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仔菜栽培技术要点及产业发展思路论文

2025-02-06 14:11:13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树仔菜作为一种特色的野菜,在海南省五指山地区驯化栽培已有四十多年,因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深受市场认可与青睐。树仔菜虽已稳步发展多年,取得不错的成效,但依旧面临品种混杂、产业规模小、栽培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低下,科技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摘要:树仔菜作为一种特色的野菜,在海南省五指山地区驯化栽培已有四十多年,因其独特的风味口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深受市场认可与青睐。树仔菜虽已稳步发展多年,取得不错的成效,但依旧面临品种混杂、产业规模小、栽培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低下,科技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本文以五指山市为例,通过开展研究,对五指山树仔菜产业的栽培现状,栽培方式、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全方位分析,找到制约树仔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建立树仔菜产业的发展之路,努力提升树仔菜品牌竞争力,为五指山市特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树仔菜;五指山;栽培技术;产业发展
1树仔菜特征特性
1.1树仔菜形态特征
树仔菜原名守宫木,又称五指山野菜、天绿香。以嫩梢为菜,为大戟科守宫木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原产于东南亚的印尼、泰国等国家,在我国海南和云南地区有野生分布[1]。主要以采收嫩梢食用,植株高1~3m,茎秆直立,枝条细长呈翠绿色,鲜嫩枝条上部具棱,萌枝能力强单叶互生呈现小叶形、披针状或卵状,雌雄同株异花,蒴果为扁球形或圆球形[2]。
1.2树仔菜生长环境
树仔菜根系发达,耐湿耐旱能力强,整体适应性好;喜欢高温多雨潮湿气候,是一种喜光耐半遮阴的短日性植物;耐高温不耐低温,在25℃以上生长良好,低于18℃缺水干旱,生长缓慢,产生纤维多,木质化程度高,10℃左右会造成植株发黄落叶,低于5℃会易发生寒害,引发植株死亡;自身抗逆性好,在pH值5.5~8的湿润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怕涝,长时间积水会引起植株发黄落叶,严重甚至烂根死苗。生产上,以阳光和水分充足、土壤肥沃而湿润及略有荫蔽条件下生长最佳[3]。
1.3主要价值
树仔菜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4],其嫩梢质地脆嫩,风味独特,能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辅助降血压等功效[4],可炒食作汤,具有高营养保健价值的绿色保健蔬菜,深受当地认可与欢迎。近年来五指山市大力发展树仔菜产业,加快推进树仔菜品牌建设,树仔菜已成为游客到酒店餐馆必点的特色菜肴,逐渐成为市场高端的特色野菜品种。
2栽培技术要点
2.1品种
树仔菜品种较多,主要有软枝和硬枝两种类型、其中软枝分黄梢与青梢、硬枝分大叶和小叶等。现生产主流推广栽培品种多属于软枝黄梢类型,该品种具有茎秆粗壮,新枝条萌发快,长势好、节位间距长等特点,适合于露地与保护地栽培[5]。
2.2育苗
树仔菜育苗可采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生产上主要用扦插繁殖法,速度更快。选择长度约为20cm,有2~3个节位,粗壮且无病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插枝,插入土壤深10cm。苗床应选用水稻土或育苗基质,精耕细耙后施入农家肥或有机肥作基肥。苗床育苗的温度不宜低于20℃。扦插后,要浇适量定根水,保持土壤湿度、温度,及时清理苗床杂草。也可选用生根壮苗液或腐熟农家肥促发生根。在高温季节育苗可覆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降低温度,保持土壤湿度。由于苗期耐寒差,低温季节育苗需覆盖保温膜或移入塑料大棚保温繁育为宜。
2.3定植
树仔菜喜欢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生长适应强,虽能在较为贫瘠地块上生长,但要提高产量,必须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松软肥沃,有良好排灌设施条件、不易积水的地块。低洼及泡水地块不宜种植。定植前需深耕细作进行整地备地,备地时施足基肥,每亩可用生物有机肥1t,复合肥50kg,搭配少量磷钾肥,混合土壤拌匀改善土壤肥力条件,开沟起垄,覆盖地膜。定植株行距一般为20cm×40cm,亩种植5000株。株行距不宜过密,否则会造成是植株徒长,嫩芽纤细,商品性不佳,通风透气差,易滋生病虫害。
2.4水肥管理
树仔菜整个生长期对肥水需求较大,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具有生长态势强,嫩梢萌发快,枝条采摘期长的特点。如未能及时施肥供应养分,将严重影响产量。要想获得高产,应保障植株生长采摘期间的肥料养分供应充足。尤其是在采摘盛期,每年至少追肥3次,每次亩施尿素30kg,钾肥10kg,复合肥20kg,在冬季修剪时期,需开沟再施基肥,每亩生物农家肥1t,复合肥50kg。此外,采收盛期每隔一周,可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600倍液与芸苔素3000倍液,可促进嫩梢萌发,降低枝条纤维含量。追肥时应结合浇水。夏季高温时节可适当增加水量,收获期要保持土壤湿度,冬季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新芽受冻。遇暴雨洪涝季节,要四周开挖深沟排水,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水自然排干。
2.5病虫害防治
