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2025-03-20 11:02:11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3D打印技术日益流行,尤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在畜牧兽医手术中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中的优势。论文详细阐述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收集、模型设计、验证测试及用户反馈。最后,结合临床应用案例,探讨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经济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通过对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的讨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畜牧兽医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摘要:3D打印技术日益流行,尤其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该文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原理、材料特性以及在畜牧兽医手术中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3D打印技术在设计中的优势。论文详细阐述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收集、模型设计、验证测试及用户反馈。最后,结合临床应用案例,探讨了3D打印手术工具的经济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动物福利的影响。通过对技术挑战和伦理问题的讨论,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为畜牧兽医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3D打印技术;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临床应用
0引言
3D打印技术如今正逐步改变传统医疗器械的设计和生产方式,特别是随着宠物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畜牧业的现代化建设,兽医领域对手术工具的精确度和个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将结合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材料特性,就兽医手术工具的特点与需求进行分析,对现有工具的局限性进行评价,并对3D打印技术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进行深度探讨。同时对兽医手术工具设计方面的优势与潜能进行剖析,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动物福利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D打印技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有望看到更多的创新与应用,如用定制的生物材料构建复杂的手术模型、人工器官。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期待3D技术可以实现更多的自动化、个性化的治疗选择,为动物健康及福利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探索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1 3D打印技术原理与材料特性
1.1 3D打印技术的基础原理
3D打印技术又叫增材制造技术,是将三维物体直接从数字模型文件中构建出来,实现实体化[1]。这个过程的起点是3D建模,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软件来创建一个精密的3D模型。然后这些模型将被软件切片处理成一系列二维层片,每个层片的厚度决定了最终产品的精细程度和打印时间。在打印阶段,3D打印机将材料逐层沉积,按照切片文件的指令进行操作。3D打印技术的不同,所采用的材料、打印方式也不尽相同。如采用热熔塑料丝材的熔融沉积建模(FDM)技术,将喷头加热熔融后逐层堆积;而立体光刻(SLA)技术则是通过紫外线对物体逐层固化,利用感光树脂形成的一种光敏性树脂;再如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则适用于粉末材料,通过对激光束的选择性烧结实现成型[2]。
3D打印完成后的处理过程可提高产品的质量,涉及去除支撑结构,进行打磨抛光和热处理等工作,使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得到提高。而且3D打印在快速原型制作、小批量生产以及复杂结构的制造上具有很大优势,在降低材料浪费和节约生产成本上也有很大的潜力。
1.2适用于畜牧兽医手术工具的3D打印材料特性分析
3D打印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关键在于对手术工具的设计制造提出了特定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消毒要求,并使之达到可定制和可优化的程度,而材料的选用是这些要求得以实现的关键。
塑料是3D打印中最普遍使用的材料之一,其中的聚乳酸(PLA),由于其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备受青睐[3]。在兽医手术工具中应用PLA材料,特别是一次性或短期使用的工具中,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但是,由于PLA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相对较低,限制了它在高负荷应用中的使用,不能应用于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但是,聚碳酸酯和尼龙等工程塑料由于具有高强度和耐热性[4],因而更适合用于长期和重复使用的手术工具的制造。这些材料可通过SLA或SLS等技术进行打印,在制造高精度和复杂几何结构的同时,保证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消毒性,使之在兽医手术中即使经受多次消毒和清洁,也能有效地开展手术。
金属3D打印技术,如电子束熔化和选择性激光熔化[5-6],能使用钛合金等高性能金属粉末制造手术工具,这些金属工具除了具有卓越的机械性能外,还满足特定的生物相容性和无菌要求,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及高负载的手术操作,为外科手术提供更为精确及可靠的工具。
3D打印使用陶瓷材料比较少,但在特定的场合下,如在牙科手术工具中,由于陶瓷材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和生物相容性,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陶瓷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有望进一步拓宽。
