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新农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家畜环境卫生学》 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论文

新农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家畜环境卫生学》 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论文

8

2024-05-10 10:51:44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在新农科背景下,该文基于翻转课堂,探索并实践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新模式。首先剖析了当前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从课程资源设计,课堂活动组织,课程知识内化、拓展,课后知识巩固和课程价值引领5方面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摘要:在新农科背景下,该文基于翻转课堂,探索并实践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新模式。首先剖析了当前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从课程资源设计,课堂活动组织,课程知识内化、拓展,课后知识巩固和课程价值引领5方面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对其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翻转课堂在本课程中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家畜环境卫生学,新农科,教学改革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of“Domestic Animals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ZHANG Minyang,TANG Qian,DENG Kaidong,BIAN Gaorui,XU Shiyo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38,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this study explores and practices a new teaching mode of“Domestic Animals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Firstly,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is analyzed,and then a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fromfive aspects:course resource design,classroom activity organization,course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and expansion,post-course knowledge consolidation and curriculum value leading.The assessment mode of the course is also reformed accordingl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flipped classroom in this course can further improve students'abilities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teamwork,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stimulate their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otential,and have a very important promoting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words:flipped classroom,domestic animals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new agricultural science,teaching reform

  0引言

  在新农科的建设背景下,面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等战略目标,高等农林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多学科背景、高水平、高素质,并且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农林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在此过程中,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1-2]。新农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培养新型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需要建设相应的一流专业作为支撑,而一流专业的建设则要以一流课程为基石,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以达到更优的教育质量。

  新农科要面向新生态,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美丽中国建设[3],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在新农科建设的始终。家畜环境卫生学作为畜牧、兽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维护动物健康为宗旨,揭示家畜环境的基本规律,传授改善与保护家畜环境的应用技术,倡导动物福利与节约资源,并以提高畜牧生产的转化效率为最终目标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分析和了解外界环境和家畜各自的变化以及相互间的影响,分清环境因素变化对家畜健康和生产的影响,找出规律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培养学生熟知环境保护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使学生具备解决畜牧生产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树立学生符合自然规律的价值需求,倡导并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5]。在新农科背景下,积极探索《家畜环境卫生学》的课程改革路径,亦为本科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ac910d82225b0b1720cf3673e333c76.png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又称颠倒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根据章节的知识点目标,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工作,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应用[6]。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手段中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当前高校广泛采用的有效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灵活,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家畜环境卫生学》属于多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其综合性极强,知识面较广。针对较难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并在视频暂停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帮助其理解这些知识难点。而对于较简单的知识点,学生就可快速浏览以节省时间,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重难点亦会有所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学习进度。另外,丰富的课程拓展资料也能进一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点,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同时,这也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完整而详细的计划,制作丰富的课程资源。并且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实际,设置出一系列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和讨论,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并适时地给予督促和指导。

  本文在新农科背景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提升农林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新一代高素质农科人才提供参考。

  1《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生态学、家畜行为学、家畜饲养学、家畜病理学、兽医传染病等学科联系紧密,还涉及环境保护、农业气象、建筑学和经济管理等学科的知识。其在畜牧生产中关系到畜牧生产水平、家畜福利、健康养殖、畜牧业现代化程度和食品安全。因此,不管是从学科角度还是生产角度,家畜环境卫生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高校一系列课程改革措施的实施,专业课程的课时不断被缩减,就金陵科技学院而言,家畜环境卫生学从原本的56课时(理论40课时、实验16课时)被压缩为40课时(理论32课时、实验8课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然而课堂可讲授的知识点有限,且很难做到有效的延伸。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抵触的心理,从而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亦很难做到分层次教学,满足不了现代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仅仅依靠布置课后作业,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很好的监督。

  因此,在现代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改变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为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1设计课程资源

  开课前,教师可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视频资源、PPT课件、课程拓展学习资源、建议参考书、章节测试和题库资源。其中,在制作视频资源时,注重将知识点碎片化,微视频的时长尽量不超过10 min,将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亦能满足学生分散学习时间的需求。同时,视频资源的形式尽可能的多元化,除了教师根据授课计划录制相应知识点外,还可以多上传一些与实际生产关联的视频资源。如在介绍畜牧场生产工艺时,以鸡生产为例,可以将不同生产阶段的鸡,包括孵化、育雏到育成阶段的工厂化管理流程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可以上传国内外先进的饲养管理,也可以是教师实地考察的鸡舍,不仅可以减少纯文字的枯燥感,亦能使学生对实际生产过程有初步的认识。

  每次上课前,教师可以在线上网络平台以及其它线上通讯软件,发布下次课的学习任务单和重难点,便于学生预习。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在线习题,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后续课程的进行,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2.2组织课堂活动

