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青贮研究论文

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青贮研究论文

20

2024-05-14 09:56:39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粗蛋白、维 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高,牛羊易消化吸收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1] 。我国苜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方,但 苜蓿的收获期正是雨热同季,不易晾晒青干草。青贮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紫花苜蓿因缓冲能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含水量高等导致青贮饲料品质不高。紫 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既填补了紫花苜蓿可溶 性糖较低的缺点,又能提升发酵品质[2] 。

  摘要:为了解紫花苜蓿与饲草燕麦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按紫花苜蓿与腊熟初期的饲草燕麦的鲜草质量 比1 :0( M1 )、0 :1( M2 )、 1 :2( M3 )、2 :1( M4 )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进行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 表明, M2的pH值最低( 3.84 ),最高的是M1.乳酸含量最高的是M3.最低的是M1 。M2 、M3的干物质含量较高约为 30.0% 。M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随着苜蓿混合比例的降低,混合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 M2的淀粉含量最高,随着 燕麦混合比例的降低,混合青贮料的淀粉含量逐渐降低。综上,腊熟初期的饲用燕麦单贮青贮质量优秀,但营养价值低于 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综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当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混合比例为1 :2时,青贮品质较优。

  关键词: 紫花苜蓿,饲用燕麦,混合比例,发酵品质,营养价值

  0 引言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因其粗蛋白、维 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高,牛羊易消化吸收等优点被誉为“牧草之王”[1] 。我国苜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北方,但 苜蓿的收获期正是雨热同季,不易晾晒青干草。青贮是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但紫花苜蓿因缓冲能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含水量高等导致青贮饲料品质不高。紫 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青贮,既填补了紫花苜蓿可溶 性糖较低的缺点,又能提升发酵品质[2] 。燕麦为禾本科 一年生饲草,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纤 维,是牛、羊等家畜喜食的一种优质饲草[3-4] 。紫花苜蓿 与燕麦在营养成分上互补,两者混合青贮可优化乳酸菌 的发酵条件,促进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抑制其他有害微 生物的生长,但目前针对紫花苜蓿与燕麦混合青贮比例 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为原材 料,探究不同混合比例对紫花苜蓿与燕麦混合青贮品质 的影响,提高优质饲草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紫花苜蓿和饲用燕麦均来自于人工种植田,同期 刈割。刈割时苜蓿为第3茬初花期,饲草燕麦为腊熟初 期。 2种原料草不经晾晒,直接青贮。

  1.2 试验设计

  将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按鲜草重量比1 ∶0(M1 )、 0 ∶ 1(M2 )、1 ∶2(M3 )、2 ∶ 1(M4)混合青贮, 每 种比例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500 g,用聚乙烯青贮袋贮 存,抽真空后密封。室温、遮阴贮存60 d后开袋检测相 关指标。

  1.3 测定指标

  1.3.1 发酵指标

  主要测定pH值及乳酸( LA )、乙酸( AA )、丙 酸(PA)、丁酸(BA)含量,参考申瑞瑞等[5]文章中 方法。

  1.3.2 营养成分

  青贮料烘干后,计算干物质(DM)含量[6] 。并参 照《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7]方法测定粗蛋白 ( 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 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 );采用蒽酮—硫酸 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 )[7]及硫酸蒽酮法 测定粗淀粉(Starch)含量[8]。

image.png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不同处理组单因子方 差分析, 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品质

  由表1可知, 4个处理组中, M2的pH值最低,其 次为M3 、M4. 最高的为M1 ,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P<0.05 )。 LA含量最高的是M3.显著高于其他处 理(P<0.05 )。M1的LA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P<0.05 )。AA含量在M1中最高,在M2中最低,在 M3 、M4中含量介于M1与M2之间。 PA含量在各处理间 差异不显著(P>0.05 ),BA仅在M1 、M4中检出,且在M1中显著高于M4(P<0.05 )。

  2.2 营养价值

  由表2可知, DM含量最高的是M2( 31.25% ),最 低的是M1( 27.22%),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 )。 混合处理的DM含量介于M1 、M2之间,其中M3的DM 含量接近30.0% 。CP含量最高的是M1.高达20.62% , 其次为M4 、 M3 ,最低的是 M2 ,且处理间差异显 著( P<0.05 )。 WSC含量在M2和M1相比差异显著 (P<0.05 )。EE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 Starch在M2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 Ash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 )。NDF含量在M2 中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而ADF含量在M1中 显著高于M3 、M4(P<0.05 )。

image.png

  3 讨论

  3.1 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料发酵品质影响

  pH值与乳酸含量是衡量发酵品质的重要指标[9] 。本 研究中,苜蓿单贮的pH值最高,为4.52.这是因为紫花 苜蓿中WSC和DM含量较低,而缓冲能高,在青贮过程 中不易形成低pH值的环境[10] 。同时,饲用燕麦单贮的 pH值最低( 3.84 ),因为本研究中燕麦为腊熟初期刈 割, DM不会太低,而又有足够的WSC含量[11] ,达到优 质青贮的酸性条件( 3.84 )。紫花苜蓿与燕麦混合青贮 料的pH值介于苜蓿单贮与燕麦单贮之间。当苜蓿与饲用 燕麦混合比例为1 ∶2时,青贮料pH值为4.10.而当苜蓿 与饲用燕麦混合比例为2 ∶ 1时,青贮料pH值为4.34.由 此可见青贮料的pH值随着燕麦添加比例的增加,逐渐降 低。这与吴俊等[12] 、葛剑等[13]开展的紫花苜蓿与裸燕麦 混贮结果相同。同时,腊熟初期的饲用燕麦单贮除了较 低的pH值外, LA含量也较高,说明此时期是饲用燕麦 青贮适宜的刈割期。当苜蓿与燕麦混合比例为1 ∶2时,乳酸含量最高。可见此比例利于混合料的发酵。苜蓿单 贮中AA含量最高,燕麦单贮的AA含量最低,说明苜蓿 乳酸发酵中异型发酵程度较燕麦强。且随着苜蓿在混合 青贮料中比例的减少,异型发酵逐渐降低,这与陈雷[14] 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仅苜蓿单贮和苜蓿与饲用燕 麦混合比例为2 :1处理中有BA产生, 而燕麦单贮及苜 蓿与饲用燕麦混和比例为1 :2的青贮料均无BA, 反映 了混合料中燕麦比例高能抑制丁酸的产生,提高青贮料 的适口性。因为丁酸是一种具有腐臭酸味的有机酸,会 导致青贮饲料适口性降低[15] 。综合可见,当苜蓿与饲用 燕麦混合比例为1 :2时,青贮料发酵品质最高。