对3D打印材料进行选择时,除重视它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成本和加工难易等因素。当然有些高性能材料可能相对来说比较贵一些,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它所带来的优势是能极大超过它的价格的。总之,运用3D打印技术,是畜牧兽医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拓展了手术工具的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在手术工具的材料选择与优化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从而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能较快地促进动物的术后恢复,因此3D打印技术在畜牧兽医手术领域的前景十分广阔。
2畜牧兽医手术工具的需求分析
2.1畜牧兽医手术的特点与工具需求
首先,畜牧兽医手术的对象从家禽、宠物等小型动物到牛、马等大型家畜,涵盖各种不同种类、不同体型的动物。不同动物的生理结构和体型都有很大的差异,为适应不同动物的手术操作,手术工具的大小、规格都要多样化。比如,给小狗做眼科手术所需要的器械,和给大牛做剖腹产手术所需要的器械,无论从体型还是形状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其次,动物的疾病种类繁多,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也是复杂多变的。在手术工具上,需要具备多种用途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手术操作。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如动物的骨科疾病或内脏器官病变等,可能需要专门设计的工具进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另外,由于畜牧兽医手术的环境通常不如人类医疗手术环境那么理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手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这就要求手术工具具有易于携带、操作简便、坚固耐用等特点,以便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并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而动物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疼痛或恐惧等原因挣扎或反抗,从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因此也要求手术工具有相应的抗挣扎能力和对动物的控制能力,所以兽医手术工具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性和安全性,在保证快速准确完成手术操作的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动物的额外伤害,在手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2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分析
现有的畜牧兽医手术工具虽然满足了一些基本的手术需要,但仍存在局限性。在物资方面,传统手术工具使用的物资,容易磨损、变形,甚至断裂,达不到长时间使用、频繁消毒的要求。这样做不仅对手术效果有影响,而且危险性也很高。在设计上,由于大部分都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对于不同动物的个体差异、病变复杂程度等都很难做到完全适应。例如,在动物的病变方面,现有的手术工具可能不能精确到达病变部位,也不能对一些特殊体型或患有罕见疾病的动物进行有效的手术。许多手术工具只能完成简单操作,缺乏综合设计,兽医需要经常更换工具来处理复杂的手术状况,增加了手术时间和操作的复杂度。另外,在操作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上,现有工具也需要提高。对于兽医来说,长时间手持工具进行手术操作,如果工具重量分布不合理,手柄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很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的疾病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手术需求时,缺少一个有效的工具来支撑,这些都是现有兽医手术工具的局限性。
2.3 3D打印技术在手术工具设计中的优势
3D打印技术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兽医手术工具的局限性,而且在临床实践上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是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优势,它能根据动物的个体解剖结构对手术工具进行扫描分析,根据每只动物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完全贴合其生理特征的手术工具,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效果;3D打印技术在复杂的几何形状设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3D打印技术能对具有弯曲通道或多孔结构的手术工具进行设计制造,而这是传统制造方式难以达到的,这种复杂的设计满足了特定手术的需要。3D打印能快速进行原型制造以及设计的迭代,多个不同设计的原型可以在手术工具的研发过程中快速打印出来,进行实际测试和评估,并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设计进行及时修改和优化,这个过程极大缩短了研发周期,费用也随之降低。此外,3D打印在材料上,也具有特殊的优势,它能使用包括生物相容性材料在内的多种材料,对材料的特性如弹性、强度或耐腐蚀性等,根据需求来选择特定的材料,延长了手术工具的寿命和使用性能。最后,3D打印手术工具在偏远地区或紧急情况下也具有便捷优势,当地医疗机构可利用3D打印设备,快速制造所需手术工具,以避免由于物流运输等问题而耽误手术时间。
深入了解畜牧兽医手术的特点和工具需求,分析现有手术工具的局限性,并认识到3D打印技术在手术工具设计中的优势,对于推动畜牧兽医手术工具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3D打印畜牧兽医手术工具的设计流程
3.1设计前的准备与需求收集
3D打印畜牧兽医手术工具,需要在设计前有充分的准备,首先是要明确设计的目标,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确定操作环境和操作条件。设计团队需要和畜牧兽医专业人士深入交流,沟通才能完成。这些专业人员中既有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兽医、畜牧专家等,也有在现有手术工具上能提供问题和见解的手术操作人员等。在不同的畜牧兽医手术场景中,通过与他们的访谈,了解手术工具的功能、外形、大小、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不仅如此,设计团队还要详细研究动物的生理结构和疾病特征。动物的种类不同,疾病不同,都有可能导致病灶部位形态和组织特性的不同,只有对这些因素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手术工具。另外,对临床相关病例资料的收集也是筹办工作的重头戏,这些资料包括以往手术的记录、影像检查结果(如X-light、CT扫描等),也可包括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发现手术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设计新的手术工具。
