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水稻机械化种植现状论文

2025-09-22 17:37:3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余庆县2024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面积1.2万亩,其中钵苗机械化种植0.85万亩、毯苗机械化种植0.32万亩、机械直播0.03万亩。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
摘要:余庆县2024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面积1.2万亩,其中钵苗机械化种植0.85万亩、毯苗机械化种植0.32万亩、机械直播0.03万亩。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当前机械化作业以耕整地(99%)、机收(100%)环节为主,机插环节机械化率(13.3%)相对滞后,主推机插秧和机直播技术,农机合作社成为服务主力。研究显示,地形制约、农机适应性不足、设备购置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及农户认知偏差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主要发展瓶颈。通过持续开展钵苗、毯苗等的机械化育秧技术研究和机械化插秧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提升“耕、种、管、收”全程作业质量与效率,着力解决育秧、栽插等技术瓶颈,大力推进余庆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并持续发展,促进农民节约成本、农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余庆县;水稻;机械化种植
前言
水稻机械化种植以“水稻密植、提升单产、高质量发展、稳粮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节本增收[1-4]。当前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保障粮食安全的水稻机械化种植工作任重道远[5-8]。
1余庆县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钵苗+毯苗+直播)
余庆县2024年水稻机械化种植面积1.2万亩,其中子营街道0.03万亩(机械直播)、白泥镇0.12万亩、花山乡0.02万亩、构皮滩镇0.2万亩(毯苗)、龙溪镇0.12万亩(毯苗)、敖溪镇0.16万亩、龙家镇0.12万亩、松烟镇0.18万亩、关兴镇0.05万亩。
2余庆县水稻机械化种植机具情况
2024年,全县共有钵苗插秧机4台,毯苗插秧机13台,钵苗播种机2台,毯苗播种机1台,水稻直播机3台。
3钵苗机械化种植技术
3.1品种选择及处理
由于机插秧作业中,种子被播在秧盘里,且栽插时对每穴秧苗的质量有要求,因此选用的种子要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品种纯、无异种和没有病虫害侵袭等;选用的品种要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且适合当地种植。具体要求为:常规稻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粳稻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4.5%,籼稻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0%;杂交稻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晒种:天气晴朗时,将水稻种子平铺在地面上晾晒1~2天,种子层厚度2~3 cm,每隔3~5 h翻动一次。切勿高温时在水泥地面上暴晒。脱芒:根据选择的品种进行脱芒处理。种子清选:采用盐水选种。浸种:清选后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12 h,然后用强氯氰片剂(三氯异氰尿酸)兑水500倍浸泡10~12 h消毒,捞出后阴干。药物拌种:每公斤种子15mL水,用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碧护)1g(须在农技专家指导下使用),2瓶吡虫啉(高巧)、1瓶精甲霜(多美新)均匀拌种,阴干后播种(以手抓种子不脱色为宜)。其他也可以按当地农艺要求做。
3.2育秧基质
选用市场上的水稻专用育秧基质,基质容重0.6~0.8 g/cm3,pH值4.5~6.0。
3.3育秧苗床
3.3.1旱育秧
采用旱育秧方式育秧要求能排能灌,床土细碎,苗床平整、紧实,无空隙。如果是经过压实的床面,须铺切根网。苗床高度一定不能高过田坎,建议到半田坎为宜。
3.3.2半旱式育秧
采用半旱式育秧的,先将秧田打好,不需要起垄,每箱苗床以横放2个秧盘,盘的两头各留出10cm的宽度为宜,厢沟靠人的走动自然形成,稍加清理,床面平整即可。厢面上先铺切根网(或无纺布),再往上面摆放秧盘。
3.4播种
