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探索论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探索论文

4

2025-04-16 14:49:1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乡村振兴是当前“三农”发展中的关键。当前部分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导致乡村振兴无法得到有序建设,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体系发展。

  摘要:乡村振兴是当前“三农”发展中的关键。当前部分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导致乡村振兴无法得到有序建设,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体系发展。鉴于此,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乡村振兴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足之处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及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参考的意义。


  关键词:三农;乡村振兴;途径


  1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瓶颈”


  1.1农村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农村地区发展环节要高度关注农村产业实际情况,让农村产业能够实现转型,从本质上实现乡村振兴。但是当前很多地区在执行乡村振兴环节存在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农村地区仅能够开展基础的农产品种植,导致农民收入少,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1.2宏观调控政策不到位


  要落实宏观调控要求,通过加强经济政策扶持及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举措,引入先进产业。但是部分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不重视宏观调控要求,没有通过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加强政策资源倾斜等一系列方式对农村地区产业进行扶持。


  1.3制度体系不完善


  农村地区在执行制度建设环节,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让农村地区能够实现发展。但是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未形成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存在着制度体系较为滞后的问题,制度无法根据农村地区发展要求得到更新,无法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帮扶机制等方面制度来促进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1.4人才队伍专业素养不足


  在建设环节,部分农村地区村干部的专业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参与到各环节建设中,很可能导致农村地区发展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1.5农民思想未得到转变


  长期以来很多地区农民思想意识相对保守,仅能够了解基础的管理,缺乏科学先进的理论与创新意识,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现代农业生产等环节中。


  由于农民不了解专业化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理念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村地区实现发展的目标。

760680bb654121f797c79cfdbc603fe.png

  2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


  2.1发展壮大农村产业


  2.1.1充分关注特色农业的发展


  农村地区存在耕地面积多、建设用地少的特点,在农村地区发展环节中要以农业发展为核心,充分关注特种农业要求。农村地区工业、服务业发展空间较大,在乡村振兴建设环节要以农业为核心,结合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品牌优势。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环节要关注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方面驱动要素,形成完善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以此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口。例如农村地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发展定位及充分发挥当地生态、文化等方面优势,构建特色农产品,并通过建立农产品门店、网上销售措施等一系列方式推广本地农业品牌,以确保农村地区农业品牌做到家喻户晓,以此来促进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能够实现发展的目标。


  2.1.2实现专业化经营


  农村地区通常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民不愿意耕种土地,而是选择外出打工,导致了土地荒置。对于种植大户而言,通常承担较多的土地,再加上利用种植大户自身机械设备来实现规模生产能够取得较高的收益,因此农村地区发展环节要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机制。通过完善农田流转机制,解决土地荒置问题,让农民能够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有外出打工时间,提高家庭收入及农村整体收入。在土地种植环节,应该由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要能够具有规模优势,形成标准程度高的农田种植模式,并通过对土地进行高效流转及合理控制来提高种植效率。


  2.1.3加强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农业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实现就业及减少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在农业产品建设环节,农村产业链体系要通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让各类农产品能够实现规模化管理以及高速发展。同时通过扩建现有的农产品基地,招引大型农产品企业入驻其中,建立以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农产品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目标。


  2.1.4利用农村的优势发展地方产业


  农村地区在发展环节要巩固乡村振兴建设成果,积极盘活农村地区优势资源及发展农村旅游,达到让农村地区各机构紧密合作以及形成完善的管理平台的目标,推广特色农产品实现专业化运营。在此过程中农村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活动,例如农村地区通过打造文化休闲、乡村娱乐、生态观光等旅游片区,并建立大规模经营项目,借助农产品种植基地、稻田观光等方式来挖掘农村地区价值2。同时农村地区要积极培育服务企业,解决传统农村合作社规模小、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为农业地区提供机械、技术、仓储、运输、销售等全环节产业链服务。


  2.2重视宏观调控


  2.2.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要高度关注产业融合的要求,在组织专业化队伍深入到基层一线开展细致调研基础上,梳理产业发展的状态,解决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关注定位当地特色农业基础上,发掘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生态资源等,并通过科学规划养殖结构以及衍生产业链,以推动农产品附加值提高,达到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农村地区要将长期规划、短期规划之间实现衔接,充分关注农村地区发展要求,避免农村长期发展规划由于领导班子频繁调动而无法实现的问题。通过将长期发展规划分解为多阶段工作目标,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为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制定农村地区发展规划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具体工作流程要求。例如,在编制发展规划环节,要在保障基本农田面积及耕地红线的同时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农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娱乐设施等方面用地的需求,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保障。


