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策略探讨论文

2025-09-22 17:41:3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粮食产物中玉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粮食安全,我国家关注的重点。推广玉米种植技术不仅仅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水平,提高农作物品质,保障人们的粮食安全。但是因为玉米本身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种植过程会受到气候环境、病虫害的影响,想要提高产量和质量就需要研发、引进新技术,并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实现种植目标。本文主要浅谈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发挥技术优势和价值,旨在解决现有的种植难题,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前言
玉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广、种植历史悠久,但是受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量和质量达不到预期目标,整体经济效益低下,无法发挥技术优势,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调查发现,多个地区的种植技术水平低下、技术含量不高,种植效率不高,无法保障玉米的产量、质量,导致各方面投入资源浪费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种植玉米,影响了玉米作物的发展。为了满足当地人们的粮食需求,解决玉米种植问题,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在适种地区大力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玉米种植技术概述
玉米种植一个复杂的过程,流程多、细节问题多、专业性强,包括整地技术、播种技术和后期维护技术等多个技术,不同的技术要求和流程不同,都旨在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播种是指在气候环境变暖的时间段选择种子,当前农业市场上的玉米种子类型多、特点不同,一般需要根据种植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子,确保产量最大化。同时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经过国家审核批准的种子来种植,确保后期产品的安全和稳定;在选择时既需要考虑高品质的新种,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选择绿色、低投入、高产的种子。整地是指在播种前需要勘查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中性的地块,确保适合种子生长。对于一些土壤贫瘠、水源和光照条件不足的地区要考虑种子本身的抗性特点,确保玉米高产。同时在播种前还需要翻土,提升土壤本身的透气性,便于种子发芽后可以吸收充足的养分。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传统的人工播种方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播种技术。该技术优势显著,可以提高产量,预防水土流失、保留土壤养分,可以在收割玉米后在土壤表面覆盖秸秆提高土壤养分,提升后期玉米吸收养分的能力,以及抗倒伏能力,实现绿色生产目标。同时该技术不需要翻耕土壤,可以直接进行播种,工序流程简单,可以节约人力成本。一般在机械化播种前,如果不需要翻耕土壤,则需要提前观察田间的实际情况,预留适当高度的玉米糁,及时进行秸秆还田、整修土壤,并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改善土质,确保满足玉米后期生长要求。
2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和应用前景
2.1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调查发现,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较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当前地域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下,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不强,限制了玉米种植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大部分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因为新技术的出现会让农民产生危机感,不愿意学习、投入。同时因为部分地区地理位置不同,农民对种植技术的看法和认知不同,进而会影响新技术的推广,虽然部分地区引入了新的种植技术,但是因为技术类型单一、技术含量低下,无法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价值。二是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难度大,缺乏良好的条件,各个部门职责不清晰、配合不到位,沟通协调不到位,影响了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导致推广效果不佳,无法实现目标。三是玉米种植技术推广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及多样化的渠道、完善的政策机制扶持,这样才可以为技术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农民解决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农民自觉、主动应用新技术。但是在实际中还没有充足的资金,国家财政部门没有根据农村地区实际情况设立专项资金,单一通过财政资金,无法保障资金安全。同时推广方式单一,只进行线下农业机构、合作社现场指导,没有打通线上渠道,没有将线上和线下渠道相结合,无法形成合力,推广效果不佳。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问题,导致农民接收信息不及时、不准确,无法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信息,也无法看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导致农民认同度不高、积极性不高。四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和示范项目,推广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常常会出现中断、停止的问题。
2.2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前景
虽然当前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存在较大的问题,但是总体应用前景仍然乐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调查发现,“三农”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国家和政府部门加大了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力度,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该举措为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多方支持、资源保障。同时在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认可新技术、新工艺,拓宽了技术推广范围,提升了推广效果。此外,农业科技技术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为农民提供了多方面的技术指导、培训、咨询服务,强化了农民们的思想认知,以及技术应用能力。另外,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下,农民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玉米种植技术需求,这为玉米种植技术的市场化发展带来了契机[1]。
3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构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为了解决以往的推广难题,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需要构建完整的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保证推广工作顺利进行,提升推广过程的规范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相关部门要做好号召和引领工作,从战略层面提出技术推广要求,统筹规划、明确具体的推广任务和目标,以及要求,科学安排各个阶段的工作。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要求与农业相关部门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联合各个区域的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共同建立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做好引领工作。
