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技术措施的运用论文

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及病虫害有效防治技术措施的运用论文

13

2025-02-11 13:52:14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近年来,樟子松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因其具有防风固沙、抗旱耐寒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的发展,成为相关人员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话题。因此,研究和分析育苗的流程、育苗时期应用的管理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樟子松种植栽培技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摘要:近年来,樟子松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因其具有防风固沙、抗旱耐寒的特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的发展,成为相关人员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话题。因此,研究和分析育苗的流程、育苗时期应用的管理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樟子松种植栽培技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培育期间通常会发生病虫害的威胁,根据其生长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保障苗木的健康生长。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樟子松苗的培育方法为切入点,分别从育苗流程及注意事项两方面展开分析,并对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以及对具体的有效防治措施要点进行总结,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思考与借鉴。

  关键词:樟子松;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1樟子松苗木培育方法总结

  1.1育苗流程

  1.1.1育苗地

  在开始育苗的准备工作中,育苗地最好选择土质肥沃、土壤疏松的地块作为苗圃,如果有已经种植过松、柞类的育苗地,可以优先考虑,此地块的土壤养分充足,有利于樟子松苗的发育和生长[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过程中,最好采用相互轮作的方式,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多年种植。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以在沙性较大的地方,适量施加有机肥料,增强吸水能力,保持充足养分,更有利于促进苗木的根系成长。

  科学选择育苗地,经过反复实践,沙壤土是最适宜苗期发育的土壤类型。在周围增添防沙障,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结合樟子松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苗圃地理位置最好布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方便后期的日常管理。在实施播种工作前,要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减少苗木发生病虫害的概率。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的位置,床面要压实压平,避免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损害幼苗的生长。

  1.1.2采种催芽

  由于樟子松的成熟时间较长,种子的数量有限,所以采种是培育育苗前期基础的准备工作。春季和秋季是采种工作开始的两个阶段,一般要采种的目标对象,最好是二十年以上树龄的母树。采种之后,最好在露天的条件下进行晾晒。因为脱离的时间较长,难免会影响种子的产出率,可以利用高温烘干的方式,观察表皮是否有轻微裂开的现象,一旦出现裂开的情况,然后将其浸泡在温水中,时间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一般两到三天的时间就会全部裂开,种子彻底剥离后,就可以进行播种了,但要注意是否有变霉的情况,要选择颗粒饱满,没有发霉的种子进行播种[2]。采种后还要进行种子的妥善保管,使其在播种前保持活力。在播种前三个月内对种子进行催芽,可以使苗木整齐,提高出芽率。可以通过雪埋的方式,将种子放到雪坑中,使其充分融合。在开始播种前的三到五天里,再将其拿出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晾晒,等晒干后即可进行播种工作。

  1.1.3初期施肥

  在种植幼苗前,施加有机肥料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在生长期使用复合肥料进行追肥,可以提高树苗的抵抗能力;施肥的作用不仅为幼苗生长提供有机质,还可以改良土壤,增强透水性,促进肥料的分解。对育苗地施加底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选择充分发酵堆肥,将肥料撒在育苗地上,从而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在翻地时将肥料施加在土壤中,也能达到实际应用的效果。

  树苗在培育期间应该注意施肥的合理性,不要施加浓度高的肥料,容易导致烧苗的情况发生。施肥次数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适量增加或减少。另外,施肥的时候,结合当地降水情况,适当灌水,以便更好地提高肥效。樟子松苗木的初期施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供幼苗所需营养物质、增强其抵抗性,促进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1.1.4播种技术

  在进行播种前,要对苗床的环境进行彻底浇水,等到表面开始变干的时候,再进行后续步骤。樟子松幼苗具有群生的特点,因此,在播种时应该注意株距要小、行距要大,依据育苗地的土壤结构,均匀地播种。五月份风雨较小,温度适宜,是开展播种工作的最佳时间。在播种时,要按照床数均等分开,然后将提前分好的种子均匀铺撒在床面上,用沙子填充压实,为确保幼苗生长的整齐性,准备工作要严谨对待。