此外,在需求收集过程中,还应考虑手术工具的使用频率、消毒方式、维护要求以及费用预算等多方面因素,以确定选用何种工具及相应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由于某些项目在费用上十分敏感,因此设计团队在保证项目性能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设计团队对行业内最新技术发展及有关法规标准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畜牧兽医行业有一系列特定的法规和标准,比如对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要求,这就要求设计出来的手术工具一定要符合这些规定,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设计团队应及时掌握相关行业最新信息,并确保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方案进行设计。
3.2手术工具的3D模型设计
在完成充分的准备和需求收集工作后,可进入手术工具的3D模型设计阶段。这是一个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具体数字化模型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工程设计知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以及对3D打印工艺的理解。
设计人员会根据收集到的需求和数据,在CAD软件中首先创建最初的概念模型。该模型通常是基于初步设想手术工具的功能和形状,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在理念模型的基础上,为实现手术工具的特定功能,逐步增加细节和特点。例如,如果设计的是一把用于骨折复位的钳子,需要设计出合适的钳口形状、夹持力度、调节机构以及手柄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等。同时,还应考虑工具与动物组织接触表面的特性,如粗糙度、亲水性等,以减少对组织的损害,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在设计3D模型时,还必须充分考虑3D打印工艺的特点和限制,结合不同的打印技术对模型的几何形状,壁厚,支撑结构等进行相应的要求。为了提高手术工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设计人员还要对模型进行力学模拟分析,以发现潜在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通过模拟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和应力分布,逐步提高手术工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与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7]。他们可以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对设计模型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设计的手术工具既符合工程设计的原则,又能满足临床操作的需求。
3.3设计验证与模拟测试
完成3D模型设计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设计验证和模拟测试,以确保手术工具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设计验证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表面性能(如粗糙度,耐磨性、生物相容性)等[8-9]。通过这些测试,评估材料在强度、耐久性以及与动物组织的相容性等方面是否兼容,所选用的材料和打印过程是否能达到操作工具的要求。此外,还要开展验证手术工具是否可以达到预期功能的测试,包括对工具的夹力、切割效果、缝合精度等性能指标在模拟手术环境下进行操作测试。例如,对用于切割组织的手术刀,要在模拟的动物组织上进行切割试验,测量切割的平整度和创口大小来评估其切割性能。除物理成绩和功能测试外,模拟考试还将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设计的3D打印手术工具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手术场景模型导入,模拟手术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力学作用,从而对工具的性能和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这一仿真试验有助于在实际临床试验中,提前发现设计上的潜在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改进以降低风险。
对手术工具进行设计验证时,还要考虑到各种不同使用场景及极端状况,如在特殊的高温高压高湿度等环境下,对其性能的稳定性及长时间使用后的疲劳强度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另外,也有必要对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较,保证设计出来的手术工具与行业内的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相吻合,如医疗器械注册标准,动物福利法规等。通过上述测试及对照标准规范,确保设计出来的手术工具达到符合行业要求的质量标准及安全要求。
3.4用户反馈与设计迭代
3D打印手术工具经设计验证及模拟测试后,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并以此作为设计迭代及优化的依据,以最终达到提高手术工具实际临床运用效果的目的。
兽医和手术操作人员在使用新的手术工具后,会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经历向设计团队提供有关工具的操作便捷性、功能效果和舒适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这些反馈意见会收集整理起来,并与设计团队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根据反馈意见对原有的3D模型进行相应的修改和优化,使工具的各方面得到提高。手术工具的迭代过程能经历多个循环,直到满足用户需求达到最佳性能为止。每一次的迭代都是对这一设计的进一步完善,使之与实际临床应用的要求更为贴近。在进行设计迭代过程的同时,设计团队需要持续关注新需求与新技术的发展情况。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进行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需求或者是更好的解决办法,设计团队需要适时地将其纳入考虑范围中,保持手术工具的先进性与竞争力。在3D打印畜牧兽医手术工具设计中[10],从设计前的准备与需求收集、手术工具的3D模型设计、到设计验证与模拟测试以及用户反馈与设计迭代等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严格的执行才能达到高质量符合临床需求的设计目的。