为保障树仔菜绿色健康,食用安全。病虫害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病害主要是茎腐病与疫病,可采用甲霜灵、烯酰吗啉、霜脲锰锌等喷洒防治。虫害主要有螟虫、斜纹夜蛾、蚜虫等,可采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艾绿士等药剂防治[6]。
2.6采收
树仔菜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可多次进行采摘收获,一般种植后可采收5~6年。每年一般在3月下旬即可进入采收期;直至11月底停止。通常采收15cm左右的枝芽嫩梢,采收后去除下端老化的叶片,采收后捆扎成束即可出售,树仔菜嫩梢常温下可保存2天以上;如采用冷藏储运,可保存5天左右。枝芽嫩梢品质和产量还需特别关注采摘时间,过早采收会导致产量低;过晚采收则会造成粗纤维多品质差。
3产业发展思路
3.1发展现状
目前树仔菜虽稳步发展多年,取得不错的成果,但依旧面临品种混杂、产业规模小、栽培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低下,科技服务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开展研究,对五指山树仔菜产业的栽培现状,栽培方式、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全方位分析,找到制约树仔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建立树仔菜产业的发展之路,努力提升树仔菜品牌竞争力,为五指山市特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3.2存在问题
3.2.1品种混杂,高产抗病品种推广程度低
品种来源混杂,有的来自农户的自留种、有的为海南、广西、云南野生驯化品种而来,市面上销售的有硬枝小叶型、硬枝大叶型、软枝青梢型、软枝黄梢型,造成树仔菜品质不稳定。加之主要未采取严格消毒程序扦插繁育种苗的缘故,造成树仔菜品种退化严重,扦插种苗多年累积的病原物反复侵染,抗病性下降,其品质和产量下降严重,制约树仔菜产业发展。
3.2.2产业规模小,栽培技术有待提升
受五指山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除企业及合作社外,大多农户的种植面积在1亩以下,在采取种苗补贴的优惠政策下,超过5亩的种植户仍不足10户,总体上树仔菜产业规模较小,区域分散,没有形成大规模连片种植基地。再加上以农户个体生产居多,农户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以传统的技术和经验为主,栽培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产量低下,栽培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3.2.3应用标准化栽培进程缓慢
大多农户、合作社以及企业还是依照旧经验、旧办法、旧标准在从事树仔菜生产工作,他们普遍都存在种植水平低、采收储存方式不当,标准化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没能在树仔菜的产、储、销等各个环节建立和执行统一的标准,造成树仔菜品质相对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制约树仔菜产业进一步发展。
3.2.4科技服务能力不足
五指山市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虽已建立,但仍存在农业技术人员少,专业不对口、年龄老化等突出问题,在树仔菜标准化栽培、病虫害防治和田间指导,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无法满足树仔菜产业发展需要。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不够精准,虽然五指山市与省农科院、省热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专家们到乡镇是课堂讲课多、现场指导少,缺乏具体的田间实际操作;二是参与度不够,五指山市对从事树仔菜农户、合作社、企业参与农业培训次数少;三是科研成果转化不够,科研院所、高校的农业专业人才实践机会少,科研成果推广成效不明显。
3.3发展建议
目前树仔菜虽稳步发展多年,取得不错的成果,但依旧面临品种混杂、产业规模小、栽培技术水平不高,产量低下,科技服务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开展研究,对五指山树仔菜产业的栽培现状,栽培方式、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全方位分析,找到制约树仔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探索建立树仔菜产业的发展之路,努力提升树仔菜品牌竞争力,为五指山市特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3.3.1推广优质品种
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通过政府投入或者鼓励种苗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参与树仔菜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引进、繁育、推广高产抗病优质树仔菜品种,淘汰一部分退化、商品率低、抗病性差的老品种,探索建立树仔菜优质种苗推广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树仔菜良种水平。要想建设好树仔菜种苗繁育基地,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大技术投入,引进科研院所共同建设树仔菜种苗繁育基地,协同合作,筛选优良品种,解决树仔菜产业现阶段品种混杂、品质差、产量低等问题。二是及时了解树仔菜生产发展所需的品种特性,引进推广树仔菜的优良品种,完善种质资源,三是研究推广树仔菜健康脱毒种苗,加大对树仔菜脱毒种苗研究推广经费,健康脱毒种苗能够大幅度提高树仔菜单产,促进树仔菜的产业健康发展。
3.3.2推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模式