余庆县现阶段拥有的2台水稻钵苗播种机是由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和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该机具是一种使用钵苗秧盘的精量型播种机,通过链条输出动力,带动秧盘行走,作业中再由秧盘带动床土料斗放入底土、压土轮压土,然后秧盘带动播种滚轮播种、压种轮压种,最后秧盘再带动覆土料斗盖土;无动力处,则是由后秧盘推动前秧盘来完成完整的流水线作业。播种要均匀,若采用机械化方式可选用手推式播种器、播种流水线等设备进行操作,一般每盘播干种40~60g。根据水稻秧苗期所需及插秧机要求盘土底土厚度应为2~2.2cm,覆土厚度一般0.3~0.5cm,以盖没稻种为宜。
3.5苗期管理
3.5.1温湿度管理
种子出芽后,随时关注秧盘的湿度和棚内温度。在刚立针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30~32℃,在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到二叶一心期控制在22~25℃,湿度以盘面泥土不发白为准,早晨检查秧苗叶尖是否有露水,中午检查是否有卷叶,有露水无卷叶不缺水;反之则缺水。补水时以盘内泥土吸水饱和为宜,大田育秧放水补水时,水不过盘,稍过苗盘底部即可,切忌水淹过盘。
3.5.2肥水管理
及时施用提苗肥。一般均追施尿素,亩用量为3~5kg,采用旱育方式的将尿素兑水200倍均匀喷施,再喷清水洗苗,不可撒施颗粒肥;采用水田湿润育秧的可直接撒施,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喷施水稻宝、芸苔素等叶面肥。移栽前3~5天,秧苗要轻旱处理,同时施用送嫁药,送嫁肥。亩用尿素3~5kg进行喷施,送嫁药以杀虫剂和杀菌剂复配施用(杀虫剂主要有烯啶·吡蚜酮、甲维盐、阿维菌素、吡蚜酮、吡虫啉、三唑磷、塞虫嗪等,主要是防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有条件的可以配杀菌剂,一般用一种就够了。稻瘟病一般用稻瘟灵、三环唑、嘧菌酯根治。),确保秧苗移栽后活棵早发。
3.5.3病害管理
为有效防控立枯病对秧田的侵害,要抓好喷药防病环节,推荐用15%噁霉灵水剂9~12g/m2或者30%噁霉灵水剂:3~6g/m2,在水稻苗前或苗后,按每平方米用药量兑水约3kg的标准进行苗床浇灌。苗床1~2叶期如发病,用相同剂量再浇灌一次。旱育方式育秧的亦可以同时采用水淹方式防治立枯病,淹水时间24小时左右,然后将水放干。
3.5.4炼苗
当室外最低温度基本稳定在15℃以上时拆掉棚膜,秧苗长到三叶一心左右时揭膜炼苗。在设施大棚内育秧的,同样需要炼苗。
3.6田块选择及整地
(1)田块选择。采用机插秧的田块必须选择水源条件好、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望天水田不建议开展机插秧作业。
(2)田块整地。机插秧田块要求“浅、平、净、实、中”浅:机插秧时淹田水≤2cm;平:机插秧时田面高差≤3cm;净:机插秧时田块表面要干净,不能有秸秆残茬等;实:机插秧时田块必须要沉实,一般沉实2~3天;中:机插秧时田块泥脚深度≤25cm。
(3)施足基肥。施肥方法可采用深施法(施肥后耕田)或全层施肥法(耕后施肥再耙田)。基施氮肥总量占总氮量的40%~50%,磷肥100%基施,钾肥50%基施。基肥每亩施纯氮10kg,施磷肥(折P205)5kg,施钾肥(折K20)2kg。也可采用带测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作业,同时进行施肥作业。
3.7钵苗插秧机调试
插秧前将钵苗插秧机的外表清理干净,检查各部件松紧状况及重要螺丝、螺母是否牢固;各滑动部件加注润滑脂;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将燃油箱灌满油料;检查燃油管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液压装置是否灵活;确保运转部件工作状态良好,调好机插穴距。机手须按以上步骤对插秧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正常工作。在每次作业开始时要试插一段距离,并检查每穴苗数、栽插深浅度和栽插密度等,待各项指标正常方可正式插秧。
3.8钵苗插秧机插秧
余庆县现阶段有的4台钵体育苗插秧机是由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和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的,种植密度1.2万窝/亩,株距为16.8cm,行距为33.3cm。水稻钵苗栽植机械具有以下特点:秧距弹性大,适宜栽植生育期前的品种;所栽秧苗生长健壮、无植伤、成活率高且发苗快,有利于大穗的形成,从而增强抗倒伏、抗低温能力,保证稻谷成熟度好、产量高。钵体插秧机在作业前应合理规划行走路线和转移地块的进出路线,尽量减少空行程,若田块情况允许,应尽量选择东西向为插秧方向。每次插秧前拨开下次插秧一侧的划印器,转向时,收起划印器。插下一趟时,插秧机中间标杆对准上趟划印器划出的线,同时拨开下次插秧一侧的划印器,并随时观察栽插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栽插时,衔接处做到行距一致,不压行,不漏行,并保证首行作业直线行驶。机插后2~3天内进行人工补缺苗、栽浮苗,促使全田穴苗数均匀。机插同步侧施肥的,肥料播撒于秧苗根深5cm左右、根侧部5cm左右。
4毯苗机械化种植技术
