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论文

2025-02-06 10:49:1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作为世界上的农业生产大国,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中,对于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水稻作为我国传统种植作物,我国社会在各方面对于水稻的需求非常高,水稻不仅能够体现出色的民生价值,更是能够体现超高的经济价值。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作为世界上的农业生产大国,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中,对于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与创新。水稻作为我国传统种植作物,我国社会在各方面对于水稻的需求非常高,水稻不仅能够体现出色的民生价值,更是能够体现超高的经济价值。但由于我国人口总数大,对于粮食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农业部门不断针对水稻种植与发展做出全面的创新与提升,掌握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巧,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做出深入探究,并提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包括进行科学的培育与种植、优化水稻的种植结构、做好水稻田间管理工作和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建立水稻种植合作社,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等。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水稻种植效益;策略探究
水稻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种植作物,在当前也属于我国农业种植重要种植内容。通过现代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水稻的种植也不断做出进步与提升,在当前水稻的种植当中,通过对机械设备的运用以及对于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水稻的种植效益以及生产规模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持续发展中,针对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探究。
1水稻栽培的几项技术
1.1水稻选种和育苗
我国本身作为国际上的农业种植生产大国,对于水稻的种植生产与出口更是居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在此基础之上,我国更需要做好针对水稻种植与栽培的创新与发展,从水稻栽培技术入手,全面提升我国水稻的基本种植效益。
要想更好地进行水稻的种植与栽培,必须从水稻的选种方面就开始入手,能够正确地选择水稻的种植品种也是开展水稻种植的重要前提。进行水稻选种的工作时,需要优先考虑水稻的各项水平,诸如抗倒伏能力、抗病害能力等等,要能够保证水稻的种植安全性,在优先保证水稻的种植安全性的情况下全面提升水稻种植的整体质量与产量,是当前水稻种植中提升水稻整体种植效率的关键环节。
在种植后的育苗过程中,相关种植农户必须保证对于水稻种植填土、施肥的配置比例,添加使用适量的壮秧剂等。除此之外,在水稻的种植育苗过程中,也应该保证水稻秧苗之间的距离问题,种植间距的过密或者过疏都有可能会影响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因此更需要根据水稻的实际种植栽培情况,按照相应的秧苗种植规范做好相关的育苗处理,从水稻的栽培角度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
1.2水稻的插秧技术
要想更加有效地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做好对插秧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提升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内容。要想真正地做好水稻的插秧工作,首先就必须能够了解和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秧苗最为合适的播种期。选择播种秧苗的类型需要根据种植当地的气候与环境状况来确定播种插秧时间,针对柳州市的气候环境与水稻种植规划来看,播种时间一般在三月中旬最为合适。因此,针对柳州市的水稻播种与插秧工作一般安排在三月中旬,能够有效地提升水稻秧苗的成活效率以及产量与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当前高新技术也已经对农业生产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水稻秧苗插秧技术通常使用人工插秧的方式进行插秧工作,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播种插秧时间,更有可能会由于秧苗间距把控不到位而导致水稻减产、质量下降甚至成活率降低的问题出现。而随着近几年来高新技术的发展影响,传统农业水稻插秧技术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运用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有效地节省了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更是能够保证水稻插秧种植的间距,提升水稻秧苗的成活率,全面提升水稻的整体质量与产量[1]。
2当前我国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水稻种植方面的不合理性
虽然我国在针对水稻的种植与生产方面属于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但实际上,为了能够保证当前的水稻种植符合农业的生产与发展,需要针对当前的水稻种植与栽培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与提升,这就不得不深究当前我国在水稻种植与栽培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加以解决。
深入探究当前我国水稻种植方面的不合理之处,水稻选种的不合理性会严重导致水稻的减产和质量降低,为了能够保证水稻秧苗的成活率以及产量与质量,必须针对当前种植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水稻品种的选择。在开始进行水稻种植工作之前,必须优先针对种植地区当地气候以及环境做出深入了解与研究,例如柳州市水稻种植的适宜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中旬,因此在当地进行水稻的种植需要保证在合适的种植时间内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播种。然而当前所存在的一定问题就是水稻种植农户对于科学种植相关知识并不了解,缺乏对于水稻种植品种与种植方式与时间的了解及经验,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影响水稻的整体产量以及质量。
2.2对于水稻新品种的开发不足
当前我国针对水稻种植方面一直没有彻底做好完善的水稻品种优化工作,在我国现代的农业种植建设发展中,对于水稻的品种创新与优化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在当前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要求引导下,我国农业部门更应该着重开展水稻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全面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真正地实现水稻的持续高产。
并且在当前的水稻种植中,由于我国不同水稻种植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对于水稻的种植品种也是有所不同的,相同品种的水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种植,其产量与质量都会有所不同。为做好对于水稻品种的优化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农业部门必须针对水稻的新品种开发研究狠下功夫,加紧对于更加完善的全新水稻品种的建设与研究。
另外,在当前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长时间在同一地区进行同一品种水稻的种植,最终一定会对水稻产量和质量有所影响。长时间进行同品种水稻的种植、长时间按部就班地使用同一种肥料与农药,会显著地降低化学农业的有效性,病虫、杂草等有害问题会产生相应的抗性,因此,为提升我国水稻种植效益,对于新品种水稻的开发迫在眉睫[2]。
2.3机械化的种植技术在当前尚未普及
我国社会农业种植在当前的发展形势影响下,也应该逐渐开始改善传统的种植方式与种植技术,当前农业种植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多种种植技术开始逐渐脱离人工种植的方式,转而向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种植。但即便如此,仍然有部分地区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难以避免地会对当前水稻的种植产生影响。
