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智慧农业推进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智慧农业推进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24

2024-05-14 11:07:1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智慧农业是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种植业相结合,最 终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解放劳动力的 同时提高种植效率,打造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业经济 模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种植面积尤其广阔,为 增产增收,调动农民参与农业活动积极性,发挥农业 优势,智慧农业建设备受关注 [1] 。农业作为发展农村 经济的重要产业类型,应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以 促进农业种植业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实现农民增产增 收 [2] 。

  摘 要:“智慧”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现实需求,能带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各地区在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的实践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困难亟待解决。基于此,文章结合山东泰安地区实际情况,分析智慧农业建设推进问题, 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山东省,智慧农业,问题,对策

  智慧农业是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种植业相结合,最 终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解放劳动力的 同时提高种植效率,打造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业经济 模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种植面积尤其广阔,为 增产增收,调动农民参与农业活动积极性,发挥农业 优势,智慧农业建设备受关注 [1] 。农业作为发展农村 经济的重要产业类型,应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以 促进农业种植业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实现农民增产增 收 [2] 。因此,结合山东泰安地区实际情况,分析乡村 振兴战略下山东地区智慧农业建设推进问题并提出可 行性对策,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落实乡村振 兴战略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1. 山东地区智慧农业建设推进的重要性

  根据***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 见》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如何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成为 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智慧农业作为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改造、升 级传统农业的有效手段,对于推动农业朝着高级阶段 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起 着支柱作用,只有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农业产量 与质量才能快速提升,利用有限的土地创造更高的经 济价值,让第一产业在数字时代下仍然能够发挥重要 作用。就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而言, 是以解决“三农” 问题为最终目标,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智慧农业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经济水平,有助于构建“互联网 + 农 业”模式,扩大智慧农业市场,智慧农业也会进入到 国家顶层设计,在政策保障下全面促进山东地区农业 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image.png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山东地区智慧农业建设存 在的问题

  2.1 政策支持薄弱

  由于智慧农业建设资金投入较大,且要求农户对 智慧农业有一定的接受度,同时新技术应用会在不同 程度上增加农户种植风险,部分农户考虑到经济层面 的风险因素,对智慧农业建设存在抵触心理,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到建设进程。目前,山东泰安市政府虽然 出台了《泰安市“十四五”数字强市建设规划》作为 智慧农业建设的政策依据,但在具体实践中,新农业 发展理念贯彻力度不强,且整体思想相对保守,没能 进行政策创新,而是完全以国家整体的战略目标、发 展规划为标准落实各项工作,缺少“因地制宜”性, 这也就导致部分政策与制度与泰安市当地农业发展的 贴合度较差,难以较好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与热情, 是智慧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一项普遍问题。

  2.2 科技应用具有局限性

  泰安位于泰山脚下,是依山而建的地级市,山城 一体,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山地、丘陵、平原、洼地 占 全 市 土 地 面 积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18.3%、41.1%、 36.1%,4.5%,地理环境多样,使泰山建立起层次分明的“立体农业”,地势自高而低分布了林果、粮田、 茶园等多种农业种植模态 [3] 。这种多样性为泰安带来 了较高的农业经济收益,但同时也为科技于农业中的 应用带来阻碍。一方面,复杂的地理环境会在一定程 度上增加现代科技设备的应用难度,示范区建设容易 受到制约,再加上种植种类多样,如何以高性价比引 入农业技术,建设监测、信息共享中心成为一大难题; 另一方面,智慧农业是通过科技改变传统农业模式, 而农民普遍不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先进技术 的接受能力较差,如何协调科技与农民的关系并带动 农民技术创新热情应受到密切重视。

  2.3 数据更新滞后

  智慧农业是以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为最终目标,而作为智慧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数据收 集、整理、分析、共享与应用十分关键。随着数字化 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已然充分显现, “流 量至上”的时代下,只有精准获取数据并加以利用,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智慧农业价值。从泰安市智慧 农业信息库所提交的数据量来看,整体相对较少,且 内容局限、单一,没能充分体现出大数据时代下智慧 平台的突出优势,难以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应用于 智慧农业建设。

  2.4 体系建设缓慢

  建设智慧经济体系是新时期下的一大重要目标, 对科技、资金、农业发展多样性、产业链、产业模态 等均有着较高要求。由于智慧农业发展前期资金需求 大、建设周期较长,融资困难,而建设经费的主要来 源集中在政府经费来源和社会资本使用等方面,需要 政府政策扶持、地方财政补贴、龙头企业引导、农户 集体参与。泰安作为地级市,政府在财政上本身就具 有局限性,而受到政策方面影响,很难吸引高新技术 企业、本土相关企业参与其中,再加上人才队伍补给 不足,导致智慧农业发展资金不足、人力资源等方面 存在短缺现象,延缓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周期。

