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农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农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

10

2024-05-15 15:09:13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传感器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用于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而为农机识别 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农业机械自动自适应控制系统是 一种由标准接口模块组成的农机控制系统,每个关节 模块包括通信单元、驱动单元、控制单元、传感单元等。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进行配置,从而使配 置的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要求以完成任务 [1]。自 动控制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具有相 当大的发展前景,深受农业领域的重视和关注。全液 压农机控制系统的优点是具有无级调速性能,变速调 节范围比传统农机控制系统

  摘 要:传感器作为农机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能够实时准确获取作业环境信息。自适应控制策略的应用使得农机系统能够根 据作业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作业参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探讨自适应控制在农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基于自适应 控制算法的农机控制系统,实现对农机作业过程的精准控制。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自适应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 农田环境,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效率。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适应控制,算法分析

  传感器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用于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而为农机识别 提供数据信息支持。农业机械自动自适应控制系统是 一种由标准接口模块组成的农机控制系统,每个关节 模块包括通信单元、驱动单元、控制单元、传感单元等。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进行配置,从而使配 置的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满足要求以完成任务 [1]。自 动控制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具有相 当大的发展前景,深受农业领域的重视和关注。全液 压农机控制系统的优点是具有无级调速性能,变速调 节范围比传统农机控制系统更宽,因此全液压农业机 械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实际生产要求, 设施内的生产平台在车辆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接收 需要采集的实时环境、位置等信息,然后由主控制器 协调处理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以达到自适应控制的效 果,帮助生产人员完成自动种植、植保、收获和运输 等相应功能,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以更智能的方式进 行生产。本文研究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农机控制系统, 在分析农机作业环境的特点以及传统农机控制系统局 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作业条 件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1. 农机控制系统概述

  1.1 农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

  农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 个基本部分组成,共同协作以实现农机的智能化控制。

       感知层:感知层是农机控制系统的“眼睛”和“耳 朵”,负责实时采集农田环境信息、农机状态信息以 及作业质量信息等。这些信息通过各类传感器获取, 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位置 传感器等。感知层将这些原始数据传输给决策层进行 处理和分析。

  决策层:决策层是农机控制系统的“大脑”,它 接收来自感知层的数据,并运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 化策略进行处理。决策层根据农田环境信息和农机状 态信息,实时生成最优的作业指令,以确保农机能够 在不同环境下高效、稳定地作业。同时,决策层还具 备自学习能力,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和作业效果不断优 化控制策略。

  执行层:执行层是农机控制系统的“手”和“脚”, 它负责接收来自决策层的作业指令,并驱动农机执行 相应的动作。执行层通常由各种执行器组成, 如电机、 液压缸、电磁阀等。这些执行器根据指令精确地控制 农机的行进速度、作业深度、播种量等参数,以实现 精准作业。

  1.2 自适应控制原理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能够根据系统输入和环境变化 自动调整控制策略的控制方法。与传统的固定参数控 制相比,自适应控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农机控制 系统中应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可以使农机在面对复杂 多变的农田环境时,自动调整作业参数以适应当前环 境,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自适应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实时感知系统输入和环境变化,运用先 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策略对控制参数进行动态调整。 这种调整可以是实时的、在线的,也可以是离线的、 基于历史数据的。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优化,自适应控 制系统能够逐渐逼近最优控制效果。

  1.3 自适应控制在农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作业参数自适应调整:根据农田环境信息(如土 壤湿度、硬度、地形等)和农机状态信息(如行进 速度、作业深度等),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调 整农机的作业参数,以确保作业质量和效率。例如, 在播种作业中,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种子大小 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播种量;在施肥作业中,系统 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自动调整施肥量 和施肥方式。

  故障诊断与自修复:自适应控制系统具备故障诊 断功能,能够实时监测农机的运行状态和关键部件的 工作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或故障,系统能够迅速作出 反应,如降低作业速度、停止作业或启动备用部件等, 以避免故障扩大或造成更严重的损失。同时,系统还 具备自修复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修复某些故 障或恢复农机的正常功能。

  多机协同作业控制:在大型农田作业中,往往需 要多台农机协同作业以提高效率。自适应控制系统能 够实现多台农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确保它 们在同一作业区域内高效、有序地作业。通过无线通 信技术,各台农机可以实时交换位置、速度、作业参 数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调整自身的作业状态, 以实现最优的协同作业效果。

  2.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农机控制系统设计

  2.1 农机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农机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传感器输入模块、控制算法模块、执行器输出模块以 及用户交互界面。这四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对 农机的精准控制。

  传感器输入模块:该模块负责实时采集作业环境 和农机状态的各种信息,如土壤湿度、温度、作物生 长情况、农机速度、位置等。这些信息是控制算法进 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控制算法模块:该模块是农机控制系统的核心, 负责根据传感器输入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自适应控制算法能够根据系统的实时 性能动态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作 业需求。

  执行器输出模块:该模块负责接收控制算法生 成的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农机可执行的动作指 令,如调整发动机转速、改变行驶方向等。执行器 的精准响应是确保农机按照预定轨迹和速度进行作 业的关键。

  用户交互界面:该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直观、 易用的操作平台,允许用户输入作业指令、监视系统 运行状态以及获取作业反馈信息。通过用户交互界面, 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农机进行远程操控和监控。

