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论文

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论文

7

2024-12-24 16:17:1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自动化,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不再束缚于繁忙的农业劳作,通过操作自动化机械,不仅农业产量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在农业生产中机械替代人工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农业机械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量,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沃土,也为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也存在部分问题,部分机械自动化技术需不断研发突破。本文深入分析了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

  摘要: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机械自动化,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不再束缚于繁忙的农业劳作,通过操作自动化机械,不仅农业产量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在农业生产中机械替代人工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而农业机械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量,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沃土,也为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也存在部分问题,部分机械自动化技术需不断研发突破。本文深入分析了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农业机械技术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要点;优化应用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以机械设备为主体,按照既定的指示完成农业生产活动。目前,农业机构自动化设备已在广大农村推广使用,农民对机械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逐年上升,成效明显。发展农业机械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1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相关性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农业这一关键性产业,其在河北乃至全国的经济版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农业种植技术,本质上是依托农作物的自然生长法则与农民世代积累的实践经验,精心设计的种植策略集,旨在精准匹配各类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保障其茁壮发育。要高效施展这些技术,必须将深厚的农业理论知识与精湛的实操技艺无缝对接。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则是通过引入并高效运用各类专用农机装备,结合多样化的技术操作手段,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技术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它们的科学组合能够极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出质量,强化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选用农业种植技术时,需细致考量农作物的种类及其生长阶段特性;而在配置农业机械设备时,则需紧密围绕农作物种植与培育的具体需求进行。将现代农业机械化深度融合于农业种植技术体系中,不仅能够营造出一个安全、稳定的作物生长微环境,促进作物健康成长,还能有效管控种植成本,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出更加广阔的价值增值空间。

  2农业机械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的引入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机械替代人力能够将原本忙于农业的人力释放出来,成为机械操作工、农业管理人员。农业机械自动化使机械设备更加科学便捷,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1推动新农村建设

  随着新农村、新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已经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机械替代人力的过程使大部分农民压力减小,运用科学的自动化农业机械能够提高种植的产量、质量。农业机械自动化大大改变了农村农业的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被机械替代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稳产增收。

  2.2提高农业种植效率

  在我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坚实支柱,其地位无可撼动,农业种植生产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收入的稳健增长及河北乃至全国经济版图的繁荣稳定。农业,这一国计民生的根本,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维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优质,持续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必须聚焦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入探索并实践高效、科学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农业种植技术的革新道路上,融入多元化、高精尖的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已成为提升种植生产效率、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随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趋势的加速推进,种植产量与面积的双重飞跃对农业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种植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挑战与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我们需不断迭代升级农业机械设备,确保其能够精准对接现代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实现技术与装备的同步跃进。在此背景下,结合农业种植技术的精细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选用符合国际技术标准的现代农业机械设备,成为推动自动机械化生产、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的必然选择。这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种植作业的效率与精度,减少人为误差,还能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智能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我们还能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2.3实现施肥与灌溉技术自动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农业使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很多农业设备已经与互联网融合,其中包括农业生产中的施肥与灌溉。灌溉自动化设备能够自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辨别水分数据,通过中控系统数据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灌溉、灌溉的时间及灌溉的水量;当湿度传感器辨别到湿度达到标准后,灌溉机械设备会自动关闭。而施肥自动化设备也是通过土壤氮磷钾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中的养分信息,一旦养分低于系统设置的标准值,施肥设备就会自动打开,直到土壤中的养分达到标准值,施肥设备会自动关闭。通过自动化农业机械设备,施肥与灌溉实现依据真实数据的自动管理,能够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与水分,同时相比于人工灌溉与施肥,自动化农业生产过程节约了灌溉水60%以上、节约化肥50%以上。与施肥与灌溉密不可分的是杀虫,虫害也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大因素,目前,在一些大型的农业种植基地,装上了虫情测报设备和物联网杀虫灯,这些自动杀虫的设备能够及时监测出害虫的数量、类别等信息,并对害虫进行取样,将数据传到电脑终端,工作人员不需要深入田间地头就能掌握虫害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并且通过电脑自动打开物联网杀虫灯,减少了农作物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此外,还有智能水肥一体机,由控制系统、吸肥系统、混肥系统、压力管道系统及动源等构成,融合了灌溉与施肥等农业技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利用可控管道系统,通过管道与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性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并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期所需水肥规律进行不同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农药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土壤。

