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繁殖母牛分阶段精准饲喂技术推广效果的报告论文

繁殖母牛分阶段精准饲喂技术推广效果的报告论文

1

2025-09-04 15:48:1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精准饲喂是发展节粮型畜牧生产的重要内容。根据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代谢机制和母牛各阶段生理特点,分阶段配制日粮,同时结合其它先进饲养管理经验,集成繁殖母牛精准饲喂新技术。

  摘要:精准饲喂是发展节粮型畜牧生产的重要内容。根据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代谢机制和母牛各阶段生理特点,分阶段配制日粮,同时结合其它先进饲养管理经验,集成繁殖母牛精准饲喂新技术。推广这项新技术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当地肉牛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繁殖母牛;配制日粮;精准饲养


  0引言


  2015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的肉牛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围绕推广西门塔尔牛新品种,按照现代反刍动物营养需要理论,结合当地条件开展了多项养殖试验和示范工作,逐步集成具有榆林特色的肉牛养殖新技术,推广以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其中,繁殖母牛分阶段精准饲喂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粮效果明显、养殖成本下降、经济效益突出,得到养殖场户广泛认可。现将集成的繁殖母牛分阶段精准饲喂技术的主要内容、使用方法和推广效果等介绍如下。


  1制定母牛精准饲养模式的依据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五省交界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土地和饲草资源丰富。榆林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有“水草丰美,土宜畜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之说。近年,榆林畜牧业坚持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稳猪禽、扩牛羊”的总体思路,锚定“生态畜牧业强市”建设目标,着力构建“适度规模、生态循环、三产融合、智能高效”的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快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1]。

8aca52fce08c081edd795211cd1da7e9.png

  2023年,全市牛饲养量达到28.86万头,肉牛养殖增速连续多年全省第一。畜牧业产值达147.82亿元,同比增长4.01%,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但是全市肉牛生产整体上还处在传统粗放方式向现代养殖过渡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良种率低、饲料加工与日粮配合技术不科学不规范、饲养管理落后和犊牛培育水平低等。长期以来,当地母牛日粮结构基本是“农作物秸秆+玉米”,饲草饲料单一营养差。因过多饲喂玉米等精饲料,造成粮食浪费、养殖成本增高,急需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提升产业生产水平。


  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代谢机制和长期养殖实践经验,充分说明繁殖母牛饲喂过多精料是一种危害,母牛的营养需要98%是维持生命,而不是长肉,只有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才需要增加饲料营养供给,以促进胎儿生长和为哺乳期产乳提供营养保证。按母牛各阶段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科学配制日粮实施分阶段精准饲喂,保持母牛良好体况是制定新养殖模式的主要依据。除过母牛产前、产后90 d需增加营养以外,其余10个多月只要给予充足的粗饲料是完全可行的。低营养饲喂不仅能降低饲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疾病发生。在饲料原料选择方面,既要考虑营养成分含量,又要尽量选用当地原料降低成本,实现多种原料营养互补。


  2母牛精准饲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精准饲养模式


  将母牛繁殖周期分成前后2期饲养管理,日粮要根据各期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配制。前期由空怀期、怀孕前期、怀孕中期组成,大约时间275 d;日粮结构模式:“全株青贮玉米+玉米秸秆草+少量混合精料+饲料舔砖”。后期为怀孕后期、哺乳期组成,时间90 d左右。日粮结构模式:“全株青贮玉米+适量玉米秸秆草+适量混合精料”。以成年西门塔尔高代杂交母牛为例,每年每头平均饲料用量,全株青贮玉米3 000 kg(鲜)、玉米秸秆草2 500 kg、混合精料286 kg、饲料营养舔砖20 kg。分期饲喂量:前期全株青贮玉米(鲜)1 800 kg,玉米秸秆草1800 kg,混合精料137.5 kg(平均每天0.5kg),饲料营养舔砖20 kg;后期全株青贮玉米(鲜)1 200 kg,玉米秸秆草700 kg,混合精料148.5 kg(平均每天1.65 kg)。


