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县肉牛产业及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

2024-05-15 14:13:4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山西省文水县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拥有良好的 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基础。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牛产业作为文水县农业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肉牛 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相关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增 长,还能为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1] 。 结合文水县具体情况,对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 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 发展对策,以推动文水县肉牛产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 要:文水县作为具有丰富畜牧资源的县份,拥有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探讨文水县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面 临的挑战,并提出促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提升肉牛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水县,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山西省文水县位于中国山西省中部,拥有良好的 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基础。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牛产业作为文水县农业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肉牛 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相关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增 长,还能为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1] 。 结合文水县具体情况,对肉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 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 发展对策,以推动文水县肉牛产业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文水县基本情况概述
文水县位于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地理位 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大运、夏汾高速公路穿境而 过,太中银铁路纵贯南北,307 国道、320 省道纵横 交错,形成了便捷的交通体系。县域拥有丰富的水土 资源,以褐土为主,肥沃的土壤适宜农业发展。生态 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苍儿会景区被誉为中国最 美休闲胜地。全县包含 7 镇 5 乡,158 个行政村,常 住人口 36.41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21.15 万人。文水 县作为山西省的农业与畜牧业重镇,凭借其发达的农 业基础和不断增长的产业化企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 坚实基础。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统计数据显示,生 猪存栏约 16 万头,肉牛存栏约 26 万头,羊存栏约 16 万只,禽类存栏约 514 万羽,养殖总量达到 135 万余头猪当量。其中,以肉牛为主导的养殖业占比高达 68%。肉牛产业以其显著的发展优势,规模和效益 稳步上升,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 关键产业。
2. 文水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文水县持续强化对畜牧业的扶持政策, 确保畜禽养殖和肉蛋产量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将肉 牛产业视为核心,致力于打造规范的肉牛标准化养殖 示范基地,打造养殖规范化、粪便处理得当、疾病防 治及时推动肉牛产业链完善。促进肉牛产业向品种改 良、高品质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立牢固的产业发展道路。 截至 2022 年底,全县 2000 余户家庭参与肉牛养殖, 业务遍布 12 个乡镇,肉牛存栏总量约 26 万头,年出 栏量为 19.1 万头,成为吕梁市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 基地。刘胡兰镇、南庄镇、南安镇超过 80% 的农户 养殖肉牛。西门塔尔牛是肉牛养殖的主要品种,辅以 新疆褐牛、夏洛来牛、地方品种黄牛及荷斯坦公牛等 少量品种。养殖模式以家庭分散式为主,肉牛粪便的 处理主要采用堆肥发酵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回用,实施 农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然而,一部分粪便未经 发酵便直接用于田地,且部分养殖设施将粪便无序堆 放于农田周边。依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 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每头肉牛日均粪便排放量 为 15.01 公斤(含水率 83%) ,尿液排放量为 7.09 公 斤。当前,由于养殖户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粪便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的问题包 括人畜混居,粪污处理不当等情况,导致畜禽粪便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3. 存在的问题
3.1 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低
全县缺少省、市级的肉牛养殖龙头企业;规模化、 千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少,多数为养殖专业合作社或 个人养殖,抗风险能力差,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2] 。养 殖标准化程度低,具体表现为品种选择无统一标准、 养殖户规模小且分布散乱、养殖方式以散养和混养为 主、人畜共生环境普遍、经营手段粗放。这些问题制 约了产业规模扩大,并对居住环境改善及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施产生了负面影响 [3]。
3.2 畜禽粪便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足
由于养殖业所需固定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收益 波动性大,大多数养殖场(户)缺乏建设粪便资源化 利用设施的能力。在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和技术装备方 面的配套不全,导致粪便处理能力不足,养殖场(户) 普遍采用就近还田的简易堆沤发酵方式,未进行彻底 的无害化处理,直接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和作物的二次 污染,导致增加病虫害风险 [4] 。此外,由于标准化水 平不高,存在引发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的风险,限 制了畜禽粪便作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3.3 肉牛良种覆盖率低
品种是影响肉牛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肉牛产 业面临的突出瓶颈问题是品种良种化程度低。由于资 金投入不足,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一些优良 品种得不到有效推广,农村养牛饲养品种杂乱,一直 面临供种能力不足的问题。作为肉牛个体小,生长发 育缓慢,产肉率低。主要依靠从北方地区引进犊牛或 架子牛育肥,但引进优良肉牛品种资源得不到有效保 护。能繁母牛良种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