  2.2.2加大招商引资


  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加强招商引资建设,建立招商引资奖励体系,让当地村干部利用好资源和人脉优势加强对招商引资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引进企业的方式以促进农村地区产业能够得到带动。为实现招商引资的目标,政府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利用补贴政策、税务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当地投资。


  2.2.3加强政策资源的倾斜


  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相关企业水电费收费等进行减免,以此降低农村地区企业发展压力,提高收益水平。同时,要制定乡村振兴政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引进乡村振兴专项基金进行专门扶持。通过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建立以农业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在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基础上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互补与协调发展,让政府以适当调控机制来引导市场发展,保障各类资源实现有序运作,以保障各方利益实现协同。

d0541456f6f36d31d60962e2ebfe244.png

  2.3完善制度体系


  2.3.1优化制度执行机制


  在农村地区各项工作建设环节,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落实给基层减负的要求,并通过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避免同一事项反复需要各级人员之间进行协调的问题。通过工作流程,让各环节的工作要求简明扼要,避免管理环节中存在各项文件内容华而不实等问题。在制度执行环节,要让村干部懂制度,且保障制度易于执行。通过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在村内部落实具体控制措施,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到对各类信息的及时传达。例如在召开会议环节,要简明扼要,确保各项制度得到及时传达,并通过建立电子政务、网上服务平台等提高乡村地区各项活动的办事效率,减少基层负担。同时,农村地区要建立完善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村干部作用,加强帮扶机制建设3。对发展较快的先进村庄,要向较为落后的地区形成相应帮扶机制,建立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村干部要解放思想,主动挖掘农村发展的资源。


  2.3.2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要将工作业绩与工资待遇、表彰先进等互相挂钩,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分析,让村干部在感受到工作压力的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措施来对村干部起到督促的作用。在表彰先进方面,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加大奖励。在对村干部考核环节,通过建立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方式,根据各岗位工作职责、要求形成完善的责任清单,在落实人员工作任务基础上,对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价,形成合理的考核措施。要形成完善约束体系,通过形成科学的考核措施,形成各级政府和各人员之间清晰、合理的岗位约束机制,让人员能够统筹协助项目,并配合到其中。


  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4.1加强人才引进


  农业企业要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解决创业者需求。通过提供补贴,让高层次人才、知识青年、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就业,并积极利用各项政策加强各地区协调,利用现有农业特色项目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例如,通过特色农业项目,建立实训基地,并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的方式,让相关人才能够在假期开展各项活动,根据当地发展规划吸引人才。同时,农村地区要依托龙头企业开展的乡村振兴项目,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平台建设,在吸引一批高素养人才之后,促进相关环节能够实现发展与建设,达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附加值的目标。


  2.4.2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在农村地区要形成完善的人才任免机制,将工作能力强的人员选拔出来,将政治觉悟高、工作作风好的人员作为村两委班子,带动村庄实现发展。对于工作中有能力的人员重点进行任用,同时要加强对村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库,加大对返乡大学生、对外经商人员、回乡创业人员的培养,充分关注其工作方向、能力等方面要求,为村干部队伍提供新鲜血液。


  2.5转变农民思想


  2.5.1组织农民开展学习


  在农村地区发展环境中,当地政府要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让村民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交流发展经验。镇政府可以通过选取条件相似、基础相同的地区,让相关村干部进行相互学习,并对每个乡镇发展好的产业项目进行借鉴学习,让村干部得到启发,拓宽发展思路。同时,村民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了解如何提高资金收入,实现对人员思想方面的转变。


  2.5.2为农民开设专门的培训班


  在农村地区发展环节,可以邀请农业方面专家开展授课,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授课内容包括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方式、下一步发展意见等,为农民提供多样化支持。在开设农民培训班的环节,可以邀请本土企业家、特色产业经营者等相关主体进行交流,立足于当地实际发展路径和发展机会提高农民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利庠.新时代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J].人民论坛,2024(1):36-39.


  [2]王虹,何洋,胡长伟.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分析及长效协调机制探索研究[J].农业经济,2024(2):141-142.


  [3]杜鹏,李子洋.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超老龄农村的乡村振兴[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