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优化措施论文

2025-09-22 17:15:52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也愈加受到重视。当地耕地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种植品种多样,人力资源相对充足,这为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也愈加受到重视。当地耕地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种植品种多样,人力资源相对充足,这为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广农业技术能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作业效率,并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指导、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等存在不足,为提升成效,有必要提高推广队伍综合水平,建设示范基地;注重技术普及和指导,培养新型农民;并建立完善的维修站点,优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推广队伍;示范基地建设;服务体系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当地自然资源良好,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全面乡村振兴的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愈加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不足。为此,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助力宣威市农业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1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利条件
1.1耕地资源比较丰富
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显示,截至2024年10月底,宣威市辖9个街道、13个镇、7个乡,311个行政村,58个社区,总面积达6 069.88km2,全市土壤有效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9.27%。2022年宣威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宣威市耕地18 4731.55hm2,2022年宣威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6667.5万m2,新增耕地88.2万m2,流转土地10.7万m2。可见,宣威市丰富的耕地资源为农作物种植和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也拥有推广农业技术的现实需要。
1.2农作物种植品种多样
宣威市不仅耕地面积广,而且光热资源充足,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宣威市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多样,主要包括玉米、土豆、大豆、水稻等。此外,就地形地貌而言,云南滇西北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交错分布。而农业技术拥有高效、环保等特征,适合在宣威市推广,也为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
1.3人力资源相对充足
农业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离不开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持。事实上,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宣威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118 9813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91 922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97 891人[1],而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中,青壮年人口(15~59岁)约占50%,达25万人之多,充足的劳动力为宣威市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2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
2.1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提升农业技术普及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传统农业种植主要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农业技术应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种植水平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业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并在农业种植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近些年来,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迈出了坚实步伐,现代农业技术相继投入使用,掌握农业技术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这显著提升了宣威市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最近几年,宣威市还开展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暨机插秧现场观摩培训活动,涵盖水稻机械化生产全过程,包括机械化耕整田、机械化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无人机中耕管理、水稻联合收获机机收水稻等环节,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效果良好,示范作用明显。
2.2提高农业生产作业效率
和传统农机具相比而言,现代农业技术功能更全、效率更高,在农业生产作业中推广和应用具有明显优势。2024年春季,宣威市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技术和春耕生产各环节融合。以宣威市宝山镇海西坝子里为例,当地每年需播种的玉米面积大约为66.67万m2,如果采用人工的话,需要100多人集中进行播种,工作劳动强度大。而通过全程采用耕地机、撒粪车、多功能玉米播种机等农业技术进行春耕春种,两三个人就可以操作一台新型设备,一天就可以完成玉米播种3.3335万m2,既节省了劳动力,又节约时间,不仅大大降低了当地村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还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作业效率[2]。事实上,每年春耕和秋收时,在宣威市农作物种植场所,可以看见很多现代农业技术忙于生产作业,深耕深松技术、覆膜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等的推广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农户的农忙时间,并显著提升了田间作业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
2.3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再加上政策支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范围愈加广泛,覆盖了种植、养殖、林业和渔业等众多领域。它具备自动化、高效性、精准性、智能化和环保化等显著特征。在耕翻土地、破碎土壤、防治病虫害和清除杂草、农田灌溉、农作物收获等环节推广并使用农业技术,有助于提高春耕作业效率,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和杂草清除效果,提升灌溉效率和节水效果,确保农作物收获效率和质量[3]。可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作业效率,最终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3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