  播种完成后,可以将保湿或防风的物体铺设在苗床上,其间可以适当浇两次水,更有利于幼苗快速生长。

  1.1.5苗期管理

  育苗工作中苗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夏季的时候要对苗圃进行除草和松土,充分保持土壤的透气性[3]。同时要适量浇水,使根系的水分得到及时补给。需要注意的是在种子发芽期,浇水量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小水慢浇少量多浇。樟子松出苗以后,在幼苗前期,可以进行少量多次的浇水,需要考虑施肥时,尽量减少施肥或者不进行施肥。当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时,要勤浇水,适量加入速溶肥,提高其生长速度。

  在除草方面,根据苗木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掺混在土壤中进行除草。在齐苗后,可以将其拌在沙土中,然后均匀撒在苗床上。一般情况下,每年进行两次除草,就可以使幼苗根系得到良好发育。

  1.1.6田间管理

  种子播种完成后,还要做好田间管理的工作,确保其健康生长。一般情况下,有些地区风沙较多,所以通常在育苗地设置保护带,避免遇到风沙较大的情况,吹散覆土,影响幼苗正常发育。还要合理控制土壤湿度,保证养分供给充足。间苗环节由于要确保根系完整、保护苗木顶芽,所以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一般都是当天间苗,当天移植,可以减轻对苗木的伤害。间下的幼苗,要进行灌装处理,适当点水,以便缩短移植时间。

  育苗期间不能忽视田间管理,在幼苗的生长阶段,非常容易遭到鸟类的破坏,为了保护幼苗的成活率,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利用人工赶鸟的方式,可以降低鸟虫的侵害。还可以设置遮阴网,不仅能减缓土壤水分的流失速度,还能有效防止鸟虫的啄食。

image.png

  1.2注意事项

  1.2.1防寒措施

  幼苗的防寒能力较弱,一旦出现低温缺水的情况,很有可能导致其死亡。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还要增加防寒措施,确保能够安全度过冬季,保障其存活率。

  1.2.2播种时间

  在育苗的流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播种时间,可以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安排,一般适宜播种的时间是在4月份,气温较低的地区可能会延后。

  2樟子松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1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措施

  2.1.1松针红斑病

  松针红斑病是樟子松病害中常见的类型,是传染性极高的疾病。发病规律一般是病原菌在松针病叶片内越冬,6月至7月上旬时会产生分生孢子,尤其是在降雨天气,会传播更快。病害在叶片伤口处侵入,湿度越大,侵害程度越深。初期症状表现为松针的颜色逐渐变成褐色,最后整体呈现短条状。如果此症状持续蔓延,就会导致樟子松的松针开始脱落,甚至存在枯死的风险[4]。染病后,树冠的下方枝条会逐变成褐色,直至蔓延到树冠上方,严重破坏苗木的生长系统。

  对松针红斑病的防治措施,可以在秋季将发病的落叶进行集中烧毁。还可以在新叶长出后,用75%含量百菌清兑水稀释后,在病害处进行喷洒,连续喷洒两次以上,间隔一周喷洒一次,病状就能得到有效缓解。

image.png

  2.1.2松苗立枯病

  在幼苗时期,松苗立枯病的发生概率也极大。松苗立枯病又称苗木猝倒病,是发病时影响严重的传染病。病原分为传染性病原和非传染性病两种类型。发病原因多与温度、湿度有关,当种子发芽后,如果当地气温低、多雨、空气湿度大,都会诱发此病害。此类病状会导致其茎叶腐烂、根部腐烂、烂芽,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结构。出现此病症的根源,主要是由尖孢镰刀菌和丝核菌引起的,当土壤温度较低时,就会滋生病菌,且传染速度非常快,危害性极大。

  防治松苗立枯病的方法,首先在选择苗圃地时,应该选择排水效果好的砂质土壤地块,如果土壤盐碱性严重,可以用硫酸亚铁来酸化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便苗木正常生长。还可以在播种前,用0.1%的高锰酸钾对种子消毒,防止种子腐烂影响收获质量。另外,可以使用苏化乳油兑水稀释后,对发病处进行喷洒,由于药剂的药效比较强,可以适当喷洒清水,避免因过量操作对幼苗的叶面造成损伤。

  2.1.3腐根病

  腐根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可以导致根部腐烂,松木苗的枯萎,使其吸水能力减弱,严重时可以造成全株死亡。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多为发病时间,5月就会进入发病高发期,随着苗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病害的症状也会不同。通常,该病状发生在刚出土的幼苗时期,会对幼根造成腐烂性伤害,并且会逐渐蔓延。越冬后,存在于土壤中的菌丝体,当气温有回升的迹象,就会扩散出来进而使幼苗发生感染。