4 3D打印手术工具的临床应用
4.1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
3D打印手术工具的临床应用要借助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定,而试验的设计要依据包括研究目标在内的清晰的调研思路,并运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过程,有几个重要部分需要注意,首先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对象的年龄、生理状况等因素,这样才能使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另外,为减少以偏概全的情况发生,还应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疾病对象分到3D打印手术工具组与传统手术工具组作对照。这样对于每个对象来说,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其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其次是对试验的干预措施,要求做到既明确又规范,明确3D打印手术工具的设计特点、材料组成、制造工艺等多方面的详细资料,规范手术过程中所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这样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局指标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主要有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时间等,另外也要考虑一些次要结局指标,如疾病对象的生存质量、手术成本、医生的操作满意程度等。
4.2手术工具性能的临床评估
对3D打印手术工具性能的临床评估是判断其应用价值的重要依据,但也是个多方面的综合评价[11]。第一,要对工具的机械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其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指标。在临床使用中,手术工具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良好的机械性能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延长工具使用寿命的基础。第二,对工具的操作性能考核也是很重要的,工具的握持舒适度、操作灵活性与手术部位的贴合度等直接影响着医生使用手术工具时的感觉和操作难度。通过统计医师的反馈、统计作业时间、作业失误率等指标,来客观评估手术工具的性能。第三,对消毒要求和重复使用工具的要求也要进行评估,手术工具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才能防止感染,3D打印出的材料和结构具有稳定性,是否能应对医疗手术中的特殊环境要求,也是考核的重要一环。
4.3兽医与动物福利的角度分析
3D打印手术工具为动物医疗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针对一些珍稀动物或特定解剖结构的动物来说,传统的手术工具可能不能达到精确治疗的要求,而3D打印能根据动物的个体差异定制手术工具,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从而改善动物的生存状况。例如,在治疗骨折的动物时,能打印出与动物骨骼形状完美匹配的固定装置,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再如对一些特殊的动物疾病如口腔颌面畸形,3D打印的手术工具能更精确地进行矫正手术,使动物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总之,3D打印手术工具为动物医疗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契机[12]。然而,在兽医临床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为动物无法像人类患者那样表达自身的感受,这就要求兽医对手术工具的适用性和潜在风险进行更加慎重的评估。动物的生理构造、行为习性不同于人类,所以在设计和使用3D打印手术工具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3D打印手术工具的使用,从动物福利的角度讲,以减轻动物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创伤程度,保证术后效果良好,另外还要考虑手术工具的成本效益问题,如果3D打印的手术工具导致治疗费用大幅增加,对于动物主人而言,可能会影响到其选择是否使用3D打印手术工具,而间接影响到动物的治疗与福利。因此,在应用3D打印手术工具时,需要在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4经济性与可持续性考量
3D打印手术工具的经济性是其临床应用能否广泛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在初期,包括设备投入、材料采购、打印过程研发以及专业人员培训等环节,3D打印手术工具的成本可能更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拓展会产生规模效应,从而降低单位费用。3D打印手术工具在短期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二次手术的风险,为一些复杂特殊的病例节省后续的治疗费用。不过对于常规操作而言,它的费用优势现阶段或许并不明显。因此,在综合考虑手术工具的购置费用、手术时间费用、疾病对象的康复费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费用等因素后,需要进行详细的费用效益分析。
3D打印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大有可为[13-14]。材料的可回收性和环保性是其优势,3D打印的某些材料可通过回收再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打印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有望降低,使可持续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及供应链,从材料的生产到设备的维护,从技术的更新到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及管理。
3D打印手术工具的临床应用需要从多方位综合考虑其试验设计的实施情况,包括3D打印手术工具性能的临床考核情况、兽医与动物福利因素的考量、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因素的考量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与考量,只有在各方面都能取得良好的平衡与开发的情况下,才能使3D打印手术工具在兽医临床应用方面得到广泛的推广,发挥其最大价值。