4.1品种选择及处理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饮食习惯、市场需求等进行选种。晒种:天气晴朗时,将水稻种子平铺在地面上晾晒1~2天,种子层厚度2~3 cm,每隔3~5小时翻动一次。切勿高温时在水泥地面上暴晒。脱芒:根据选择的品种进行脱芒处理。种子清选:采用盐水选种。浸种:清选后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用强氯氰片剂(三氯异氰尿酸)兑水500倍浸泡10~12小时消毒,捞出后阴干。
4.2播种
每盘适宜用种为常规粳稻一般50~70g,每亩22~25盘。采用育秧播种机进行机播的,盘内底土厚度控制在2.0~2.5cm,每平方厘米3~4粒,用喷雾器喷至盘土充分吸水、土表无积水即可。
4.3苗期管理
4.3.1温度管理
播种至立针期:温度应控制在25~28℃之间,采取保温措施如覆地膜、搭小拱棚等;出苗至插秧前:1~2叶期,温度控制在22~25℃;2叶至插秧前,温度控制在20~22℃。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逐渐加大通风口,避免秧苗青枯。
4.3.2水分管理
毯苗机插秧一定要盘好根,使秧苗根系盘结紧实,就像地毯一样,这主要通过调节盘内土壤的含水量来实现。一般盘内土壤不发白、早上和晚上秧苗顶尖有水珠、中午不出现蔫苗的现象就不需要喷水。如果出现早晚秧苗无水珠或蔫苗的情况就须喷水,使盘内土壤保持合适的水分。若秧盘内土壤水分过多,则可以在苗床的四周开渠排水,从而达到促根生长的目的。
4.3.3施肥管理
一般均追施尿素,亩用量为3~5kg,采用旱育方式的将尿素兑水200倍均匀喷施,再喷清水洗苗,不可撒施颗粒肥;采用水田湿润育秧的可直接撒施,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喷施水稻宝、芸苔素等叶面肥。移栽前3~5天,秧苗要做轻旱处理,同时施用送嫁药、送嫁肥。亩用尿素3~5kg进行喷施,送嫁药以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复配施用(杀虫剂主要有:烯啶·吡蚜酮、甲维盐、阿维菌素、吡蚜酮、吡虫啉、三唑磷、塞虫嗪等,主要是防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有条件的可以配杀菌剂,一般用一种就够了。稻瘟病一般用稻瘟灵、三环唑、嘧菌酯根治),确保秧苗移栽后活棵早发。
4.3.4病虫防治
推荐用15%噁霉灵水剂9~12g/m2或者30%噁霉灵水剂:3~6g/m2,在水稻苗前或苗后,按每平方米用药量兑水约3kg的标准进行苗床浇灌,同时要注意防治稻秆潜叶蝇和稻瘟病的防治工作。如秧苗猛长的情况,可用2%的哆效唑或5%的烯效唑100倍进行喷施。
4.4起苗移栽
4.4.1盘土水分调控
盘内土壤要能够满足机插秧的要求。盘内土壤含水量过高,会导致插秧机出现卡壳的现象;盘内土壤含水量过低,会导致插秧机出现伤根伤苗的情况。盘内土壤含水量在60%为最佳。
4.4.2大田要求
机插秧时田块泥脚深度≤30cm,机插秧时田块表面干净,不能有秸秆残茬等,施足底肥,水深1~1.5cm,机插秧前沉实1天。
5结语
余庆县2024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包含铂苗机械化移栽、毯苗机械化移栽、机械化直播)。通过持续开展毯苗、钵苗等的机械化育秧技术研究和机械化插秧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提升“耕、种、管、收”全程作业质量与效率,着力解决育秧、栽插等技术瓶颈,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并持续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节本增收。
参考文献:
[1]周永奎,陈凌霄,林武,等.福建省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24,42(03):67-70.
[2]欧阳辉.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及发展建议[J].种子科技,2024,42(17):58-60+117.
[3]刘凤玲.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农业,2024,(08):14-15.
[4]王杰,曹瑞,杨孟,等.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工作的思考和建议[J].南方农机,2024,55(08):16-18+26.
[5]张宁洁,陆建萍,李官平,等.贵州丘陵山区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效果[J].农技服务,2020,37(05):11-13.
[6]李敏,韩忠禄,曾涛,等.贵州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9,47(11):129-133.
[7]周芃,曾山.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3):2423-2425.
[8]王浩,周小波,吴瑕玉,等.丘陵地区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研究[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06):13-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