  对于此类病害的防治,在育苗选择地块的环节中,应该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性较好的地块,可以减少腐根病的发生的概率。如果发生在幼苗时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将硫酸亚铁、敌克松按照相应的比例稀释后,喷施在土壤的表面,可以达到防治的效果。但要注意使用后要对幼苗进行彻底清洗,以免损害其生长发育,影响成活率。

  2.1.4松针锈病

  松针锈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这类病害主要危害樟子松针的叶片,发生病变时叶片会呈现褐色,随着程度的加深,叶片慢慢变暗,会出现黄白色的包囊体,一旦包囊体破裂,其松针就会开始干枯,甚至很有可能死亡。

  对于松针锈病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如使用可湿性粉剂,在受害处进行喷洒,根据叶片的损害程度,控制喷洒次数和时间。及时清理松针等残留物,保持周围地面卫生,可以减少该病害发生概率。

  2.2虫害及防治方法

  2.2.1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是东北林区常发生的虫害,主要以蚕食针叶为食,对樟子松的针叶进行破坏,如果在虫害发生早期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治,一旦病症恶化和蔓延,就会导致叶片快速脱落,不利于樟子松的发育和生长。

  为此,要对各地区的毛虫数量进行统计,包括活动范围,切实做好监测,以便精准控制。在成虫时期,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还可以在虫害发生早期进行化学防治,配置合适的药剂,在虫害聚集的地方进行喷洒。另外,还可以在虫卵盛期,通过人工挂鸟箱的方式,招来猫头鹰等益鸟,对虫卵进行残食,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

  2.2.2油松球果螟

  油松球果螟是樟子松幼苗时期,产生危害最大的虫害类型。幼虫越冬时,会蛀食球果及嫩梢,情节严重时会导致球果干枯直至死亡。如果没有及时防治,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性。

  在防治方法中可以选择合适的药剂,比如敌百虫和敌敌畏乳油等。还可采用物方式防治,利用天敌效应,释放一定数量的赤眼蜂,对幼虫进行蚕食,也可以达到有效防治虫害的效果。为避免此类虫害的威胁,应该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在植物根部撒上小白药或者特定的化学农药,提前预防减少虫害威胁。

  2.2.3松褐天牛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常见的类型,是典型的钻蛀性害虫,这种虫害对樟子松的危害也极大,会在树枝上进行产卵,主要对其表皮进行破坏。另外,此害虫的出现还会诱发松材线虫扩散,严重威胁松树生长和发育。

  在防治措施中,可以通过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布置诱捕器,间隔几天实施一次,防治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还可以采用释放天敌的原则,进行生物防治。还可以利用化学药剂,用40%氯氰菊酯喷雾,快速消灭虫害。预防害虫侵害的方法很多,还可以使用碱性石灰水或是草木灰,防止幼虫的孵化[5]。

  2.2.4黑金龟子

  该虫害多发生在苗圃内,土壤是成虫和幼虫藏匿的地点。成虫一般在早春降雨后开始出现,降雨较少的年份,则会延迟出现。主要是对根茎部进行侵害,成虫会蚕食叶片,对幼苗的根部造成恶劣影响。

  防治措施需要在种植前,调查土壤的结构,如果发现有虫害的威胁,可以使用药剂混合土壤,制成药土,均匀撒在苗床上。还可以使用杀虫剂,一旦在苗床上发现幼虫,快速进行喷洒,但要注意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后,要清理苗木,避免出现烧苗的可能。还可以采用灌水的方式,在幼虫浮出水面时立即捕捉或直接等待浸死水中[6]。

  3结论

  总之,樟子松作为北方地区种植范围较为广泛的树种,其生态价值不容忽视。樟子松苗木的培育流程繁多,因此,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根据苗木生长发育特点,科学选种、施肥、播种,加大田间和苗期管理力度。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全面掌握病虫害信息,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综合自身的种植实践经验,加强对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探讨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推进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涛.樟子松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探析[J].种子科技,2022,40(10):109-111.

  [2]郑建东.樟子松育苗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01):94-97.

  [3]吕志方.樟子松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03):90-92.

  [4]左明亮.樟子松人工林培育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林副特产,2023(05):47-49.

  [5]郑志刚.樟子松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5):186-188.

  [6]毛亮.樟子松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