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领域的应用正逐步提升,此项技术不仅带来显著的优势,而且也伴随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3D打印手术工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5]。3D打印手术工具能根据患者或动物的具体解剖结构精确的制造出工具,用来增强手术的精确性和有效性[16]。与传统的制造方式相比,它极大缩短生产周期,能迅速地将所需的手术工具提供给动物,以备不时之需。此外,3D打印还可以创造出很多内部结构特殊、外形独特的仪器,能满足特定手术需求、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但是,3D打印手术工具也不是十全十美,材料选择受限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可用的生物相容性材料种类有限,部分材料的性能难以达到手术工具所需的高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标准,影响工具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成本较高也是其推广应用的障碍之一,设备、材料和后处理等环节的费用使得在常规手术中使用3D打印手术工具不划算。同时,3D打印质量控制存在挑战,打印过程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会导致孔隙率不均、表面粗糙度不一致等质量缺陷,这需要严格的检测和控制标准来保障手术工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望未来,3D打印手术工具的发展方向包括材料创新、技术改进、标准化与监管、跨学科合作、教育培训以及伦理与法律规范等需要逐步完善。在材料创新方面,需要探索多材料复合打印技术,加大研发更多高性能新材料。在技术方面,要不断提高打印精度、速度和质量,结合智能技术,优化打印参数,对质量进行把控。在标准化和监管上需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协调和互认。积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资源,攻克技术难题,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教育培训方面,要对设计人员和兽医行业人员开展3D打印技术培训,在教育中纳入相关课程和实践。在伦理和法律方面,要完善规范,明确责任、保护隐私、保障公平,建立审查机制,确保符合道德法律的要求。
总之,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的设计方面大有可为,它为医疗和畜牧兽医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同时伴随着一定的挑战,为发挥3D打印技术在兽医手术工具中的最大效用,必须充分挖掘它的潜力,克服它的局限,解决相关的技术和伦理上的问题,并对3D打印手术工具进行合理的发展规划和引导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造福于更多的动物。
[1]周建义,邓珍波,王威,等.基于3D打印的高精度钻模快速研制方法[J/OL].测控技术,1-9[2024-11-08].
[2]冯妍,葛淑慧,隗立颖,等.3D打印无机非金属材料增强柔性器件的研究进展[J/OL].材料导报,1-19[2024-11-08].
[3]班唱唱,曹玉连,计磊,等.木质纤维素:生产可再生单体和聚合物的绿色平台[J/OL].生物加工过程,1-18[2024-11-08].
[4]唐锡杰,李章华.3D打印骨折外固定支具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4,21(5):64-70.
[5]Yun Z,Hao Z,Jianchuan W,et al.Research progress of metal-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 medical implants[J].Reviews on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2023,62(1).
[6]邬蓉蓉,王佳琳,乐明锋.基于3D打印建模的变压器典型局部放电模型研究[J].广西电力,2020,43(1):8-12.
[7]黄焯新.对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4(2):67.
[8]张坤阳.3D打印PLA/HA/PBAT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3.
[9]Kechagias D J,Zaoutsos P S.An assessment of PLA/wood with PLA core sandwich multilayer component tensile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3D printing conditions[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2024,131:1 240-1 249.
[10]翁德雨,徐晓明,王梅生,等.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Pilon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22,25(4):581-585.
[11]张彬,张晗,石磊,等.3D打印模型辅助手术治疗犬髌骨Ⅳ级内脱伴前交叉韧带断裂[J].畜牧兽医学报,2023,54(9):3 977-3 984.
[12]李旭东,高晨曦,鲁卓,等.基于大数据及3D打印的医疗资源再分配解决方案[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6):70.
[13]李萌,邱裕生,马兴,等.3D打印技术及典型病例数据库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1):94-97.
[14]李庆春,李芳英.3D打印技术在医学教学及医学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机械,2024(14):86-89.
[15]Zhang Y,Yu D,Zhao R,et al.Enhanced st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of HIPEs stabilized by cyclodextrin-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inclusion of resveratrol and soy protein isolate forβ-carotene deliv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24,274(P2):133 431.
[16]于铭,谢林洋,张鲍明,等.数字化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颌骨骨折外科动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18):139-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