3.4 机械化程度低,全产业链劳动力成本高
肉牛养殖全产业链都存在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 的问题。一是养殖环节机械化水平低,散户、小型家 庭农场合作社等几乎没有任何机械设备,规模以上养 殖场配有铡草机以及粉碎机,个别厂配有牵引式的投 喂机。二是饲料加工水平不高, 文水县秸秆资源丰富, 大部分肉牛养殖都是“就地取材”,但由于缺乏收集 和储运机械,青贮运输费用高,因此,如何降低饲料成本是该地区畜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三是乡镇 定点屠宰场缺少配套的屠宰、排酸设备,导致屠宰效 率低、屠宰品质不高,制约了县域中小规模养殖场的 发展。四是缺少粪水处理设施,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产生了大量的粪水,而传统的堆粪、自然发酵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养殖需求和环保需求。因此,对 更大粪水的处理设备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同时,在生 产过程中,还涉及辅料费用、燃料动力费、雇工费用、 设备维护费用等费用,资金压力很大。
4. 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4.1 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发展动能 转换。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重点打造特色鲜明、 优势突出的产业发展聚集区,在稳定生猪、家禽生产 的基础上,在沿山乡镇形成了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区。 抓龙头培育新动能。实施龙头培育工程,通过“促、 引、帮”抓品牌建设增效益。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 名优品牌,推动品牌畜牧业发展。切实发挥龙头企业 和示范场的辐射带头作用。加快建立“良种培育,饲 料供应,屠宰加工,冷链仓储,生产销售”的整个产 业链,健全服务系统,提高工业的附加值,提高农户 的养殖收入,促进肉牛屠宰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使 畜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加快肉牛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肉牛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深入开展肉 牛的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完善标准化示范系统,加 强标准化示范场的日常监督,推动高效、适用的生产 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
4.2 加强对畜禽粪污的利用
全县应当将肉牛养殖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确保 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加强对畜 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建成覆盖全镇、方便群众的分布 式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彻底解决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 题,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能源“零浪费”的使用。鼓励 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通过建设沼气工程、好氧堆肥 等设施,加强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与邻近农户或种 植基地签订协议,实现肉牛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的资源 共享和互利互补。建立有机肥再利用及终端产品利用 机制,通过提供使用补贴,鼓励农民和农牧企业使用 本县生产的有机肥料,从而实现肉牛产业废弃物的资 源化利用,提高肉牛养殖的环境友好性。推进畜禽粪污第三方治理模式,建设大型粪污收集处理中心,鼓 励政府与社会主体合作,实现畜禽粪污的集中处理和 资源化利用,减轻单个养殖户的环保压力。建立养殖 污染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政策支持、执法监管、 业务指导和促进终端产品利用等,实现肉牛养殖全过 程的清洁生产。同时,建立对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和 产品去向的监控机制,确保畜禽粪污得到妥善处理与 资源化利用。重点监管肉牛养殖场户的环境污染情况, 提高执法频次和执法效率,对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养 殖场户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并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进 行处罚。
4.3 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品种对养殖业的贡献率达 60%,肉牛产业要稳定、 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良种扩繁,加大良种推广 力度,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奶牛 良种补助政策的作用,加快肉牛的繁殖和改良。第二 要继续推广使用优良品种西门达尔品种,适当引进夏 洛莱、利木赞等优良品种。第三以纯繁为基础、杂交 改良为主要手段,建设肉牛良繁场和人工授精站,加 强基础母牛供应能力建设,保障育肥用犊牛质量。
4.4 提升肉牛产业机械化水平
机械化是提升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畜牧业 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积极培养示范企业,为散户推 广自制的小型农机装备,改善饲草料加工、投喂、粪 便清洗、环境控制等各个阶段的饲养效率。积极推动 养殖各环节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区块链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的 集成配套,提升养殖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培育草畜联合经营合作社和饲草加工企业。按照现代 化屠宰技术改造或新建中等规模的肉牛屠宰场,鼓励 屠宰和加工企业建立冷库和处理设施,健全冷链配送 系统,提高肉牛宰杀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畜 牧机械设备经营与服务机构,建立农机互助合作组织, 搭建技术推广,产品推广,金融服务等服务平台,采 取农机租赁、托管、订单生产等方式,使畜牧业的机 械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5. 结束语
文水县肉牛产业在现有基础上,有着巨大的发展 潜力和市场前景。只要持续推进产业升级,深化品牌 建设,保证产品质量,并不断探索创新,文水县肉牛 产业必将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在全国 乃至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期望文水县肉牛产业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 况的高效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 效益的和谐统一 ,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薛松苗 . “特”“优”战略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N]. 山西日报 , 2024-01-02 (011).
[2] 王秋文 . 南阳市肉牛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J]. 安徽农学通报 , 2023. 29 (22): 171-174.
[3] 谢颖山 . 甘肃省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思考 [J]. 甘肃畜牧兽医 , 2023. 53 (06): 105-107+116.
[4] 蒋立成 . 发展畜牧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J]. 中国畜牧业 , 2023. (18):24-25.
[5] 张林萍 . 肉羊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N]. 中国畜牧兽医报 , 2023-09-24 (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