  接下来,是组织线下教学活动。翻转课堂能否很好实施的关键取决于如何正确的组织教学活动[7]。区别于传统的授课模式,翻转课堂主要针对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教师需要学生着重掌握的重点内容。教师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方式组织课堂活动,如角色互换、问题情境、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以及辩论等。

  例如,在学习畜牧场场址选择以及规划的章节内容时,课堂上授课老师可以放一些畜牧场建设的案例照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原因。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到讲台,就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小组可以通过提问进行交流,这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前期线上预习的效果,同时,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做进一步总结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内容。再者,在学习畜禽饲养管理方式时,按照猪、鸡、牛、羊,分为4个专题,将学生分为不同的专题小组,课堂上学生先通过PPT展现课程学习内容,然后再进行台下学生和教师提问,小组同学负责解答,最后进行教师评分和小组互评,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的主动权。

  2.3课程知识内化和拓展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8]。每次课,教师都需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进一步深化并适当拓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空气环境章节时,畜舍空气颗粒物的内容比较抽象,其概念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所有微小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的总称,是一种同时携带多种污染物的混合物。为便于学生理解颗粒物的概念,教师可结合最新的科研进展,向学生展示采集的畜禽舍空气颗粒物的样品,以及通过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的颗粒物微观形态,有球形、破碎石子状,片状等。在介绍其是混合物时,展示其含有的化学元素、多环芳烃、内毒素以及微生物的具体数值,并将其与大气环境中的含量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畜禽舍和大气空气颗粒物的异同,并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将抽象化的概念逐渐具象化,将更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在介绍光周期与生物节律知识点内容时,应介绍光照周期对动物性腺活动和发育的影响,让学生知道长日照、短日照动物的种类和区别,还应适当拓展课程内容,引入“生物钟”“褪黑素”的概念,并介绍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明,解释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等科学家发现的生物体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科学研究的魅力。

  2.4课后知识巩固

  课后总结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整理和思考,有助于加深理解,同时也是实现知识升华的关键步骤[9]。教师可以在线上网络平台,通过随机抽取题库中的习题,组成章节测试,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来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以便适时地调整学习方案。同时,课后还可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进一步提高课程的高阶性。

1dbbd5dc4c6ee62b41794cd8291cf0d.png

  2.5课程价值引领

  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在保障了居民的“菜篮子”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总量超过其环境承载量;种养脱节,畜禽粪便、污水等得不到有效利用;畜牧场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放环境等,这些也是目前畜禽养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任务,亦是制约我国生态友好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畜牧场环境保护”这一章节,主要说明了畜牧场废弃物的种类、性质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并着力介绍畜牧场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畜牧场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技术。在此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近几十年我国在治理畜牧场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研发的新技术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学生做详细的介绍,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让学生能更好地学牧、懂牧和爱牧。

  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引入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始终,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和清洁环境等的需求日益增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畜牧场环境保护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充分讨论“双碳战略目标”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10]。通常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可通过线上微课任务点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课堂演讲、课内实践成绩及阶段测验等方式进行;期末考核则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总成绩评定中,过程考核成绩占45%,期末考核成绩占55%。其中过程考核成绩(100%)由课堂表现(10%)、线上微课任务点(20%)、课堂演讲(25%)、课内实践成绩(25%)和阶段测验(20%)组成。其评定方法:①线上微课任务点,依据网络课程平台对每位学生微课任务点完成情况的统计数据,以百分制进行评分。②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线上、线下讨论发言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完整性,以百分制进行评分。③课堂演讲,根据PPT内容和质量、演讲表达和回答问题情况,以百分制进行评分。④课内实践成绩,根据实践过程操作和实践报告情况,以百分制进行评分。⑤阶段测验,依据网络课程对阶段测验的评分,统计平均值,以百分制进行评分。期末考核则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

  4结束语

  在新时代、新农科背景下,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应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基于翻转课堂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完善,教师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效。通过在不断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以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畜牧人才,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香云,孙松,崔晓宾,等.新时代高校教师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路径初探[J].改革与开放,2020(15):99-103.

  [2]吕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教育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9(2):3-8.

  [3]吕新,张泽,侯彤瑜,等.新农科”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8):6-18,51.

  [4]颜培实,李如治.家畜环境卫生学[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刘继军.家畜环境卫生学[M].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7]田燕,盖利刚,黑晓明,等.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高教学刊,2022,8(29):116-119.

  [8]王莹,杨海明,王志跃.翻转课堂在《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肉鸽生产”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家禽,2022,44(10):118-120.

  [9]王燕,米见对,吴银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20,41(6):92-96.

  [10]唐倩,张民扬,徐世永,等.《动物营养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畜禽业,2022,33(1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