  图 1 展示了控制系统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关 系。传感器输入模块从环境中获取数据,控制算法模 块根据输入数据作出决策,执行器输出模块执行决策 结果,而用户交互界面则提供了操作员与系统之间的 交互。

image.png

  2.2 自适应控制算法的选择与设计

  自适应控制算法的选择是农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关 键环节。常见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 控制(MRAC)、自校正控制(STC) 和模糊自适应 控制等。这些算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作业场 景和控制需求。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 :该算法通过比 较实际系统与参考模型的输出差异,自动调整控制器 的参数,以使实际系统的输出跟踪参考模型的输出。 MRAC 适用于模型结构已知但参数不确定的系统。

  自校正控制(STC) :STC 算法在控制过程中不 断估计系统参数,并根据参数估计结果调整控制策略。

  它适用于系统参数时变或存在未知干扰的情况。

  模糊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利用模糊逻辑处理不 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模糊自适应控制结合了模糊控 制和自适应控制的优点,能够根据实时的模糊规则调 整控制参数,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在选择自适应控制算法时,需要考虑农机的作业 环境、控制精度要求、系统复杂性以及实时性等因素。 本文采用 MRAC 作为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土壤条件 复杂多变 的农 田 中,具有较强鲁棒性 和适应性。 MRAC 算法主要包括控制器结构、参数调整规则和性能评价指标。

  采用 PID 控制器作为基础结构,其控制信号 (u(t)) 由比例、积分和微分三项组成:

image.png

  其中,u(t)是控制器在时间t 时的输出 (控制信号), e(t) 为误差信号,即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Kp 、 Ki 和 Kd 为控制增益。设计自适应律来调整 PID 控制 器的增益。使用梯度下降法调整增益,增益的调整规则表示为:

image.png

  其中:

  ΔKp 、ΔKi 和 ΔKd 分别是比例、积分和微分增益 的调整量,ηp、ηi 和 ηd 是对应的学习率,决定了增益 调整的速率,J 是性能评价指标,∂Kp、∂Ki 和 ∂Kd 是 性能评价指标 J 分别对 Kp、Ki 和 Kd 的偏导数,表示 了 J 随这些增益变化的速率。

  性能评价指标选用误差积分指标(IAE、ISE)作 为性能评价标准,其 中 IAE(误差绝对值积分) 和 ISE(误差平方积分)分别表示为:

image.png

  其中,e(t) 为系统误差,T 为评价时间,直观地 反映了系统对参考轨迹的跟踪能力。

  2.3 农机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集成

  2.3.1 硬件平台的选择与构建

  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是构成基于自适应控制 的农机控制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在协同工作下,能 够实现农机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作业,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控制器选用西门子 S7-1200 系列高性能的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农机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 器,根据农机的作业需求和实时环境参数,自动调整 控制策略,确保农机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此外,控制 器还具有故障诊断和处理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系统中的异常情况,保障农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传感器根据农机的作业环境和需求,选用温湿度 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并反馈农机的环境参数和状 态信息,为控制器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温湿度传感 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温湿度变化,为灌溉和施肥提 供数据依据;位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农机的位置和 移动轨迹,为精准作业提供保障。

  执行器根据农机的作业需求和控制策略,选用合 适的执行器,如电机、电磁阀、气缸等。执行器的主 要功能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驱动农机完成相应的动 作或操作。电机驱动农机的旋转部件进行旋转运动; 电磁阀控制液压系统的通断和流量大小;气缸推动农 机的执行机构进行直线运动等。

  2.3.2 软件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满足农机控制系统对实时性、稳定性和可扩 展性的要求,将软件架构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 层和控制输出层三个层次。

  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接收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 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格式转换,以便后续的数 据处理和分析,选用 Modbus、CAN 等通信协议的智 能传感器。

  数据处理层是整个软件架构的核心部分,负责对 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 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为了实现复杂的算法和逻辑处 理,选用了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核心运算单元, 并搭载了实时操作系统(RTOS)以保障系统的实时 响应能力。

  控制输出层负责将处理后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执行 器,驱动农机完成相应的动作,需要与各类执行器进行通信,因此选用支持 PWM、DA 等输出方式的电机 驱动器。驱动程序负责底层硬件通信, 通过串行端口、 CAN 总线或以太网等发送和接收数据。以下代码是 发送控制指令到执行器:

  // 驱动程序发送函数

  functionsend Control Command(command) { open Communication Port();
       encoded Command = encode Command For Trans mission(command);
       send Data(encoded Command);
       close Communication Port();}

  驱动程序接收函数

  function receive Feedback() { open CommunicationPort();

  feedback Data = receive Data();

  decoded Feedback = decode Feedback Data(feed- back Data);

  close Communication Port(); return decoded Feedback; }

  3. 结论

  自适应控制技术在农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显著 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通过实时调整控制 参数, 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确保 农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作业性能,不 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 境污染。研究设计的农机控制系统架构合理,各功能 模块协同工作高效。数据处理层能够准确处理来自传 感器的信息,并生成精确的控制指令。控制输出层则 确保这些指令能够无误地传输给执行器,实现农机的 精准控制,为农机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焦永红 , 李俊 . 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J]. 时代汽车 ,2023.(23):22-24.

  [2] 王芸 , 王宏 , 李强 . 智能农机控制系统结构组成与应用 [J]. 农机使 用与维修 ,2023.(11):92-95.

  [3] 岳威 . 基于5G技术的农业机械遥控系统设计 [J]. 南方农机 ,2023.54(01):69-71.

  [4] 蒿晟昆 , 霍静琦 , 张宇等 .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农机行间自行走控 制系统 [J]. 电子设计工程 ,2022.30(21):48-55.DOI:10.

  [5] 利航 .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D]. 广东工业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