鼓励推行“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即以合作社或企业为经营主体,划定树仔菜优势产区,合作社或企业组织农户采取承包土地、入股分成、保底收购等方式,将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纳入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由合作社或企业提供优质种苗、技术规程及种植树仔菜所需的农资、材料,产出的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在生产过程中,积极推行机械化生产,但采取人工劳作为主的生产环节由农户自己种植。同时,合作社或企业要积极同科研院所、高校、农技部门等单位及行业专家展开交流合作,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形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模式,推动树仔菜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3.3.3应用标准化栽培技术
提高树仔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水平。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制定标准化栽培技术。在推广标准化生产时,要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合作社以及企业在种植树仔菜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只有严格地按照树仔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执行,从种植到采收,最后再到消费者的手中,每个环节都要严格地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才能促进树仔菜产业朝着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树仔菜产业良性发展的目标;二是狠抓树仔菜品质。生产中要牢固树立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栽培理念,从树仔菜栽培到采收,要严格控制树仔菜每个关键环节,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模式,不断提升树仔菜的产品质量;三是树立绿色栽培的理念。在提高树仔菜产量与质量的同时,要树立绿色栽培理念,注意做好保护环境工作。如在病害防治方面,要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栽培原则,积极采取绿色综合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生产措施,实现树仔菜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3.4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通过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一是组建的树仔菜专业科技服务团队,提高新品种筛选、高产栽培技术,绿色防控以及肥水一体化技术、采收保鲜的研究水平,为树仔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创新驱动力;二是强化的农业科技服务,完善现有农业科技服务网络,通过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培训指导能力,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体系,为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科研成果推广实效。
4结语
树仔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抗逆性,易于栽培及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种植规模,树仔菜产业对于五指山市的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树仔菜这个特色蔬菜品种的需求不断提升,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从推广优质品种、推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模式、应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这几方面改进,进而提高树仔菜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能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将五指山树仔菜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罗洁,杨卫英,吴圣进,等.中国野生蔬菜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J].广西植物,1997,(04):76-82.
[2]杨有兴,万秀勇,马智义,等.树仔菜仿野生栽培技术初探[J].南方农业,2021,15(05):53-54.
[3]韩文海.树仔菜的主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10,35(04):52-55.
[4]黄澜,刘强,钟琼芯,等.海南树仔菜保健价值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09):121-23.
[5]许良政,廖富林,赖万年.野生蔬菜守宫木及其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6,(03):76-78.
[6]许良政,刘惠娜,杨和生,等.木本珍稀野菜——天绿香及其露地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5,(06):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