当前有很多水稻种植地区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这就会导致在水稻生产的旺季,极有可能会出现生产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出现,难以满足当前农户的种植需求以及我国社会整体对于水稻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水稻在种植上要想获得大量的收益,也必须保证水稻的种植技术能够符合基本的方法与要求,例如水稻秧苗种植的间距、水稻秧苗种植的水量深度等等,这些依靠传统人工种植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失误,但利用机械化技术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些问题,避免水稻在种植中出现各方面的问题。
3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策略探究
3.1进行科学的培育与种植
在现如今我国农业高速发展的影响下,做好对水稻进行科学有效地培育与种植是能够全面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根本核心与关键。做好对水稻的科学培育与种植能够有效地提升水稻秧苗的质量,提高水稻种植的成活效率,保障水稻种植后的健康生长,全面提升水稻的整体产量与质量。
在进行水稻的科学培育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旱地育秧的方法,全面强化水稻秧苗的根系结构,从根本上保证水稻秧苗的种植成活率。与湿地育秧的方式相比,旱地育秧更能够保证水稻秧苗的后期长势,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烂秧现象的出现。
在做好秧苗的科学培育之后,需要对水稻秧苗进行移栽工作,做好秧苗移栽地区的地面处理工作,并做好灌溉工作,确保移栽地区能够满足秧苗对于土壤水分的需求,一般水深需要保持在2cm左右,水量过深或者过浅都有可能会对秧苗的生长造成影响[3]。
3.2优化水稻的种植结构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整体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向着社会中的各方面发展渗透,社会中的各方面也都开始接受和顺应科技化的转型。农业种植方面也同样如此,在水稻秧苗的种植过程中,可以结合科学技术,充分地运用当前的机械化种植与生产的设备,全面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
在当前的水稻种植中,结合科学技术,利用机械种植与辅助种植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完善和优化水稻的种植结构。水稻在种植过程中,秧苗之间的种植间距需要做好严格的重视针对与把控,种植间距过近或过远都有可能影响水稻的生产质量与产量,因此,利用好当前的农业机械生产设备可以有效地做好水稻的种植间距结构控制,防止水稻减产问题的出现,并保证水稻的生产质量。
另一方面,一些地势相对复杂的种植地区利用人力种植的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更是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也正因如此,运用当前的机械化种植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使用,也能够更加有效的优化水稻的种植结构,全面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
3.3做好水稻田间管理工作
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就要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做好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首先要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中做好相应的控制,例如水稻种植前的晒田工作,不仅需要严格针对水稻种植品种的需求进行晒田工作,更是需要针对种植地区的环境进行相应的临时调整。全面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水稻的经济效益。
田间工作要从对于水稻的灌溉、除草、施肥等多个方面共同开展,致力于全面提升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从灌溉方面来看,相关种植农户必须做好水稻水分的控制,农田中的水分需要保持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过多也不能过低,防止烂根现象的出现,要在水稻不同的生长阶段中做好对于水稻的灌溉管理。
在除草阶段,相关种植农户必须避免化学除草剂的投入使用与使用量,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做好对于水稻田间的杂草控制,保证水稻的种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在施肥方面,也要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做好对于肥料的投入与使用,了解水稻不同成长阶段对于肥料的需求,全面做好水稻的田间管理各项工作,保证水稻种植效益的全面提升。
3.4做好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为全面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病虫害问题对于任何农业作物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做好对病虫害问题的重视与针对,对于农作物生产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能够从各方面对于农业种植产业造成多种影响。也正因如此,我国农业必须针对水稻的种植发展做好关于病虫害问题的防治工作,要求相关种植人员能够全面提升自身关于病虫害问题的知识了解,充实种植人员对于病虫害问题的防治知识,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病虫害问题做出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防治方式,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做好对于水稻的种植方案规划,做好综合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水稻的种植效益[4]。
3.5建立水稻种植合作社,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解决水稻种植面临的大部分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在水稻种植管理方面可以通过以地方种植为一个整体,建立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方式,全面扩大地区水稻种植规模以及种植效益,并将其进行相应的改善建设,完善水稻种植合作社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要求,全面优化水稻种植合作社对于水稻的种植方式与种植技术,将当前的科学种植技术引入水稻种植合作社中,引导大量水稻种植地区农户学习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和技巧,全面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与水稻的种植收益,全面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对于水稻的种植趋势,建立水稻种植合作社与水稻种植地区的合作关系,构建一种全新的种植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当前水稻种植规模建设不完善、水稻种植缺乏有效管理的重要问题。建立水稻种植合作社,全面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可以有效地整合当前水稻的种植资源,全面实现水稻种植的增产增收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种植技术的全面发展,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与创新,从水稻的选种与育苗阶段入手,从根本上做好水稻的种植,在插秧方面也必须做好针对性的加强,以保证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另外,要全面提高水稻种植的病虫害方面的重视与防治工作,在种植上,选择更加合理的播种时间,优化水稻的种植结构,做好水稻的水肥养护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当前我国水稻种植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严锦辉,黎梦维.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种子科技,2024,42(03):149-151.
[2]杨俊.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浅析[J].种子科技,2024,42(02):131-133.
[3]甘延灿,梁桂.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策略探究[J].种子科技,2023,41(18):7-10.
[4]宋治豪,涂光洪,田孟祥,田井平,陶东.探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家参谋,2022,(19):43-45.
[5]付国平.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探讨[J].黑龙江粮食,2023,(03):66-68.
[6]王建坤.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河北农机,2023,(21):13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