  3.2 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不同混合比例对青贮料营养价值影响

  本研究中,饲用燕麦单贮的干物质含量为31.25% , 在饲草青贮适宜的干物质含量范围(30.0% ~ 35.0% )。 且燕麦青贮料较低的pH值和相对较高的乳酸含量也印 证了腊熟初期是饲用燕麦青贮合适的利用时期。且与高 水分苜蓿混贮,能降低混贮料的含水量。当苜蓿与饲用 燕麦混合比例为1 :2时,青贮料的DM含量约为30.0% 。 苜蓿属于高蛋白含量饲草,禾本科饲草与苜蓿混合可 提高青贮料的CP含量。随苜蓿比例增加,混贮饲料CP 含量提高。本研究中当苜蓿与饲草燕麦1 :2 、2 :1混合 时, CP含量较燕麦单贮分别提高了48.09% 、68.03% 。 燕麦腊熟期籽粒富含淀粉,所以燕麦单贮淀粉含量较高 ( 15.16%)。苜蓿与饲用混合提高了青贮料淀粉含量。 淀粉作为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主要的能量来 源[16]。苜蓿与腊熟初期的饲用燕麦混贮不但提高了青贮 料的CP含量,还提高了淀粉含量。中(酸)性洗涤纤维 是饲料利用率的关键指标[17] 。NDF含量越高,饲草的适 口性越差,动物采食率越低; ADF与动物消化率呈负相 关,其含量越低,饲草的消化率越高。本研究中饲用燕 麦单贮的NDF含量高于苜蓿单贮,但ADF略低于苜蓿单 贮。混合青贮料的NDF含量显著低于燕麦单贮,而ADF 含量与苜蓿单贮差异不显著。综上,紫花苜蓿与饲用燕 麦混合青贮,既解决了苜蓿青贮困难,混合料的营养价 值又高于饲用燕麦。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饲用燕麦腊熟初期刈割,青贮发 酵品质优秀,是较适宜的青贮刈割时期。但青贮料营养 价值低于与紫花苜蓿混贮。综合比较青贮发酵品质与营 养价值,紫花苜蓿与饲用燕麦1 :2混合时,青贮料发酵 品质和营养价值都较高。

  参考文献

  [1] 段珍, 李晓康, 李霞,等 .苜蓿青贮与苜蓿干草的营养价值 比较[J] . 中国奶牛, 2018( 5 ): 16-19 .

  [2] 张磊,陈思凡,黄国锋,等.混合青贮研究进展及前景[J] . 饲料研究, 2021 ,44( 6 ): 151-153 .

  [3] 刘伟,贾玉山,格根图,等.燕麦青贮研究进展[J] .草地学 报, 2022 ,30( 12 ):3 175-3 183 .

  [4] 赵桂琴,师尚礼.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存在 问题与对策[J] .草业科学, 2004( 11 ): 17-21 .

  [5] 申瑞瑞,李秋凤,李运起,等 .不同添加剂对薯渣与玉米秸 秆混贮饲料发酵品质及牛瘤胃降解率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8 ,27( 11 ):200-208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T 6435—2014[S] .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

  [7]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 大学出版社, 2007 .

  [8] 林曦.甜菜渣青贮营养价值的评定及其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 研究[D] .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0 .

  [9] 吴征敏,彭苏,王志敬,等 . 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菠 萝渣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发酵的评价[J] .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34( 12 ):7 981-7 992 .

  [10] 吴羽晨,蔺芳,冯奕开.披碱草与紫花苜蓿混贮发酵品质和 营养价值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 2023 ,44( 6 ):49-53 .

  [11] 柴继宽,赵桂琴,琚泽亮.添加不同乳酸菌对燕麦低温青贮 发酵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23 ,31( 3 ):923-928 .

  [12] 吴俊,杨翠军,刘贵河,等.不同添加剂对不同比例紫花苜 蓿和裸燕麦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J] . 中国奶牛, 2015( 18 ):41-43 .

  [13] 葛剑,杨翠军,刘贵河,等.添加剂和混合比例对裸燕麦和 紫花苜蓿混贮品质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5 ,24( 6 ):116-124 .

  [14] 陈雷.甜高粱和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 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15] 丁霞, 肖燕子,孙林,等.苜蓿与羊草混合比例对青贮饲草品 质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4 ,38( 1 ): 155-160 .

  [16] 齐志国,王俊,金银姬,等.2022年北京市奶牛场粗饲料营 养成分检测分析报告[J] .饲料研究, 2023 ,46( 22 ): 110-118 .

  [17] 周洪伟.牧草青贮的调控技术[J] . 山东畜牧兽医, 2020 ,41( 5 ):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