  2.2原料选用要求


  2.2.1青贮玉米饲料


  全株青贮玉米选用粮饲兼用品种,推荐适宜榆林地区种植的金刚青贮50、西蒙青贮707和京科青贮932等品种。上述品种理想的种植密度4 500~5 000株/666.7 m2[2]。收贮时间玉米蜡熟期(乳线1/2时)进行,适宜水分含量65%~70%。质量判断方法为:抓一把青贮原料用力握紧1 min左右,以指缝有汁液渗出但不成滴为宜。切碎长度1~2 cm,玉米籽粒一定要破碎。青贮玉米适宜的切碎长度既可保证反刍动物所需的有效纤维,也可保证在制作过程中压实到一定装填密度。在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建议每1 000 kg原料添加6 kg尿素,撒匀拌匀。青贮时间45 d左右,优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和,不刺鼻,给人以舒适感,若出现刺鼻的酸味或酒味,说明发酵产生乙酸和乙醇较多,品质下降。有令人作呕的气味,则说明发酵过程产生过多的丁酸。若出现发霉味,则说明压实不严。有类似猪粪尿味,则说明青贮料中蛋白质大量分解。出现腐烂、腐败或发臭,为劣质品不能饲喂。


  2.2.2玉米秸秆草


  玉米秸秆草要除尘铡短后饲喂,经铡短处理后,秸秆体积变小,便于母牛采食和咀嚼,增加了与瘤胃微生物的接触面,可提高过瘤胃速度,增加采食量;最理想的处理方法是揉丝后饲喂,揉丝后的玉米秸秆变得柔软,适口性更好,可增加采食量和提高消化率。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草。


  2.2.3混合精料


  精饲料配方组成:玉米65%、麸皮10%、豆皮子10%、豆粕10%、预混料5%(前后两期相同)。


  2.2.4饲料舔砖


  舔砖能提高瘤胃的运动性。实践证明,牛舔食舔砖后,无论是在采食、反刍还是休息时,瘤胃运动都比较明显。建议使用内蒙古呼和浩特盐业公司生产的产品,规格用5㎏重,内含成分有食盐、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3精准饲养模式优点


  总结大纪汗等村连续5年1 300多头母牛科技示范资料,繁殖母牛采用精准饲养模式饲喂有以下优点。


  3.1降低母牛养殖成本


  以2022—2023年市场原料价格核算,母牛全年应用新模式饲养饲料成本为3 856元,较传统方法养殖每头年节约至少360元,降低8.54%。


  3.2提高犊牛初生重和断奶重


  犊牛初生重由传统的31.4 kg,增加到39.8 kg,提高了21.11%;3月龄断奶重由96.6 kg增加到118.96 kg,提高了23.15%。


  3.3促进种养一体化肉牛生产发展


  推广母牛精准饲养模式,每头牛年需666.7 m2青贮玉米。由于大量饲喂青贮玉米饲料,促进了粮改饲项目实施。玉米全株通过过腹还田,既解决了养牛粪污问题,又为玉米种植提供了优质肥料,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4配套饲养管理措施


  4.1选用优良品种母牛


  品种优良的母牛是提升繁殖力的先决条件。繁殖力高的母牛应当具备世代间隔短、泌乳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榆林市10多年养殖实践证明,饲养西门塔尔牛比较理想,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发情表现明显、难产少、泌乳性能好等优点。要选择3~4代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好。优良母牛的特征是,体型呈三角形、前驱发育较好、四肢长且粗壮、腰宽、乳房发达、乳头排列整齐,毛色光滑有光泽、皮肤柔软有弹性、眼睛明亮有神、鼻孔湿润、精神状态良好、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等[3]。


  4.2适时配种


  西门塔尔高代杂交母牛发情周期一般为21 d,发情期持续时间12~18 h,母牛发情期间会出现一系列的外部特征和行为变化,如母牛食欲减退、站立不安、叫声多变,阴部潮红肿胀、阴道分泌物增多、乳房充血肿胀等。通过细致观察可判断母牛是否发情,确定发情结束时间,做到适时配种,提高繁殖能力[3]。