3.1推广队伍和示范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离不开推广队伍建设,这对提升当地农业种植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宣威市主要由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工作,广大村民还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手机等多种媒介和形式获取农业技术的相关信息,这在推广农业技术、帮助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新情况和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充实推广队伍人数,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打造专业化的、高素质的推广团队,完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亟待改进和优化。
此外,为更好激发宣威市广大农民使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除了宣传优惠政策,对他们进行技术应用和设备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基地是必要的。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能让当地农民切身感受到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和作用,有助于激发他们使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更多农民受益。以水稻种植为例,2023年,宣威市水稻连片种植核心示范区共有三个乡镇,总面积达100万m2。但目前示范基地建设仍在探索阶段,如何拓展示范区建设面积,提升示范区建设成效,并适当开展玉米、土豆和大豆等示范基地建设,邀请更多村民和专家前来示范基地考察和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农业技术带来的实惠,进而为农业技术推广创造更好条件,值得优化和改进。
3.2技术指导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
农业技术的科技含量高,操作技术规范要求高,通过专门学习和技术训练才能掌握使用技能。为此,加强对农户使用技能的培训是必要的。2024年春耕期间,宣威市在注重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还及时对劳动者开展农业技术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累计培训农机专业人员达300人次。但整体而言,培训力度有待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未能及时掌握农业技术的操作要点和安全防范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推广和普及。
3.3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农业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完善的管理维修体系建设。为此,在推广的同时,还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让农业技术和相应的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维修,使其性能得到最佳发挥[4]。目前宣威市每个街道、乡镇基本都有农业技术服务站,每个站点有工作人员2名左右,但在农业技术推广背景下,仍需继续优化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4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优化措施
4.1提高推广队伍综合水平,建设示范基地
农业技术推广可通过现场演示、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负责推广的一般是事业单位或者是具有公益性质的非营利性单位,例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推广农业技术。然而,基层条件通常比较艰苦,高学历、高技能的工作人员相对缺乏。还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往往带有公益性质,资金筹集相对困难,影响推广队伍建设。为此,要转变这种情况,逐步建立专业化工作团队。注重对现有推广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推广技能和工作质量。在政策、资金、福利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注重引进优秀推广工作人员,充实宣威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队伍人数,不断提升推广队伍质量。同时建立并落实激励机制,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发挥定向资助、补助重点项目等的作用,激发推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让他们为农业技术推广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还要进一步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技术作用的发挥,除了受自然地理环境、设备综合性能、农艺要求和耕种习惯等影响之外,还受农户自身素质影响。就宣威市而言,农户对农业技术有一个从认识到肯定的过程,为此,及时示范十分关键。农业技术推广初期,只有经过真实的操作示范和实践运用,才能让农户看到其便捷性和使用效果。为此,宣威市还需继续扩大示范基地建设面积,除水稻外,还要开展玉米、土豆、大豆等示范基地建设,在各乡镇都建立专门的示范基地,并邀请农户和专家来现场观摩和考察,让农户切身感受到农业技术具所带来的益处,自觉接受并主动应用农业技术从事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生产[5]。
4.2注重技术普及和指导,培养新型农民
为更好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广大农户的使用技能,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普及和指导是必要的。要加强技术普及和指导,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普及有效衔接,培育新型农民,让广大农户在应用农业技术的同时,也能及时掌握操作技能,使其得到更好应用。例如,相关部门定期组织新型农机具培训班、农业技术生产指导班,将理论授课和现场操作结合,提升农户的农业技术使用技能、农机具操作和管理维修能力[6]。为培育优秀行业人才,2023年,宣威市多次组织开展了相应的竞赛,培训人员多达320余人次。通过发挥技能竞赛的激励和带动作用,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还能提升劳动者的使用技能,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提质增效也具有重要作用。
4.3建立完善的维修站点,优化服务体系建设
注重完善维修站点建设,当地部门可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优惠,合理规划各街道、各乡镇的维修网点,适当增加网点数量,并配备专业化的维修工作队伍,为农户提供便捷、优质的售后服务。工作人员在指导农户使用农业技术,处理设备故障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必要的技术讲解和操作指导,让农户熟练掌握新技术[7]。工作人员还要讲解养护维修方法,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其性能得到最佳发挥。
5结语
新时代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而在推广过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加强技术普及和指导,不断优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激发广大农民使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利于推动农业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最终促进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宣威概况.宣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EB/OL],(2024-11-4)[2025-2-1].
[2]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宣威农机助力春耕生产效率高[EB/OL],(2024-11-4)[2025-2-1].
[3]郝向娜.浅谈农技推广现状及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基层农技推广,2024,12(10):1-3.
[4]杨琳.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及农机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09):238-240.
[5]孙锦*.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农机,2024,(09):30+32.
[6]李瑜.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新农民,2024,(26):67-69.
[7]霍飞宏.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河北农机,2024,(17):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