  3. 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山东地区智慧农业建设的 对策

  3.1 加大智慧农业政策倾斜

  3.1.1 因地制宜出台支持政策

  政策制定本身具有地域性,泰安市政府应结合当 地智慧农业建设与发展情况有计划出台政策。为调动地方企业积极性,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智慧农业建设中, 可出台针对性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科研成果转化与创 新,为科技在泰安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另外, 鼓励当地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推进产学研进程,培 育更多优秀人才,做好人才储备。由于农产品本身就 具有特殊性,加之泰安种植农产品种类较多,可通过 初加工补助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实 现招商引资,为泰安智慧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与技术。

  3.1.2 制定电商物流营销政策

  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中的一环,电商营销能够让 农民以最低成本将农产品销售到针对客户群体手中, 提高收益的同时也能降低成本。泰安市政府除了予以 一定的经济补贴,还应该将目标转移到当地的龙头企 业,以优惠政策助力农户电商,发挥龙头企业在智慧 农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打造专属于泰安的农产品品 牌,完善产品质量、产品检测等的相关规定、政策、 制度等,建设特色乡村农业经济。

  3.2 推进科技农业技术应用

  3.2.1 攻克软硬件技术难关

  硬件上,对现有的农业技术元器件进行改良,比 如传感器就是现下用于监测获取农业数据所需要的重 要设备,根据泰安市不同种类的农业种植需求与数据 获取需求,企业可适当进行改良以提高传感器的数据 获取能力,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阔,打破硬件使用限 制,使智慧农业建设所应用的软件设施更具性价比与 实用性。软件上,本地企业可结合泰安市智慧农业平 台建设情况开辟新窗口,掌握核心算法,围绕智慧农 业模型与数据分析进行开发研究,增强系统功能性。

  3.2.2 协同建设示范生产基地

  泰安市政府与企业应积极建设智慧农业示范生产 基地,基地内不仅可以展示创新技术与科研成果,同 时还能根据农业种植与示范区建设情况不断创新智慧 农业整体架构。比如,肥城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构 建了“1+2+N”数字农业框架体系;山东乐惠生态农 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安市泰山碧霞春经贸有限公司等 也被认证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这些示范生产基地往 往走在智慧农业建设的最前沿,其成果最终将会在泰 安市范围内进行普遍推广与应用。

  3.3 健全智慧农业大数据库

  基于国家智慧农村技术平台建设,打造专属于泰 安本地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库,重视数据收集与上传,让“智慧”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

  3.3.1 多样数据分析助力农业

  多样化数据信息收集有助于增产增收、降低种植 风险,减轻人工作业压力,创造更高的农业经济价值。 为构建大数据库,泰安市需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网络建 设,利用 5G 千兆光网络上传终端所收集的数据信息。 比如,泰安市岱岳区范镇智慧农业大棚建设,就利用 了 5G 千兆光网络,植入物联网设备并接入智慧农业 数字化平台,园区内的小型气象站可提供动态气象监 测信息,可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3.3.2 信息共享助力农业发展

  开展农村重大创新工程,以强化对农村的成果转 化,并优化布局了若干不同功能的农村创新基地和平 台。通过大数据平台为农业技术成果展现创造良好条 件,基于强大的信息共享功能,引导农业行业协会、 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机构等积极主动收集数据并公开, 降低智慧农业研发、应用、推广成本,加快推进智慧 农业技术普及。在实践中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集合多 年的农业种植经验,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云渠道、 AI 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成果,以数据 监测为技术,远程控制为核心的管控平台,实现管理 数字化、作业自动化、生产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经 营信息化、服务现代化。

  3.4 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3.4.1 以地方金融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金融机构参与智慧农业建设能够极大程度上减轻 泰安市政府的财政压力,为泰安市智慧农业开发项目 创造了丰裕的财力保障。地方农业企业也应积极参与 其中,发挥自身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在政策指导下, 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农民掌握先进技术,定期组织专业队伍针对农民开展培训工作,帮助 其快速掌握农业技术,既能够宣传产品又能够提升企 业品牌价值。

  3.4.2 健全农产品物流与加工体系

  农产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运输难度,需要在保鲜 期内完成生产加工、外销才能保证其价值最大化。从 产品外销层面来看,应完善物流建设,鼓励农户进行 电商销售,企业则是应注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在产地建设加工厂多次加工农产品,降低农户种植风 险的同时,也能基于农产品规模稳定生产线,使当地 农业经济更为稳定,建立上下游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体 系。基于大数据平台,获取农业相关信息,协调农户 种植与企业回收农产品的最佳阈值,降低农业风险。

image.png

  4. 结束语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应充分利用科技改造传统 农业模式,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对于智慧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通过加大智慧农 业政策倾斜、推进科技农业技术应用、健全智慧农业 大数据库、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等方式予以解决, 切实改变山东泰安地区整体的农业经济大环境,充分 发挥智慧农业优势,加快传统农业升级与转型进程。

  参考文献

  [1] 潘权富 . 数字化赋能大庆市农业强市建设的路径研究 [J]. 大庆社 会科学 ,2023.(06):108-111.

  [2] 傅瑜佳 , 泮晨涛 , 邢雨等 .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与 乡村振兴发展 [J]. 价值工程 ,2023.42(34):160-162.

  [3] 王帮高 .“数字农业 + 智能农机”为莱州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 膀”[J]. 农业知识 ,2023.(11):4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