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乡村振兴论文

2024-05-15 14:30:04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 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农业机械化作为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正日益成为推动农业持续健 康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响应国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政 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 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 机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
摘 要:我国正致力于增强农机装备产业竞争力,提升农机产品质量,并力争在2025 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确保主要农作物 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将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 坚实支撑,从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村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农业发展,机械化,乡村振兴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 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农业机械化作为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正日益成为推动农业持续健 康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响应国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政 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 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旨在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 机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重大举措不仅为我国农 业机械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农业全程机械化的推进有望 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 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1. 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1.1 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农业机 械化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装备和生产工艺,可以极大 地促进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为农 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一转型既有利于 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又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 的收入来源,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1]。 一方面,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向精 细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得到极大 的提升,这样既可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又可 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提高其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 性与信心。与此同时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将有利于解决目前 “三农”问题,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 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扩展,这不但可以给农户带 来更加多样化的收入来源,也可以给农村经济的多样 化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
1.2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业机械化对于培养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已成为推动乡村经济、产业等发展的核心力量, 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可以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产业化经营组织等的发展需求,促进其向 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 的普及和应用还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农 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这些新型农民将成为现代农 业生产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 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 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加重 要的作用,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3 加快农村经济增长速度
乡村振兴涵盖经济、产业、文化、教育、医疗和 基础建设等多个层面,其中经济振兴被视为基石和核 心,农村经济的繁荣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农村经济中,农业占据重要地位,其增速 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经济增长,农业机械化的大力 推进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更带动了农 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2.1 积极创建“两全两高”机械化示范区
赣州市作为江西省的重要农业城市,近年来在农 业机械化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进一步推动农 业现代化的步伐,赣州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农业 机械化的号召,大力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并着 手创建“两全两高”机械化示范区,即全程全面、高 质高效的机械化示范区。在这一过程中,赣州市紧密 围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 和设施农业六大产业,找准短板,补齐差距,坚持全 程引领、联合联动、多业并举的基本原则,推动全市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了确保示范区的 成功创建,赣州市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落实具体责任, 形成了完善的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责任体系。赣州市根 据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选择典型区域进行重点打造,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业 机械化的整体进步,同时全市上下统一思想认识,从 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两全两高” 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确保各项创建任 务能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落地见效。此外, 赣州市强化责任担当,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 专班,加强指挥调度和统筹协调,全面掌握工作进展 情况,确保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同时,各层级、各 部门也明确了具体职责分工,细化了工作责任,形成 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方 面,赣州市注重实效,严把数据关和汇总关,确保内 容齐全、数据可靠、佐证充分。通过加强示范区的优 化和推广工作不断提高示范区建设水平,并充分发挥 其示范作用,助力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统计数据显示赣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从 2012 年的 289.73 万千瓦增加到 2021 年的 357.29 万千瓦,九年 间年均增长 2.36%,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赣州市在农 业机械化发展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
2.2 制定农业各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在制定技术路线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 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种植结构和发展水 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械化发展方案,同时要统筹规 划,确保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生产总体布局相协调,实 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此外,技术路线的制 定还应遵循梯度推进、机艺融合、协同发展的原则, 在推进机械化的过程中要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提升 机械化水平,注重机械技术与农艺技术的融合,实现 二者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 有力保障,同时鼓励多方参与形成政府、企业、科研 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局 面。针对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以及耕整地、种植、 植保等主要生产环节,应制定具体的机械化技术方案 和操作规范,构建起科学、系统、完善的农业生产全 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这将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有力指 导,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农业的现代化 和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3 创新机制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
赣州市还积极鼓励专业化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购买 并使用高效的农机装备,以推动农业的机械化、规模 化和标准化发展,这种策略不仅让农民种田变得更加 轻松,也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据统计全市水稻 机械化种植面积已超过 100 万亩,机械化种植率高达 47%,这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力证明。在应急服务 方面,赣州市依托农事服务中心、育秧中心、农机合 作社等服务主体,建立了 203 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 队员总数达到 2484 人,这些服务队具备强大的应急 作业能力,日均应急作业储备能力超过 200 亩,为全 市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
3. 结束语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 手,通过科学配置农机装备、优化服务机制,不仅提 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机械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 力,展现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参考文献:
[1] 全程机械化托管 激活乡村振兴“ 一池春水”[J]. 农机科技推 广 ,2022.(4):53-54.
[2] 刘玲娣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J]. 河北农机 ,2021.(2):35-36.
[3] 汪进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寿县农业机械化推进政策研究 [D]. 安 徽大学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