域的杂草进行处理,杂草 处理工作环节主要通过人工和药物处理,杂草的处理 效果如表 1 所示。

  在大豆播种土壤处理过程中,对于大豆安全管理 有着积极意义。实践工作中需要关注空气湿度,在除 草后对比除草区和空白区,药物除草需要控制药剂的 用量,预防杂草对大豆生长产生影响 [4] 。通过实践分 析得出,通过药物对杂草进行处理,对野薄荷的影响 相对较小,药物若是受到干旱和潮湿等天气影响,药 效会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3.2 种子的处理

  在大豆种植品种选择中,需要考虑大豆的抗倒伏 以及抗病虫能力,检测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以及蛋白 质含量,脂肪含量需要超过 21%,蛋白质含量需要在 43% 以上,才能提升大豆种植的质量。在大豆生长过 程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还会受到作业模式以及环境 的影响,即使相同的品种,在播种方式不同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质量不统一的大豆。在大豆播种前,需要通 过机械精选的方式,保证所有种子的整齐度,避免出 现虫食粒以及病粒,所有的种子需要达到二级良种以 上,发芽率也需超过 97%。种子经过处理可以降低病 虫害发生率。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现有条件,选择合适 的种子包衣处理方法,提升大豆的发芽率,确保大豆 健康生长。

  3.3 机械播种方案

  在机械化播种期间,需要根据大豆的品种以及土壤情况,确定具体的播种时间。对于中晚成熟的大豆 品种来讲,需要通过早播的方式,保证大豆正常生长。 对于早熟品种需要进行晚播,选择最佳的播种时机, 可以提升大豆的产量与质量。在机械播种工作完成后, 需要及时进行镇压,了解播种时的温度,预防对种子 产生影响。在播种环节还需控制播种密度以及播种量, 了解具体的种植方式和水肥条件,对于植株高大茂盛 的品种,需要尽量增加播种距离。在水肥条件较好的 情况下,为了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确保每 667m2 土地播种 28.000 株大豆,合理控制苗株之间的 距离,提升大豆的生长速度 [5]。

  3.4 科学施肥

  在大豆高效机械化种植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施 肥,需要在初始阶段测定土壤养分,结合大豆的需求 和特征,对施肥方案进行配置,达到定量施肥的理想 目的。在施肥中还需关注大豆的长势,选择合适的微 肥和化肥,并且推广无人机施肥方法,达到增加产量 的目的。

  3.5 病虫害防治

  在大豆高效机械化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主要 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在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情况 下,可以少量使用药物进行预防,避免出现药物过量 等情况,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出现的概率。在生物防 治技术使用中,需要对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重构,通过增加病虫害的天敌,预防大豆生长中出现病虫害。 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病虫害监测方案,通过动态监测的 方法,掌握病虫害的实际情况,达到综合预防的理想 目标。

image.png

  3.6 机械设备的调整

  为了发挥出机械设备的作业性能,需要在设备使 用前进行调整,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避免在大豆种 植过程中出现故障。例如,在大豆播种机使用中,需要 通过参数调整,了解播种机是否出现异常声音,保证播 种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对于不同种类的设备来讲,都 需确定设备的相关参数,只有参数达到标准要求,才能 满足基本注意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机械设备维修方 法,增加对各种先进设备的了解程度,将机械设备的作 用最大化,提升大豆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image.png

  3.7 做好机械收获

  在大豆收获期,若是收获方法存在问题,或者收 获时间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同时还会 降低大豆蛋白质的含量。因此需要全面应用机械收获 方法,在收获的准备阶段,对籽粒含水量进行测定, 精准把控大豆收获的时间,尽量选择较好的天气完成 收获,提升大豆的收获效率。在机械收获方法使用中,需要用手摇晃大豆植株,若是听见有声响,则说明大 豆已经完全成熟,可以满足收获的基本要求。

  4. 结束语

  在大豆优质高效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中,需要通 过土地处理和地膜覆盖等工作,提升大豆的生长速度。 大豆机械化种植需要制定全新的工作要求,了解各种 机械设备的使用特点,改变人力成本投入过大等现象。 在大豆生产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常用的机械设备进行 维护,关注机械设备参数发生的变化,为大豆种植生 产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万海涛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分析应用与展望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09):58-60.

  [2] 赵振东 . 邯郸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J]. 农机科技推广 ,2023.(03):25-26.

  [3] 任思燕 .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和推广研究 [J]. 农业开发 与装备 ,2023.(02):31-33.

  [4] 杨荣梅 , 李刚 , 王文国 . 衡水市大豆机械化生产流程及建议探究 [J]. 南方农业 ,2021.15(30):198-200.

  [5] 陈攀 , 韩丹丹 , 张黎骅等 . 四川省丘陵地区豆类杂粮作物的生产现 状及应用前景 [J]. 南方农业 ,2021.15(14):111-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