  4.3做好妊娠期管理


  妊娠期母牛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防止流产,保证正常分娩产犊,生产出健康的犊牛[4]。妊娠母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严禁为妊娠期的母牛防疫注射,否则容易导致母牛流产避免使用对胎儿不利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妊娠母牛管理上,饲养密度要适宜,设有一定规模的运动场,妊娠母牛防止急促驱赶、跑、跳等运动,防止母牛之间相互顶撞和在湿滑地面行走,以免受惊吓、跌倒等导致流产。另外,每天必须保持适当的运动,要将怀孕母牛和未怀孕母牛分开饲养,雨天不要进行驱赶运动,冬季可在舍外运动场运动2~4 h,临产前停止运动。

884265c5811e158a35facf36611f70d5.png

  为减少病菌感染,产房必须经过消毒,且干燥、清洁、卫生、保持安静。产前要在产房的地面上铺垫干净柔软的褥草。为了减少环境改变对母牛的应激,一般在预产期前10 d左右就将母牛转入产房[5]。母牛在产前应适当控制精饲料的摄入量,喂一些优质青干草,不能饲喂冰冻、霉变和腐败的饲草饲料。要保证饮水充足,给母牛饮用干净清洁的水,冬季最好喂温水,水温不能低于10℃。发现母牛有临产症状,即表现腹痛、不安、频繁起卧,则用0.1%高锰酸钾液清洗外阴部,做好接产准备。


  4.4预防产后疾病


  母牛产后从生殖道排出大量的恶露,持续时间一般为10~14 d,要注意及时更换清除被污染的垫草;胎衣排出后,可让母牛适当运动;要密切观察母牛胎衣和恶露的排出情况,产犊后24 h内没有排出胎衣,要及时联系兽医进行处理。对于刚产下犊牛的母牛,要用棉球蘸取2%来苏尔溶液或者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牛外阴部位。母牛产犊后,要帮助其尽快恢复体质,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母牛产后会出现瘫痪现象,一般是低血钙导致的,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50~60 g或者氯化钙10~15 g,效果良好。同时,要注意乳房卫生,哺乳前应用温水清洗乳头,帮助犊牛吮吸乳汁,杜绝犊牛吮吸被污染的乳汁而发生消化道疾病的现象。因此。要经常打扫,加强牛舍卫生,避免有害微生物污染母牛的乳房和乳汁,引起犊牛疾病[6]。


  5推广效果


  榆林市榆阳区肉牛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以榆林市北部风沙草滩地区11个乡镇为重点区域,开展肉牛奶养殖技术攻关、研究技术难题、扩大示范推广、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深入养殖场户技术指导、召开现场会、宣传典型案例、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推广繁殖母牛分阶段精准饲喂技术,7年时间累计推广养殖母牛12万多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 000多万元,推广种植青贮玉米8 000 hm2,增收2 976万元。新的繁殖母牛饲养技术逐步由榆阳区辐射到神木、定边、靖边和内蒙古乌审旗等周边的肉牛养殖区域,普遍反应效果良好。


  6结束语


  根据榆林当地的养殖实践证明,繁殖母牛分阶段精准饲喂技术不仅优化了饲料资源利用,降低了养殖成本,更重要的是,它显著提高了繁殖母牛的繁殖效率与生产性能,犊牛的初生重和断奶重,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后期将继续加强技术培训与推广,确保更多养殖户能够掌握并应用这一先进技术,共同推动畜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辉,王伟,张虹虹,等.肉牛全混合日粮育肥技术推广效果的报告[J].畜牧兽医杂志,2022,41(6):91-94.


  [2]郭子记,李娜,任利娥,等.榆林市榆阳区肉牛养殖现状及饲草料使用情况分析[J].养殖与饲料,2021,20(6):25-27.


  [3]陈怀新.提高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1):139-141.


  [4]封元.日粮营养水平对繁殖母牛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及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5]马学恩.肉牛饲养致富指南[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张强,张虹虹,高文辉,等.肉用犊牛高效培育技术推广效果的报告[J].当代畜牧,2023(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