第二,与农业相关部门在构建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时要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将其纳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升其地位和影响力,为推广工作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农业部门要加大地区的资金、技术、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地区组建专门的推广机构,完善基础设施,比如,农业相关部门可以创建农机示范地、创新技术示范地,完善配套设施,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确保推广工作有效开展,减小阻力。
第三,推广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增强责任意识,进入农村地区实地调查,了解情况,针对性地推进。对于一些条件不佳的地区,推广人员可以和地方其他部门合作,比如企业,组建专门的推广小组,深入种植田块,亲身体验、动手实践、总结方法,为农民提供实用性强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技术推广效率[2]。第四,科研机构要加强研究和分析,对现有的玉米种植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构建全新的技术体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保证外调种子的品质,做好本地种子的实验监测,可以大力推广新品种,保证种子质量。总之,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是一个战略性举措,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业相关部门、企业、农民的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实现技术的持续推广,不断推广效果[2]。
3.2创新推广方法
想要提升推广效果,拓宽推广广度和深度,需要创新推广方法,形成多元化的推广体系,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推广,提高推广质量,实现预期目标,为农民种植和解决问题提供良好的服务,发挥推广技术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进入田间示范推广。在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进入田间现场指导、示范讲解种植过程,确保农户掌握技术要点,提高他们的种植能力。或者进入农户家中,直接沟通交流,了解存在的问题,可以将最新的政策、技术和农机操作规范传授给农民。并在种植的过程中指导农户从气候环境、土壤、植被、经济条件、市场需求、价格等条件出发科学选种、控制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帮助农民积累经验、掌握技巧,掌握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第二,对比实验。在种植时可以选择相同的地区对比示范,分别引入传统的技术和新技术,可以从成本、生产速度、产量和质量等几个方面评估和分析,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3]。
第三,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在一些地势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就需要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因素采用不同的推广方法,可以进行集中培训、课程讲解和现场指导等。选择低成本、低投入、高效率,农民易于接受的方法,考虑到农民存在的问题,提升推广效果,让农民积极投身于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在推广时,工作人员要进入现场调查,根据地区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原则,制定层次性、针对性的计划,确保推广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对于地形地势条件好,经济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可以采用网络化的推广方式,通过媒体、网络平台推广和宣传,便于农民们在网络上学习,提高推广效果。
3.3示范玉米种植
示范玉米种植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其发挥着辐射、带动的作用,可以吸引人们的关注,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通过实际行动让农民们看到技术推广的效果、作用、价值,验证技术真理,被更多的农民认可、接受。一般在示范种植前,需要选择优质的示范户,确保他们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并在当地推广试点,拉近和周围农户之间的距离,提高推广效果。根据相关原则可以在每个村庄中选择一些示范户,邀请相邻村庄的农民前去参观、学习,扩大推广范围,加快传播速度[4]。同时可以在一些气候环境最佳、地质地形条件最佳、经济条件良好、农民素质高的地区打造玉米作业种植示范田,集中展示,通过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新技术的应用价值,改变以往单一进行口头宣传的方式。但是在示范种植中既需要选择优良品种、最佳适宜地,也需要考虑地区情况差的问题,帮助不同区域农民解决问题,扩大范围,达到预期目标。
3.4推广新技术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密切相关,要想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就需要积极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新方法,具体如下:推广条带归性保护性种植技术、耙混整地保护性种植技术和二比空密植保护性种植技术等新技术。其中的条带归行保护性种植技术是指在秋季进行条耕作业,可以在条耕机加装智能导航装置,并进行秸秆全量还田,播种带可以实现季节轮换。这一种植技术优势显著,当前已经应用到了示范基地,对地形地势条件有要求。在种植时要选择耐密、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达到产量和质量标准要求。耙混整地保护性种植技术应用时主要流程为深松、灭茬和耙混整地等,免耕播种的模式也是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也可以实现秸秆全量还田,保证播种质量,增强土壤抗旱涝能力。二比空密植保护性播种技术在应用时要控制好玉米行距、玉米株距和亩保苗株,加强水肥管理,选择密植品种,进一步提升玉米种植的效益[5]。总之,以上新技术已经进行了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因此需要农业中心加大对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3.5加强队伍建设
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投入的人力资源大,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人才队伍的支撑和保障,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作用和价值,全面推进玉米种植技术的落地。因此农业相关部门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组建一支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且技术水平高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并加强队伍培训,确保人员掌握农业种植、技术、病虫害相关知识,熟练向当地的农民讲解知识要点、主动实施、做出示范。让农民了解技术的应用要点、难点、原理和注意事项,并主动解决农民存在的问题,确保推广范围更广,提升效果。农业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农业发展情况安排专业的技术推广人员实践、实施和总结,科学应用核心技术,在亲身经历中总结方法、经验、教训,形成全新的对策,可以为农民提供针对性、实用性的意见。同时,也可以从容解决各种突发性问题,提高农民的问题解决能力、风险应对能力,最终提升玉米种植技术推广效果[6]。
4结语
总之,玉米作为非常重要的粮食产物,在保障全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玉米种植面临的严重问题需要引进先进的理念、技术,并大力推广玉米种植技术,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让他们看到技术应用的效果和作用。在推广时可以从构建体系、创建平台、创新方法、示范种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进行,创造良好的推广条件,提升推广效果,有效解决各方面难题,提升推广效率、效果。
参考文献:
[1]邵存芳.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分析与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37(23):105-106.
[2]宋丽敏.玉米种植技术要点及其推广策略探究[J].农家致富顾问,2021,(04):65.
[3]孙介有,刘红.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析[J].农村百事通,2021(20):61-62.
[4]董妮娜.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及实践策略分析[J].种子世界,2023,(06).11-12.
[5]陈升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玉米种植技术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与实践[J].农家科技,2024,(10):136-138.
[6]陈呈涛.玉米种植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J].河北农机,2023,(04):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