image.png

  2.4农产品检测与包装自动化技术

  机器视觉通过光学装置与非接触式传感,对真实物体的图像进行接收与处理,将获取的信息传递给机器人,由机器人完成耗时、劳动密集型的任务。将机器视觉用于农业机械自动化中,使农业工作者的主要精力转移至农业生产监督检测工作中。实现农产品检测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提取农产品关键特征参数、检测农产品关键安全指标、研制农产品智能分选机、研究农产品无损检测、农产品病虫害检测、农作物估产等,这些均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物联网连接作物,将生长数据反馈到系统,通过计算机算法寻找规律、整合规律、指导规律,运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来的“吃得饱”逐渐转向“吃得好”,农业机械自动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营养与健康性。而农产品检测与包装自动化使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很多自动粮食包装机、自动蔬菜水果检测机等,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粮食包装机能够提供整线的包装方案定制,包括自动上料、全自动包装、重量检测、机器人码垛等自动化流水操作,不仅可以针对不同的小包装进行分装,而且可以实现单一产品自动化包装、混合物料包装等。很多农产品需要进行真空包装才能在长途运输中保护新鲜,如人们喜欢吃的板栗,在经过真空包装后具有较长的保质期,能够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享受到美味食品;此时,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就会发挥重大作用,通常分为两类,分别是拉伸膜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和给袋式全自动真空包装机,还以板栗为例,其外包装一般使用预制袋进行包装,拉伸膜全自动真空包装机采用具有一定延伸性的拉伸膜来包装产品,通过链条进行工序传递。而运用给袋式真空包装机能够实现整个板栗包装过程的自动流水线工作,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产能。

image.png

  3农业机械技术优化措施

  3.1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技术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现代制造业充分吸收当今世界先进的制造技术,建立起与现代制度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与集成业务流程,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模式,这种发展也推动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我国应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自动化,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建立自动化农业生产系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决策、营销的效率与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信息化技术以计算机为主,实现自动化研发和智能化生产,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农作物的信息含量,从而提升最终的农产品价值。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适应性强、高效,并推动了新的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组织形式的发展,同时,实现了快速物流与信息流的高效整合。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信息技术,发挥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运用信息化的制造业技术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促使农产品获得更有价值的市场空间。在农业生产管理中,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功能,建立农业生产集成系统,通过人机对话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实施计划与控制,从农业物料规划,到农业生产,再到农产品营销,通过机械自动化不断消除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精良生产,打造农业生产供应链,实现农业生产整个过程的快速响应。在农产品营销环节,信息技术能够使农产品包装机械满足个性化包装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个性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的定量定性生产,降低由于农产品积压而造成的亏损风险。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更加自动化、柔性化,由计算机控制的农业机械能够通过过程控制、准时生产、授权工作、质量管理等过程革新的精益制造,为农业生产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3.2提高农业机械的精准化程度

  “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需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机必先行”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向精准化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机械精准化作业能够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智能调度、高效协作,实现对农业机械的实时监控。一是引进精准播种控制技术、变量施肥控制技术等精准机械控制技术,推动现有农业机械设备的改造升级,并在技术、人员配套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通过精准的播种施肥等农业生产,提高作物成活率。精准化农业机械需要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垄间重叠、遗漏等情况,提高平均每亩直接效益;通过控制农业机械变量,根据不同环境进行变量调节,降低经济损失。打造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平台,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农机空跑率,减少燃料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精准化农业机械生产能够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生产潜力,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

  4结语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越来越亟需机械自动化,这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质量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已得到很大提升,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速。随着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的稳步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生产的进度与质量提供保障。越来越多的机构投入农业机械技术的研究中,不断加快农业机械市场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农业机械销售、作业、维修三大市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农业机械自动化是对旧的农业生产力的淘汰,对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探索,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红.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2(20):113-115.

  [2]李其祥,董青.农业机械推广及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7):27-28.

  [3]曹彤.新时期白银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03):126-128.

  [4]张菩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应用与设备维修技术探讨[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2):86-88.

  [5]魏俊.PLC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中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2(07):19-21.

  [6]陈治瑀.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特征与发展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08):78-80.

  [7]王素敏.基于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工程自动化研究[J].河北农机,2022(07):31-33.